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已佚)
兩份剪報來自於同一份報紙——〈新民晚報〉,同一天(3月的某一天),同一張,這張報紙,說的是工商行政人員打假。
第一份剪報說的是「假計算器」,這裡冒出來一句「誤人子弟」,雖然計算器的品牌是假的,但是我們知道那些運算棋塊早就是通用的了,所以計算的結果不可能是「假」的。那麼,這句「誤人子弟」的「誤人子弟」是哪裡來的呢?「中年婦女」說的?但是「中年婦女」亂用成語,你做記者的應當可以分辨啊?明顯,這個記者不能分辨。但是一個不會用「誤人子弟」的「中年婦女」碰到一個不會用」誤人子弟」的記者,那種可能性是多少?我看,打假的新聞,本身就是假的。
第二份剪報是說有的地方用工業鹽滷點豆腐,於是有了「專家」的意見「……人如果多喝了工業鹽滷,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請問,鹽滷是可以「喝」的嗎?不管工業鹽滷,還是一般的鹽滷,哪怕有朝一日,有了「醫用鹽滷」,那都是不可以喝的,我們著名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者」楊白勞同志,就是喝這個玩意喝死的!請問,這是哪裡來的專家,或許,又是個假的吧?
經常看到記者「私訪」的段子,比如打假,比如捉淫,最後必定有那麼一句「記者藉故離開了現場」。
可憐啊,新聞壓根就不是新聞,記者也壓根就不是正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