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蘇州菜近來偏咸 說服務依然不變
(10/29/10) 五雌五雄大閘蟹,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可以看出蟹蓋是圓的,而不像菜場中常見的方方的蟹蓋,此是挑蟹的不二法門,味道的確很好 10月29日,晚飯:蘇州胥江路東方之星:小素雞、白斬雞、鹽水鴨、花生米、香萵筍、串條魚、清炒蝦仁、手撕包菜、醬爆茄子、羊肉湯、酒香草頭、茭白炒鴨肫、昂刺魚燒豆腐、毛豆子蒸肉餅、肉排,感謝 @hechulinge 帶來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barakiel2009 @luolv860 @nanbeikun @larashow0526 @yuqinyuan @stratus007 @WiseUncleWu @samwang1120等,連大閘蟹加工費,490元 – from Twitter 又去了蘇州,這回丟臉丟大了。號稱蘇州道路熟得就像自己手背上的紋路般的我,居然迷路了。迷到啥地步?迷到看到火車站,沿著火車站在外面繞了一圈,愣是沒能進去,最後停車觀望中,一個「正宗民工」開著助動車帶領我繞上正路,收了我十塊錢。 對老蘇州有印象的人肯定記得,蘇州火車站是個丁字路口,其實全國大多數火車站都是丁字路口,太原是、北京是、南京也是。我這回從東山回來,繞東環,轉北環,雖然路遠點,但是是一種較快且不會走錯的方式,可是悲劇的是,現在的北環與人民路,不再是丁字的了,而是十字的,於是我開來開去,開去開來,兩台GPS在手,竟是一點方向也沒了…… 新的蘇州火車站,還沒有完全修好,但已經可以看出規模和樣子。如機場一般,分為到達層和出發層,難怪那個「正宗民工」說如果開錯路,沒有到達出發層,那就必須進停車場付停車費才能送人了。 整個蘇州火車站附近,已經完全改建,變成了毫無生氣的大馬路,中間的隔離帶中種著小樹,稀稀疏疏,諾大的路上無車無人,一片死寂…… 蘇州變了,不是我心中的蘇州了。 蘇州菜也變了。以前去蘇州,總是那麼幾家店,大鴻運、同濟,後來大鴻運生意越來越好,竟至好幾次都客滿為患,沒有吃到;同濟呢,生意好到居然關門大吉,變成了一家賣「跳跳蛙」的辣館子,只能讓人扼腕長嘆了。(目前點評尚留條目,簡評如下:「挺有特色的老飯店」。「以蘇幫菜為主」,味道「挺不錯」,尤其「蓴菜銀魚羹很鮮美」。菜量也「老足的」,價錢「公道」。「慕名而去,不會失望」。店四周牆壁「都是名人與店主的照片」,可見名氣之大。) 自那以後,我在蘇州吃飯,也不拘泥於店家了。當然王四、松鶴樓之類的,還是經常去,經常恨,經常罵。 雖然失望居多,但依然對蘇州菜依然情有獨鍾,及至最近在上海尋到吳門人家,讓我著實高興了一陣。 對於現存蘇州的那些店,我已經沒啥很大的要求了,只剩下兩條最低標準:第一、老闆一定要是蘇州人,雖然見不到廚師,但老闆是蘇州人話,賣蘇州菜的可能性比較大;第二、河蝦仁要是小蝦仁,想想那些大過荸薺的蝦仁,居然也敢稱作「野生河蝦仁」,別說是蝦仁了,就是帶殼老雄蝦,也未曾見過如此大的,可想而知,這個社會睜眼說瞎話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了。 週五,與一眾朋友趕到蘇州為@hechulinge接風,@hechulinge 不知從哪裡弄了一箱正宗的洋澄湖大閘蟹回餉(聽著象「回向」,好嚇人)我們,於是無法去大飯店,就找了離酒店不遠的這家「東方之星」,就在胥江路上,步行不過十分鍾不到,老闆夫婦均是蘇州人。 說好大閘解可以代客加工,所謂加工,其實不過蒸熟而已。另外點了一些冷菜、熱菜,感謝 @nanbeikun(南北昆)帶來上好的古南豐黃酒,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可惜啊可惜,冷菜偏咸,此時已覺不妙,我遂起身下樓關照老闆夫婦熱菜務必少放鹽,雖然他們答應,心中總是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