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7086] 炸豬排其薄如紙 毒奶粉其心如蠍
(圖片已佚) 我經常偷懶,買菜場「小蘇州」(一個品牌,蘇州的淨菜公司)現成的炸豬排,買回來起個油鍋炸一炸,很方便,味道也不錯。他們的炸豬排,如自己家做的有些不一樣,卻又說不出來,倒是上面撒著芝麻,甚至比我用大排拍了再裹面包粉,要來得更香。說也奇怪,市場上的豬肉賣那麼貴,「小蘇州」的炸豬排任是不漲價,我一直很詫異他們這個生意如何做得下去。 直到前幾天,我又買了幾塊如此的炸豬排,其中一塊太大了,於是我用剪刀一剪為二,一塊成了兩塊,方可得知其中蹊蹺。上面的照片,就是豬排的截面,從照片上來看,肉的厚度只佔到整塊炸豬排的五分之一。正如火車上的盒飯,說是十元錢兩塊大排,等你買了下來,方向那大排比肉片還薄,雖然薄得像涮羊肉一般,卻還是有大排的形狀,我不禁很是佩服他們的刀工。 炸豬排雖然薄,但也總是有肉,然而最近的「毒奶粉」事件,就令人髮指了。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幾來以來,事態急轉直下,今天的報紙上說有22家企業的奶粉中檢出了三聚氰胺,正是這玩意使得中國目前已有上百嬰兒罹患腎結石,甚至已經有嬰兒死亡,根本就是劊子手啊! 我們小時候讀文章,老師要我們找出中心思想來,下面的報紙可能字太小,我摘抄的中心思想是報導中的原文,也就是畫面最當中的一段「質檢總局強調,供應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乳製品均未檢出三聚氰胺」以及「只有廣東雅士利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出口到了孟加拉、緬甸、也門3個國家。經過留樣檢測,未發現三聚氰胺」。 好一個「質檢總局強調」,就是為了強調給洋人聽,我們的奶牛有多麼地講道德,強調告訴他們連我們的奶牛都很識時務,在奧運期間不產有毒牛奶,這種識大體的奶牛,真正可謂表率啊!我的一個朋友聽到了這句話,大叫一聲「連孟加拉、緬甸、也門人的命也比中國人值錢啊!」
十幾年的耳洞還會發炎
我的耳朵洞發炎了,十幾年前打的。從上週開始,就覺得耳垂有點熱熱的,耳洞那裡有點粘粘地,只以為是沒有先干淨,於是把耳環拿了下來,把耳洞也仔細地洗了一遍。 週一,又戴上了耳環,到了週一的下午,不行了,耳垂不是熱了,而是燙了,取下耳環用餐巾紙一擦,一灘血,哎,怎麼打了十幾年的耳洞居然發炎了呢。在辦公室沒辦法,只能找根茶葉梗先插上。 依然住在丈母家,可惡的是,丈母家有珠茶、沱茶、龍井和碧螺春,無奈這四種茶沒有一種是細長圓條的,而且這四種茶,都沒有茶葉梗。前天晚上洗完澡,找不到茶葉梗,一咬牙,用半根牙籤插上了,漲啊。 昨天晚上,丈母娘尋了個24K的大珍珠耳針出來,好大的一顆,老婆開玩笑說現在”同志”流行戴珍珠的,我說也不管形象了,長好了再說。 於是,今天戴著大珍珠上班了。
[成都]雅奉茶附庸風雅 著漢服兩頭不著
04/22/07 成都難得一見如此的好天,竟是豔陽高照,以前我每次到成都,都是昏昏沉沉的悶熱天,雲很低,沒有太陽,濕濕潮潮的,難怪成都女生的皮膚,都特別地好。 下午,便在豔陽中,信步來到文殊院,文殊院很大、很乾淨,是四川省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門票不貴,地方更是寬敞,一進進的有許多殿,慢慢逛逛玩玩,倒也不覺得熱。還有一點好處,文殊院的人並不多,三三兩兩的,在繁鬧的成都,有這麼一個清靜的所在,倒也不容易。 最後一個院落,很大,奇怪的是,有許多的人,像是在搞什麼法事。院落中擺放著許多地墊,地墊上有座墊,有水瓶,每個地墊上,還有一具茶壺,四隻小茶盅,奇怪的事,地墊上都沒有人坐著,茶盅裡也沒有茶,看來不像施茶活動。我正口渴呢,不過這麼小的茶盅,看來解不了渴。 仔細一看,邊上的廊房前掛著一條橫幅,寫著”世界奉茶日”,原來是”奉茶”,不是”施茶”,據說在每年五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全世界會同步地舉行這個”奉茶”的活動,橫幅的落款,是一個叫做”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這算什麼組織?一個推廣協會?所有的會員都是”推廣”愛好者?在我想來,推廣協會的作用應該和CEO差不多,他本人不必是這家的公司的用戶,甚至可以喜歡競爭對手的產品,他只要負責公司的營運和管理,這才是”職業經理人”的風範,那麼”職業推廣人”,應該也有這個水準。 稱之為”地攤”吧,更貼切一些,我留心觀察,所有地攤用的茶具,都是不一樣的,相當精緻,絕非常人之品,而用的包,都是雙肩背的綠色包,上面有”陸羽”的字樣,用的水瓶,大多都是膳魔師的真空大水瓶,真夠奢侈的。奇怪的是,人們都三三兩兩地聊著天,沒有在沏茶,這更打消了想”討杯水喝”的願望,不過倒是增添了我的好奇心。 突然,院落的中央,有個姑娘用話筒喊起話來,說是請大家入座之類的,於是人群紛紛散開,坐到地攤上。坐姿各異,煞是好看,有趺坐的,有跪坐的,有蹲著的,也有側坐的。可憐一眾成都女生,短裙加上低胸大領的衣服,真是叫怎麼坐都坐不好。 大家紛紛開始泡茶,主持人說”請將茶按順時針,奉獻給你左邊的三位”,於是大家紛紛站起,場面那叫一個混亂,有人”嚴守崗位”,等著別人送茶過來,有的”身先士卒”,捧著個茶盤一路送將過去。有幾位好像很懂禮義,”裝”作謙恭,低著頭,一個個位子上先鞠躬,後坐茶,只是光顧低著頭,根本就不管位子上有沒有,一律鞠躬,知道的知道是在奉茶,不知道的,還以為什麼巫術呢。 你想,成都是一個坐在竹椅上喝茶,吃瓜子隨便往地上吐的地方,居然出現這麼一群人,是不是有點格格不入。看他們喝的那些茶,有普洱、有龍井,都是好茶,這根本不是成都的精髓。 我想,這種活動,根本就應該放在”天福茗茶”的門口去舉行,絕不應該在廟裡沽名釣譽嘛,我佛慈悲之心乃是照應萬物的,無貧無富,可這架勢,哪是窮人們玩得起的啊?我很有心想使一個壞,去找四個搪瓷小杯子,而且要破破的,裡面的鐵露出來的那種,泡上一”銅吊(壺)”的大麥茶,或者是決明子茶,用我的破搪瓷杯大麥茶,來換他們的精瓷普洱,我想在場面上,這些自詡為有愛心的人們,肯定是會和我換的,但是他們的心裡,多半比吃了蒼蠅還要難受,這些人,就該這麼治。 這樣的活動,哪怕放在文廟,也比放在佛廟好,佛廟本來就”禁高聲”,居然還有大話筒來主持,進行這種從表面到骨子都透著虛偽的活動,不只佛會如何地想。就算你們要在佛廟裡搞,搞這種高雅的活動,但請不要忘了還有我種口渴人,你們能不能就放個保溫桶,泡些茶葉末子,讓我解了渴再說啊? 文殊院裡其實是有茶室的,茶室在一片小樹林中,雜亂地擺著小方桌,每張方桌邊,都有四五六七隻竹椅子,人們三三兩兩懶洋洋地坐在那裡,喝茶、打牌、吃瓜子,這三件事,是成都茶館的風景,那樣的生活,讓人看著就舒服,為什麼?”不累”!不管生活貧富,只有”不累”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在成都的茶室裡,你才能感受到”幸福”,而在那”奉茶會”上,怕是連自我都早已迷失了。 第二天,看報紙,原來也是在”五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成都還搞了一個女孩子的”成人禮”,大家穿著漢服,舉行了一些什麼”及笄”的儀式,現場我是沒看到,不過在報紙上看到了照片 ,真是所謂”不倫不類,有辱斯文”。 別的不說,就算是漢服鼓吹者,自己也沒搞清,這漢服一物,到底是”漢朝”的服裝,還是”漢族”的服裝。若說是漢朝的服裝,那麼”身體髮膚,來自父母,不得絲毫有損”,這些傢伙,留個短髮,也敢穿”漢朝”的服裝,是為大不孝也,不信你去看,所有的男生,都是短頭髮,還想穿著長袍大褂招搖過市,真是服了他們了。他們到底想宣揚什麼呢?難道展示”不孝”,也叫宏揚中國文化?況且,這完全是被扭曲了的中國文化,別的不說,就是衣服的料子也不對,你用現代化的織染料子,根本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也有人說,那是”漢族”的服裝,哼哼,更不對路了,漢族始終是個包容大度的民族,也始終是個發展的民族,說實話,在如今的”漢服”上,我看不到絲毫的”發展”,也看到一丁點的”大度”,難怪有人說現在的漢服,根本就是壽衣,而片面鼓吹”漢族”服裝,也根本就是極端民族主義的表現。 好好的一個隨性自然的成都,就被這些”奉茶”的、穿”漢服”的,搞得烏煙瘴氣,但願這種打著”恢覆文化”、”保護文化”之名的破壞文化者少一些,因為這些人,早已”人心不古”了。 (奉茶日的橫幅) (這位師父,你來湊什麼熱鬧嘛?佛說”不入文字”,連文字都不入,還來擺什麼pose嘛!) (怎一個亂字了得) (擺得倒也好看) (看到了吧,背包是統一的,上有陸羽茶社的字樣) (開始沏茶了,兄弟我已經渴死了,大麥茶有沒有啊?) (這位姑娘,穿成這樣,低胸短裙,所以只能還個半禮,躬再鞠得低一些,就麻煩了) (這才是文殊院中真正的茶園) (涼亭裡擺著的竹椅,”會務”忙的時候,都要拿下來) (偶爾看到一個”智慧之旅”禪修營的告示,召收營員,居然也要”高中以上學歷”,這看頭,喝茶、唸佛,看來都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事了,還非得是個白領才行啊)
吃的真好,都可以算刁鑽了。抱歉啊,這是表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