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東東了,其中有一扇是豆媽畫的,猜猜看。
Related Posts
如此工作效率
來了一批新電腦,準備好了給大家換上,今天換第一台,Eric的;不承想,換上之後,可能是大小寫的關係,賬號被locked out了。打電話給Washington D.C.,值班的接了單子,但說要七個小時以後,等下一班的來了才能解凍賬號。Eric急了,也打了電話過去,回答是”我沒有權限”,必須要等到明天(D.C.的明天),沒有辦法。 只能讓Eric通過webmail收發郵件,結果Washington D.C.來的ghost只沒的JRE,一進入郵件頁面就死機;好在下載了新版JRE就好了,不過也嚇了我一跳。
安利,金鎖鏈?
昨天回家的路上,看到郵局的職工騎著自行車收取郵筒裡的信件,郵筒是衹有寥廖數封信,那人放進一隻馬夾袋,走了。哎,一個郵筒,一天才幾封信,卻還要 派專人定時定點收取,得不償失卻不能不為。想起以前,郵局開郵筒是用大籮筐的,而且,那時的郵筒,一天要開上好多次,要是碰到聖誕節,整整有半個月要增加 開郵筒的次數,整個郵局都要加班加點分揀郵件。互聯網的威力可真是不小,加之還有手機、短信等等各種通信和通訊工具,把個郵政業擠兌得捉襟見肘,真是威風 掃地,衹能感吧科技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快啊! 在用手寫信的年代裡,還有一種遊戲,就是你會莫名奇妙地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上說,在 9 天之內,將此信抄後寄給另外的 9 個人,再過 9 天就會有好運降臨云云。這種遊戲,俗稱「金鎖鏈」,有許多版本,區別在於抄送的數量和期限,承諾都是「會有好運」。可能是業餘生活極度貧乏,也可以是對生活抱有太多幻想,有 許多人收到此信,奉為聖旨,依計而行。那時,並沒有複印機,衹能用手抄,也有人用藍印紙(藍色的複寫紙)謄抄,一次能抄寫兩到三份。 然而, 「金鎖鏈」不過是好事者拿來消遣別人的把戲罷了。其實,衹要稍有數學常識,就不難算出,一個人發 9 封信, 9 個人就發 81 封信, 9 的 11 次方是 300 多億, 世界人口的六倍多;也就是說,這封信從第一天發出,在第九十幾天時候,全世界不分男女,可以人均一封。這衹是簡單的棋盤堆米的故事,小學生都懂,唯獨玩 「金鎖鏈」的人不懂。 自那以後,又過了許多年,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又聽到了似曾相似的說法「你衹要每 3…
[7086]美國國家旅遊局 你敢再假一點嗎?
美國國家旅遊局! 好牛,副部級單位啊!什麼?美國聯邦政府的網站是.cn的域名?gousa.cn?前面倒是蠻象美國人的風格的,美國旅遊嘛,Go USA嘍!這就像美國商務部下的推廣美國產品的網站,叫做Buy USA,買美國貨嘛,域名是buyusa.gov。 別的國家不管,美國的域名管理還是挺嚴格的,聯邦政府的域名一定是.gov,而部隊一定是.mil;還有正宗的高等教育機構,一定是.edu的域名,如果哪天你在國內的美國留學推介會上向到.com、.org、.net的學校域名,問都不用問,野雞大學。 注意哦,我沒說用.edu的大學就不是野雞大學了,我是說不用.edu就「一定」是!由於美國辦學沒有限制,誰都可以開大學,正式以大學註冊,就可以得到.edu的域名了。還記得唐駿嗎?著名的美國西太平洋大學(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現在已經變成了California Miramar University,同樣使用calamuniv.edu的教育域名。 說回來,聯邦政府的域名一定是.gov的,那麼「美國國家旅遊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先讓我們看一眼「gousa.cn」的域名信息,咦?域名擁有人是「華揚聯眾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還是個QQ郵箱?美國聯邦政府網站擁有者用QQ郵箱? 我查了一圈,原來還有個gousa.tw的域名,擁有人是美國的一個組織,叫做「The Corporation for Travel Promotion」,在該組織的網站上我找到了一頁提到「gousa.cn」,原來這個網站是該組織在大陸的代理製作的。 慢!「corporation」?「局」不是應該「bureau」或「administration」嗎?前者有著名的「聯邦調查局(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後者有著名的空管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和FDA。我英文不太好,於是我去查了下字典,原來「corporation」是「公司」的意思,公司好像不是政府吧?我的英文實在不行,就把公司全稱輸在了谷歌翻譯中,谷歌說公司名稱叫「旅遊促銷公司」,也不知對不對。 我在仔細地研究了一下,gousa.cn是實際操作人是「上海郵人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在gousa.cn上某個頁面上,對於「The Corporation for Travel Pormotion」有三種譯法,分別是:美國國家旅遊局、美國旅遊推廣局、美國旅遊促進會,三種譯法出現在同一個頁面上,我不知道是他們英文像我一樣不行,還是什麼別的原因。 那麼美國到底有沒有「國家旅遊局」呢?回答是沒有,衹有幾個稍微沾點邊的部門。一個是美國商務部下屬國際貿易署下屬國家旅遊辦公室,主要負責旅遊業統計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工作,以提供給旅遊法規政務會作為參考;旅遊法規政務會由九個聯邦政府機構的領導組成,外加美國旅遊恊會作為列席成員。 商務部同時還有一個「旅行旅遊建議會」,是一個三十二人組成的小組,旨在向商務部長提供這方面的建議與評估,該小組由分管工業與分析的助理部長擔任建議會主席,這不是一個日常工作小組,工作常通過電話會議進行。 這些部門都是與美國國內的旅遊相關的,至於美國人要到別的國家旅行,則歸美國務院下屬的領事處管,他們稱自己的辦公室為travel.gov(實際上是travel.state.gov),該部門向美國公民發佈全世界其它國家的旅行建議書,其中關於中國的有這麼一段:「監控與監視:安全人員仔細地觀察著外國旅行者,並且可能將你置於監視之下。酒店房間(包括會議室)、辦公室、汽車、出租車、電話、互聯網的使用以及傳真機都有可能受到直接或遠程的監視。酒店中的個人財務包括電腦,都有可能你不同意且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搜查,公安人員曾因為拘留並驅逐那些在私人電子信息中批評中國政府的美國人而出名。」…
 
					
大家笑著,蘇小姐拿了一隻紫檀扇匣進來,對唐小姐做個眼色,唐小姐微笑點頭。蘇小姐抽開匣蓋,取出一把雕花沉香骨的女用摺扇,遞給曹元朗道:「這上面有首詩,請你看看。」
元朗攤開扇子,高聲念了一遍,音調又像和尚施食,又像戲子說白。鴻漸一字沒聽出來,因為人哼詩跟臨死囈語二者都用鄉音。元朗朗誦以後,又貓兒唸經的,嘴唇翻拍著默誦一,說:「好,好!素樸真摯,有古代民歌的風味。」
蘇小姐有忸怩之色,道:「曹先生眼光真利害,老實說,那詩還過得去麼?」
方鴻漸同時向曹元朗手裡接過扇子,一看就心中作惡。好好的飛金扇面上,歪歪斜斜地用紫墨水鋼筆寫著——
難道我監禁你?還是你霸佔我?你闖進我的心,關上門又扭上鎖。丟了鎖上的鑰匙,是我,也許你自己。從此無法開門,永遠,你關在我心裡。
詩後小字是:「民國二十六年秋,為文紈小姐錄舊作。王爾愷。」這王爾愷是個有名的青年政客,在重慶做著不大不小的官。兩位小姐都期望地注視方鴻漸,他放下扇子,撇嘴道:「寫這種字就該打手心!我從沒看見用鋼筆寫的摺扇,他倒不寫一段洋文!」
教訓得極是。
呵呵,罵得好,罵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