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我在華山路643號門口拍的,當時小豆發現垃圾箱兩邊都是一樣的字,就說「那還分什麼類嘛!」,我一看,就拍了這張照片下來。
下面的這行「特寫」是後來加上去的,原圖則是象上面這樣,有很大的變形,因為當時的馬路很窄,東西又很低,根本無法取景,只能「盲拍」,圖片就成了這個樣子。
回家後,用Photoshop將圖片打開,用crop工具,並且選取perspective,然後將線條拉直,與垃圾桶平行,再crop就變成了下圖的樣子。是不是很酷的功能?
Related Posts
關於中文字體的一些資料
Kindle支持自定義字體啦!就像是這樣: 這些夠不夠用? 思源體 包括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是Adobe和Google共同推出的免費字體 官網:https://source.typekit.com/source-han-serif/ 思源宋體的GitHub頁:https://github.com/adobe-fonts/source-han-serif/tree/release/ 思源黑體的GitHub頁:https://github.com/adobe-fonts/source-han-sans/tree/release/ Noto Sans CJK 和 Noto Serif CJK 這個就是思源,衹是Google的叫法和封裝法 官網:https://www.google.com/get/noto/help/cjk/ 源樣體 臺灣朋友基於思源做的,最早衹有明體,與「原樣」是一樣的,所以是「源樣」,我猜的 官網:https://github.com/ButTaiwan genyo 源樣明體 genryu 源流明體 genwan 源雲明體 genyog 源樣黑體 genseki 源石黑體 gensen…
Lesson 6, Help Desk, 網上購物
第六課講的是網絡,無非是怎麼樣手工連接,如何配置IP,以及ping,traceroute,nslookup的圖形化界面,這玩意,咱都懂,兄弟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嘛。 今天上網,看到serialz.to有了Mac工具了,叫Serial Box,挺好玩的,並且找到了MacJournal 4.0的序列號,可是——我已經在週一的時候,網上付費買過序列號了,35塊美刀啊!算了,既然編得很好,還是支持一下吧,即使我現在不編程了,但總算也是過氣程序員吧。 這兩個,又迷上一個軟件,叫做Zinio,是一個讀在線雜誌的工具,不過,雜誌都要買的,於是,我就訂了MacWorld,一年20美刀,還不算貴,雖然網上有免費的PDF文檔下載,第一不及時,第二下載是emule的,很麻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PDF文檔打印不錯,但沒有閱讀快感。
香草輸入法梅花五筆模塊
文件名稱:香草輸入法梅花五筆模塊 文件下載地址:makesure.cin 支持單字個數:26905 支持詞組數:65030 基本編碼方式:王碼98 基礎碼表:海峰五筆(謝謝海峰的無私奉獻) 安裝方法:先安裝香草輸入法,然後把 makesure.cin複製到~/Library/OpenVanilla/(版號)/UserSpace/OVIMGeneric/下,重新啟動機器 調用方法:先選擇香草輸入法,然後在香草的列表裡選擇Makesure Wubi 目前存在的問題:三鍵碼有些打不出來,是碼表的問題;查詢鍵(z)無法使用,還不知道如何解決;繁體字能夠顯示,無法輸出,正在解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朋友問我,怎麼好久沒寫人文的東西了,比如說我常寫的「上海話」系列。哎,我實在是有苦說不出啊! 自從換了蘋果機,界面漂亮了,使用方便了,可是打字打不出來了,比如說「喆」,比如說「凐」,因為我是用五筆的,而蘋果下的五筆用的是王碼86的碼表,只不過是gb2312的字庫,有許許多多的字是打不出來的。或許有人說,為什麼不用拼音啊?第一,我的拼音不好,其實大多數南方人的拼音都不好;其次,我並不能夠認識所有的字;還有,有些方言字和普通話的發音不一樣……所以,對我來說,五筆是我的唯一選擇。 在Windows下,有一個著名的輸入法,叫極點輸入法,想打什麼字,就什麼,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無奈一到了蘋果,能打的字不到平時的一半,知道什麼感覺嗎?就是你會說許多話,可到了一個新地方,你只會說一半的話了;要是這麼說還不能說明問題,你或許可以想像一下,你還是會說這麼多話,可有一半的話,別人聽不懂了,你再怎麼說,別人也不理你,你很想罵別人「白痴」是不是?可現實是,你自己成了「白痴」。 我已經做了兩個多月的「白痴」了,有時一定要打幾個字,必須借用別的人Windows,打出幾個字用,用郵件發到自己的賬號,然後回到自己的蘋果,收郵件,複製粘貼,鬧個「不亦樂乎」(樂乎?苦死!)相信,常寫文章的人肯定有這樣的體會,照如此折騰一翻,別說文采、詞藻了,基本上能夠把話說明白已經不容易了。 萬般無奈,求助於google吧,我查遍了「蘋果」、「macos」、「GBK」、「五筆」等等的各種組合,在此過程中,倒真是學了不少東西,這就是玩google的好處,你會經常「開小差」去看別的東西,然而卻荒廢了正事。這不,正事的信息一點沒找到,卻又再次地複習了gb2312,GBK,UNICODE的基礎知識…… 網絡不幫忙,就找人幫唄!找誰?Windows下有那麼多出色的五筆輸入法,就找他們的作者吧。陳橋、新概念、萬能、極點,一封封信發出去,靜等佳音。 有信回來了,詢問編程背景,回信聊,並且提出了我的測試方案。令人氣憤的是,對方聽說我打算將輸入法作為開源項目,編成後免費供人下載時,冷言回絕了我,不但如此,就連我要求一個二三十行示範碼表的要求,也不答應。哎,這世道。 怎麼辦?求人不如求己。於是就想到先使用系統內帶的輸入法生成器,使用現成的碼表,編譯使用。花了兩天,找到一個海峰五筆的碼表,excel電子表格,詞彙量相當的大,但也與輸入法生成器要求的格式相去甚遠,於是提取了一部分,大約二三十行,手工做了一個小文件,用生成器測試。 測試很成功,不但可以輸入單字,也可以輸入詞組,不過,都還是gb2312的字,我忘了是否用GBK試過,反正我用整個經修整過後符合格式的碼表去試,試出來的都是方塊,一個方塊連一個方塊,也有許多亂七八糟的字符,反正無論如何,是失敗了。 在經過了無數的周折後,想到了香草輸入法,這個免費套件,當初的想法是既然它能夠運行在linux下,應該有簡單的接口可以調用,漸漸地,發現香草本來就有用戶擴展的功能,再經過了數十次的嘗試後,有了現在的梅花五筆模塊。 優化,優化,再優化,在週一下班前,終於有了beta版,很是高興,很「象煞有介事」地告訴老婆「我編了蘋果機上的第一個支持GBK的蘋果五筆輸入模塊」;立馬把它傳到服務器上,發現目錄裡有個 WuBi.tar.gz文件,突然想起,我還寫過第一個emacs下的五筆輸入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