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電視啦!這回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張銘全一起探討《舌尖上的中國》背後的故事!
原播出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紀錄片編輯室》
首播時間:2013年12月27日晚9點30分
如果看不到嵌入的視頻,請點此下載
又上電視啦!這回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張銘全一起探討《舌尖上的中國》背後的故事!
原播出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紀錄片編輯室》
首播時間:2013年12月27日晚9點30分
如果看不到嵌入的視頻,請點此下載
很多年以前,有位朋友去希臘玩,回來後送我一樣東西,是一塊圓的玻璃,外圈是深藍色的,內圈是白的,再裡面是藍色的環,最後是個黑色的大點,看上去很像眼睛。據說這玩意就叫「邪惡之眼」或者「魔鬼之眼」,又據說這玩意可以闢邪,還據說把玩一段時間之後,要把這東西轉送出去,說是可以送走噩運,收到的人再一路送下去,挺有趣的。 我又看到了這隻眼。 事情是這樣的,我去了一次蓋蒂中心,中國人喜歡叫它蓋蒂博物館,它也的確是個博物館。蓋蒂相當讚,藏品很豐富,衹是去哪兒有很長的一段路終年塞車。蓋蒂很大,光停車場就有七層,是地下七層,從停車場到主建築要坐小火車。蓋蒂是不要門票的,衹要十五美元的停車費,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地上長單向刺的地方就是在那兒,十幾年前了,對的,我從十幾年前就去蓋蒂中心了,快二十年了。 這篇不是說蓋蒂的,而且邪惡之眼也不是在蓋蒂看到的,估計蓋蒂把它送給別人了吧。我不是說了嗎,那兒塞車,等我從蓋蒂出來,不見得再塞車回去喫飯了吧?我得找個地方喫什飯,下午三點。 我去了離蓋蒂不遠的Westwood,你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但你多半聽說過UCLA吧?對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在這個地方。在離加州大學一英里之外,有家店叫做The Kitchen @ Westwood,譯成中文叫什麼?威斯吾德廚房?我就去了那裡喫的午飯。 我是被位朋友介紹去的,人家聽說我去蓋蒂就特地建議我去喫喫這家,說是非常有特色。他們有網站,上網一看,菜式很乾淨,甚至有點輕奢餐的感覺,於是就去了。 進得店中,一眼就看到墻上掛著那個眼睛,對的,獨眼。哦,希臘店?四週一看,有點小失望,和輕奢差太多了,是那種先付後喫的半自助餐廳,不過就六七張桌子,衹有一個服務員,賣點心也是他,端茶送水也是他。 點單,我選了烤雞肉串和煎三文魚,煎三文魚的配菜選了Chobani色拉和白飯配豆子胡蘿蔔,n又選了個「龍息」的蘸醬。龍息是我譯的,原文是「Dragon’s breath」,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有趣就點了。服務員在iPad上輸了東西,轉過來讓我刷卡。我一看屏幕,服務員已經選了零小費,倒是有趣,難道這家店從來沒人付小費?咱不能幹這種事啊,我女兒勤工儉學就是在餐廳接外賣電話呀,就是靠小費才能提高收入呀,咱得提倡付小費,更要呼籲大家多給小費!選了個百分之十五的小費,刷了卡,二份菜,連稅連小費三十二美元不到。 同樣等了半半六十日,咦?我為什麼要說「同樣」呢?在美國除了快餐沒有不要等的,或者說極少有不用等的,上回在舊金山的唐人街碰到過一次,感覺就像是廚師長了千里耳,我在點菜時他就做下去了。 等吧,我們來聊聊「串」,我有段時間很喜歡喫串串,就是川菜那種把東西插在竹籤上再燙的,黃河路上有家蹺腳牛肉,就是賣串串的,我就經常去喫,還給自己封了個「靜安串串小達人」的號,打算以後行走江湖就用這個名字。 這回說的「串」,其實是「Kebab」,是中東不知哪種語言的一個詞,查了一下維基,說是從阿拉伯語的كَبَاب (kabāb)來的。Kebab其實根本就不是「串」的意思,而是「烤肉」的意思,衹是地中海和中東地區,把大多肉類甚至肉糜,都先串在簽子上再烤,所以我把「Chicken Kebab」譯作烤雞串,「Lamb kebab」呢,就是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是中東地區發明的,沿著絲綢之路傳到新疆,就停住了,再往東,飲食太強大啦,傳不過去了。郭德綱說羊肉串發源於徐州,那是因為徐州銅山漢王出土的漢畫像石上,有串烤的圖樣,但中東地區烤肉的時代早多啦,據說是七十九萬年前的遺址中就有烤肉啦! 反正,在中東和地中海一圈,用簽子把肉串起來烤的,就叫Kebab,有的寫作「Kabob」,也有寫作「Kabab」的,都是同一個東西,烤肉。什麼?肉糜怎麼串?把肉糜包在簽子的外面,成一個長的圓柱形。 東西來了,我們先喫。 烤雞肉串很香,一大盤,底下是飯,上面有烤過的洋蔥和辣椒,還有一隻烤過的長圓番茄,一邊堆著番茄粒,另一邊是二串雞肉串,簽子已經取掉了,簽子留下的洞還在,最上面是二塊四分之一大小的餅。 另一盆是烤的三文魚,那看上去要比網站上的差得多了,網站的照片中三文魚是半生的橘黃色,面前這盆是全熟的灰粉色,天差地別了。盆中一邊是用碗扣出來的飯,一碗色拉,還有一小碟「龍息」,也配了二片餅,還有四分之一隻黃檸檬。 哈哈,蘸料「龍息」,原來就是油潑辣子,難道油潑辣子也是絲綢之路傳到西北,所以那裡的人喜歡喫油潑辣子?不可能,漢朝的時候還沒有辣椒呢!那時阿拉伯也沒有辣椒。 都嚐了一下,雞肉很香也很嫩,就是老美常說的「juicy」,我是特地帶我媽喫喫美國的雞胸的,她始終認為雞胸是一隻雞上最難喫的部分,我告訴她哪衹是燒湯的雞的雞胸難喫而已,她始終不信。美國人就喜歡喫雞胸,早就把雞改良成全是大胸了。 烤魚一般般,本來也是我媽表示她不要喫肉,才點的魚,結果她說三文魚她衹喫生的,熟的腥,結果她喫我的烤雞肉,我喫她的烤三文魚。三文魚的配菜是Chobani色拉,Chobani是美國常見的一個酸奶的品牌,那就是應該用酸奶來拌色嘍?結果色拉中沒有任何酸奶,我也不知道為啥叫Chobani色拉。色拉是黃瓜番茄洋蔥和青椒,咦?這不就是新疆版的老虎菜麼?也是從絲綢之路傳過去的吧?什麼?老虎菜是東北的?東北老虎菜的主菜是香菜,新疆老虎菜是黃瓜番茄,不一樣。 二份飯是同樣的,都是長米加胡蘿蔔和青豆,區別在於烤雞肉那份有油,應該是烤洋蔥和辣椒時刷的油,那些油和米飯拌在一起,就好喫很多了。值得一說的是那隻番茄,一烤,皮掉了一半,很鮮美多汁,與雞肉也很配,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試試,沒必要特地趕到Westwood去,地中海Kebab店到處都有,家家都有烤番茄,有趣的是,他們都用長的番茄,不用扁的。可能平臥著烤更能均勻吧。 臨走,回頭看了一眼,門楣上寫著「土耳其料理」,原來不僅是Kebab在那兒一圈都有,合著邪惡之眼也是? 店名:The Kitchen…
走出店門,阿杜問我「你還會再來嗎?」,我仔細地想了一想,是的,「仔細」地想了想。 對於新店,我一般還是希望他們能變好的,上次的地球村冒菜店,我就手下留情,寫得還是挺客氣的,結果那家的店老闆留說「我們Main Street和Valley是不一樣的」,言下之意貴也貴得有道理,而且還顯出一種看不起Velly的態度。這就不好了,你的味道跟Valley比還差遠了呢!Valley大道是洛彬磯中部橫穿好幾個華人市的主要道路,有很多好喫的中餐店。 這也是家新店,我們是無意中來喫的。本來我們是打算去天恩喫牛肉七味的,車都已經開出來了,阿杜開車我導航,結果手機上一看,要下午三點半才開。這時我們已經在Valley上了,正路過Savoy,門口排著長隊,再往前一點點,看到有家蘭州拉麵,於是停車,打算喫碗拉麵了事。 停好車,看到了隔壁的一家店,叫做「三胖子麻辣燙」,好好玩的名字,我們就走了進去。 店中很寬敞,墻是紅的,桌椅是黑的,六張四人小桌放在二邊,當中有張大桌放了五把椅子,擡頭一看墻上掛點最多容納二十九人的牌子,所以總共是二十九張椅子,那也就意味著「照規矩」如果客人坐滿的話,服務員也不能出現了。房子很大,目測應該可以容納更多的人,衹放這麼幾張桌子的話,實在成本上太不合算了,大多數中餐館要比這裡擠得多。 我們到的時候,另一角已經坐了二個客人了,已經點好單了。我們落座,服務員把桌上放著的菜單遞給我,又從隔壁桌上拿了份給阿杜,然後呆呆地站著等我們點,我們說要看一看。 菜單看不懂,在每份菜品下有二個價錢,還沒問是什麼意思,服務員說特價十美元點任意五種,好吧,我就點五種好了。選擇和國內的不能比了,十三種葷的,十七種素的,倒也不錯,最好的是有「黑毛肚」,我在美國想了好久了。 於是我點了「羊肉、五花肉片、黑毛肚、豆皮、血豆腐」,阿杜點了「毛肚、爆漿魚丸、冬瓜、羊肉、凍豆腐」,這時是十二點四十六分。 於是我們等著,喝水,在十分鐘左右後,絲毫沒有動靜,廚房是透明的,望過去裡面設備相當齊全,麻辣燙這種玩意在成都一二個平方就可以做生意了,這麼大的廚房真是浪費啊!可是這麼大的廚房也不能快點嗎?五樣東西一拿,燙個二三分鐘,澆個湯麼就好來,而且又不用一碗碗燙,十分鐘燙十碗出來完全有可能。 服務員拿了盆一切為四的醬蛋來,不知道是標配還是送的,反正味道也一般。 又等了九分鐘,也就是一點零五分,我點的終於來了,前後十九分鐘;最好玩的是,第一份是我的,那邊比我們先到先點的還在等著,也許他們知道我心最急吧? 東西是裝在一個透明碗中的,一個很大的玻璃碗,這也是最大的敗筆,使得東西看起來不清爽而且量小,如果換成白瓷碗要好很多。 喫喫看吧,羊肉很嫩,豆皮也很好喫,順滑,光是這二樣,可以打到九分;你猜得到的,下面就要說不對的地方了。豬血有點老,這怪不得店家,豬血本來就老;然後我翻遍了碗底,也沒找到五花肉,取而代之的是午餐肉,這就不對了嘛!午餐肉在我眼裡甚至可以算是素的。 午餐肉雖然價賤,好喫還是蠻好喫的。可是毛肚就有大問題了,首先,這不是黑毛肚,而是黃的,關鍵是:這個毛肚燙得也太老了,咬都咬不動啊! 叫來了服務員,我先是問了她為什麼黑毛肚不是黑的,她說是廚師們洗成這樣的;我又跟她說毛肚太老了,她說「要不我幫你拿回去再燙燙?」拜託,小妹妹,再燙不就更老了嗎?你是打算再煮個三小時等它酥了再給我喫嗎? 在我否決了「再燙燙」的可能性後,小姑娘走掉了,走掉了?是的,走掉了。哎,好吧,聽我來說毛肚。毛肚的確有可能洗成黃,我們平時喫的白色的牛百頁就是從黑毛肚「洗」出來,衹是貴店應該沒這個本事,要有這個本事,早就對毛肚瞭如指掌了,也就不會燙得咬也咬不動了。 從這毛肚的長度來看,應該是被撕去了大片之後剩下的,也就是說火鍋店的下腳料,也有可能是批發商幹的,大片的賣給高級火鍋店,剩下的賣給麻辣燙店。 麻辣燙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味很「正」,不辣喉嚨卻麻得帶勁,衹是純的喫大厲害了,所以我們要了二碗米飯。 又是等了好久,我又不能喫,再喫就沒了,衹能等。服務員過來說「米飯是冷的,在幫你們熱。」 廚房裡有二位男士走來走去很忙碌的樣子,隔壁桌的東西后來也上了,熱二碗米飯照理不用這麼忙碌吧? 又過了一會,服務員過來問我們「常溫的米飯行不行?」 行吧! 等米飯拿來,是二碗盛得整整齊齊的米飯,二碗整整齊齊的冷飯,我一喫,裡面還有些飯煶(不是我家的貓啦,是真正的鑊焦),二碗整整齊齊的帶飯煶的冷飯。 服務員跟我們說衹要拍菜單發朋友圈,就可以打八折,說完沒等我回答,她轉身又走了。這個服務員給人的感覺挺真誠地想把店開好的樣子,衹是舉手投足說話言談都是怯生生的,我有這麼可怕嗎? 這家店給我的總體感覺不是他們不想服務好,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去服務好。開飯店首先要皮厚,其次要懂喫。 這麼好的場子,可惜了。 希望他們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改進成一家好店。 臨走,服務員送到門口,說「歡迎下次再來」。 走出店門,阿杜問我「你還會再來嗎?」…
2006年3月7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6年8月5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7年5月25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7年10月4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8年6月4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最後一張是我做的表格,最後一列是2008年6月和2006年3月的漲幅,平均漲幅46%,誰說物價沒漲的?不過,據說(又是”據說”)”對人們生活影響不大”,同時,中央電視台說台灣物價指數漲了百分之五,人們”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