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彈

《中國評彈音像庫》倡議書

我是一個評彈愛好者,幼時的家中,沒有電話、沒有電視,當然更沒有網絡,唯一可以接受外部信息的就是收音機。家中祖母是蘇州人,將我從小領大,使得我也能說一口蘇州話(我們家在上海)。她最喜歡的,就是將收音機調在評彈的波段,我至今記得那是1197千赫,也就是現在的97.2波段(1197好像依然還在),星期書會我也是從第一期就聽起了。
後來長大了,從大學開始,我就不在家了,祖母依然天天聽說書,我卻中斷了幾年,及至工作,依然沒有摸撿回來。後來,電腦與網絡普及起來,那時我有了一台第一代的iPod,那時還是用1394線而非USB的,10G的機器那塊小磚而且是黑白屏幕的。也正在這個時候,我意外的找到了數十個打包的評彈音頻,於是我又重新開始聽評彈了。
到了現在,我收集了200多G的音頻和大約500G的視頻,這也拜賜於評彈的藝術的活躍。我一直和朋友們說,在所有的藝術的形式中,如今真正「活著」的也只有評彈、相聲、二人轉等幾個了,而其中又以評彈為最佳。
我一直想和朋友們分享我的收藏,但是叫我一個個地上傳到某個網盤,我好像也沒有很大的興趣。同時,近幾年裡,我依然不斷地去尋找我沒有聽過的資料,但是這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重複的太多了。
由於音頻、視頻的來源不同,早期的音頻標記又相當不規範,大多數東西只有一個文件名,大多數文件名也只是一個回目名。別的不說,去本論壇的威盤(評彈戲曲論壇)看看,只看文件名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位演員的那檔書,除了個別老聽友能詳出一二來,簡直就是一團亂麻。
其實音頻也好,視頻也好,電腦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電子文檔的本身可以帶有相當多的信息,就拿mp3格式來說,它本身有一個信息段,叫做mp3tag,可以存放包括演員姓名、回目名稱、回目次序、演出年份等數十條信息,視頻沒有這麼細緻,但也不少。
在此,我想邀約喜歡評彈的同好,大家一起努力出謀劃策,先把已有的評彈曲目規範好,建出目錄來,再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也省得淘寶的奸商將一套金聲伯的《七俠五義》賣到上百。
我的想法是,大家一起先把手中的資料列出來,不用把東西拿出來,一起先整合一下,看看還缺什麼,有辦法的朋友可以去電台電視台弄,有錢的朋友可以出錢來買,等到有個數以後大家想個辦法,建立一個標準,比如mp3tag的寫法,從視頻截音頻的取樣頻率等等,所有的細節都可以慢慢地討論。
第二步的計劃,是建立免費的服務器,有資源的朋友可以貢獻一下,我個人沒有資源,但我願意出一點錢,盡一份力,也希望有相同想法的朋友,加入到這個計劃中來,功德無量啊!
這只是一個發起貼,屬於拋磚引玉吧,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獻計獻策。
萬事開頭難,最怕的就是根本不開頭。

7 thoughts on “《中國評彈音像庫》倡議書

  1. 我也喜歡聽書, 很小時就去書場,以前也陸續把電台裡的評彈節目錄了一些磁帶, 現在聽的少了, 聽來聽去還是老的書最好的.
    你的下廚記是我燒飯時最愛依靠的, 剛剛就在做醃篤鮮.

  2. 你好博主,真是好主意,我的存量不多,有的是評話可以嗎?另很欣賞你的「菜話」很上海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