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 2004
福建廈門
Xiamen, Fujian
Related Posts
福廈小吃之二 鍋邊糊
安泰樓 2006年3月10日 福州 很喜歡問各地的朋友「你們早飯喫什麼?」 福州的朋友說:「鍋邊糊」。 在福州很多小路上的小店都可以見到「美味鍋邊」、「海鮮鍋邊」的字樣,始終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我也曾盡我所能猜了一猜,或許會是一種類似於廣東打邊爐之類的東西吧,然而再轉念一想,又似乎不對,若這海鮮鍋邊就是海鮮邊爐的話,這頓早餐也未免太奢侈了些吧?難不成是像麻辣燙一般的,由攤主代燙的海鮮? 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不親自實地去探訪一次,就沒有發言權。由於時間關係,我衹能去號稱「游三坊七巷」的安泰樓。一問,鍋邊糊是有的。 攤位上有兩口大鍋,一米多寬的大圓鐵鍋 ,看厚厚的木蓋子,一時半會還看不出「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我心急,攤主卻依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看出了我的心思後,攤主說:「別急,燒熱了才好喫。」 好不容易等他揭開了鍋,只見鍋底有一汪煮沸了的清水,大約碗口大小的一汪水,還漂著些許蝦皮。灶臺上有只缸,缸裡用油浸著半隻橫切的蘿蔔,只見攤主拿起蘿蔔用橫切面蘸著油在鍋裡沒有水的地方塗了一遍,隨手拿起一碗白色的米漿繞著鍋澆了一圈。米漿的份量恰倒好處,沿著鍋子往下流到和水面齊平的時候,正好停止。想必米粉和水的調製米漿的用量都是經過事先計算,所謂的熟能生巧,就是要讓我輩這種門外漢看個心服口服吧! 鍋邊的溫度應該不低,不過幾秒鍾的事,米漿已然成了一張薄餅,有些地方已經被炙得翹了起來。攤主手腳麻利把薄餅環鏟到了下面的蝦皮湯裡,並且將之搗碎,又見攤主抓了些章魚、肉粒之類的配料,再蓋上鍋蓋燒煮片刻便在了湯鍋裡。 清水蝦皮湯鮮味當然是靠味精啦,這種大排擋的快餐式點心多是如此,想來應該有海鮮高湯的版本,衹是我無緣得見罷了。一嘗之下味道可真是不錯,米粉薄餅被搗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樣子,有點像麵疙瘩卻輕薄有餘,由於是米粉製成,糊而不粘不膩,入口即化,使人喫了第一口還想喫第二口。一碗摻了水的米粉其實並沒有多少糧食,看看一大碗,然而作為早餐也不過一份煎餅果子加碗湯的量,所以作為早餐,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 看那大鍋一次可以做兩三個人的份,我也的確親眼見著攤主倒了兩碗米漿,做成了兩大碗「鍋邊糊」。不知道感興趣的朋友有沒有嘗試過用家中的一般鐵鍋製作,我想若是用點心應該也可以做出小規模的來,實在不行,一隻鍋烙餅,一隻鍋湯,或許也是可行的嘛! 水裡先煮上蝦皮、開洋 就是用這個蘿蔔,蘸著油塗鍋的啦 澆上米漿,先做一張 餅的邊上已經捲起 鏟下去 好好煮一煮 再來一張 加點菜 起鍋,這樣的工具,也算是種特色吧
[廈門] 游故地再遭雨淋 醬油水風味不減
05/23/07 又去廈門了,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另一個則是成都,剛從成都回來,又飛廈門,真的很開心,當中隔了幾天,那幾天去了義烏和黃山,玩得也很好,以後有空再說。 出門的時候,偷懶加扮酷,直接短褲加拖鞋,就上了飛機,其實上海的溫度不高,而且飛機上空調很足,只能特地討條毯子蓋著。 航程很短,不過一個半小時,機票倒要1090元,不過聽說春秋有199元到廈門的座位,不知道服務如何。下午四點,到廈門,出機場,就有一股熱浪襲來,暗自慶幸扮酷扮在刀口上。 叫車,去酒店,廈門給我的感覺依然是那麼幹淨那麼好,據說廈門的環境質量已經從原來的福建第一下降到了倒數第三,不過光從感覺上看,還分辨不出來。 廈門不堵車,至少對一個上海人來說,不堵。不多久,半個小時吧,到了酒店,辦手續,入住,小憩片刻,就要尋食去嘍! 歷史往往會重演的,國事、打仗如是,誰知尋食也是如此。還記得嗎(可以參看以前的遊記)?我大半年前到廈門,也是住在這個酒店,結果尋食路上,大雨傾盆,最終走到了一個叫做「阿發醬油水」的地方,從此知道有一種烹調方法叫做「醬油水」…… 05/23/07 上次離開那個地方,就覺得再找一次是絕對找不到的,於是這回出門前,特地上網查了一下,關於「阿發」的介紹很少,其中還有我自己寫的,倒是那家「小眼鏡醬油水」名聲很大,其實名氣太大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出門,下雨,一如上一次。你說巧不巧,我的確存了故地重遊的心思,難道老天爺也知道我的脾氣?出門不久,天又下起了雨,我就又躲進了那條小路,沿著小路,走到了「阿發醬油水」。 那裡可是一點也沒有變,阿發沒有變,絲毫沒有裝修、翻造,完完全全的老樣子,三教九流混雜在昏暗的燈光下挑食,空氣中瀰漫著沉沉的濕氣,市民、親切。 也有變了的,邊上的一條岔道,開著好幾家類似的店,都冠之以「阿胡」、「阿X」之類的店名,這也不能說他們學「阿發」,估計當地人們的稱呼就是如此吧。 但肯定也是沾了阿發的光的,阿發生意一好,來的人多了,有人等不到位子就走了,於是就有人開了第二家,讓性急不肯等的人吃,也自有一兩隻拿手菜,於是便立下腳來,這樣一家兩家的開,早晚會有一天,成為廈門的醬油水一條街。或許,僅僅是或許,也有我寫文章的一份功勞呢。 點菜吧,就算有我的功勞,別人也不知道,也不給我打折啊!葉子魚是上海也有得吃的,舒友就有,這回的醬油水,就點那種比葉子魚厚實點的吧,肉多一點,嘗嘗不同的口味也好。 那種魚叫「鯇米魚」,服服員說只是發音如此,到底叫什麼,她也不知道。她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覺得做醬油水的話,雖然肉多,卻沒有葉子魚鮮美和入味,看來下次還是要吃葉子魚啊。 土筍凍當然是少不了的,我還記得上次的那個拼盤,土筍凍拼章魚的,依然要了個拼盤,只是拼上來的只有章魚的腳,沒有身體,沒有我喜歡的QQ的、圓圓的章魚身體。 看著水裡的瀨尿蝦很鮮活,想到前段時間,嬙託人弄了點椒鹽瀨尿蝦,每條都有很多的蝦黃,吃得不亦樂乎,這回不妨來個現點現吃。 結果白灼的瀨尿蝦,蝦肉有點爛爛的,或者老闆見我是外地生客,給了我點死蝦吧。蝦黃有倒是有,不過也是軟軟綿綿的,無甚吃頭。 吃得不過癮,想加個海蠣煎,結果服務員推薦海蠣炸,就是一顆顆的海蠣,裹上加了蔥和佐料的面漿,炸成酥鬆鮮香的顆粒,味道的確不錯,只是這個東西上回就吃過,沒有了「驚豔」的感覺。 歷史的巧合度,往往很高,可不,雨越下越大了,等我付了百把元出來,幾乎看到空出租也攔不下來了,因為雨太大,根本就沒有機會走到路口去伸手,哎,笨死了的我,為什麼就不長記性,帶把傘呢? 當然,最後我總歸回去了,否則就不能坐在這裡寫給大家看了,不過回去得也著實狼狽,等到了酒店,發現空調開得太冷,於是乾脆關了睡覺,依然冷,把被子裹得緊一點。 要命啊,半夜出了一身汗,熱醒;隔日,熱傷風。
At this time of last year I was in Xiamen University.Nan Pu Tuo is about five-minute walk from the school.I have away from Xiamen for one year~ Your photos reminded me of that happy time when I was in Xi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