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敦煌小亭生意好 南北西東說不清

        這家店,不是第一次吃了,第二次,其實兩回都是辦公室的同事請客。店離辦公室不遠,在常德路北京路口,在同一個block裡,有個叫做「靜安小亭」的服裝市場,可能也是「敦煌小亭」名稱的由來吧。         同事第一次帶我去的時候,說是一家西北風味的店,也有說是新疆風味的店,記得我敦煌,坐了60個小時的火車,如果再坐12個小時,就可以到烏魯木齊了。我也記得在敦煌,買張20塊的汽車票,就可以到新疆了,就像在大同,買張20塊的汽車票,可以到內蒙一樣。         這家店永遠都很擠,因為附近有好幾個辦公樓,卻沒有什麼飲食店,靜安寺附近,辦公樓有許多,飯店也有許多,但是好好的午飯攤點並不多,所以這種小店,一般到了中午,都是人滿為患。隔壁的王家沙,中午經常有十幾個人排隊買籌,吃東西要站在別人的邊上等,就像七十年代的飲食店一樣。         敦煌小亭到底是西北菜,還是新疆菜,還是什麼都不是?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肉夾饃,應該是陝西的東西,不過饃是西安的饃,夾的卻不是臘汁肉,而是炒肉片,炒羊肉、牛肉片,好玩吧?         羊肉炒飯,用胡蘿蔔炒的,當然就是新疆的羊肉抓飯啦?味道倒是很香的,但是你見過黑色的羊肉炒飯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大盤雞,是有講究的,就是先吃雞,等吃得差不多了,只剩雞頭、雞腳了,就下一點皮帶面,倒在盆裡,拌著吃剩下的那點湯湯水水,結束戰鬥。這裡的大盤雞,是和麵條煮在一起的,應該叫做「大盤皮帶面雞」。         好玩吧?這家店,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是正宗的,然而卻偏偏個個都很好吃,都帶些酸酸的口味,辣也辣得恰到好處,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家,菜式不照正統路子走,味道倒還過得去的店。 (釀皮,標準陝西東西,又不盡然,哪有這麼窄、這麼厚的?偏偏有韌性,味道也不錯) (酸辣羊肚,有同事說「好像有點味道」,也有同事說「有味道才好吃」,更有說「吃下去不拉,就是干淨的」) (面和再上面的臊子,是同一份,可憐我們吃素的Lily,只能把肉一點點地挑出來) (手抓羊肉,算是綿羊了吧,可又不肥,手抓羊肉是沒有燉得絕酥的,這裡卻燉得很酥,但是酥而不柴,也算是本事吧) (肉夾饃?西安人會被這樣的肉夾饃氣死的) (這玩意根本就是三明治嘛,卻偏偏外酥內松,很是好吃) (羊肉炒飯) 04/12/07 (揪面片) (大盤雞)

滴血驗親老故事 在線激活新方法

        故事是這麼回事,有一個皇帝,太有「能力」了,和無數的女人都有關係,於是「認定皇子」成了一大難題,因為連他自己都不記得和誰發生過關係,結果只要是女人,生下孩子,都說是「皇子」。         這樣可不行,於是有人獻計獻策,採用我們中國最古老的辦法「滴血驗親」,就是把小孩子的血和皇帝的血,都滴在一個碗裡,如果這兩種血液能夠溶合在一起,那麼這小孩子,就一定是皇帝的親骨肉了。         這個辦法很好,於是皇帝詔告天下,說「今後再不會有假冒的皇子了」、「此法可以保證皇室血統純正」,於是舉國同慶,大赦天下。         沒過幾天,就有人發現不對頭了,因為有許多皇帝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也會有人送血樣過來,放在碗裡,照樣可以和皇帝的血融在一起,那些孩子是怎麼回事呢?(微軟的Vista先在美國上市,有許多未上市的國家,就已經有機器登錄服務器要求驗證了)         原來那些孩子,是被廢黜的太子生的,太子雖然已經被廢,也被趕出了皇室,降為平民,可是太子血管裡的血,還是皇族的嘛,別說用這個滴血驗親法,就是做DNA檢查,他的孩子和皇帝自己對比,也是相似度極高的,皇帝開始傻眼了。(這就是用beta/rc1/rc2版文件拷貝,用原測試版序列號激活的辦法)         皇帝一想,這可不行,於是召集了一批太醫,研究來研究去,終於發明了一種藥水,這種藥水滴在水中,前太子孩子的血就會變成綠色的,一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於是前太子的孩子再也得不到皇族認證了。(微軟及時推出補丁,不再接受beta版序列號的發放和認證申請)         果然,要求滴血驗親的人,少了許多,皇帝和群臣們都鬆了一口氣。可是財務大臣跑來,說雖然前太子的孩子不來了,可是每年拔給皇子們的撫養費一點也沒少下去,這說明,民間符合皇子撫養標準的孩子,還在不斷地多出來。(現在微軟只提供正版用戶下載更新,但是能夠下載的機器,永遠比他們賣出的拷貝要多)         查,要仔細地查,皇帝派了欽差到民間去,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民間有許許多多的假皇宮,很多地方,從村口開始,指向皇宮的路牌就是假的,假牌子早把真牌子換掉,一路指到假皇宮,假皇宮也有「滴血驗親辦公室」,不過他們是用紅墨水驗的,只要送血樣過來,一律通過驗證,立馬發送「皇子標誌」,而只要有了「皇子標誌」,當地官員一律發放給養,所以財政赤字,永遠都下不來。(這是用修改路由指向的辦法,讓盜版vista去假的微軟網站驗證,冒充正版的方法)         皇族花了很大的力量,雖然把大多數路牌改了回來,也拆掉了大量假皇宮,可是還有點假皇宮在類似「梁山泊」的土匪手裡,取締不完,然而,總算基本上沒有假皇宮了。         還有更厲害的,他們干脆直接研究起皇帝的血樣來,研究怎麼可以做出和皇帝一樣的血,而不是真的用小孩子的血樣來驗親。於是他們不斷地把豬血、鴨血、人血、羊肉,但凡有血的東西,按不同的比例和成分,配製成血樣送到皇宮相驗,奇怪的是,居然有許多配製出來的假血樣,也能和皇上的真血樣溶合在一起,至於到底是哪些成份和皇上的血有相同之處,這些鄉下人不知道,不過反正這個辦法能用,就是花時間而已,反正「送血驗親」是國家大事,又不用自己花錢,有些人就一次次地配製,發誓要配到皇家認可為止。(暴力算號器用的就是這個辦法,把無數的序列號發到驗證服務器,總有幾個被驗證通過的,這些序列號,其實就是真實的正版序列號,目前微軟對此,頭疼得很)         不過這個辦法,實在太慢了,有時送成千上萬次假的「配製血樣」,都沒有一次成功的,這個辦法,只有那些有的是時間的朋友才用。         話說皇帝在各地都有行宮,只要在行宮裡出生的孩子,是不用滴血驗親的,行宮享受的待遇,就和皇宮一模一樣,哈哈,這下皇帝的麻煩來了。         有些行宮,皇帝從來都沒有去過,可是照樣有孩子生出來,不但生了出來,還照樣是「皇子」,照樣不用滴血驗親,照樣可以領取國家的撫養費。(有人用預裝vista的原裝機,倒出鏡像,直接複製到同類的原裝機上,根本不用驗證)         光這樣也就算了,又有人發現,原來行宮也有多種多樣,而唯一能夠確定那幢房子是行宮的標準,就是房子上掛著「行宮」兩字,不過這兩個字,可不是一般的人寫得出來的。當然,強中自有強中手,有人就專門寫「行宮」兩字,寫出的字和真的行宮一模一樣,只要把字買來,往門口一掛,又馬就成了真的行宮,不用滴血驗親,照樣享受國家供給,一時間,茅篷草屋門口,都掛著「行宮」兩字。(用oembios程序,模擬oem版的bios信息,所有兼容機,都成了符合標準的原裝機,微軟真要哭死了)         「滴血驗親」的故事還在繼續著,皇宮還在想著各種辦法來驗明真正的皇子,而民間,總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矇混皇室,獲得供給的。
USA

[USA]美西紀行之十七 大車搶道直線闖 美國中國都一樣

        我說了許多在美國開車的方便之處,最主要的,就是人家客氣,不爭先搶後,不亂鳴喇叭,不用大燈閃你,不會斜裡躥出來,總知,禮讓為先。於是,有人就說「美國那麼好啊?美國就沒有人違反交通規則啦?那還要警察幹嘛呀?」         這是典型的憤青思維,只要你說國外有什麼好,他們便會問「難道那裡沒有不好的嗎?」,有,當然有,如果一個地方百分百都是好的,要麼你的發昏,要麼就是假的。只有有好有壞,才是一個真實的社會。憤青的理論是:只要你說國外好,就是說國內不好,只要我找出國外也有不好,所以國外就是壞的,你也是壞的。什麼邏輯嘛!         在交通問題上,美國大多數人是遵守交通規則的,中國大多數人也是遵守交通規則的,但是兩者佔總數的百分比,可就大相逕庭了。不論哪裡,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總是故意不遵守的,但是遵守的人,就分為自覺遵守和被迫遵守了,在美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遠遠要比中國多,這點根本不用吵,中國人到美國個個敢開車,美國人到中國只有幾個敢開,這才是事實。         美國也分地方,我們去Monterey Bay,一路高速,大家都開得很客氣,可是到了地面道路,還有十幾mile的時候,也有在我後面跟得很急。第二天從Monterey Bay出來走加州一號公路,單向一車道,我開成頭車,後面跟著六七輛,由於我路況不熟,所以車速不快,後面的車全都乖乖跟著,要到分道的路口,我讓到邊上,後面的車才超上去。         在交通並不繁忙的公路上,大家都會把左邊的道讓出來,讓快車先行,有時一輛車為了超前車,就佔用左邊的車道,等一旦超越了,就立刻回到原來的車道,以便其它車輛通行。         然而,如果從LA往南去,到San Diego,那裡的駕駛就野蠻得多(當然和上海是不能比的,和武漢、重慶,就更沒法比了),如果你開得太慢,偶爾也有人會在後面用燈閃閃你,偶爾也能聽到一兩聲汽車喇叭,要知道,在美國按喇叭就像罵人一樣,算是挺嚴重的事了。         汽車喇叭,是一種警示工具,如果你發現前方有人可能會不注意到你的車過去,按一下提醒別人,還是應當的,然而在國內,許多人把喇叭當成一種發洩的工具。本週日(4月7日),我去程家橋加油,我的前面有兩輛車在加油,後面也有一輛,大家排隊。結果,我後面的那輛,就拚命地撳喇叭,我以為我的車有問題,或者停得有問題,於是下車查看。我一下車,喇叭聲就停了,我繞著自己的車走了一圈,沒有發現異常,我便坐回自己的車中。後車又按喇叭了,那輛不知什麼車,喇叭奇響,我就伸出頭去看他,他又不按了。於是就這樣,我縮回頭,他就按,我伸出去,他就停,真是奇了怪了,不過排隊等加油,犯得著如何撳喇叭嗎?         當年,桑塔納剛進中國的時候,不到一年,喇叭全壞了,德國人是百思不得其解啊,為什麼好好的喇叭,到了中國,這麼容易壞?一定是濕度的原因,上海比德國濕多了,於是各行專家各顯神通來找原因,那幾個被送回德國實驗室的壞喇叭慘遭蹂躪,被大卸八塊,還是不知道原因。後來有專家到上海考察,才知道原來上海人一天按的喇叭,比人家一個月、一個季度甚至一年還多,不壞才怪呢。         美國的確也有開車霸道的,不過相對量和絕對量都很少,我在Universal Studios排隊的時候,就看到一輛集裝輛硬是插隊,從直線開過來,要塞在隊伍裡。         無獨有偶,我週日在中山南二路瑞金路看到輛一模一樣開法的車子,看來雖遠隔重洋,師父倒還是同一個。看看兩張照片,同樣的違章,車況卻大不一樣了,在美國開車,看到過破車,卻幾乎沒看到過髒車,到底是環境好呢?還是素質高呢?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

[杭州] 平民瀏覽國賓館 皇家花苑風景好

03/20/07 那天週二,從酒店出來,去找丈人、丈母,然後驅車接了Helen她們,到西子賓館去玩。西子賓館在哪裡?在雷鋒塔的後面,入口處在雷鋒塔停車場往東五十米處,一個很窄的道,車子駛入,門口有武警站崗,武警會問你”幹什麼?”你只要理直氣壯地說”吃飯!”,把車直接往裡開就是了。 西子賓館原名”汪莊”,原是汪姓徽州商人的莊園,這可不是一般之地,乃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都住過的地方,進入園子,可以看到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那些名人的簽名,或者說,刻著領導人的簽名,一般的趙薇之類,就算來了,也沒資格刻名字上去的。 這塊石頭,想必有許多故事,林彪是否來過?如果來過,石頭上的名字呢?林彪的名字沒留過,趙紫陽呢?如今的石頭第一排都刻滿了,那麼胡溫來了之後,刻在哪裡呢?換石頭?那麼這塊石頭,前後換過幾次呢?以後還要再換幾次呢? 西湖十景都聽說過吧?西湖十景之一”雷鋒夕照”,真正的位置就在汪莊裡面。你看,這是其中的一個餐廳,身後就是新建的雷鋒塔。 整個汪莊,你信步走走,到處都是風景,而且很好的一點,沒有人。門口武警把守,有幾個有膽往裡闖啊? 這塊排著輪胎的,是”皇家碼頭”,用來停靠畫舫的,上網查了一下,收費是2600元一個半小時。 那幾天,正在修路,據說是要重鋪柏油,大型的壓路機正在開動,好幾車柏油剛剛運到,看他們忙得不亦樂乎。草坪上放著桌椅,可以自己坐,如果帶著茶水、瓜子,盡可以憑湖賞景。 看到畫面正中的樓門了嗎?那就是一號樓,真正的行宮,建於1958吧,然後毛澤東在中國最動盪的1959至1975年間,在此住了27次,就是在這裡,揮灑江山。 這是個內湖,當然,肯定是連著西湖的,小小的湖,有亭有橋有堤,一直覺得蘇州的園林精緻,這裡也精緻,而且沒有蘇州園林的侷促之感。 汪莊裡吃飯,並不貴,幾個菜,兩瓶啤酒,不過300元錢,當然和外面的紅泥比,是要貴上許多了,但這樣的地方,這個價錢,著實不踐。因為飯店開著,根本不是為了掙錢的,那場面,那外圍風景,靠菜錢是絕對賺不回來的,既然賺不回來,就乾脆不賺了。價錢之後,要收百分之十五的服務費,這筆錢,要是毛大爺還活著,估計要被氣死,”為人民服務”還是他題的字,沒想到就在他的行宮裡,服務還要另外收費的。 汪莊也有自助餐,午餐168(好像),晚餐198,邊上有桌正在吃自助,其中一個人說”當時,我還只是個副師幹部”,呵呵! (這道是汪式鱸魚,很小的一條,很透,脆且香,卻又不柴,味道好) (蘇式小排,呵呵,在杭州也能吃到蘇式小排,這可是兩個菜系的) (羊羔凍) (火丁小豌豆) (薺菜牛松窩窩頭,薺菜牛肉餡,自憶拌的,想想當年”憶苦思甜”,也是吃窩窩頭啊) (肉鬆扒茄子) (雙脆生魚片,黃瓜片和彌陀芥菜片,是為雙脆)

[上海] 小豆子吹大泡泡 小尾羊吃涮羊肉

03/31/07 整理這些照片的時候發現,小豆子真的長大了,大得”很有樣子”了,雖然其實還是個可可愛愛、傻傻呆呆的小傢伙,可是光從照片看,已經楚楚動人了。 三月最後一天,和小豆去看太太(我的祖母),然後去龍華玩,霓虹廣場下面可以停車,如果在小尾羊吃飯的話,可以免停車費。 廣場上還有各式玩物,充氣球、手動船,小豆當然不肯放過,她其實就是個小孩子來的嘛。 (這個船,是用手搖的,10塊錢五分鐘,可以討價還價到十分鐘) (據說這種球是很難站直的,小豆本事還不錯,那天很熱,我想悶在這個球裡,只有小孩子才受得了。小豆子出來的時候,說”熱死了”。20塊錢五分鐘,我和管事的商量多玩一會,結果小豆在裡面呆傻掉,問我”怎麼老是不讓我出來啊?”) (小豆在美國的時候,學會了吹泡泡,不是跟魚和蟹學的哦,現在小傢伙越吹越大了) (鍋底28元) (極品羔羊肉,18元,看看堆得老高,其實只有一點點) (香菇貢丸,12元) (免費送的泡菜,另外每人還送一瓶飲料,反正火鍋店都是那種一元一瓶的可樂或雪碧,我一口氣喝了三瓶,那天太熱了) (又來一盆羔羊肉,我們另外還點了羊肚和羊肉串,結賬的時候總共96元,若是吃滿100元,就可以拿30元的券,不過想想就是拿了券,也未必會再來吃一次的)

[上海] 清明時節豔陽照 百年牡丹開龍華

04/10/07 清明前的最後一個週末,這個清明,沒有”雨紛紛”,倒是豔陽高照,難得的春意盎然,不知怎麼的,就想著要去一次龍華,便帶了小豆子去。 適逢龍華的百年牡丹開了,用小相機照了幾張,倒也還過得去,現在有許多人買了單反,配了很好的鏡頭,拍來拍去就是花卉特寫,真不知他們在想些什麼。百年牡丹其實是165年,寫160年的牌子是2002年立的,所以還要加5年。 龍華寺一派過節氣氛,大殿、偏殿都有法事,大殿裡更是用廣播接到外面,領誦佛經,有許多穿著海青的居士,走過來走過去,還有更多的人,坐在台階上摺錫箔。第一進,彌陀殿,西側放了許多”巧玲瓏”,小豆很是好奇,特別喜歡用紙做出來的鎖。鎖是放在”聚寶盆”上的,邊上還掛著紙做的鑰匙。 我和小豆子是騎著滑板車到龍華寺的,進殿磕頭的時候,就把滑板車停在殿外,小豆子很擔心,怕車會被人拿車,上次在美國好不容易不擔心了,現在回來,小豆子又要”上心事”了。 龍華素齋,也算是上海有名的了,買了素鴨和素蟹粉,小豆子更是看於是青團開心,本來午飯已經吃得很飽的她,硬生生地又塞了半個青團下去。 (善男信女,燒錫箔,既然龍華寺準備了這麼多桶,說明有這個需求,試想一下,這些桶全都一些燃起,該是怎麼個樣子啊?)

[上海南翔] 趕赴南翔心意誠 百年老店服務差

04/01/07 愚人節,大雨。老闆發了封email,說是他要做亞太區的主管了,還說在國內的總部要從北京轉到上海來,結果信的最後說是愚人節的玩笑,換了中國人,絕對不敢發這種信,哼,有野心?還了得? 約好了朋友們,帶著小豆趕到南翔古漪園,買單子,入座,交單子,拿碟子,拿筷子,吃。 南翔的小籠,還是名不虛傳的,10元錢一籠,20個,胃口小的人,吃不了一籠,皮薄餡多,餡多還不算,而且純,絕不用絲毫醬油、蔥、姜調味,乃是原汁原味的肉餡。 吃到一半,小豆也要喝湯,於是我就去拿碗,古漪園小籠館的筷子、碟子和碗是放在一個櫥裡的,就以廚房的門口,櫥裡是一隻大的塑料盤,放筷子,幾隻大塑料盆,放碟子和碗,我剛走過去,準備拿東西,看到一個負責分發小籠的服務員在地上撿散落的筷子。 我看著她把筷子撿起來,拍拍齊,又看著她把那些筷子放進了櫥裡,放在大塑料盤邊上。我看不懂了,上前對那服務員說”你怎麼可以把地上撿起來的,和乾淨的放在一起呢?” 那個服務員極凶,嚷著說”我又沒放到盤裡去,我是放在邊上的,沒看到啊?” 那個櫥,按習慣性思維,應該都是放乾淨碗筷的,那個服務員雖然把筷子放在盤子邊上,一定也有許多人會認為是干淨的,等到盤子裡的筷子用完,估計這些也會被人拿去使用。 無奈服務員太凶,我鬥不過她。其實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此檢討一下。 不過,凡事都有報應的,我的更是叫作”現世報”,吃完小籠到朋友家玩,結果上吐下瀉,一起吃小籠的連小豆總共有8個人,唯有我一人吃壞了肚子,可見這報應有多厲害。 (碧綠魚圓湯,魚圓比以前多了,但是尺寸也小了) (看看店內有多熱鬧)

「三蝦面」和鹽水蝦

  「三蝦面」是蘇州面點的絕活,不但製作極費功夫,而且還講究時段,一年之間,不過初夏的一兩個月,可得嘗鮮。   三蝦面,並不是用三種蝦製成,只是簡單的河蝦,一年之間,初夏時節的河蝦有腦有籽,蝦肉又壯,這段時節,是吃蝦的好日子。三蝦面,要活的河蝦,洗淨後先用牙籤,小心地將蝦籽剔到一個小碟子裡,再把蝦仁剝出來。每一隻蝦,都要先剔蝦籽,再剝蝦仁,而剩下的殼與頭,則放在一邊待用。一斤蝦仁,老手來剝,也要一個小時,等蝦籽都剔好,蝦仁也剝好後,則將蝦頭、蝦湯一起煮,蝦頭裡的蝦腦就會硬結成塊,紅紅的一小塊,大的如赤豆,小的則像綠豆的大小。將蝦腦從蝦頭裡剝出,也放在一個小碟子裡,一斤蝦,不過小小的一堆蝦籽,一堆蝦腦。   再將去了蝦腦、蝦仁、蝦籽的蝦頭、蝦殼熬湯,熬的時候,湯裡放一點點料酒,加上幾片薑,用以去腥,其實新鮮的河蝦並不腥,吃得慣又講究原汁原味的人,可以不放料酒和姜,純是蝦湯。   一斤河蝦的頭、殼,煮不出多少湯來,蘇州的飯店裡,本來就要剝大量的蝦仁,那些蝦殼全收集起來,煮出湯才夠濃鮮。蝦殼久熬,湯色會變紅,極淡的粉紅色,會有一點點油花泛在湯麵上,煞是好看。   將煮好的蝦湯濾去蝦頭、蝦殼和雜質,剩下清湯,清湯的底部,依然會沉著些蝦籽。麵條下熟過水洗淨,再放入蝦湯裡,用小火焐著,焐到軟糯卻不斷爛,火候極難掌握,焐得越久,鮮味越是滲入面裡,這就是蘇州人說的「煨面」。   煨面的時候,就要收拾蝦籽、蝦腦和蝦仁了,面澆頭的講究清爽,蝦仁不用蛋清、菱粉上漿,只是旺火熱鍋,五成熱的大油鍋,將蝦仁倒入後撥散,用鑊鏟翻至油冒清煙,是謂「清溜蝦仁」。蝦籽與蝦腦,一併放入面中煨煮,加鹽調味後,澆上熱油蝦仁,就是一碗三蝦面了。   如今,蘇州的朱鴻興已經承包給了安徽人,連蝦腰面都是事先炒好的冷澆頭,剩下的一家同得興,面還可以,只是三蝦面已經失傳,偌大的一個蘇州,三蝦面竟不可求,只留扼腕了。   三蝦面,並不適宜家庭製作,因為沒有哪戶人家會有那麼多的蝦殼來煮湯,不過,夏天的河蝦,卻千萬不能放過。   家庭吃蝦,剝蝦仁當然是一種,然而許多人怕麻煩,又有許多人炒不好,所以上海人一般也不在家剝河蝦仁吃;油爆蝦不錯,然後夏天很多人吃不進油,也只能作罷。剩下的,既簡單,又好吃的,就是鹽水蝦了(《清炒河蝦仁》和《油爆蝦》,我均寫過)。   如今到菜場買蝦,很方便,攤主早將雄蝦、雌蝦分開,雄蝦大而殼重,雌蝦小而籽多,夏天要吃的,就是雌蝦,由於這時的雌蝦有籽,菜場裡一般叫「籽蝦」。夏天也是河蝦最壯、最便宜的時候,鹽水蝦製作方便,不妨多吃一點。   鹽水蝦實在是很容易,將蝦買來後洗淨,不用剪須,瀝水即可。拿一個鍋子,千萬不要有油,有油則盡失河蝦的清爽,放點水燒煮。水亦不要多,多則沒有鮮頭,兩指深即可,水開後,放入蔥結和薑片,但不要放料酒,料酒會使蝦肉變爛,吃起來沒有口感。   放一小調羹鹽,鹽不妨少放一點,我甚至吃過「不放鹽的鹽水蝦」,也很不錯。待水燒滾後,倒入河蝦,由於水少,可能浸不滿河蝦,用筷子攪動即可。等水再次燒開,蝦也全從青色變成紅色,鹽水蝦就做成了,取後棄去蔥結和薑片,即可裝盆上桌。整道菜,費時五分鐘左右,恐怕天下除了「生吃黃瓜」外,再沒有比這更容易的菜了。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欣聞上海恢復了近千種小吃,包括「老虎腳爪」和「貓耳朵」,又聽說重慶路上的「滄浪亭」又有三蝦面出售,像我這樣的「饞嘴」,總是要忍不住去一次了。

[上海] 當年就是豪華車 老車新展有派頭

04/03/07 上班的時候,在樓下停著的,嚇人吧?快要車展了,據說今年新國際所有展廳都被訂了,規模比上次要大一倍一以上,有看頭了。 Rolls-Royce,怎麼?沒聽說過?勞斯萊斯總聽說過吧?就是這輛了 這個Mercedes的標誌夠大 好像比上面一輛更牛一點 這輛啥牌子啊?有人識貨嗎? 這輛也不識貨 一排停著,還是挺唬人的

[上海] 新亞大包也時髦 台式菜飯加大排

04/07/07 下午看戲,來不及了,將車停在瑞金醫院,就到對馬路吃一點,以前在瑞金路永嘉路轉彎角子上有家生煎饅頭店,如今成了”永和大王”,而且人滿為患,只能去新亞大包吃。 到得門口,服務員推薦買青團吃,清明已經過了兩天,問也不用問,一定是賣剩下的了,不過小豆喜歡吃青團,也就買了兩個。 我是看到門口的廣告,寫著”台式套餐”什麼的,16元一份的”排骨菜飯”,看看照片倒也不錯,就要了,豆媽想吃麵,要了鹹菜肉絲麵。 菜飯這玩意,還真得到文廟去吃,豬油菜飯,菜的味道、肉的味道都已經燒到飯裡,香糯可口,這裡的燒法一昧追求賣相,食之無味。 (鹹菜面澆頭,居然還有個豬柳蛋) (排骨味道還挺好,又嫩,稍微咸了一點點,下飯正好) (看到了吧,菜是炒進去的,不是燒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