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閒話] 大食代鬧大笑話 洋勿洋來腔勿腔

(圖已佚) 日前與女兒去古北家樂福大食代吃鐵板燒,見到如此一個掛牌,如果上海話如此來推廣,我看還是廢了的好。 嚇死人的海報,上海話不是這麼寫的。「伐要」是不要的意思,可以寫成「勿要」;「好吃額」是「好吃的」,可以寫成「好吃呃」;「了還」是「在」的意思,應當寫成「嘞嗨」,兩個像聲字,而「嗨」與滬音「海」同,「還」與滬音「咸」同,大不一樣了;「各得」是「這裡」的意思,有標準寫法,為「搿搭」。 另外,「米道」是「味道」的意思,只好寫作「味道」,「就麼了」的「麼」是「沒」的意思,也只能寫作「沒」。 (圖已佚)

[上海閒話] 大食代鬧大笑話 洋勿洋來腔勿腔

(圖已佚) 日前與女兒去古北家樂福大食代吃鐵板燒,見到如此一個掛牌,如果上海話如此來推廣,我看還是廢了的好。 嚇死人的海報,上海話不是這麼寫的。「伐要」是不要的意思,可以寫成「勿要」;「好吃額」是「好吃的」,可以寫成「好吃呃」;「了還」是「在」的意思,應當寫成「嘞嗨」,兩個像聲字,而「嗨」與滬音「海」同,「還」與滬音「咸」同,大不一樣了;「各得」是「這裡」的意思,有標準寫法,為「搿搭」。 另外,「米道」是「味道」的意思,只好寫作「味道」,「就麼了」的「麼」是「沒」的意思,也只能寫作「沒」。 (圖已佚)

[7086] 金書記有新指示 一定要學好電腦

(圖已佚) 上圖由我翻拍於《vista看天下》第12期,看樣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真的要開始搞互聯網了。 在網上查了一下,對於朝鮮,有兩種稱法,一種是「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另一種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管哪一種,都有「人民」和「民主」。    

[7086] 金書記有新指示 一定要學好電腦

(圖已佚) 上圖由我翻拍於《vista看天下》第12期,看樣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真的要開始搞互聯網了。 在網上查了一下,對於朝鮮,有兩種稱法,一種是「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另一種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管哪一種,都有「人民」和「民主」。    

寫博客莫談國事 為兒女此為正道

(圖已佚) 前幾天有人在博客上問我,為什麼以前的「三熱愛」變成了現在的「三莫談」,我想說的是:為了紀念「五四」九十週年,那時啥都不能談,現在雖然好了,但是我們要記得。  今天,我給父親訂了兩份雜誌,做兒女的,當你的父母身體尚好,不用你買保健品的時候,不妨給他們訂一兩份雜誌,比如《先鋒國家歷史》,比如《VISTA看天下》。雖然這些雜誌都可以在網上看,但是如此「凶」(滬語:「厲害」、「激進」的意思)的雜誌,我們應當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持他們,不僅是為了父母,也是為了兒女。

寫博客莫談國事 為兒女此為正道

(圖已佚) 前幾天有人在博客上問我,為什麼以前的「三熱愛」變成了現在的「三莫談」,我想說的是:為了紀念「五四」九十週年,那時啥都不能談,現在雖然好了,但是我們要記得。  今天,我給父親訂了兩份雜誌,做兒女的,當你的父母身體尚好,不用你買保健品的時候,不妨給他們訂一兩份雜誌,比如《先鋒國家歷史》,比如《VISTA看天下》。雖然這些雜誌都可以在網上看,但是如此「凶」(滬語:「厲害」、「激進」的意思)的雜誌,我們應當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持他們,不僅是為了父母,也是為了兒女。

[7086] 亂用詞誤人子弟 猛專家害人性命

(圖已佚) 兩份剪報來自於同一份報紙——〈新民晚報〉,同一天(3月的某一天),同一張,這張報紙,說的是工商行政人員打假。 第一份剪報說的是「假計算器」,這裡冒出來一句「誤人子弟」,雖然計算器的品牌是假的,但是我們知道那些運算棋塊早就是通用的了,所以計算的結果不可能是「假」的。那麼,這句「誤人子弟」的「誤人子弟」是哪裡來的呢?「中年婦女」說的?但是「中年婦女」亂用成語,你做記者的應當可以分辨啊?明顯,這個記者不能分辨。但是一個不會用「誤人子弟」的「中年婦女」碰到一個不會用」誤人子弟」的記者,那種可能性是多少?我看,打假的新聞,本身就是假的。 第二份剪報是說有的地方用工業鹽滷點豆腐,於是有了「專家」的意見「……人如果多喝了工業鹽滷,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請問,鹽滷是可以「喝」的嗎?不管工業鹽滷,還是一般的鹽滷,哪怕有朝一日,有了「醫用鹽滷」,那都是不可以喝的,我們著名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者」楊白勞同志,就是喝這個玩意喝死的!請問,這是哪裡來的專家,或許,又是個假的吧? 經常看到記者「私訪」的段子,比如打假,比如捉淫,最後必定有那麼一句「記者藉故離開了現場」。 可憐啊,新聞壓根就不是新聞,記者也壓根就不是正常的人。

[7086] 亂用詞誤人子弟 猛專家害人性命

(圖已佚) 兩份剪報來自於同一份報紙——〈新民晚報〉,同一天(3月的某一天),同一張,這張報紙,說的是工商行政人員打假。 第一份剪報說的是「假計算器」,這裡冒出來一句「誤人子弟」,雖然計算器的品牌是假的,但是我們知道那些運算棋塊早就是通用的了,所以計算的結果不可能是「假」的。那麼,這句「誤人子弟」的「誤人子弟」是哪裡來的呢?「中年婦女」說的?但是「中年婦女」亂用成語,你做記者的應當可以分辨啊?明顯,這個記者不能分辨。但是一個不會用「誤人子弟」的「中年婦女」碰到一個不會用」誤人子弟」的記者,那種可能性是多少?我看,打假的新聞,本身就是假的。 第二份剪報是說有的地方用工業鹽滷點豆腐,於是有了「專家」的意見「……人如果多喝了工業鹽滷,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請問,鹽滷是可以「喝」的嗎?不管工業鹽滷,還是一般的鹽滷,哪怕有朝一日,有了「醫用鹽滷」,那都是不可以喝的,我們著名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者」楊白勞同志,就是喝這個玩意喝死的!請問,這是哪裡來的專家,或許,又是個假的吧? 經常看到記者「私訪」的段子,比如打假,比如捉淫,最後必定有那麼一句「記者藉故離開了現場」。 可憐啊,新聞壓根就不是新聞,記者也壓根就不是正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