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梅璽閣食話 [上海] 筱面村西北風味 叫西貝名字奇怪 by Yule Show 12/13/2009 (2009年12月5日,西貝筱面村天山店,點評網鏈接,店家主頁) 這家店開了挺久了,可能是受中國文學的毒太深,總覺得一家店叫「西貝」的店裡面的東西也正宗不到哪裡去。後來認識了一個來自大同的朋友,他介紹說西貝的味道不錯,於是有了想吃吃看的念頭。 就這樣,我們去了西貝筱面村,吃了西北菜,東西味道還算挺正宗的,但是一隻「烤饃」賣到八元,我戲言到:「這種價鈿,到大同去賣,勿要吃耳光啊?」 這份筱面是17元,不帶調料的,調料另售
[上海]美林閣 好多年沒去美林閣了,記得當年在虹橋美林閣,大堂經理逗小豆玩,逗著逗著小豆手裡就多了一張貴賓卡,是經理送給她的小禮物(注意:是在買單前!!!),那年小豆兩歲。 然而,即使是在買單前有了貴賓卡,美林閣依然是家「挺貴」的飯店,而且有點貴得沒有道理,論味道,和鮮牆房、小南國、鷺鷺,都是一個檔次;論裝潢,和王朝比好像還差那麼一點點。如今,美林閣更是和Motel 168「聯姻」,兩家總是開在一起,就更看不懂了,Motel 168走低價路線,飯店卻走高價,難道不是給住店客人吃的?奇怪,不知道算是什麼理念。 10月20日,祖母生日,就近選了美林閣,給她過生日,六個大人,外加保姆和小豆,隨便吃吃,根本沒有大魚大肉,就這麼點菜,在打了88折後,依然要524元,早知道,還不如買點大閘蟹來吃…… 照片就是這些,外加一個老鴨湯,買單的時候居然連清單也沒有,就是一個總價,更鬱悶的是,那天晚上居然也卡都不能刷,說是線路壞了。 第二天,我們去了蘇州,將美食生日會進行到底!!! 滷水金錢肚,極酥,這也是我吃到過的最酥的滷水金錢肚了,8分。 Caesar salad,我極喜歡吃凱撒salad,這道味道不錯,醬料很純正,9分。 還有個烤夫,味道一般,照片沒有拍。 極其一般,沒有糟味,不打分。 要是允許我退菜的,我願意退這道,這也叫「溫蟹」?還沒有小店裡的好,價錢倒要58元,這道菜,可謂大塌美林閣的台啊! 上來的第一道熱菜,好像是58元錢,8只,外面是鬆鬆脆脆的酥絲,裡面是蝦仁,醬料酸甜,可以打到8.5分。 富貴雙方,我極喜歡的東西,38元三塊,點了兩份共六塊,居然我沒吃到,嗚嗚,嗯嗯,我好恨那! 這道,看上去不錯吧?我也是上了照片的當。48元一份,端上來一看,這個鐵鍋不過拳頭大小,我當場傻掉。味道倒還不錯,下面的白色是貝殼通心麵,如果有心理準備,還是值得點的,推薦指數7.5分。 這道也很誇張,叫粽香肉,菜單上寫著30,我點了,服務員說例盆六七個人不夠的,問我是不是要改成中盆,喏,這個就是中心,不過兩個粽子大小,味道也不錯,推薦指數7.5分。 味道極好,好像叫芝士(火局)娃娃菜,裡面是切成小方塊的娃娃菜和培根,上面覆以cheese烘烤而成,可以打到9分。 既然是祖母生日,總得有碗麵吧?無奈美林閣的菜單上全是「意大利麵」,詢問了服務員,說是可以點青菜肉絲麵。味道嘛,反正湯裡味精多一點,不會太難吃。 蟹粉小籠,18元六隻,味道極咸,是我吃過的最鹹的小籠包了,所謂「打翻鹽缸」是也,肉碎而爛,還沒有街邊安徽民工開的夫妻小攤來得好吃。 保姆客氣,不肯動筷子,乾脆點一份揚州炒飯,讓她吃吃飽,18元,我分了一點,味道也不錯。 10/24/2006
[上海]鰣魚鬧完黃魚跳 冀盼正店饗饕餮 (02/24/08) “虹橋人家”最早是開在虹橋地區的,遵義路上,生意極好,大約在1999年的時候,我們經常去,吃成了老客人。後來,莫名奇妙地關了,聽說是遭遇了極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道聽途說,也不足為憑。那時的虹橋人家,有道豬油菜飯是每回必點的,味道的確相當好。 後來,過了許多年,在肇嘉濱路上看到一家,由於沒了感覺,始終沒有進過門。再後來,遵義路上又重開了虹橋人家,特地呼朋引伴地去了一次,裝修得大不一樣,只是那次的菜實在鹹得很,遂打消了”恢復常駐”的念頭,直到如今。 前幾天,丈母家說西郊百聯的四樓,又開了一家虹橋人家,又聽父母說起那裡的點心”不失實惠”,於是趁著週末造訪一次,四個大人,一個小人。 走進店裡,裝修豪華漂亮,大幅的廣告印著”野生大黃魚”的字樣,也不忘提醒大家”368元一條”。要知道,野生大黃魚早已在上海的餐桌上絕跡,甚至於水產專業戶也已經有十個年頭沒有見到過野生的大黃魚了(《文匯報》2007年7月18日),據說上海的野生大黃魚向來有價無市,價格是1000元一斤。記得我曾撰文說過上海的鰣魚都是鯗魚冒充,看來如今又時興用”李鬼”黃魚賣大價錢了。破綻在哪裡?價錢。就像鰣魚一樣,上海的飯店中的價格不是太貴了,而是太便宜了,因此絕對不可能是真的,然而吃假的話,又太貴了(很拗口是不是?這事就是這樣拗口)。隨便說一聲野生大黃魚和養殖大黃魚的區別,野生的頭長嘴尖身體瘦,養殖的頭圓嘴平身體胖,兩種魚的味道,可用”天壤之別”來形容。虹橋人家中的黃魚,別的不說,就是照片上看,也不是野生的。 及至進門,尚未落座就”不爽”,由於我們帶了一個虹寶石的奶油蛋糕,”依例”交給服務員要求冷藏,誰知服務員百般推託,就是不肯,非要等我們板了面孔,方才照辦–真是豈有此理。 點菜,服務員便慫恿我點那368元的大黃魚,我若是連這當也能上,恐怕今後再也不敢寫”食話”了,洋盤如此,有誰還敢看啊?服務員又慫恿我點”水晶蝦仁”,如今就連小豆也能炒出又嫩又鮮的河蝦仁來,我哪有興趣來吃又老又大的沙蝦仁呢?而我點的,費功夫、味道好、價格(口強)的菜,一概沒有。飲料要了”玉米汁”,被告知沒有,改成”黃瓜汁”,還是沒有,引蠟筆小新的話什麼都沒有,還敢開店? 冷菜先上,三道冷菜,實在不敢恭維。第一次,名字我忘記了,反正有”脆藕”兩字,結果是用白糖熬漿裹脆的,這倒也罷了,可是糖漿中加了果珍,一股香精味道,大家嘗了一塊,再不問津。鵝肝醬是豆媽特地加點的,58元一份價格不菲,待得端上來,賣相正宗,中規中矩。可是挾起放入口中,大呼上當,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鵝肝醬,簡直就是”蛋清赤豆沙”,可以說,我從來沒有吃過如此”滑潤”、”細膩”的鵝肝醬,”肝味全無”,而且吃口根本就和果凍差不多,要是給這道菜打分的話,只有2.5分,因為只有樣子還像。 冷菜實在乏善可陳,倒是幾道熱菜還過得去。”椒香童子雞”上菜極快,讓我懷疑不是生炒而是煮熟了炒的,味道調得很好,用了新鮮的綠花椒(其實也是乾的),照著上海人的口味,不太辣亦不太麻,可以打到7分。土豆燒刀豆,沒有照片上燒得那麼透,好在醬料調味不錯,也可以打個7分。為小豆點的”澳門火燒肉”,其實就是方式燒臘的脆皮燒肉,肉沒有燒透,有點咬不動,勉強及格的樣子。一道”富貴雙方”,我連讚了幾次。一般來說,富貴雙方是照人頭,一人一塊麵餅,配套一塊豆腐衣,一塊火腿片,虹橋人家的火腿片並不”正氣”,是個錫盒裡放些碎火腿片,用糖漬起。然而值得一提的正是那些”碎火腿片”極好,肉嫩味鮮,而且新鮮,標準南腿,甚至可以說是我吃過的最好的火腿。爾後的”鹹肉干蝦蒸娃娃菜”,其中的鹹肉就極其一般,一道菜,不過路邊水平,打個6分,已經挺抬舉了。魚頭粉皮湯不過中規中矩,並無特色,拿個6.5分也就罷了。 最後結賬,374元,其中一壺”貢菊”,算了42元,依我看來,不過是10元一包的菊花沖泡,著實不算厚道。上海如今有許多店,茶水極貴,動輒上百,記得我的姑夫(古蕫名家)有次在波特曼點菜前要了數百一壺的鐵觀音,端上來嘗了一口,大怒道”這不是草嗎?” 什麼時候才有真價實貨的好店啊?食客要的是味道,不是排場,不是裝修,不是創新,要的是食材好,烹調好,規矩好。 02/26/2008
[上海] 清明時節豔陽照 百年牡丹開龍華 04/10/07 清明前的最後一個週末,這個清明,沒有”雨紛紛”,倒是豔陽高照,難得的春意盎然,不知怎麼的,就想著要去一次龍華,便帶了小豆子去。 適逢龍華的百年牡丹開了,用小相機照了幾張,倒也還過得去,現在有許多人買了單反,配了很好的鏡頭,拍來拍去就是花卉特寫,真不知他們在想些什麼。百年牡丹其實是165年,寫160年的牌子是2002年立的,所以還要加5年。 龍華寺一派過節氣氛,大殿、偏殿都有法事,大殿裡更是用廣播接到外面,領誦佛經,有許多穿著海青的居士,走過來走過去,還有更多的人,坐在台階上摺錫箔。第一進,彌陀殿,西側放了許多”巧玲瓏”,小豆很是好奇,特別喜歡用紙做出來的鎖。鎖是放在”聚寶盆”上的,邊上還掛著紙做的鑰匙。 我和小豆子是騎著滑板車到龍華寺的,進殿磕頭的時候,就把滑板車停在殿外,小豆子很擔心,怕車會被人拿車,上次在美國好不容易不擔心了,現在回來,小豆子又要”上心事”了。 龍華素齋,也算是上海有名的了,買了素鴨和素蟹粉,小豆子更是看於是青團開心,本來午飯已經吃得很飽的她,硬生生地又塞了半個青團下去。 (善男信女,燒錫箔,既然龍華寺準備了這麼多桶,說明有這個需求,試想一下,這些桶全都一些燃起,該是怎麼個樣子啊?) 04/10/2007
親愛的老邵,你的食物照片拍得太漂亮了,能透露一下相機的牌號和型號嗎?
這是一台小機器拍了,Lumix LX3,本站所有照片(除了不超過10張轉載之外)都有EXIF信息的,最近幾年的大多數還有geotag,標註出所在位置。
是莜面,不是筱面啊,lz
深圳的西貝酸奶賣9元,貴一元。
另請問,大同的朋友是不是姓「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