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食話 武漢 [武漢]接風宴規格很高 初嘗辣已然敗陣 by Yule Show 10/09/2010 (10/03/10) 10月3日凌晨到的武漢,老爸的朋友得知之後,搞了個接風宴,味道很好,但是很辣,吃到後來,已經分不出食材的味道了。 席設武漢大學某扇門口的楚源大廈,要了個包房,十幾個人,場面頗大,所以也就沒有每道菜都拍照。 醬蘿蔔 山藥黑木耳 米飯餅,比上海的好吃,絲毫沒有酸味 鳳尾蝦,辣 牛肉,辣 鵝肝粒,辣 粉片,少數幾個小豆能吃的,不辣 魚,辣 芹菜炒肉絲,芹菜太老 田雞,辣
[韓國]李朝老店有風格 美國人說韓國菜 這家店是一個美籍韓人帶我去的,估計在韓國FQ的眼裡,她就是「韓奸」。她說她對這家飯店很有感情,這家店裡沒有椅子,一定要坐在地上,地下有供暖的管道,坐著很舒服。只是我坐不慣,坐下十分鐘以後便開始左右搖擺,無法象韓國人那樣端坐不動。 店名「李朝」,在首爾算是名店,除了這家,還有在辦公樓裡現代裝修的餐館,那裡就有椅子了,我後來也去過,另文詳述;這樣,我們看圖說話吧。 這是吊在屋簷下的,用來調味的,也就是粗糙版本的「味噌」 據說這家店之所以有名,就是因為擁有這口井,所有的食物都是用井水調製的 你要是單獨看到這張照片,一定會以這是東北的某個家庭餐館 飯店內部 一碗湯,是三個人share的 這是主食,一人一鍋,先用勺子把飯臽出來,底上的飯焦刮不下來,倒入熱湯,放在一邊泡著,等吃完飯,可以喝。我的韓國同事告訴我「以前窮的時候,家家都這樣」 這就是臽出來的飯,挺好吃的 一份豬肉片,也是share的,很小的一碗,味道倒是不錯 炸黃瓜和蛋,味道也不賴 涼拌粉絲小碟 油煎小黃魚,注意,這個小黃魚是不把肚腸取掉的,也就是「原生」的 最後兩張是牆紙的特寫,這些是漢字的韓語發音,我的同事說她能夠認識四百個左右的漢字,她父親這一輩大約能認一千個左右 01/19/2009
[上海]潔而廉店小名大 燕雲樓中規中矩 (07/04/08 燕雲樓) 我很喜歡吃鴨子,因為鴨子比雞便宜。上海的泰興路上,有家叫做「潔而廉」,是專門賣烤鴨的。這家店,只有一開間的門面,只有外賣,沒有堂吃。門裡的地方很小,除了一隻爐子,僅容一兩個顧客。爐子是白色的,看上去像是糊了泥的鍋爐,其實就是「掛爐烤鴨」的「掛爐」。這家店的烤鴨相當好吃,皮脆而香,肉酥而松。這家店開了有二十多年了吧,至少在我中學的時候就有了,我有一次在那邊排隊,隊中就有我好朋友的媽也在排隊,小時候的學校,大家住得都不遠。 後來,搬了家,過去要十幾公里路,我還是經常去「潔而廉」買烤鴨,那家店是典型的「前店後作坊」,而當中還是居室,就是店主的家,放著一張八仙桌,五斗櫥上放著一台尺寸不大的電視機。我一直想寫這家店,不過一直忙,就擱了下來。這家店有一件事,很讓我感動,記得有一次,是夏天,很熱很熱的夏天,我又去排隊買鴨子,這家店的生意很好,永遠都要排隊的,少則四五人,多則幾十人。那次排隊,排得很熱,那也沒有辦法,店裡沒地方,排隊只能排在街上。 及至輪到了,我發現剁鴨子的店主揮汗如雨,我就問她為什麼不裝一個空調,店主說「裝了空調,鴨子就冷掉了,冷鴨子不好吃」。這種,就叫做「敬業精神」,如此的敬業精神,在廣東和福建,特別是飲食行業,可以見到許多。或許是上海人太急功近利的緣故,很少有如此的;於是店主的一番話,讓我很有感觸。 一直想寫,卻一直沒有寫,直到上週五,就是那個「一起排隊」的母親的女兒,碰到我,說起那裡已經拆遷了,「潔而廉」已經是最後的幾天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那天,為了「緬懷」潔而廉,就和那位女兒一起去了燕雲樓,南京路上的總店如今在寶大祥兒童商店的八樓和九樓,門口的招牌很沒有底氣,寫著「上海最早的烤鴨店(之一)」。 燕雲樓是上海的百年老店,以烤鴨最為著名,然而小時候,我們從來不去燕雲樓吃,而是去南伶酒家吃,因為有一個「傳說」。傳說中,燕雲樓的老師傅,被南伶酒家挖了去,所以上海灘最好的烤鴨,在南伶酒家。南伶酒家以前是個不為人知的飯店,座落在一個大花園裡面,這個花園就是上海京劇團,而「南伶」兩字也是因此而來。如今的南伶還在老地方,只是好像聽說被人承包了,反正味道大不如前,我已早不作觀想。 上海人其實並不真諳烤鴨的真諦,一度有許多店,紛紛用「片皮鴨」為主打,那種片皮鴨,就是一片片象龍蝦片似的鴨皮,同樣用餅包來吃,無奈鴨皮像是炸出來的,既油且膩還韌,很想不通為什麼還有許多人趨之若鶩。 好的北京烤鴨,一定要肥,雖肥而不能見油,要脆,脆且酥而不能硬,要趁熱現片,片的時候,一定要連皮帶肉,絕對不能只片皮,不片肉。不僅如此,連皮帶肉片,皮還要連著肉,否則便是烤過頭了。用餅包鴨子吃,只要京醬、京蔥,什麼黃瓜絲、櫻桃醬之類的,全是騙老外的吃法。 燕雲樓的鴨子很便宜(相對於上海的全聚德和鴨王而言),88元一隻,鴨湯10元,豆苗炒鴨絲18元,韭黃炒鴨絲12元。我一直很奇怪,在那些賣「片皮鴨」的店裡,只有片皮鴨,沒有鴨湯也沒有鴨絲,那麼他們的鴨子到哪裡去了呢? 不多寫了,上點照片吧。 這盆東西叫做「酥肉」,一面是肴肉,一面是肉凍,肉凍的那面,「肉皮」就是肉汁做的,相當有創意,味道也好,給9分吧。 極其中規中矩的烤鴨,味道也好,可以給9分。 炸鮮奶,本是杏花樓的特色,估計杏花樓、新雅以及燕雲樓如今都是黃浦區飲食集團下的了,或許以前就都是黃浦區飲食公司下的,估計裡面的師父也是這裡做做那裡做做,早就融會貫通了。味道不錯,小朋友極喜歡,8分。 韭黃炒鴨絲,我信佛,我不食韭,無從評起。 這道鴨湯,估計是為上海人改食過的,放了黃芽菜,可以吸點油,湯中的「焦皮」極少,湯色也不濃,居然還要賣錢,給5分已經不錯了。 炸四物,算是「京菜」的特點之一了——「炸」。其中有鹹菜葉、腰果、竹筍和香菇,味道還可以,但是炸得不夠透,特別是鹹菜,還有許多水份,香菇上的裹漿太厚,可以給7分。 國營老店,不能只躺在過去啊。 07/09/2008
[上海]貴州菜黔府正宗 酸湯魚依然放醋 時間:2010年2月4日和3月6日地點:烏魯木齊北路黔府 無意中發現的一家店,就在上海市少年宮後門對面,那幢得罪了土地老爺生意永遠清淡的樓裡。說也奇怪,那幢樓最早叫永樂宮,是在醫工院的舊址上建起的,打那幢樓建好之後,招商引資永遠失敗,現在是賣動漫的,可哪怕開在少年宮的門口,生意依然清淡。有知道八卦故事的,不妨說來聽聽。 「黔府」就在這幢樓裡,可能老闆「懂經」,門並沒有開在南京路上,而是要從側面的烏魯木齊北路進入。 中午的套餐68元,四菜送湯,可供四人食用,超過人數另外加錢,個人認為還是挺合算的。 3月6日米爸請客,就有點小貴了,四個大人三個孩子,總共三百多元,小孩子幾乎沒吃啥。 特別推薦這裡的毛血旺,用料足,血既嫩又新鮮,有牛百頁、有黃喉,還有葛根粉,要是再有鱔背,可評上海第一。 店中一隅 68元套餐四菜之毛血旺 68元套餐四菜之土豆,味道特別好,不喜土豆的我,也吃了不少 68元套餐四菜之小炒 68元套餐四菜之毛血旺之炒青菜 拌粉果 號稱布依族酸奶,極不實惠的東西,大家不要上當,以兄弟我的舌頭嘗來,這個酸奶一定是市售盒裝酸奶,撒點碎核桃仁就要賣28元,簡直是在搶錢 農家雞,哪個「族」的忘了,反正就是江浙養雞場裡的雞 酸湯魚,二斤半鯰魚一條,酸湯中明顯加了醋,但味道尚可,沒有喧賓奪主 吃了一份,39元,再加了30元蕨根粉、牛百葉和黃喉 老豆腐乾 布依炒粉,味道挺好 蕨菜炒腊肉,蕨菜是乾的,腊肉太少了,味道還是不錯的 03/0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