檢驗

梅璽閣閒話016 檢驗   話說有一個養雞場,以產蛋為主,他們請了一個檢驗員,要求檢驗員挑出所有帶骨頭的雞蛋來。   你猜怎麼著?那個檢驗員一定有本事挑出來的,要是一個檢驗員整天坐著,一個帶骨頭的雞蛋都挑不出來,下個月還會有檢驗員嗎?   他不但能挑出來,而且會經常挑出來。   現在,你明白電影審查部門為什麼會在每部電影中剪上一刀了嗎?   好的國內導演,應該預留被剪的篇幅,剪掉了依然可以表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外國的導演不懂,就慘了。

標準

梅璽閣閒話015 標準   你去問那些讓孩子學鋼琴的,十有八九會對你說「我們不指望培養得怎麼樣的,我們只是想讓他有個愛好。」   這些家長在市面上尋找最好的老師,打聽下一次考級的時間地點,由於小孩的小指沒有超過無名指的第一節,恨不得把小朋友的小指拉拉長,這樣的家長數不勝數。家長說,學琴要學得標準。   這不是培養愛好的做法,家長自己看到同事去打羽毛球,於是也買了副拍子去打,他們不會請個教練來教自己如何握拍、如何發球,他們也不會抱怨自己的手臂沒有長過膝蓋,他們甚至挺著個啤酒肚,球也發不過網,但依然嘻嘻哈哈,這才叫愛好。   愛好,是不用太標準的。用標準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愛好的。   崑曲演員回家的路上哼的是流行歌曲。   只有票友回家的路上才會唱曲。

買單

梅璽閣閒話 014 買單   有朋友問我,我們的教育,到底是在為啥買單?   有人說是為了教育局長買單,教育局長坐著好車,喝著好酒,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卻不是我們的教育買的單,那是我們付的稅,間接地在買單,反正不管什麼東西,永遠都是我們買單的,這個基本原則不會變。   但是教育是為了什麼買單呢?   今天你把孩子送去參加奧數班、參加幼兒MBA、參加這個班那個班,明天你削尖腦袋要把孩子送到名校名班中去,這些都是為了什麼?   很簡單,為了孩子將來能有一個良好的出路。同樣的孩子,如果他大學畢業進了正規公司,四金有保障,買房可以貸款,醫療可以報銷;如果他沒有大學畢業,只能進村辦的企業做流水線,沒有四金,別想買房,醫療更是別提了。   所以,表面上,我們的教育是在為大學買單。   然而,一個合理的社會不應該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嗎?一個開吊車的工人不應該也是能娶妻生子,得了病有醫保的嗎?   可惜,不行,除非你能考取大學,除非畢業了還能找到好工作。   所以,整個的教育體系,其實是在為了不平衡的社會資源買單,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不公平,使得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獲得,怎麼簡單的量化呢?就是通過教育。   所以本來只需要學到加減乘除的小學數學有了幾何代數,本來只需要知道百度水開零度水冰的高中物理,加進了相對論。   所有的這些都是以後用不著的,然而只有如此才能來分配這些社會資源,說到底,我們的教育不但沒錯,而且是整個系統中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大家以後不要再說中國的教育沒用了,中國的教育不但有用,而且在長治久安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