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部分
• 如何快速切換全角半角,特別是中文全角空格如何輸入
軟件部分
• 撥放VCD、AVI還是有問題
• MacJournal的license
• 與PocketPC的同步
硬件部分
• 加512M內存
• 準備一個備用電源,那樣就可以家裡一個,辦公室一個,不用帶來帶去了
Related Posts
掌上電腦的mount 電腦桌後的52根電線 價值40000的21根電線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掌上電腦插在底座上,「驚奇」(其實已在預料之中,不過,寫就得這麼寫)地發現,系統已經自動把PPC mount上去了,這樣的話,iDisk和PPC的mount問題,都由Disk Utility的Verify/Repaire Permission解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豆子要讀書了,所以決定把家裡調整一個,我們把一大一小兩隻電腦桌給我爸媽,又去宜家買了一白一黑兩隻150*75cm的大桌子,兩隻桌子大小結構一樣,只是顏色不一樣,並排放在一起,算是個很像樣的工作台了。 然後要把「積塵」打掃乾淨,大家知道,電腦的機箱是很容易吸灰的,顯示器也很容易積灰,那就要把電線全拔下來,仔細地收拾一遍,都擦乾淨,再重新連接好。等把兩張舊電腦桌搬開,一看,真真嚇一跳,在這個位置上的電腦,可以用「織如蛛網,亂如散麻」也形容,這樣,我來統計一下,共有多少條電線、連接線。 1. 兩台電腦,常規的線有2根電源線,鍵盤、鼠標各1根,主機到顯示器連接線1根,攝影頭1根,網絡線1根,音箱電源線1根,左右音箱連接線1根,主機到音箱的連接線1根,USB顯示器或鍵盤HUB的連線1根,這樣,每台電腦11根基本線,兩台共22根線 2. Internet設備,ADSL Modem電源線1根,電話進Modem的線1根,Modem到路由器1根,路由器電源線1根,共4根線 3. 工作台上方的牆上掛著一隻電視機,相關連線有電視電源線1根,有線電視進線1根,衛星解碼器電源線1根,衛星解碼器到電視連線(就是視頻線,我用的是四合一的線,要是用單獨的,更厲害了)1根,衛星接收盤到解碼器連線1根,共5根線 4. 電源部分:UPS進線1根,UPS到電腦主機的com監控線1根,接線板3只,共5根線 5. 桌上的無線電設備,12伏穩壓器的電源線1根,無線電發射器電源線1根,PTT到發射器的連線1根,室外發射天線到無線電發射器的連接1根,共4根線 6. 其它設備,掌上電腦電源線1根,連接線1根,手寫板一根,打印機電源線1根,連接線1根,檯燈電源線1根,外接硬盤兩個,分別有電源的進線和出線,以及連接線,這樣共是12根線 就這樣,基本的線有52根,這些還不包括時不時要放在這個位置充電的手機、數碼相機,以及數碼相機的連接線,一般來說,要是設備都到位的話,就在電腦桌後,就有六十多根電線了,不數不知道,一數嚇死人,光這些線,要是把銅拆出來,估計也能賣幾個錢吧? 要是投資一筆,改成無線的鍵盤和鼠標,可以省4條線,再改用內置無線網卡,又可以省2條線下來,除此之外,好像沒辦法精簡了,這樣改成帶音箱的顯示器,再省6條(以上均按兩台電腦算),掌上電腦用藍牙同步,再省1條。 乾脆brain storming到底,買兩台iMac,全用無線鍵盤、鼠標,要狠一下心,全改用iMac,每台電腦只有電源線1根,可以一下子省20根線,乖乖,20根線啊,不是一般的進步哎,價格呢?大約39000元吧,兩台。然後呢?用Airport基站,省下1根電源線,就算1000吧,花40000元錢,就為了少21根線,厲害厲害。
購機記 用MAC的前四天
購機記 許多年前,就想用蘋果機了,其實從6502的Apple II算起,我本來就是蘋果的前輩了,當然,那只是個國光的蘋果的,如今的蘋果,早就不是紅富士,而是高級蛇果了。在使用了一段時間的flyakite之後(至於flyakite是個什麼玩意,懂的人自然就懂了),又聽說有了Mac for x86,可以裝在PC機上,但是在嘗試了無數次下載、失敗、再下載、成功;刻盤、失盤、再刻盤、成功;安裝、失敗、再安裝、再失敗之後,我也死了心,不指望在我的IBM Thinkpad上用真的Mac系統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flyakite已經升到3.5了,Mac也推出了使用Intel芯片的機器,原本想在PC上玩Mac的,不料Mac上倒可以運行Windows XP了,不過,那對我沒有誘惑力。最後,Jonathan要用Apple Airport,而且一用就用了兩個,要我幫著配置,我一次次地上Apple的網站,查看資料,下載文件,然而,越是去Apple的站點,越是有種衝動,想要有一台真正的自己的蘋果機。 終於下定了決心,打算要一台MacBook,就是那種Intel雙核心的機器,不料楚雲說那機器有問題,會褪色,又在網上看,說這台機器發熱厲害,反正幾乎沒什麼好話…… 終於,在7月21日那天,忍不住了,想就算有些bug,也弄一台吧,正好下午有空,就到了徐家匯百腦匯的良玉蘋果專賣。進得店中,MacBook斷貨,就先玩了一會展示機,說的是一台Intel雙核的桌面一體機,說是一體機,其實就是一個顯示器,所有的東西把界面語言改到英語了。 良玉裡的小姐,很好,不像別的店,你一進門,就問要什麼,她們並沒有”過份客氣”,只是讓我一個人玩,見我玩得蠻開心,才過來一個人,問我有什麼需要幫助。我說,我還是要MacBook,她問我用過Mac沒有,我說沒有,於是她說先讓她展示一下給我看看。她給我看了Mac下的Microsoft Office,又給我玩了MSN,界面果然要比Windows好得多,她推薦我買那台一體機,價格和MacBook不相上下,屏幕卻大很多,好像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我最近不住在自己家裡,丈人家也再沒地方放這一體機了,只能作罷。 又玩了一會兒,正好有兩個人要買一台iBOOK,良玉的小姐建議我看看iBOOK,雖然配置稍微舊了一點,但iBOOK是PowerPC芯片的最後一款筆記本,然後說了一大堆好話。 當然,iBOOK是什麼,我是知道的,那些好話當然也無非是想我買下而已。那兩人買的機器拿了出來,我倒比他們兩個還起勁,看著安裝,良玉的小姐走過來,問我是不是也拿一台。 ”好啊”,就拿一台吧,40G硬盤,512M單條內存,很有擴展的可能,1.33G的芯片,雖然慢一點,我又不干什麼大事,況且我還是有可能要那台一體機的。由於正在搞活動,總價是7500,雖然可能不搞活動也是這個價,但聽上去總歸比MacBook便宜了五千塊錢,不是個小數目啊。 新機器拿出來,開封,我當然要自己裝,你想,哪怕一包煙,也是自己拆開來得更有味道。於是,插上電,開機,歡迎屏幕,一路設置下去,到了”語言”界面,那個良玉的小姐過來說”我們先設成中文吧,過一會你自己再設到英文上去!” 於是,她替我設成了中文,然後另外一個小夥子以拷貝了Adobe CS2, Microsoft Office 2004, Macromedia MX以及一些其它的小工具給我,讓我回家自己安裝。由於要接豆豆,拿了電腦就走。 當天晚上 新機買來,當然迫不及待要用啦,帶著小豆去洗車的時候,就已經拿出來玩過五分鐘了。 回到丈人家中,就一直抱著iBOOK沒放過,Mouse只有一個鍵,倒絲毫沒有難倒我。我把設置改了回來,改成英文,在Windows下,我就用的英文操作系統外加內帶的中文支持,要比純的中文操作系統,不知快上多少,也不知穩定多少。 英文改了回來,菜單什麼的都是英文了,看著舒服許多,但是,開機的時候,依然是”正在裝載……”,看了一大圈設置,都沒有相關的條目,而且Apple Works還居然帶了個括號,裡面寫著Simplified Chinese,這叫什麼事嘛。 又試了DVD片子,效果也不錯。想到買Mac,無非就是想寫寫文章、寫寫博,於是下載了一個ECTO,和博客的連接,相當不錯,天色已晚,快12點了,睡吧。…
How to Hide Files and Folders on Every Operating System
A hidden file or folder is just a normal file or folder with a 「hidden」 option set. Operating systems hide these files by default, so you can use this trick…
http://www.serialz.to/macjournal.htm
犯罪啊。。。
嘿嘿,你也應該用linux的吧,linux下的Mplayer不是很好用嗎,播放視頻文件速度,質量,功能都不錯啊,而且有mac的版本哦,你還可以自己編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