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課,沒有什麼花頭,講了一點安裝OS X的基礎知識,值得一提的是log文件,所有的log文件可以通過console來查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安裝了的軟件,都可以在/Library/Receipts下打到,雙擊後可以有選項出來,用以調整。
Related Posts
組合鍵 快捷鍵列表
July 31, 2006 8:29 AM Cmd-Option-O-F:啟動時有效,可以進入firmware模式,進入後好像只有兩件事可幹,mac-boot命令用以啟動蘋果,shutdown用以關機 啟動時按住C鍵:據說可以從光盤啟動,尚未證實。 啟動時按住Option鍵:可以選擇從哪一個分區啟動,可以用來劃兩個分區,一個裝OS X,另一個裝OS 9。 August 1, 2006 9:22 AM Cmd-I:在Finder中,對於文件夾使用Cmd-I,可以Get Info。 August 8, 2006 1:40 PM 啟動時按住T鍵:可以把整台電腦變成一個FireWire移動硬盤,插上火線,就可以讓另一台電腦對硬盤進行操作,還是老話啊「物理上千萬別讓別人接觸到自己的電腦」 August 9, 2006 10:32 AM Cmd-Option-Esc:force quit…
拯救被格式化了的記憶卡
繼續要解決的問題:如何使用移動硬盤。週日買的移動硬盤盒通過SUB和火線都連接成功,但只能使用FAT32格式,在NTFS下只讀不能寫。而且,在FAT32下,只能同時複製/移動一個文件夾,要等第一個操作完成後,才能進行第二個。 今天,將DELL的雙鍵鼠標插上去,居然有右鍵的功能,怪不得聽說MAC出了雙鍵鼠標。 十點,總算搞明白了MAC下是的磁盤工具在哪裡,也成功了重新格式化了移動硬盤,不過,將硬盤上原來的1000兆左右的圖片也一起格式化了,裡面有前段時間拍的一些菜的照片,還有阿山飯店的照片,哭啊!!! 這1000M的東西,都是照片,來自兩個相機,分別是Nikon的CF卡以及Lumix的SD卡,是過去幾個星期的東西。兩張卡都已經格式化,SD卡已經被Sam帶到了杭州去。不過,能救回多少救多少。 本來MAC上兩個目錄,就是這兩張卡,今天到了辦公室,把兩個目錄移動到移動硬盤上,移動硬盤後來被重新分過區,看來沒什麼希望了,但本機硬盤上,或許還有可能吧。下了Norton的工具,結果是8.0的,好像是運行在MacOS 9上面的,在Tiger上連硬盤都沒認出來,只能作罷。 CF卡還在手裡,在PC上做了一些嘗試,畢竟我現在對PC還是比較熟的嘛,在一個個軟件試到差一點要放棄的時候,發現PhotoRescue Expert能夠找到以前的文件信息,並且把縮略圖展示給了我,不過,我得到版本是測試版,只能看縮略圖,卻不會真的替我恢覆文件。 終於找到正式版,終於把CF卡上照片都恢復了出來。下一步,要想辦法恢復MAC上的文件了,還有,希望Sam今天照片拍得不多,或許也可以救一點回來。 下班接了Sam一起回家,吃過晚飯,拿出Lumix的SD,Sam已經拍了100M的照片。又下載了一個PhotoRescue Expert,裝在Thinkpad上,救回了二百多張照片,算是很成功的了。 後來,又看了一下PhotoRescue Expert的網站,發現還有Mac版的。站點在: http://www.datarescue.com/photorescue/
.mac 同步掌上電腦 輸入法
昨天下午,叫去的快遞,把我要的電源拿了回來,其實是個PowerbBook的電源,圓圓的很好玩,雖然200塊錢買個舊的不算很便宜(不是說這位朋友賣得貴,而是說蘋果的東西貴啦!),但東西確實是不錯,老婆看到說「這東西怎麼這麼大啊?」我說這玩意連變壓器都連著了,還算大嗎?當場用ThinkPad的比了一下,果然還要大上一點,其實這年頭,大家用的都是開關電源,如果以前的那種「方棚」,不知要大到哪裡去了。這位朋友還送我一根VGA的轉換線,這樣的話,我以後從家到辦公室,只要帶著主機就行了,不用把配件都帶著,省力不了。 .mac已經試用了五六天了,還是沒有摸到頭緒,iDisk連不上,通訊錄、日程表也無法和網上的同步,就目前來說,唯一的好處是我有了一個@mac.com的郵件而已,這年頭,免費的郵件都有2G多了,光是一個郵件地址,賣不了這麼多錢。當然,.mac一定還有許多好玩的,爭取在試用期滿之前掌握,讓我可以下定決心購買賬號。 買了蘋果後,一直有個「心病」,就是如何將之與我的掌上電腦同步,蘋果對Palm支持得一直很好,我呢,很久以前也一直用Palm,第一次去香港,就買了那個Palm IIIe的透明紀念版,而後改用Palm 505,Sandra,再是Clie 710和760,在Palm上也用gcc編過程,算是Palm的老玩家了,直到iPAQ 3870出來,我轉移陣營,開始玩PocketPC。後來停了一段時間,這次為了想用GPS,就買了Dell Axim x51v的PPC,真正的VGA顯示,效果很好,也花了不少時間理順了和PC的同步,以及藍牙應用等等。 這回,換了蘋果,又要重新開始了。先是看中了一套叫做PocketMAC的東西,分別Pro和Lite版本,售價不同,下載了一套,一運行,就問我要序列號,serial.to提供的號碼不被接受,因為它是網上實時驗證的,其實,我很樂意買一套這個軟件,只要它中文支持得好,無奈竟試也不讓我試。 不過,它也有可以試的版本,只允許同步iCal中的內存,好吧,只要這能支持中文,別的總也支持吧,於是我就下載了那個玩意,安裝好之後,卻百計無施,電腦怎麼也認不出新的設備,其實何止認不出,根本就是把PPC用USB線連上蘋果之後,毫無動靜,當然,更別提藍牙了。 後來,又找到了一個新的軟件,叫做missing sync,挺奇怪的一個名字吧,這回倒是有測試版了,可以用14天。下載後,安裝,中止,原因是我安裝過PocketMAC,而兩個軟件是「沖」的,安裝程序不讓我繼續下去。 好吧,用AppZapper把PocketMAC卸載了,然而還是不行,依然說我安裝過PocketMAC,於是只能到網上查,最後得知必須在terminal下手工刪除幾個隱含目錄裡的文檔,才算是刪乾淨了。 安裝好missing sync後,插上USB,立馬就開始同步起來,中文(包括簡體字和GBK的繁體)很正常,同時也發現了系統附帶的Address Book居然有內建的Find duplicate功能,要知道,這樣的功能,在PC上,往往都要賣幾十美元呢。 藍牙同步的問題,依然沒有搞定,不過missing sync本來是支持藍牙同步的,估計問題還是出在掌上電腦那裡,這個Dell的藍牙,本來就要打一堆補丁,才能正常的。 掌上電腦還有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 one leads to another的問題,上週六,最後要從天津回來前,發現照相機用的2G SD壞了,後來便把掌上電腦的512M換過去,要換的時候,打算做個備份,結果發現掌上電腦沒電了,結果竟鬼使神差地取下了電池,導致掌上電腦硬啟,雖然現在已經很有經驗重新安裝所有的軟件了(表揚自己一下,有保持寫筆記的習慣),但還是要時間不是?這不,已經週四下午了,還沒空仔細安裝。 在輸入法上,找到了一個叫香草的奇怪東東,可以用上海話輸入,無奈時間不夠,慢慢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