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份報紙,國外的大多數五星級酒店都有贈送,上網查了一下,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可直接訂閱,甚至包括北朝鮮在內,奇怪的是,居然不能送達中國。 其實對於大多數雜誌報紙來說,直接在網上訂閱,比通過所謂的「代理商」更便宜、方便,就拿National Geographic來說吧,我已經訂閱了有五六年了,只要在網上通過信用卡直接付費,下個月雜誌就會送來了。後來我又訂了Vogue, Popular Science, Wired和Gourmet幾本,價格都不貴(至少比看同名國內雜誌值)。 這些雜誌會從廣州或者天津發送過來,據業內人士說,雜誌社先是整批運送中國,然而再通過國內的辦公室轉發。 (以上寫於2009年1月19日) (以下2021年12月15日補充) 2013年2月25日,紐約時報公司稱《國際先驅論壇報》將更名為《國際紐約時報》,后又于2016年10月更名为《紐約時報国际版》。
大家笑著,蘇小姐拿了一隻紫檀扇匣進來,對唐小姐做個眼色,唐小姐微笑點頭。蘇小姐抽開匣蓋,取出一把雕花沉香骨的女用摺扇,遞給曹元朗道:「這上面有首詩,請你看看。」
元朗攤開扇子,高聲念了一遍,音調又像和尚施食,又像戲子說白。鴻漸一字沒聽出來,因為人哼詩跟臨死囈語二者都用鄉音。元朗朗誦以後,又貓兒唸經的,嘴唇翻拍著默誦一,說:「好,好!素樸真摯,有古代民歌的風味。」
蘇小姐有忸怩之色,道:「曹先生眼光真利害,老實說,那詩還過得去麼?」
方鴻漸同時向曹元朗手裡接過扇子,一看就心中作惡。好好的飛金扇面上,歪歪斜斜地用紫墨水鋼筆寫著——
難道我監禁你?還是你霸佔我?你闖進我的心,關上門又扭上鎖。丟了鎖上的鑰匙,是我,也許你自己。從此無法開門,永遠,你關在我心裡。
詩後小字是:「民國二十六年秋,為文紈小姐錄舊作。王爾愷。」這王爾愷是個有名的青年政客,在重慶做著不大不小的官。兩位小姐都期望地注視方鴻漸,他放下扇子,撇嘴道:「寫這種字就該打手心!我從沒看見用鋼筆寫的摺扇,他倒不寫一段洋文!」
教訓得極是。
呵呵,罵得好,罵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