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澆面

時間:2013年6月8日 地點:瑞金賓館11號樓 緣起:有位朋友在垃圾桶裡撿了隻狗,奄奄一息,後來@囍時光 介入救治,@kino大人 發起了一個「八澆面」義賣活動,於是我貢獻了辣肉澆頭,還在現在炒了鱔絲和三絲,用了瑞金賓館的砲臺大灶,很開心,希望可以幫到那隻叫「堅強」的小狗狗 如果國外的朋友不能直接觀看,可以從這裡下載視頻

[友聚] 游北漍農家小菜 談長夜卡拉OK

清明,借瑞風柴油車一輛,赴好友王二在江陰北漍的親戚家,吃了兩頓,共計三四十個菜,自釀美酒無數。田間割韭拔芹摘豆苗,外加米莧馬蘭內,這樣的蔬菜,即便素食,亦無憾也。  次日,赴常州小游,及回上海,至「必愛歌」,唱歌。計點《國際歌》、《龍的傳人》、《讚歌》、《我的祖國》等,令人潸然淚下。  還是來看看菜的照片吧(點擊可見大圖): 家制鹹肉,雖咸,極鮮 鹽水鴨肫 金桔地梨,又名「荸薺」 鹽水河蝦 醬鵪鶉 鹽水野筍 咸雞 刀魚,江陰特產 蕹菜,很好玩的一個字 菰,也挺難寫的,其實就是茭白啦 紅燒鰻魚 黃鱔 絲瓜豆瓣 茼蒿炒肉絲 米莧,不是「極嫩」,而是「奇嫩」 以上午宴,以下晚宴,午宴、晚宴均另外有菜,因曝光原因欠奉 鹹鴨頸 咸雞 另一種的鹹肉,比中午的咸,若為菜還是稍咸,於次日浸熱粥而食,極佳 羊肉 鹽水鴨肫 紅燒鱔筒 炒馬蘭頭,第一次這麼吃,以前都是拌的 飯煶,又是個很好玩的字吧,又名「鑊焦」,不能全焦,金黃色的絕佳 傳說中的「小腳粽」,是不是看上去很像裹的小腳?

[友聚] 游北漍農家小菜 談長夜卡拉OK

清明,借瑞風柴油車一輛,赴好友王二在江陰北漍的親戚家,吃了兩頓,共計三四十個菜,自釀美酒無數。田間割韭拔芹摘豆苗,外加米莧馬蘭內,這樣的蔬菜,即便素食,亦無憾也。  次日,赴常州小游,及回上海,至「必愛歌」,唱歌。計點《國際歌》、《龍的傳人》、《讚歌》、《我的祖國》等,令人潸然淚下。  還是來看看菜的照片吧(點擊可見大圖): 家制鹹肉,雖咸,極鮮 鹽水鴨肫 金桔地梨,又名「荸薺」 鹽水河蝦 醬鵪鶉 鹽水野筍 咸雞 刀魚,江陰特產 蕹菜,很好玩的一個字 菰,也挺難寫的,其實就是茭白啦 紅燒鰻魚 黃鱔 絲瓜豆瓣 茼蒿炒肉絲 米莧,不是「極嫩」,而是「奇嫩」 以上午宴,以下晚宴,午宴、晚宴均另外有菜,因曝光原因欠奉 鹹鴨頸 咸雞 另一種的鹹肉,比中午的咸,若為菜還是稍咸,於次日浸熱粥而食,極佳 羊肉 鹽水鴨肫 紅燒鱔筒 炒馬蘭頭,第一次這麼吃,以前都是拌的 飯煶,又是個很好玩的字吧,又名「鑊焦」,不能全焦,金黃色的絕佳 傳說中的「小腳粽」,是不是看上去很像裹的小腳?

[蘇州] 各展身手自助餐 豆爸米爸下大廚

終於又在蘇州了,好久沒有「來」了,真是開心。第二天,與米爸(當然是米的爸,米的媽是「花」,因為「花生米」嘛)一起去菜場,買了一隻二斤三兩的童子雞,太湖蟹半百一斤,七隻蟹150元,另外買了紅菱、水芹兩樣時鮮,另有蘑菇、百葉結、平菇、水麵筋塞肉,外加醋一瓶、酒兩瓶,回浮生四季與米爸一起下廚。 這是要重點介紹的一道菜,雞是童子雞,一年不到的小公雞,別有香味,皮黃、腳黃、嘴黃(誇自己一下,識貨啊),現殺活宰。米爸親自主廚,大鍋一口,放半寸不到的水,燒開後,將雞「跪」入,煮八分鐘,分秒不差,起鍋後剁塊,用薑汁醬油蘸而食之,鮮、嫩、香、甜。 用雞油起鍋,炒蘑菇,火大稍有焦黃,用煮雞留下的一點湯汁,慢火同煨百葉結,鮮。 新鮮水芹,乃是時鮮。 菱是一種不得了的東西,分為無角菱、兩角菱和四角菱,每種又有細分,不下二十餘種。這是四角菱中的水紅菱,本可生食,炒制亦佳,但只可清炒,如蘇州名店王四的蔥油紅菱,實是不敢恭維,蓋此物清香為最,被蔥香蓋過,便如錦衣夜行一般。 足四兩近半斤的大蟹,流油啊,真的流油!

[USA]美西紀行之十六 海倫美食

        在美國的時候,只要不出去,都是Helen弄給我們吃,Helen燒得一手好菜,著實讓我們吃個飽。當然,我也會燒,後來Helen回上海,我也燒了好幾頓給她吃,但是在LA的時候,我是一頓也沒燒,一來鑊子、鏟、刀不順手,二來Helen見我燒菜是「怕」的。因為我燒菜講究大油鑊,Helen怕她家廚房就此遭殃,所以死活不讓我下廚,結果,只能是我們全家大飽口福,Helen任勞任怨了。         每回Helen到上海,我們總是雞鴨魚肉地喂她,特別是蟹,上海人哪有不吃大閘蟹的?只要時間對得上,就請她吃蟹。這回甫至LA,Helen就說LA的蟹也不錯,叫我們吃吃看。這不,第二天(2月4日),就帶著我們去了超市,帶領我們買LA專有的大蟹。         那蟹果然很大,也要有二三磅一個,看似蔫蔫的,其實活絡得很,買了蟹,又買了種大大眼睛的紅魚,Helen說LA的魚都沒有上海的好吃,特別是鱸魚、鱖魚,味道乃是天壤之別,倒是這種紅魚,還可以吃,既嫩且鮮……         Helen戴著橡皮手套,把蟹洗乾淨,其實這蟹乾淨,只要稍事沖洗即可,再說了,在美國買東西,只管放心,店家絕不敢這個超標、那個有毒。         蟹是煮的,因為沒辦法蒸,找不到那麼大的蒸鍋。         以前我吃過Crab cake,總是想國內的蟹粉動轍上百,這美國的Crab cake也不過幾十美元,都是蟹肉嘛,看來美國也不是很貴,如今才知道,上海的蟹粉用河蟹剝成,一碗蟹粉不知要用多少隻蟹,這裡的蟹這麼大,一隻蟹就可剝出一大碗來,當然不一樣。         吃蟹吃出「精」來了,不但在中國吃,還在外國吃,不但吃小蟹,還吃大蟹,吃得有一次,我對豆豆,「解」字怎麼讀,小傢伙一看,答曰「蟹」,多音字嘛,也不能算錯哦! (就是這種大蟹,什麼?看不去不是很大?) (這回有比較了,看得出大小了吧?02/04/07) (剝開看看蓋子,並沒有許多蟹黃,可能是雄蟹的關係,吃到過最多蟹黃的,是在印度尼西亞,差得吃得「頓脫」,02/04/07) (這只蟹,我最後沒有吃完,實在太大了,把所有的蟹腳收集起來,就可以再拆一份蟹粉了,02/04/07) (這魚也很好玩,血紅血紅的,眼睛很大) (就是奇嫩,一蒸就散,02/04/07)         Helen一直說LA好,因為可以買到許多中國的東西,據她說,現在越來越多了,除了個別的蔬菜之外,可謂應有盡有。果然,在LA的二十多天,除了叫過一次外賣的Pizza外,我們就沒在Helen這裡吃過「非中式」的東西,那感覺,就像沒出國門一個樣。 (瞧瞧,這可是在LA,照樣新鮮烤(麥夫),新鮮毛豆,照樣燒「還俚」蜜汁烤(麥夫),02/04/07) (Helen是那種非常心靈手巧的人,找不到香萵筍,就用佛手瓜拌,味道幾可亂真,02/04/07)         Helen一直說美國的蝦仁不好吃,說上海的好吃,還特地請我們吃了一回美國的炒蝦仁,速凍的,一包四磅。結果吃下來,覺得那蝦好得很,新鮮、有彈性、卻也不老,上海的蝦仁當然好吃,但上海的蝦仁不是家庭主婦會炒的,只能到店裡去吃。在上海,但凡超市買的凍鮮仁,是絕沒有人有這本事炒好的,所謂「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要原料差了,誰都炒不好。而LA的這種大蝦仁,肯定是未經水發的(美國人敢發嗎?),水煮、油炒都不會縮水,可比上海的好多了。 (大蝦仁,Helen還經常剁碎放在餛飩裡,02/06/07) (雞湯,看到了吧,是黃皮雞哦,而不是「白臘克」,這種雞,可以算作草雞,或者說是「大規模飼養草雞」,味道夠鮮,肉可以久燉,以前去LA,總要想辦法給那裡的上海帶些火腿,Helen說如今不要再「冒險」帶來了,可以用Virginia的火腿,不但同樣很鮮,而且火腿可以吃,不像中國的火腿,只能用來燉湯,等湯燉好,火腿已經沒法吃了,02/06/07) (什麼世道,豆苗也有,還比上海的更嫩,02/07/07) (在美國,豬肉少,想吃中國的炒肉片,就用雞腿肉代替,更嫩哦,02/07/07) (這素雞,和國內的有啥區別?區別在於國內的素雞,要挑大店大攤才敢買,在LA不怕,02/07/07) (Helen又使用這種蝦仁了,賣相不錯吧?02/07/07) (在美國也有正宗雞湯麵吃,對於上海人來說,面就要吃這種面,那可比廣東面好吃多了,02/14/07) (蝦仁還是蝦仁,配角又換了,02/14/07) (霉乾菜燒肉,紅燒肉燒蛋,Helen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了,02/14/07) (LA式八寶辣醬,02/14/07) (這種色拉,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是解放前就這麼做的,現在又傳到LA來了,02/17/07)…

紅燒肋排 榨菜肉絲 油麵筋塞肉

中午:老規矩,八塊頭盒飯。紅燒肋排味道不錯,只是我吃飯遲到,發現Ken的那塊要比我的大上一倍有餘。榨菜肉絲是配菜,肉絲小到綠豆般大小,榨菜全是皮,無奈我喜歡吃榨菜,每夾起一條榨菜,只吃一邊。油麵筋塞肉,一般,一般。 夜飯:丈母娘家,依然是小吳阿姨中午燒好的。 小吳阿姨斬雞總是熱的時候切,以後切記不可如此 丈母娘家的絕招菜之一,豆腐乾貝扁尖肉糜,這回燒得太濕,成湯了,扁尖太少,下埭我自己來燒 不夠綠

沙茶牛肉 花菜炒肉片 雪菜墨魚 黑木耳烤麩 冬瓜小排扁尖湯

  昨天付了上個月的飯錢,128元,吃得還不少(次數)。   早上:今天沒人替我買早飯,我又懶得叫外賣,哎,餓了一頓,其實不吃早飯很不好,以後要注意吃。   中午:辦公室八塊頭盒飯,沙茶牛肉是主菜,但一點也沒吃出沙茶的味道來,黑木耳絲炒蛋還不錯。   晚上:丈母娘家,小吳阿姨事先燒的。 花菜炒肉片:花菜的切法,不是正宗切法,就是胡亂切開而已,而不是把”花朵”一顆摘下後再切的,不過,家裡做菜,好像也真的不用像我這麼講究啦。 雪菜墨魚:味道很好,只是墨魚很薄,太薄了,下回做一次厚的。 冬瓜小排扁尖湯:冬瓜太少,扁尖也太少,小吳阿姨現在做菜,越來越省了。

糖醋小黃魚 乾貝扁尖肉糜燒豆腐 腳爪黃豆湯 清蒸鱖魚 蘆筍炒鹹肉

  以前寫過梅璽閣菜照,是把每天的菜拍下來,最近不住在家裡,住丈母家,照片不拍了,只是說說每天的菜。   中午:辦公室,八塊頭盒飯,主菜糖醋小黃魚一條,黃魚不是很新鮮,醃過,有點硬,糖醋絲毫不酸。   晚上:丈母家。 乾貝扁尖肉糜燒肉腐:扁尖不能太少,一定要燒透。 腳爪黃豆湯:黃豆要久煮,腳爪不能燒得太爛,蘸醬油最好吃。 清蒸鱖魚:橫著批開魚背,會更容易蒸熟。 蘆筍炒鹹肉:小吳阿姨中午燒好,晚上再吃,蘆筍已經皺起,慘不忍睹。

甜椒童子雞 Mini菇炒肉片

拿手的甜椒童子雞,可謂駕輕就熟了,今天和小豆子一起去買菜,騙她說這個是甜椒,甜的,還答應她要是吃的話,讓她拍大頭照。後來,小豆子居然吃了好多,心想還好,沒有答應她吃一片拍一張大頭照。 這個菇很奇怪,大家都不知道叫什麼,最可愛的叫做Mini菇。

大年三十閤家歡

過年,本來有一個在上海的西安朋友要回老家,打算跟他一起去,結果他不回去了,我也就沒去成,所以原來和浩兒、小天準備的年夜飯也沒有做成。更慘的是,上海的飯店早已預定一空,衹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以前過年總有醬鴨,想想人不多,一個醬鴨喫不了,就做了一對醬鴨腿,費時兩小時,酥且入味,連我們家的「醬鴨祖師」——老奶奶都說好。 馬蘭頭香幹,上海的一種冷菜,極易,衹是原料有季節性,改日寫菜話。 蔥油海哲頭,海哲頭的做法,分開花與不開花兩種,這是不開花的,適用於嫩且厚的高檔海哲頭。 黃泥螺,上海是個移民城市,在飲食上帶有許多移民來源地的特色,黃泥螺就是從寧波而來,喫起來挺有講究,不是所有人都會喫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喫的。      冷菜還有皮蛋和醉雞。 海瓜子,海中的「瓜子」分為好多種,這是最好的一種。 我發明的一個菜,新鮮的黑木耳,白果(銀杏)和山藥,配個顏色。 茄汁明蝦,本來打算做幹燒明蝦的,無奈材料沒買到,衹能改成茄汁明蝦,入味、肉緊,好。 蔥薑大蟹,活的。 青口,汰得我手幾乎凍得沒知覺。 草頭,一種上海人很喜歡喫,卻又很難炒的野菜,今後會有菜話。 閣主秘製扇貝,有菜話。   當天晚上還有一隻兩斤半的魚頭湯,另外準備了開水白菜,蹄筋炒海參,由於實在喫不下了,沒有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