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就辦了飛鶴卡,就是上海航空公司的里程積分卡,每次乘飛機,都會拿出來,叫空姐刷卡,結果今天上網一查,居然積分0公里,太過份了。
詳情後續。
Related Posts
漢語拼音到底如何讀
小豆子在家讀拼音,我越聽越怪,總是覺得彆扭,當她拼的時候,是這麼拼的: 聲母(不帶聲調,也就是第一聲)韻母(帶聲調)–>拼出來的音(帶聲調) 打個比方,拼「佛」字,就是: f (1) o (2) –> 佛 這樣一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特別當這個字是第二聲的時候,照這種拼法很容易拼成第三聲,又問了一些朋友,好像普遍年紀大的(像我這樣,35歲),拼的時候,韻母是無調的,而年紀輕的,象minus,則是韻母帶聲調拼的。 大家有沒有興趣討論一下?
從燒煤取暖說開去
《上海英文星報(Shanghai Star)》是一份很不錯的小食報紙,你不大會出錢訂閱,便往往會在餐廳、咖啡館裡看到,拿在手裡讀讀,還是挺有味道的。這回,又有幸在上海赴昆明的航班上拿到了十一月十八日版的週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第九版有個專欄叫做「Number of the week」,譯成中文就是「本週數字」,第一條說到我國今年將有兩億人口將面臨缺煤而供暖不足,基中包括偉人述及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地。兩億人口是什麼概念的呢?就是全中國每七個人裡就有一個有可能要受凍,當然這數字衹是計劃性缺煤而挨漿,尚不包括其它地區缺衣少食而造成的挨凍。 同期同頁的另一篇文章是《Mining, China’s most dangerous job》,就是《礦業是中國最危險的工作》,仔細看了全文,才知道標題中的mining是特指煤礦而言。文中說到,今年一月到九月,全國有四千一百五十三名礦工死亡,就是說,每七天半就有十名礦工遇難。同時,數據還表明,去年全世界有八千名礦工死亡,每十名中就有八名是中國人,死亡率是美國的一百倍。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有用高科技、機械化云云;可另外一個數據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美國的煤礦產率只比我們高出百分之二點二,可見,機械化程度高不到哪裡去。 在這裡,我並不想細究到底是誰的責任,當然那絕對不是兩億可能要挨凍人們的錯;可是,他們也有錯,全國人民都錯了。 當看到日本隊踢了中國隊三比一,全國熱鬧了,熱血青年更是沸騰了,衝擊人家使館者有之,焚燒人家國旗者有之。可是,接連的礦難,又有多少人去關心,去追蹤呢?黃金檔的電視劇被推遲了一個小時,就有大量的市民打電話到電視臺抗議,而電視臺對礦難事故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報導,又有幾人去詢問過呢?拜託,不要再提我們的激情,我們已經麻木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我們的電視臺並非無能,在車臣綁架人質事件中,我們隨時都可以知道事態的發展;在國人並不參賽的F1方程賽場,哪怕換個輪胎,電視臺也會即使傳送。可為什麼象營救遇難礦工這樣的大事,非要等到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才有那麼幾秒鍾的報導呢?這些報導也無非是死亡數字的上昇,連個畫面也沒有。 該清醒了,麻木的人們該清醒了,去更多的關注礦民、移民、流民、農民……以及等等的各種「民」。哪怕你沒有財力、物力去幫助他們,你可以買一份有礦難事故報導的報紙,買的人多了,總有人會意識到人民到底要看什麼的新聞。 關注,是文明和民主的第一步,從你我做起,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國家,才會好起來。 2004年11月21日寫於FM9451上海至昆明的航班 2004年11月23日錄入於昆明海逸酒店
YULE叔叔,我現在也有博客了.地址是:nathanho.blog.sohu.com
歡迎來我的博客看看,多多支持,多提意見哦!
Nathan
那是因為個航空公司的值機會將乘客的里程積分偷換到幾個特定的名下,用這幾個特定的名下積分換取機票。然後麼,就將這些機票到賣出去羅~不要小看啊,積少成多呢。一般情況下呢就是冒用沒有里程積分卡的乘客的里程,像你的這種情況呢,航空公司會說是數據庫故障,除非你保留原始機票可以重新積分。上航具體我不是很清楚,至少國航的執機經理絕對是這樣的–現任不知道還是不是了,一個女的,高個,姓陳。已經取得加拿大移民身份,不知道現在是否已經移民到了,不過聽說她還要在當地開旅遊公司,估計還是使用這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