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問東京好玩還是京都好玩,大多數人多半會說是京都有趣,東京更多的是個首都是個現化城市,而京都才是到處處洋溢着傳統氣息的地方,在此,特地要感謝梁思成先生,沒有讓美軍炸了京都,給人類留下了這片美麗的地方。可惜他勸得了美軍別炸京都,却勸不了別拆北京的城墻。
臺南之於臺北,就象京都之於東京,臺南讓人感覺「更臺灣」,更能讓人暸解臺灣的文化與習俗。
在感覺上,臺南給我的感覺,可以與之對標的中國城市是潮州,城市規模不大,而且白天街上都沒什麼人,感覺冷冷清清的。與潮州一樣,臺南有很多店白天是不開的,及至傍晚,一家家的店開始開出來,待天黑以後,整個城市仿佛醒了過來,漸漸活躍,及至深夜,倒要比白天熱閙得多。
臺南實在是個很好玩的地方,首先是廟多,每過一兩個街口,就有個小廟,挽着香幛,點着油燈,神像都燻得黑黑的。除了常見的天后、媽祖、關公、哪咤外,還有各路的神仙、財神。除了大廟小廟,還有墻上的佛龕,墻腳的土地公……臺南簡直是各路神仙的大本營啊!
臺南還有個好處是喫的東西多,太多了,最好的是,東西的量都不大,量大的都不是碳水,比上海有趣多了。上海晚上有什麼小喫嗎?除了騙外地人的那種。
生煎、小籠、小餛飩,不能算小喫吧?那是點心。老大房的鴨肫乾,蘿蔔絲餅、單隻包的素火腿、龍蝦片才能算小喫。有人會說,是不是要坐下來喫的就是點心,能拿着走邊走邊喫的是小喫?當然不是,要照這個標準來,那武漢熱乾麵豈不成了小喫了?
我認為,但凡喫不飽的,都可以算小喫,雞鴨血湯、糟田螺、燻癩絲,都是小喫,問題是你在上海的晚上十一點,你找不到這點東西喫,而在臺南、在廈門,可以輕松地喫到當地的小喫,而不是非要活殺、熱炒才能宵夜。
臺南是個老城,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又是年輕人的城市,年輕人開的民宿,年輕人開的店鋪,更有年輕人主理着各種各樣的傳統行業,包括餐飲業,傳統餐飲業,那種平價的麵飯粥粉店。我很難想象,上海有那麼多的年輕人,會去打理麵店、早餐攤、民工盒飯。在上海,就算有一家兩家,也是典型的小清新店,賣個煎餅果子,也是要貴上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兩百的網紅店。
有年輕人的地方,才是有活力的地方。你去看,全上海的麵店,都是老爺叔、老阿姨,沒有一家的孩子肯來接衣鉢的,別的不說,靠着體形與故事成了網紅的阿大蔥油餅,有孩子來幫忙搭手的嗎?那些著名的長腳麵、靜安別墅小餛飩、復興路大腸麵,這個阿姨粽子,那個阿叔醉蟹,難道都是沒有孩子的?你又在何時見過子女來幫忙的?
臺南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小喫店,都是年輕人在幹,規模大一點的,从老閭到幫廚都是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有不少是讀過大學甚至是留過洋的,但就是為了傳承幾代人打下的一個「小」招牌,一個傳統的口味,來接管了父輩祖輩的小店,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推陳出新,回饋鄉裡。
那天早上,我先是喫了一頓素肉圓店的葷肉圓,沿着金華路四段往北,邊逛街邊消化消化,金華路上都是喫的,一個街區不到就有番薯丸、地瓜球、串炸、意麵、雞排、豬血湯、魚皮湯、肉燥飯、八寶杉圓、剉冰等各種美食。過民族路三段,有羊肉火鍋、(魚土)魠魚焿、豆漿、米漿、刈包、蛋飯、肉粽、菜粽、海產粥,然後就來到了一家「清珍鴨肉焿」的門口。
竪着的大招牌——清珍鴨肉焿,現在上海衹有南京路上才有了。橫着的店頭,也是這幾個字,大招牌與店頭都寫着「三十年老店」,在谷歌上發現,後來改成了「創始於1979年」。店門口有隻不鏽鋼的玻璃櫥,後面是案板竈檯。就在我東張西望的時候,案板後面有位穿着藍白條紋的小哥,笑容燦爛地看着我,聲音響亮字正腔圓地說:「要不要進來試試我們的招牌鴨肉焿?」,那種標準的臺灣國語。
那是位二十出頭的小哥,短頭髮,戴着一副沒有鏡片的黑框眼鏡,衹見他右手戴着一次性手套,拿着一把不鏽鋼夾子,正露着一口白牙衝着我笑……
雖然我已經喫過一頓了,但有這麼個笑容滿面的人看着你,好意思拒絕嗎?再說了,我是個鴨子喜愛者,不管是廣式烤鴨還是南京鹽水鴨,都是我常買來喫的,現在看到這種未見過的鴨子做法,自然想要試上一試,於是走進店裡,找了個座位坐下。
小伙子一溜煙地跑了過來,依然聲音響亮,告訴我點菜單就在桌上,要什麼就在單子上打勾即可。小小一叠點菜單,黃色的紙,不過半本書的大小,東西倒還不少,鴨肉、鴨肉麵、鴨肉米粉、鴨肉冬粉、鴨腸、肝朎(連),每種都可做成「焿」或「湯」或「乾」,有些還可以做成「當歸」的,另有肉燥飯、鴨肉飯等十來個品種,小哥還介紹說,他們店的特色除了鴨子外,還有「米血」也是。
點單,等小哥去做,我則四處看看。墻上掛着一個木框,是店家的介紹,色彩斑駁,看來有些年頭了。看了介紹,原來這家店的老闆名喚「陳清珍」,又說是「將新鮮鴨隻與薑母拍碎煮約2小時」。如此而已?沒有秘製配方?衹有薑?沒有三四十種香料?衹要兩小時?不用三天三夜?老闆啊,會不會開店啊?北京有位粟叔開的麵店,紅燒肉要煮96個小時……
小哥很快把東西做好了,我點了最普通的鴨肉焿,細細嫩嫩的去骨鴨胸,切成了片,配了很多薑絲,讓冬日的臺南早晨着實温暖了起來。本來好喫的東西,就衹需要簡單的烹調。看來小哥的刀工很好,鴨片厚薄得當,看着很是舒服。米血,是一段段夾着鴨血的米飯糰,大小和壽司差不多,這家的口味很是清淡,我是第一次喫米血,既不糯也不香,沒喫出它的好來。
總的來說,鴨肉是很好的,不柴不硬,湯頭也好,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我會沒有加鴨腸加鴨肫的?因為我特地另外點了一盆拼盤,鴨腸、鴨肝、鴨心、鴨肫都有啦,端上桌時,頂上又着一篷薑絲,每樣食材的處理都不錯,配着醬汁喫,挺過癮的。
最後,在此祝願小哥永遠面帶笑容,也祝各位讀者都能見到燦爛的笑容,笑口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