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佚)
很喜歡這個傢伙,據說是卡通版的林黛玉,有誰知道這張圖的來歷嗎?有沒有套圖啊?
Related Posts
《流浪地球》真是科幻元年嗎?
先回答幾個問題: 《流浪地球》好看不好看?好看! 《流浪地球》是不是爛片?是! 好看與爛片之間有邏輯衝突嗎?沒有!很多香港賀歳片都好看,但大多都是爛片。 美國科幻就沒有爛片?當然有,《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就很爛。我就沒搞懂,衹要說《流浪地球》爛,一定會有人問你美國科幻爛不爛;你要是說雞蛋不好喫,那些人一定會問你鴨蛋好不好喫。拜託,我們討論的是雞蛋,鴨蛋再難喫,也不能證明雞蛋好喫。 我前幾天說《流浪地球》「電影給原著提鞋都不配」,馬上有人來問我:「大劉自己都說好,怎麼會不好?」,我倒想要問一句了,「大劉自己說好」與「電影給原著提鞋都不配」之間有邏輯衝突嗎?我認為你是個好人,但你依然不配給我提鞋,明白了不? 你是大劉粉嗎?算是吧,我看了二遍《三體》,一遍《The Three-Body Problem》,也看過大劉所有的中短篇,算不算大劉粉?雖然是大劉粉,我依然認為他的文筆很差,故事大多很好。 —————————————————— 很多人把《流浪地球》擡得很高,甚至還有什麼「中國科幻元年」的說法,這也太沒常識了吧? 我所知的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是1938年新華影業公司拍的《六十年後上海灘》,其中有許多大開腦洞的奇思妙想,除了有機器人管理交通、自動樂器之外,就連《流浪星球》中的地下城都有,衹是名為「地下巨屋」,甚至還有調控氣候的裝置,硬不硬核? 有人說,那是「舊中國」的,不能算數。那麼新中國的第一部科幻片,也不是《流浪地球》,很多人說是1963年的《小太陽》,真的嗎? 其實早在1957年,就有一部《十三陵水庫暢想曲》,片中有時空旅行,上月球乃是家常便飯,而且消滅了「三大差別」,絕對夠幻想。很多人說中國人缺少科幻的思維,根本就是瞎說,「趕英超美」不是科幻?社會科學不是科學?「畝產萬斤」不是科幻?農業科學不是科學? 因為中國人太有科幻的思維了,所以國家在一九八三年徹底禁止了科幻小說的創作與翻譯,我最喜歡的作者葉永烈停止了「小靈通」而改寫《四人幫全傳》去了,不過他在2002年又出了本科幻作品——《毛澤東重返人間》,差點被美國人拍成電影。
[7086]國外網站多被封 兔死狐悲自修煉
本來,這個欄目叫做7086,我在想,要不要改成8964? 另外,我在想,如果這一貼都發不出的話,我再也不接觸除了工作之外的任何電腦、網絡了。 (圖佚) (圖佚)
我與新浪不得不說的故事
離開新浪,是萬不得已,雖然可以用@真正梅璽閣主 來玩,但是以前的賬號還是要不回來了,有點惋惜,也有點慶幸。惋惜的是好多朋友還不知道出了這麼件事,我也沒法通知到,慶幸的是早一天離開了新浪,其實微信也是一樣,總有一天要離開的,在這個沒有自由的國家,就不會有自由的平台,離開都是遲早的事。 很多朋友都知道了我發生在新浪的事,緣起於我貼了樂高的積木照片,然而朋友們不知道的是,我在四點五十分貼了照片,五點下班回家,五點半就發現賬號不能用了,六點的時候,戶籍所在地的警察就打了家中的座機,詢問我常居地在何處。同樣料不到(也許是料得到)的是,等我出去吃了晚飯回家,九點鐘上樓的時候,警察與輔警正在敲我家的門…… 等我再次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半了,那回總共有七個警察加班了,他們一再和我說著「對不起,弄得這麼晚」,我也說著「對不起,給你們添麻煩了」。這些警察完全是無辜和無奈的,他們也只是為了完成一個「上面」來的命令,要找到我的人,瞭解我的背景和動機,然後來完成他們的paperwork。我告訴他們「其實你們也不知道未來的走向是什麼」、「這樣的管理可能只是沿用了過去的方式」,當然,我一點也沒打算去說服他們什麼,他們只是一部大機器上的螺絲釘,你哪怕把所有的螺絲釘都換成金子的,也改變不了機器本身的性質。我也絲毫沒有刁難他們,而是非常地配合他們來完成相應的工作,我的敵人並不是他們 兄弟於2013年5月31日下午五點不到,在新浪微博發表了「想得到兒童節積木」的呼聲,並且貼了兩張樂高圖,結果就被禁言了,現在兄弟在新浪微博的ID是@真正梅璽閣主 ,希望大家注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