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食話 蘇州

[蘇州] 李公堤上老東吳 有水有景有美食

蘇州,下雨。

為了買雞頭米,在南門市場等”僵”了,於是原定的東西山之行,改成了木瀆行,結果是越等越”僵”,連木瀆行也取消了,改成了金雞湖小游。

自從我學會開車,很多年前的事了,交通法規規定第一年的新駕駛員不能上高速,於是我過去一向是從機場路走,蘇州的機場路就是到上海虹橋機場的,好玩不?

從機場路去蘇州,有一個金雞湖收費口,每次只要開到那裡,就覺得蘇州到了。以前的機場路很破,金雞湖那一片也很破,根本就沒想到過把車停下來玩玩。

後來,可以開高速了,那當然就從高速走了嘍,所以和金雞湖也就無緣了,及至到了半年前,聽朋友說現在金雞湖附近開發得很好,於是存了個想去看看的念頭。這回正好時間來不及,去哪兒都趕不上飯點,不妨就到金雞湖玩一圈吧。

我對蘇州是極熟的,號稱”熟得就像自己手背一樣”,從南門市場過去,只要一路往東開,轉到金雞湖路再往東,就可以了,不過八、九公里的路。

路雖近,但是天氣不好,忽降大雨,蘇州人脾氣雖慢,但是開車絲毫不遜東北漢子,竟是”搶逼圍”的高手,大家大雨中爭來搶去,短短的十公里不到,竟然開了半個多小時,不過說來還好,正當我們開上李公堤的時候,雨停了。

天公作美,雨居然停了,李公堤上人很少,車也不多,一路開下去,都是裝修一新的飯店,各都鐫著洋文,設計時尚新潮,難怪有”金雞湖新天地”之稱。

與杭州的”西湖新天地”不一樣,杭州格局已定,再要於西湖之濱弄些新店,必然要”螺螄殼裡做道場”,難免擁擠不堪,不倫不類;而金雞湖原本是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平”地”而起,修路築堤,完全在白紙上作畫,當然手筆就大,一條李公堤,修得煞是漂亮,上面的飯店,也明顯經過統一設計,既相呼應,又不雷同,看著就很漂亮。

老爸游過三次李公堤,聽他的建議,將車停在”老東吳”的門口,四個大人一個小孩,服務員把我們安排到了一個中間,一間房可放四桌,朝外的兩桌沿湖可觀湖景,一桌已經有人,另外一桌給了我們。

落座,點菜,看菜單並不太貴,相對於上海新天地的菜價來說,可謂”實在便宜”,我也沒搞懂,在點評網上,上海排名新十幾的,居然家家”人均五六百”的消費,這樣的消費,放在國外也不算便宜,居然在上海就蔚然成風了?

冷菜點了兩個,早上的一碗”打殺販私鹽”的面鹹得要死,相要找個東西爽爽口,就點了一個酸辣白菜,另外看到”梅璽閣版”的脆皮黃瓜,於是也點了一個,人少,還是以熱菜為主。

酸辣白菜醃得不錯,脆、酸,極是爽口,美中不足的是,有幾片菜很辣,有些尚可,按理說醃出來的菜,全浸在料中,味道應該是很均勻的,卻不知為何有此差別。脆皮黃瓜頂上兩片尚可,蓋在下面的則有點偷工減料,切得直不直、斜不斜的,全是我做菜的話,棄去的部分,我說這黃瓜還沒有我片得好,妻說待我開了飯店,經過成本核算,沒準更差呢。

熱菜上來,先是一個服務員推薦的”溫州炒粉絲”,原來打錯作為主食的東西,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個菜,粉絲並不多,倒是有許多蝦干和蟶干,並且還有捲心菜絲、胡蘿蔔絲和洋蔥絲,炒得蓬蓬鬆鬆,鮮甜適中,很是好吃,一大盆上來,你一碗我一碗地,吃了個不亦樂乎。

第二個上來的是清炒河蝦仁,我們對於河蝦仁的追求,可謂情有獨鍾,甚至有許多次,特地開車從上海、從南京趕到蘇州,特地到大鴻運去吃清炒河蝦仁,我甚至還遍訪名師,學得河蝦仁的調弄之技,終於不再需要長途跋涉以飽口福了。點菜的時候,特地問清了,是不是”小小的河蝦”剝制的,回答肯定,看看菜單,雖然要78元一份,一邊的配料寫著”河蝦仁500克”,若是真貨實秤,那可是大大地便宜了。

河蝦仁的個頭,並不大,然而也要比我喜歡的”清溜蝦仁”大上一大圈。然而總體來說,蝦仁偏白,不像河蝦,蝦背上有沙腸,亦不像河蝦,所以感覺上,這麼一大盆,雖然份量足秤可是根本不是河蝦,而是海蝦。前段時間,我教小豆炒河仁相當成功,連小豆都能炒得那麼好,所以現在全家並不看重炒蝦仁,這盆蝦仁的水平,也不過和小豆”不相上下”而已。

早上在南門市場,蔬菜攤上有紅菱、新鮮蓴菜、水芹等,看著就讓人開心,這些東西在上海都沒有,想想蘇州人是幸福啊!點菜的時候,菜單上有”時蔬”一條,問了有沒有水芹,服務員說有,就點了。及至水芹端上桌了,碧綠生青,甚是好看,待挾起放入嘴中,清香尤在,無奈粗老幾要吐渣,真是大煞風景,只能稱之為”聊勝於無”吧。

油爆鴨終於上來,是服務員推薦的,全名叫做”宮庭油爆鴨”,全價六十八元,最後一道上的菜。這道菜要不是上面點綴了些許蔥絲,邊上又加了紅白蘿蔔絲,那就全是墨赤黑的一團了。有些時候,再好的菜,也要有些無所緊要的點綴,雖說有點喧賓奪主,但”色香味”中,”色”還是排名第一的嘛!

此菜頗似宮庭名菜”炸八塊”,炸八塊是用仔雞剁成八塊,經油炸成,油爆鴨乃用仔湖鴨,切成七塊(棄尾),經慢火蜜汁久炙而成。鴨小肉嫩,口感甚好,其味調製一如蘇式醬鴨,濃油赤醬,以甜為主,帶些許鹹味,很是蘇州的腔調。

妻又外加了香蔥餅和荔芋糕兩道,香蔥餅22元,極薄的一張,從色面看無非比菜場5角一張的多加了一隻蛋,其味道與口感,還比不上菜場1元一隻的起酥蔥油餅。荔芋糕倒還不錯,熱的糯米糕本來就很軟滑,加上其中的核桃仁,反而有些咬嚼的口感,很有點睛之筆。

最後買單,291元,不到三百,在這樣的地方,算是極便宜的了,看似賺錢的不過28元一壺的菊花茶。這樣的風景、裝修、菜點,在上海就是天價,不妨駕車一小時,既能賞玩湖景(比起上海新天地的太平湖,氣派多了),又能品嚐美食,何樂而不為呢?李公堤上還有一整排的得月樓,很是氣派豪華,別的店也不少,一家家吃過來,也能吃上十天半月的,何況難得一遊。

等到吃完,信步走出,仔細地看了看老東吳的店景,大堂地上用小水池隔開,水池中放點蓮花,雖是假的,不過五顏六色,倒也爭奇鬥豔,更有漆器屏風一面,上有”卡通化”的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若得雅興,不妨仔細賞玩一番。

2 thoughts on “[蘇州] 李公堤上老東吳 有水有景有美食

  1. 啊呀呀,看得偶饞吐水達達地!
    想吃蝦仁,這兒都是熟格,連燒的機會都不給偶!
    鴨子這兒不要想看見,首都的中國商店裡只有鴨腿,買回家解解饞也好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