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有名的是啥?豆皮、熱乾麵和燒賣,估計也就這三樣的,我指的是「最最最最有名的」,其它還有啥糊米酒之類,排在後面。
熱乾麵,吃了一回極難吃的,可能沒尋對店吧,實在太乾了,難以下嚥;燒賣,沒時間去吃了。
一直以為豆皮外面的皮是豆腐皮,沒想到錯了,原來外面的是蛋皮,這玩意,應該自己家裡可以做小號的版本吧。
蛋皮上要放上飯
蛋皮上放著蒸熟的飯
撒上干子(豆腐乾丁)和香菇丁
將蛋皮包起來
將蛋皮包攏,將干子(豆腐乾丁)壓實
翻過來的豆皮,翻的時候是雙手捧起鍋子,往上一顛,就翻過來了,鍋是熟鐵鍋,很大卻很薄,顛的時候,鍋已經被壓扁了,一放手,又復原了
這就是豆皮的切法,用勺子沿著,切其實是盆子切的,速度極快
切好的豆皮,撒上蔥粒就可以了
一份四塊錢,有四片,個人認為,吃邊上的比較合算
熱乾麵確實是名聲大且超級不好吃.個人來說,倒不是嫌它干,而是吃完以後碗裡,筷子上,特別是嘴邊到處沾著碣色的醬,實在是讓人倒胃口.
豆皮比較獨特.豆皮豆皮,其實就是混了豆粉和麵粉的蛋皮.再把好些材料加在上面,有點兒配伍的意思.這本是個很好炒作的理由,卻被忽略不計,由此可見這麼多年來武漢人對商品的概念仍然是缺乏充分理解的.
武漢人很有一些添加豆粉的玩意.另外還有個”面窩”其它地方也比較少見的.面窩也是與熱乾麵差不多有相等地位的早點品種.就是用豆粉和米粉調成糊,然後弄一點倒進一個形狀象底部凸起的平底鍋一樣的勺子裡,最後進油鍋炸一下.它的妙處在於中心很薄,炸得焦脆.邊上一圈厚,於是軟糯.一個小小的圈圈上集中了兩個口感.吃時先軟後脆,順序合理.
至於燒賣,和小籠包,生煎包,臭干子什麼的一樣,我猜是屬於長江流域共有的東西,與其他地方應沒什麼不同.倒是它自古以來魚米之鄉的地位,產生了一些非常獨特的傳統美食.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