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食話]熙盛源、王興記及無錫小喫

本來在我的博客中是不會有這麼一篇純轉發的,但是它在網站的草稿箱裡呆了十多年了(紀錄中是2006年3月29日建的文檔),我實在不忍心隨手把它刪了。這是我當年要去無鍚玩,在網上做的收集,到最後也就去了熙盛源、王興記等幾家店,玉蘭餅還是後來朋友從無鍚帶回來給我喫的,甜東西我都喜歡。 有想去無鍚的可以作為參攷,估計有很多店已經關了,朋友們最好double check一下。 特色麵食.點心 毛華玉蘭餅、生煎饅頭(振興路菜場)。酸辣湯也好喫,比阿興的好,分店在家樂福對面。 陳大嘴餛飩(沁園新村) 超王記餛飩(山北) 稻香餅屋的老婆餅不甜,絕對好喫。 健康路上的熙盛園裡的小籠也很8錯的。 小董鍋貼(崇安寺肯得雞樓下旁):重新開張了(經實地查看,確認為冒牌,鍋貼沒有,衹有煎餛飩) 樓上樓的各種麵條 八佰伴六樓的綺麗面亭的麵條 健康路上的潔豐麵店的面也不錯哦 南禪寺揚州包子館裡面的包子很不錯:)推薦三丁包不貴不貴,梅乾菜包也好喫,蒸餃好,素菜味道也不錯。 頂鼎雞的雞粥(冷了就倒胃口,溫溫的最好喫)、雞湯麵(很鮮,呵呵)和雞(很嫩,拌料好好喫) (梅璽閣主註:轉載原文如此) 南禪寺「七品鴨血粉絲湯」 克里斯汀餅屋的小方蛋糕很好喫,3.5元一個有很多種口味的,巧克力,藍莓,檸檬,草莓..總有一種是你喜歡的。不過個人以為太甜。 還有就是3元的香辣蟹棒也不錯啊,有空去試一下吧。對了它的乳酪蛋糕,好好喫,口水流ing 沁園九重天酒樓下,那個蛋糕房做的蛋捲.天天排長隊…. 五愛路水車灣小區口蛋糕房做的肉鬆麵包捲,:o……西新中學門口 夾心小蛋糕 ,夢之島門前的小灘頭 (梅璽閣主註:轉載原文如此) 強烈推薦家樂福對面的福麵館 金海裡那裡的販賣車.叫”順飯糰”,如果乘公交車,那站的名字叫”學前東路” 榮巷口的「肉夾饃」龍山飯店那條小馬路對面! 鴻運的鴻運大包,餡多。 健康路的阿興酸辣湯,還有那裡的炒麵,味道應該在錫城是數一數二的; 風雷新村的鴨肉麵館,裡面的面非常好味,推薦烤鴨、鴨肫;…

頗好聽手機錄音 上山經來下山懺

2012年12月29日上午錄自蘇州戒幢律寺,上面手寫文字是我聽了以後紀錄的文字,還有個別沒聽出來的,請各位語言大家幫忙提示。當時是一個進香團,大約四五個人,有一位矮小身材六十左右的女人在西殿羅漢堂中高聲吟唱,被我追到膳堂,錄下了這段。交談中得知她們來自浙江海鹽。

[蘇州]古尚錦舊地重遊 深秋小柿賽蜜糖

(10/31/10)   古尚錦,在我的網站上已經出現過多次了,曾經有朋友問我這個地方在哪裡,我當時疏忽了沒有回答,就要這裡再說一次吧。古尚錦在蘇州的東山,大湖的東南面,一個叫做尚錦村的地方。   這裡有一張衛星圖,是太湖的東南角,圖中有兩個島,從左至右就是著名的西山和東山了,現在西山已經在當地政府的意思下改名「金庭」,結果弄得好好的一個大名牌,竟然在GPS上都找不到地方,諾大的無形資產,就這樣被糟蹋了。   右邊的那個島,就是東山了,圖中有A標記的,就是古尚錦茶坊,有茶喝,有東西吃。本篇文章中的照片,都已經geotag,可以清楚地把照片放到Google Earth中看清地方。駕車去的話,很方便,從蘇州過去,到得環太湖路,便一路往東,等看到「東山國賓館」,便左轉,沿著太湖走,不過半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席家花園,從這裡開始,便不會開錯路了,一路前行,即可到達。只是沒有GPS的話,路上比較枯燥,往往會以為自己已經開過了頭,其實古尚錦的標誌很大,不會錯過。   古尚錦是相當寫意的地方,建議大家要去的話,把時間掐在一點左右到,去得太早的話,人多,去得太晚的,超過兩點的話,廚師已經休息,雖然不至於趕走客人,但你想廚師特地起身再來做菜,那菜的「格調」就低了。   我在古尚錦,可以根本不看菜單,有白米蝦吃白米蝦,沒有白米蝦吃河蝦;有鲃魚吃鲃魚,沒有鲃魚吃塘鱧魚、昂刺魚;有水芹吃水芹,沒水芹吃茭白;有蟹吃蟹,沒蟹吃螺螄;當然,白水魚是每回必點的。   這回就是,鲃魚沒有了,我點了激浪魚,這種魚我只在古尚錦吃過,到底上海人叫啥,我也不知道。白米蝦、河蝦都有,我要了三兩河蝦做戕蝦,三兩白米蝦鹽水(此處「鹽水」就是動詞了)。水芹沒有了,這回要了醬爆茭白和清炒馬蘭頭。蟹,前天吃了@hechulinge帶來的陽澄湖大蟹,已經很滿足了,於是就沒點,另外點了螺螄並且應@barakiel2009的強烈要求,要了一隻咸蹄髈。   按照店裡的說法,應該是戕白米蝦、鹽水河蝦,可偏偏上海人就喜歡吃戕河蝦,讓店家照著我們的辦法做。此一點,@barakiel2009表示堅決同意,等到東西上來,至少在我們兩個上海人的嘴裡,都覺得相當正宗,亦有可能後台(廚房)正在罵「哪裡來的洋盤」。   咸蹄髈實在太鹹了,按日子來算,這應該是隔年的咸蹄髈了,熱天不可能醃,只可能是去冬的存貨了,放到現在,不咸也沒有天理了。   鹹的吃多了,再吃白米蝦,竟有絲絲的甜味,更覺鮮美。   那天在上山的路上,還買了一些「砂糖果」,從外觀和口感來說,均是柿子,只是果農堅持說不是柿子,是山上野生的,可以與蟹同吃云云。吃過咸蹄髈後,砂糖果果然甜如砂糖,只是我心中存疑,這玩意根本就是杮子。   回到上海,網上查了一下,只有一篇文章提到「砂糖果」,說的也是東山,估計這名字還是今年新鮮出爐的。想想也是,這個季節去東山的,十有八九是衝著蟹去的,而「蟹杮相沖」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那麼這玩意當杮子賣,肯定生意不會好。別的不說,你就是免費請人嘗,那些食蟹的老饕,又有哪個願意為了一個杮子,而放棄一隻大蟹呢?雖然都是紅的。   聰明的蘇州山農,把杮子變成了砂糖果,且不說有隱含的危險性(其實也未經證實),至少在營銷上,是個很好的主意。 

[蘇州]去裝店也裝一回 雞頭米居然勾芡

(10/30/10) 10月30日,晚飯:蘇州平江路魚食飯稻:霉乾菜燒肉、兩碗小餛飩(比樣品大了三倍)、白菜蒸蛋餃、酒香草頭、雞頭米、鍋仔風乾藕、白什盤、農家蒸糕,@bitguts @hechulinge @barakiel2009 @luolv860 @larashow0526 @yuqinyuan @stratus007  @samwang1120,252元 – from Twitter   導遊帶著遊客去的店,叫「槍店」;裝修或豪華漂亮,或故弄玄虛,然而東西不靈的,叫「裝店」。蘇州的平江路是條「裝街」,我們去了一家「裝店」。   就是上面的那張照片,幽暗的燈光下,四個顏體,害得我讀了好幾天的「稻飯食魚」,在一條仿古街上,用繁體寫的店名,居然應該從左讀到右,這是從何說起啊!   去平江路,特別是去這家店,開車最好的辦法是從干將路上的倉街進去,轉到昆博所在中張家巷,走到平江路上便是。倉街是條極小的街,大多數人都找不到,但是倉街口上有個標誌性建築——蘇州監獄,可能是中國唯一一個連瞭望塔都是園林式亭台的監獄,所以只要遠遠地望到精巧的瞭望亭,就知道倉街到了。   可是蘇州的變化很大,整條干將路在造東西,已經有一兩年了吧,這回到蘇州,居然連瞭望亭也沒有了,整個蘇州監獄都沒了,差點就錯過了倉街,等我們停好車的時候,@barakiel2009 已經在飯店登記了電話號碼,大家走走逛逛,倒也收愜意。   終於等到了,那時大概將近八點的樣子吧,上樓,B9席,下樓點菜;當然,義不容辭。由於下午燒烤直到五點方才結束,因此大家都吃不下多少,我也就少點一些,盡興為主。   @yuqinyuan看了我寫的雞頭米,興致頗濃,極想品味,於是點菜時首先問了有沒有雞頭米,特地關照了只要清水加糖即可,不要桂花,什麼都不要。   吃吃聊聊,雞頭米就來了,一看全桌嚇了一跳,這哪是雞頭米啊,不透明的湯中懸著絲絲蛋花,那根本就是酒釀圓子的做法,而且還是不正宗的。當場要求重裝,及至端上,樣子象了,香味沒有了,@barakiel2009堅持認為是洗去芡後加水燒的。   你想,雞頭米能做成這樣的一家店,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說這家店是蘇州菜館的。然而此店卻保持著蘇州菜館的「做派」。由於有一份霉乾菜燒肉,大家決定來點飯,雖然只有八點半,卻被告知已經沒有飯了,及至要求加菜,告知廚師快要下班。無奈中隨口問了一聲是否有面,服務員說有,等點九點十分,其中催了有四五次,依然不見面的蹤影,只能買單走人。 霉乾菜燒肉,端上來居然是冷的,於是要求端下去,過了半個小時端回來,只能說是「溫吞」 此菜味道最好,乃是風乾的藕,加腊肉同燒,且糯且香,@yuqinyuan 說七孔藕是脆的,九孔藕才是糯的 酒香草頭,這麼長的莖,阿婆要是活著,一定會說「這是喂兔子的」 白什盤,如果上海吳門人家的那道可以打八十分,這盤看來只有四十分 忘了名兒的糕,點的時候看似千層油糕,結果卻是實心的,味道有點象酒釀餅,甜且嫩,著實不錯 餛飩,樣品的餛飩只有這碗的三分之一大小,一份十六個 大白菜蒸蛋餃,油氣大重,連我這種動輒重油的都見了有點怕,蛋餃一般,大白菜拌薑絲蒸起,倒也算有特色

[蘇州]蘇州菜近來偏咸 說服務依然不變

(10/29/10) 五雌五雄大閘蟹,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可以看出蟹蓋是圓的,而不像菜場中常見的方方的蟹蓋,此是挑蟹的不二法門,味道的確很好 10月29日,晚飯:蘇州胥江路東方之星:小素雞、白斬雞、鹽水鴨、花生米、香萵筍、串條魚、清炒蝦仁、手撕包菜、醬爆茄子、羊肉湯、酒香草頭、茭白炒鴨肫、昂刺魚燒豆腐、毛豆子蒸肉餅、肉排,感謝 @hechulinge 帶來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barakiel2009 @luolv860 @nanbeikun @larashow0526 @yuqinyuan @stratus007 @WiseUncleWu @samwang1120等,連大閘蟹加工費,490元 – from Twitter   又去了蘇州,這回丟臉丟大了。號稱蘇州道路熟得就像自己手背上的紋路般的我,居然迷路了。迷到啥地步?迷到看到火車站,沿著火車站在外面繞了一圈,愣是沒能進去,最後停車觀望中,一個「正宗民工」開著助動車帶領我繞上正路,收了我十塊錢。   對老蘇州有印象的人肯定記得,蘇州火車站是個丁字路口,其實全國大多數火車站都是丁字路口,太原是、北京是、南京也是。我這回從東山回來,繞東環,轉北環,雖然路遠點,但是是一種較快且不會走錯的方式,可是悲劇的是,現在的北環與人民路,不再是丁字的了,而是十字的,於是我開來開去,開去開來,兩台GPS在手,竟是一點方向也沒了……   新的蘇州火車站,還沒有完全修好,但已經可以看出規模和樣子。如機場一般,分為到達層和出發層,難怪那個「正宗民工」說如果開錯路,沒有到達出發層,那就必須進停車場付停車費才能送人了。   整個蘇州火車站附近,已經完全改建,變成了毫無生氣的大馬路,中間的隔離帶中種著小樹,稀稀疏疏,諾大的路上無車無人,一片死寂……   蘇州變了,不是我心中的蘇州了。   蘇州菜也變了。以前去蘇州,總是那麼幾家店,大鴻運、同濟,後來大鴻運生意越來越好,竟至好幾次都客滿為患,沒有吃到;同濟呢,生意好到居然關門大吉,變成了一家賣「跳跳蛙」的辣館子,只能讓人扼腕長嘆了。(目前點評尚留條目,簡評如下:「挺有特色的老飯店」。「以蘇幫菜為主」,味道「挺不錯」,尤其「蓴菜銀魚羹很鮮美」。菜量也「老足的」,價錢「公道」。「慕名而去,不會失望」。店四周牆壁「都是名人與店主的照片」,可見名氣之大。)   自那以後,我在蘇州吃飯,也不拘泥於店家了。當然王四、松鶴樓之類的,還是經常去,經常恨,經常罵。   雖然失望居多,但依然對蘇州菜依然情有獨鍾,及至最近在上海尋到吳門人家,讓我著實高興了一陣。   對於現存蘇州的那些店,我已經沒啥很大的要求了,只剩下兩條最低標準:第一、老闆一定要是蘇州人,雖然見不到廚師,但老闆是蘇州人話,賣蘇州菜的可能性比較大;第二、河蝦仁要是小蝦仁,想想那些大過荸薺的蝦仁,居然也敢稱作「野生河蝦仁」,別說是蝦仁了,就是帶殼老雄蝦,也未曾見過如此大的,可想而知,這個社會睜眼說瞎話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了。   週五,與一眾朋友趕到蘇州為@hechulinge接風,@hechulinge 不知從哪裡弄了一箱正宗的洋澄湖大閘蟹回餉(聽著象「回向」,好嚇人)我們,於是無法去大飯店,就找了離酒店不遠的這家「東方之星」,就在胥江路上,步行不過十分鍾不到,老闆夫婦均是蘇州人。   說好大閘解可以代客加工,所謂加工,其實不過蒸熟而已。另外點了一些冷菜、熱菜,感謝 @nanbeikun(南北昆)帶來上好的古南豐黃酒,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可惜啊可惜,冷菜偏咸,此時已覺不妙,我遂起身下樓關照老闆夫婦熱菜務必少放鹽,雖然他們答應,心中總是惴惴。…

[南京]雞鳴湯包倒著包 有湯有汁味道好

(07/18/10)   和@stratus007 @barakiel2009 @samwang1120 @larashow0526 @WiseUncleWu @南北昆 一起趕回了南京,離晚上的火車還有一個多小時,於是大家決定吃點東西再上火車,一直聽@WiseUncleWu說他知道哪裡有正宗的雞鳴湯包,於是去了明瓦廊,吃了雞鳴湯包,好吃,好吃,好吃!   以下是今天的聊天紀錄: Yule: 莊主,在不在,把上次明瓦廊的雞鳴湯包的詳細地址和走法描述一次吳莊主 (@WiseUncleWu): 。。。吳莊主 (@WiseUncleWu): 你們到新街口吳莊主 (@WiseUncleWu): 太平洋百貨門口後吳莊主 (@WiseUncleWu): 斜對商店門口有個巷子吳莊主 (@WiseUncleWu): 就是明瓦廊吳莊主 (@WiseUncleWu): 進去走50米右手邊有個店舖上面有個牌子:雞鳴湯包吳莊主 (@WiseUncleWu): 就是了Yule: 是這家吧 http://www.dianping.com/shop/2069188陰暗晦澀群: 吳莊主 (@WiseUncleWu): 沒錯吳莊主 (@WiseUncleWu): 就是這家…

[上海]松鶴樓百年老店 創新意麻辣牛蛙

  8月22日,妻舅公九十大壽,閤家赴蘇州祝壽,松鶴樓擺宴,吃得很飽。   另有清炒蝦仁、蹄筋、扇貝、櫻桃汁肉、鍋貼、棗泥糕、壽麵等沒有照片。 泡椒鳳爪,第一個菜就不是蘇州菜 萬年青 海蜇 米塞藕,這是尚未動筷時的樣子,蘇州店家也太「做人家」 醩鴨舌、毛豆 醬鴨,極其中規中矩的老味道 醃蘿蔔 八寶素鴨,共12小塊 (新式)牛排,嫩 鱔絲,胡椒粉放得太多 先烤後煎的饅魚,非日式,皮太硬,肉的口感相當好 麻辣牛蛙,褐色的是雞鴨血,味道一般 松鶴樓的名菜——松鼠鱖魚,

[上海]松鶴樓百年老店 創新意麻辣牛蛙

  8月22日,妻舅公九十大壽,閤家赴蘇州祝壽,松鶴樓擺宴,吃得很飽。   另有清炒蝦仁、蹄筋、扇貝、櫻桃汁肉、鍋貼、棗泥糕、壽麵等沒有照片。 泡椒鳳爪,第一個菜就不是蘇州菜 萬年青 海蜇 米塞藕,這是尚未動筷時的樣子,蘇州店家也太「做人家」 醩鴨舌、毛豆 醬鴨,極其中規中矩的老味道 醃蘿蔔 八寶素鴨,共12小塊 (新式)牛排,嫩 鱔絲,胡椒粉放得太多 先烤後煎的饅魚,非日式,皮太硬,肉的口感相當好 麻辣牛蛙,褐色的是雞鴨血,味道一般 松鶴樓的名菜——松鼠鱖魚,

[友聚] 游北漍農家小菜 談長夜卡拉OK

清明,借瑞風柴油車一輛,赴好友王二在江陰北漍的親戚家,吃了兩頓,共計三四十個菜,自釀美酒無數。田間割韭拔芹摘豆苗,外加米莧馬蘭內,這樣的蔬菜,即便素食,亦無憾也。  次日,赴常州小游,及回上海,至「必愛歌」,唱歌。計點《國際歌》、《龍的傳人》、《讚歌》、《我的祖國》等,令人潸然淚下。  還是來看看菜的照片吧(點擊可見大圖): 家制鹹肉,雖咸,極鮮 鹽水鴨肫 金桔地梨,又名「荸薺」 鹽水河蝦 醬鵪鶉 鹽水野筍 咸雞 刀魚,江陰特產 蕹菜,很好玩的一個字 菰,也挺難寫的,其實就是茭白啦 紅燒鰻魚 黃鱔 絲瓜豆瓣 茼蒿炒肉絲 米莧,不是「極嫩」,而是「奇嫩」 以上午宴,以下晚宴,午宴、晚宴均另外有菜,因曝光原因欠奉 鹹鴨頸 咸雞 另一種的鹹肉,比中午的咸,若為菜還是稍咸,於次日浸熱粥而食,極佳 羊肉 鹽水鴨肫 紅燒鱔筒 炒馬蘭頭,第一次這麼吃,以前都是拌的 飯煶,又是個很好玩的字吧,又名「鑊焦」,不能全焦,金黃色的絕佳 傳說中的「小腳粽」,是不是看上去很像裹的小腳?

[友聚] 游北漍農家小菜 談長夜卡拉OK

清明,借瑞風柴油車一輛,赴好友王二在江陰北漍的親戚家,吃了兩頓,共計三四十個菜,自釀美酒無數。田間割韭拔芹摘豆苗,外加米莧馬蘭內,這樣的蔬菜,即便素食,亦無憾也。  次日,赴常州小游,及回上海,至「必愛歌」,唱歌。計點《國際歌》、《龍的傳人》、《讚歌》、《我的祖國》等,令人潸然淚下。  還是來看看菜的照片吧(點擊可見大圖): 家制鹹肉,雖咸,極鮮 鹽水鴨肫 金桔地梨,又名「荸薺」 鹽水河蝦 醬鵪鶉 鹽水野筍 咸雞 刀魚,江陰特產 蕹菜,很好玩的一個字 菰,也挺難寫的,其實就是茭白啦 紅燒鰻魚 黃鱔 絲瓜豆瓣 茼蒿炒肉絲 米莧,不是「極嫩」,而是「奇嫩」 以上午宴,以下晚宴,午宴、晚宴均另外有菜,因曝光原因欠奉 鹹鴨頸 咸雞 另一種的鹹肉,比中午的咸,若為菜還是稍咸,於次日浸熱粥而食,極佳 羊肉 鹽水鴨肫 紅燒鱔筒 炒馬蘭頭,第一次這麼吃,以前都是拌的 飯煶,又是個很好玩的字吧,又名「鑊焦」,不能全焦,金黃色的絕佳 傳說中的「小腳粽」,是不是看上去很像裹的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