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完了「魚壽司」,實在太好喫了,與阿嬷們熱情地告別,走出復興市場,往右走到横道線,過馬路,準備「回家」。那是個環島,環島的特色就是沒有紅綠燈,好在車也不多,司機也禮貌,順利地過了馬路,一擡頭,好家伙,一個沒亮燈的燈箱,寫着「半世紀老店(薛)三好一公道」「當歸鴨」,「當歸鴨」三字是仿的篆體,與大多數店招的楷體大不相同。
信息量有點大。
三好一公道?對於大陸人來說,「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我从來沒有做過三好學生,但是我也不知道我哪裡思想品德不好,學習不好,身體不好了。
「公道」兩字,對於愛戲的我,當然是想到《玉堂春‧女起解》中崇公道說的「你說你公道,我說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崇公道是個好人,但依然以巾子醜應工,也有叫「老醜」或「老三花臉」的。
當歸?想起當年有一對漫畫,先是中國這邊有位朋友畫了個作品,是臺灣島的樣子,配上了一道中藥的照片,邊上寫着「當歸」兩字;結果臺灣也有位畫畫的,畫了張幾乎一樣的畫,也配了一道中藥的照片,邊上寫着「獨活」兩字。要知道,我家世代業餘好習醫理,這「當歸」與「獨活」兩味,本就是同一科(繖形科)的東西,甚至可以入藥的「川獨活」學名就叫「重齒當歸」,照這麼說,那兩張圖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
拉回來,臺南街頭東門圓環西向路邊的「三好一公道當歸鴨」,這家店也太寒酸了吧?過街樓下的一個沿街小店,我都沒法象以往那樣寫「一開間門面」,因為這家店,壓根就沒有堂喫,你說他是攤吧,他不是在街上的,他是在房子裡的;你說他是店吧?這家店裡除了竃臺,連一副桌椅都放不下,只能放在過街樓下,你要知道,這間房都不是方的,而是一個在轉角上只能放下一輛飲食車的楔形小間。
菜品的燈箱還亮着。
「老闆娘,我要當歸鴨腿麵線。」
「鴨腿賣完了啦!」
「老闆娘,那就當歸豬脚麵線吧。」
「豬腳也賣完了啦!」
「嗯……老闆娘,那就當歸鴨肉麵線好了。」
「鴨肉也沒了。」
「嗯?那就隨便什麼鴨腱麵線、鴨肝麵線、鴨腸麵線來一份好了!」
「對不起,麵線也賣完了啦!」
我是不是長得和豬很象?象那個叫做「麥兜」的豬?「魚丸和粗麵都沒有了」?
還是我長得象蠟筆小新?「什麼都沒有還敢開店」?
不行,我今晚怎麼都要在你這裡喫點什麼,雖然你招牌的東西都沒了,但你還開着不是?
惡少今晚就喫定了!
真的什麼都沒有了,沒有鴨腿、沒有豬腳、沒有麵線、沒有冬粉,剩下的只能有什麼喫什麼了,其實是「給什麼喫什麼」了。
老闆娘給了我一碗湯,好在,湯還有,130元,鴨腿麵線才60元,這碗湯值一份鴨腿加一份豬腳加一份麵線加一份冬粉?一碗湯,有鴨肫(當地叫鴨腱)、有鴨腸、有鴨肝,還有米血糕,店家自己配的調料,醬油薄膏加薑絲加辣椒薄甜麵醬。
容易嗎?很容易,把每樣食材煮熟,放在那兒抓一把,放在笊篱裡放到湯裡燙一下就好。
麻煩嗎?很麻煩。
所有的心肝肫腸都要清洗乾淨,洗完之後還要分開煮,才能相應地保證每樣東西的老嫩合適,不同的材料包括鴨腿、鴨胸、鴨翅,滷製時間長短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滷料的鹹淡濃度都不相同,做這種小東西,反而要化大功夫。
湯不鮮,沒有常喝的雞湯鴨湯的鮮味,幾乎不見油花,有淡淡的當歸味,當歸什麼味?我咋知道去!反正有股淡淡的藥味,不苦,香香的,湯是深褐色的,但是喝上去是清清爽爽的感覺,喝完之後,泛出一股淡淡的甜味,這就是俗稱的回甘吧?
喝湯的時候,擡頭望了一眼燈箱,寫着「民國38年創立」,民國38年就是49年,那就是說遠遠不止店招上的半世紀了,快要七十年了啊!
挾點東西喫,鴨肫硬彈、鴨腸爽脆、鴨肝乾香、米血糯且軟且糯,比後來在清珍鴨肉焿喫到的米血糕要好得多,店家自製的調料也很好,與湯香相得益彰,挺不錯的。
後來我查了一下,「三好一公道」好象是統一企業——就是統一方便麵——他們老闆高清願感出的口號,是「服務好、信用好、品質好,價錢公道」的意思,後來被各行各業借鑑引用,比如投資業叫出「報酬高、負債低、獲利成長、價錢公道」的「三好一公道」來。
<iframe src=”https://www.google.com/maps/embed?pb=!1m18!1m12!1m3!1d2183.945628722883!2d120.20979686932058!3d22.989077378366655!2m3!1f0!2f0!3f0!3m2!1i1024!2i768!4f13.1!3m3!1m2!1s0x346e7685ffb886b7%3A0x4553a5af5c67f31c!2z5LiJ5aW95LiA5YWs6YGT55W25q246bSo!5e0!3m2!1szh-TW!2sus!4v1644105501956!5m2!1szh-TW!2sus” width=”600″ height=”450″ styl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loading=”lazy”></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