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評彈收藏目錄,音頻 v0.1
這是我的評彈音頻收藏,在iTunes目錄下直接dir出來的,基本上都整理好了。 ———————————— 八王逼宮–花色檔–4回 白羅山–王文稼 嚴燕君–24回 白毛女–花色檔–4回 白牡丹行動–景菊平 顧健–30回 白求恩大夫–花色檔–4回 白蛇傳‧大生堂–花色檔–3回 白蛇傳–曹嘯君 高雪芳–20回 白蛇傳–蔣月泉 朱慧珍–12回 白蛇傳–蔣月泉 朱慧珍–18回[視頻抓軌] 白蛇傳–金月庵 金鳳娟–23回缺1回 白蛇傳–徐綠霞–54回 白蛇傳–楊仁麟–14回 白蛇–蔣月泉 朱慧珍–18回 白蛇–楊仁麟–14回 白玉堂–金聲伯–22回 白玉堂–汪正華–30回 拜月記–劉宗英 蔡惠華–30回 包公‧白羅山–王文稼 嚴燕君–24回 包公‧包公與狄青–顧宏伯–50回…
《中國評彈音像庫》倡議書
我是一個評彈愛好者,幼時的家中,沒有電話、沒有電視,當然更沒有網絡,唯一可以接受外部信息的就是收音機。家中祖母是蘇州人,將我從小領大,使得我也能說一口蘇州話(我們家在上海)。她最喜歡的,就是將收音機調在評彈的波段,我至今記得那是1197千赫,也就是現在的97.2波段(1197好像依然還在),星期書會我也是從第一期就聽起了。 後來長大了,從大學開始,我就不在家了,祖母依然天天聽說書,我卻中斷了幾年,及至工作,依然沒有摸撿回來。後來,電腦與網絡普及起來,那時我有了一台第一代的iPod,那時還是用1394線而非USB的,10G的機器那塊小磚而且是黑白屏幕的。也正在這個時候,我意外的找到了數十個打包的評彈音頻,於是我又重新開始聽評彈了。 到了現在,我收集了200多G的音頻和大約500G的視頻,這也拜賜於評彈的藝術的活躍。我一直和朋友們說,在所有的藝術的形式中,如今真正「活著」的也只有評彈、相聲、二人轉等幾個了,而其中又以評彈為最佳。 我一直想和朋友們分享我的收藏,但是叫我一個個地上傳到某個網盤,我好像也沒有很大的興趣。同時,近幾年裡,我依然不斷地去尋找我沒有聽過的資料,但是這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重複的太多了。 由於音頻、視頻的來源不同,早期的音頻標記又相當不規範,大多數東西只有一個文件名,大多數文件名也只是一個回目名。別的不說,去本論壇的威盤(評彈戲曲論壇)看看,只看文件名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位演員的那檔書,除了個別老聽友能詳出一二來,簡直就是一團亂麻。 其實音頻也好,視頻也好,電腦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電子文檔的本身可以帶有相當多的信息,就拿mp3格式來說,它本身有一個信息段,叫做mp3tag,可以存放包括演員姓名、回目名稱、回目次序、演出年份等數十條信息,視頻沒有這麼細緻,但也不少。 在此,我想邀約喜歡評彈的同好,大家一起努力出謀劃策,先把已有的評彈曲目規範好,建出目錄來,再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也省得淘寶的奸商將一套金聲伯的《七俠五義》賣到上百。 我的想法是,大家一起先把手中的資料列出來,不用把東西拿出來,一起先整合一下,看看還缺什麼,有辦法的朋友可以去電台電視台弄,有錢的朋友可以出錢來買,等到有個數以後大家想個辦法,建立一個標準,比如mp3tag的寫法,從視頻截音頻的取樣頻率等等,所有的細節都可以慢慢地討論。 第二步的計劃,是建立免費的服務器,有資源的朋友可以貢獻一下,我個人沒有資源,但我願意出一點錢,盡一份力,也希望有相同想法的朋友,加入到這個計劃中來,功德無量啊! 這只是一個發起貼,屬於拋磚引玉吧,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獻計獻策。 萬事開頭難,最怕的就是根本不開頭。
逢年底頗宜懷舊 看照片想念師友
今天同事拿了一張他的大學畢業照來,叫我幫忙掃瞄,正好我也有幾張以 前的老照片,就一併掃瞄了。這些照片,根據本右下角的日期,攝於1984年的12月, 那時正是初中一年級,剛入學三個月,記得當時來了幾個實習老師,他們要走的時 候,大家拍了這些照片。 這些就是實習老師了,我 的中學叫”七一中學”,很好玩的是,英文曾經一度叫做”July 1st Middle School”。 班上的女同學,左起第二 位叫李蓉,後來成了明星,只是不知道她的藝名叫什麼;第三位的名字也記得,叫 金蓉芳,長得好高大,一直欺負我;第五位好像是叫彭芳 還是班上的女同學,前排左起第二姓陶、第三姓蔣,後排第五姓崔,一個超級能幹的女同學 繼續女同學的照片,前排第三叫段雁,很投機的一個同學,後來發展美術住讀了,直到大學裡還一直有通信往來,現在不知道在哪裡,很想找到她。後排右一,叫周黛堅,是我的幼兒園同學,也是我的高中同學;後排右二,叫孫怡,後來好像從事體育工作的;後排右三,叫林皓。 這就是我了,前排右面那位叫吳濤,初二就去了美國,後來再次碰到的時候,已經大學畢業了,在日本發展。 後排當中的是班主任,叫陶珊,一個”媽媽型”的老師,凶起來罵得要起,喜歡起來 開心得要死。 這張和上面那張是一起拍的,當時班上最聰明也最調皮的兩個男生 前排左一是徐永平,左二吳濤,後排左一那位,天天上課看丁丁歷險記,左二是班長陳亦凡,左三那位超牛,不記得名字了,只記得綽號,叫”丘八”,成績特別好,脾氣特別犟,後來初中畢業不能借讀回河南了。 左一是我;左二周斌,高中也是同學,後來甚至娶了班上的才女,絕對”會捉老鼠貓勿響”;左三陶梁,也是高中同學;左四王崢,沓無音信 如果有初中的同學看到,請相互轉告一聲,大家聯繫聯繫,敘敘舊。
How to create a GTalk group
0. Create a new application in Google Application Engine, give it A_Name 1. Go to http://code.google.com/p/gtalkgroups/ to find the latest downloadable code. 2. Download the tar.gz file and extact it,…
mac下的emacs meta鍵設置
在用Windows的時候,Windows的104鍵盤,左下角是Ctrl鍵、Windows鍵和 Alt鍵。所以我習慣將Alt設成Meta鍵。如果在Linux下,也用Windows鍵盤,那麼 alt鍵也是meta。 然而到了Mac下面,蘋果的鍵盤左下角,依次是Ctrl鍵、Options鍵和 Command鍵,其中Options鍵的鍵值和Alt是一樣的,所以本來習慣的左下角第三個 鍵是Meta變成了第二個,很不習慣 如下的一段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放在.emacs中即可,設置後command鍵變 成meta鍵,依然是左邊第三個。 (setq mac-option-key-is-meta nil) (setq mac-command-key-is-meta t) (setq mac-command-modifier 'meta) (setq mac-option-modifier nil)
小豆住院二周余 看病房人生苦相
小豆子出院前的照片,病床已經重新整理好等下位小朋友了 小豆子住院,可以說是整個病房中病最輕的,然而她住了最久,而且估計 是住得最開心歡樂的一個。 小豆子是17床。 就在今天,19床的病兒與我們一起出院了,小朋友不算是很嚴重的病,小 腸氣(腸疝)罷了,然而小朋友咳嗽得厲害,無法進行手術。據說這樣咳嗽的話,麻 醉會出問題,有危險。 那個媽媽天天晚上在病床邊教小孩子英語,鬱鬱地辦了出院 手續,和我們一起下樓。 上週四,20床出院了,進來一對崇明夫妻,小孩子右手指骨折後不能彎曲了, 要切開重新接過。小朋友進了手術室大鬧,醫生只能全麻後動手術,病孩的爸爸因 此大光其火,因為如果半麻的話,手術效果會好很多。而現在由於手術中病人沒有 知覺,要等出院後去華山醫院做康復治療。 媽媽看得出很寵孩子,孩子要玩遊戲,媽媽過來問小豆借了個iPad 這樣的手術,第二天週五就出院了,小豆子還住著 週四出院的那個20床,小孩子兩個月大,而且還早產了一個月,其實只有一個 月大,比我們早住進去,天天可以聽到媽媽 的哭聲。 小孩子的症狀是黃疸,我們以為是新生兒黃疸,那不算什麼大病。查了一下資料, 出生28天內的黃疸,才算是新生兒黃疸,一般出生24小時後出現了。這個小孩子不 是。 聽小孩子的父親說,雖然已經動了手術,但只是暫時的,二三年後還要換肝。 原先的18床,孩子才八個月,發現在淋巴瘤,已經做了幾次化療了。 上半周出院了,出院時家長沒有任何的喜悅,媽媽說”我們已經出出進進,習慣了”。 +1床的小朋友叫張文濤,十歲屬蛇的,來自於河南平頂山,他說他是福利院的,問他什麼 病,他說是”屁股把不住門”、”後來洋人來了,就把我送到這裡來了”、”我沒讀過 書,因為這個病,沒法讀”。 他天天都來找小豆,來玩iPad,脾氣很好,趕他走,他也不惱,過一會兒再來。 他送了個橘子給我們。 他送了小半包杏脯給我們。…
梅璽閣主吃點啥?(十一月)
以下均在Twitter上用#food發表(整理自http://tweetbackup.com備份文件,稍作修改),可以用http://twitter.com/#search?q=yuleshow%20%23food直接搜索 11月30日,晚飯:兒科醫院對面沙縣小吃:炒細粉加蛋,7元;燕皮餛飩,8元;太鮮了,味精不少 11月30日,午飯:兒科醫院對面涂門街泉州美食外送:皮蛋瘦肉粥10元、香燜牛雜(小)15元、泉州湯年糕16元、春捲8元,湯年糕料很足有花蛤十數枚,外加肉絲等。無奈等待時間太長,點餐後大約一個半小時送到,餓死人。 11月30日,早飯:晚起免了 11月29日,晚飯:兒科醫院對面清真館外賣:揪面片、牛雜蓋面、老虎菜,38元。店是很正宗的清真館,不賣酒水,老闆娘是戴頭巾面紗的那種;等的時候,有兩漢人拿著饅頭進來吃,真TMD丟人。「外食莫入」是清真館的規矩,這基本上應該是常識了。 11月29日,午飯:兒科醫院病房外賣:魚香肉絲飯,10飯,魚香肉絲+海帶絲+青菜,平生最不喜歡吃海帶絲 11月29日,早飯:喜來公社外賣:田園熱狗,5元 11月28日,晚飯:梅園蘇州湯包館:辣肉麵加雪筍肉絲雙澆,12元,辣肉的量詞是”粒”,數詞是”數”,連在一起是”數粒” 11月28日,午飯:家中:家中自制餛飩十二枚 11月28日,早飯:晚起免了 11月27日,晚飯:家中:武漢臘鴨燉蘿蔔,鴨子蠻好吃,蘿蔔太鹹了,長豇豆 11月27日,午飯:虹井路來福生前:生煎六枚,咖喱雞鴨血湯11.50元 11月27日,早飯:華山醫院內可的超市外賣:茶葉蛋兩枚2元 11月26日,晚飯:KFC外賣:脆辣雞腿堡、香脆雞腿堡、三對雞翅、一根玉米棒,三個人,55元 11月26日,午飯:小豆發燒沒吃午飯,我吃了自家包的餛飩 11月26日,早飯:晚起免了 11月25日,晚飯:家中:樓下阿姨送的鴿子,燉了個湯,小豆喜歡支魚,於是又做了條支魚 11月25日,午飯:家中:家中自制餛飩十四枚,用番茄小排湯做湯頭;@larashow0526吃了七枚餛飩,用鴿子火腿湯 11月25日,早飯:晚起免了 11月24日,晚飯:家中:鴨肫肝切片、黃瓜炒蛋、胡蘿蔔燒牛肉 11月24日,午飯:家中自帶便當 11月24日,早飯:喜來公社外賣:田園熱狗,5元 11月23日,晚飯:家中:青椒炒肉絲、藕丁炒玉米、番茄小排湯 11月23日,午飯:家中:香腸蛋炒飯 11月23日,早飯:家中: @bitguts 隔天送的85度C蛋糕 11月22日,晚飯:家中:添了丈母娘送來的鴿湯和紅燒支魚 11月22日,午飯:家中:黃瓜胡蘿蔔雞片、白切肉 11月22日,早飯:家中:餛飩六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