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評彈愛好者,幼時的家中,沒有電話、沒有電視,當然更沒有網絡,唯一可以接受外部信息的就是收音機。家中祖母是蘇州人,將我從小領大,使得我也能說一口蘇州話(我們家在上海)。她最喜歡的,就是將收音機調在評彈的波段,我至今記得那是1197千赫,也就是現在的97.2波段(1197好像依然還在),星期書會我也是從第一期就聽起了。
後來長大了,從大學開始,我就不在家了,祖母依然天天聽說書,我卻中斷了幾年,及至工作,依然沒有摸撿回來。後來,電腦與網絡普及起來,那時我有了一台第一代的iPod,那時還是用1394線而非USB的,10G的機器那塊小磚而且是黑白屏幕的。也正在這個時候,我意外的找到了數十個打包的評彈音頻,於是我又重新開始聽評彈了。
到了現在,我收集了200多G的音頻和大約500G的視頻,這也拜賜於評彈的藝術的活躍。我一直和朋友們說,在所有的藝術的形式中,如今真正「活著」的也只有評彈、相聲、二人轉等幾個了,而其中又以評彈為最佳。
我一直想和朋友們分享我的收藏,但是叫我一個個地上傳到某個網盤,我好像也沒有很大的興趣。同時,近幾年裡,我依然不斷地去尋找我沒有聽過的資料,但是這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重複的太多了。
由於音頻、視頻的來源不同,早期的音頻標記又相當不規範,大多數東西只有一個文件名,大多數文件名也只是一個回目名。別的不說,去本論壇的威盤(評彈戲曲論壇)看看,只看文件名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位演員的那檔書,除了個別老聽友能詳出一二來,簡直就是一團亂麻。
其實音頻也好,視頻也好,電腦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電子文檔的本身可以帶有相當多的信息,就拿mp3格式來說,它本身有一個信息段,叫做mp3tag,可以存放包括演員姓名、回目名稱、回目次序、演出年份等數十條信息,視頻沒有這麼細緻,但也不少。
在此,我想邀約喜歡評彈的同好,大家一起努力出謀劃策,先把已有的評彈曲目規範好,建出目錄來,再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也省得淘寶的奸商將一套金聲伯的《七俠五義》賣到上百。
我的想法是,大家一起先把手中的資料列出來,不用把東西拿出來,一起先整合一下,看看還缺什麼,有辦法的朋友可以去電台電視台弄,有錢的朋友可以出錢來買,等到有個數以後大家想個辦法,建立一個標準,比如mp3tag的寫法,從視頻截音頻的取樣頻率等等,所有的細節都可以慢慢地討論。
第二步的計劃,是建立免費的服務器,有資源的朋友可以貢獻一下,我個人沒有資源,但我願意出一點錢,盡一份力,也希望有相同想法的朋友,加入到這個計劃中來,功德無量啊!
這只是一個發起貼,屬於拋磚引玉吧,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獻計獻策。
萬事開頭難,最怕的就是根本不開頭。
Related Posts
[慢說評彈]金大娘娘刪貼記
我經常說,《玉蜻蜓》是一部青春偶像劇,你想呀,沒什麼戲份的第一男主角金貴生,出場時十六歲月,形象風流倜儻;三位男配角,文宣、沈君卿、沈方,時年十六;二位女主角,金大娘娘與志貞,十六歲;女配角沈氏三娘與方蘭,也是十六歲。這部書的主要角色,都是十六歲,就連第二男主角元宰擔任主演角色時,依然是十六歲,這部書根本就是《十六歲的花季》大明版。 前面說到第一男主角金貴生沒什麼戲份,嚴格地說,應該是在長篇彈詞中沒有什麼戲份;更嚴格地說,則是在解放後的長篇彈詞中沒有戲份;再再嚴格地說,是在那個年代結束之後,重新開放說舊書時沒有戲份。我聽過一些一九二三十年代的錄音,那時別說金貴生如何進的法華庵,就是「雲房產子」中連如何接生都有唱段…… 我想,如果改編成電視劇的話,第一男主金貴生的戲份一定會有很多,如何與小三志貞相識相知相戀相愛的過程,就可以拍上好幾集,算了,審批通不過的,全劇三觀不正,允許說說書,已經很好了。 《玉蜻蜓》是一部相當苦情的書,另一部是《楊乃武》。在《玉蜻蜓》中,幾對夫妻失散分離或陰陽阻隔,有金張氏思夫,沈氏三娘悼夫,方蘭思未婚夫,志貞悼夫,還說不清悼的是「假夫」?「情夫」?「姦夫」?除此之外,沈方哭更,蘇婆代死,元宰認母,廳堂奪子等等,都是相當悲情的回目,哪怕就是火燒豆腐店、徐公得子、長江遇盜等,同様也是生離死別…… 一部全是悲情的書誰要聽?聽書是來享受的,又不是來哭的,衹有在特殊年代才會有憶苦思甜全場痛哭的鬧劇。噢,對了,快要有一系列全場被感動得痛哭流涕的事了,形式已經想好,劇本正在創作,演出排上計劃,大家安心等待。 書,不能這麼來說,書要講究跌宕起伏,於是《玉蜻蜓》中穿插了大量的讓人輕鬆一下的回目,醉打巷門、騙上轅門、問卜、關亡、文宣榮歸、君卿歸家、看龍船等,都是讓大家開顏捧腹的書目。 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的一回謔頭書,這一回,發生在經過改編的《玉蜻蜓》的較前面,改編後的書從文宣求情開始,至於男主角金貴生與第二女主角志貞的愛情故事,雖說沒有隻字不提,也衹是被一言表過了。 故事發生在一家有賣生煎饅頭和魚肉雙澆麵的飯店裡,店中二位老友相見,年輕者發現老者顯有病容,詢問之下,乃知是因氣傷身,細說原因,方知是猛門人金大娘娘,也就是男主角的正經老婆所做的各種蠻不講理的事情,路人憤而不平,因此得病。書中年輕人解勸老年人,老年人用一系列的「要是實梗(那樣)我嚡(也)就勿氣哉」來回應年輕人,最後引出二人商量著要「發匿名貼子」的事。 先讓我們來看看金大娘娘到底做了點什麼猛門事,她先是與老公吵架,氣得老公離家出走,久而未歸;然後懷疑是老公的書僮文宣「得賄藏東」,故意不把她老公的行踨說出來;接著就是拷打書僮,天天打,一天還打幾頓。 由於始終不知老公下落,越發懷疑書僮,竟要把書僮送官活活打死,於是書僮去金大娘娘的父親那裡求救,金大娘娘回娘家,先是打了山東老媽子,又與父親大吵一場,醉後歸家,路過北濠兵庫府,叫轎伕打開巷門,又打開墻門,闖入其父其夫好友的沈家,借酒撒潑,打浦氏二娘耳光,打碎古董玩器不計其數,又揪斷老好人沈朝東鬍鬚不少。 及至第二天,沈朝東命看巷門的馮德登門道歉,帶去十六色禮物,原意乃是羞臊娘娘,不料娘娘命「照單全收」,門房更是把「單」理解成了「擔」,連扁擔都沒讓人拿回去…… 在發生了這許多的故事之後,就有了前面說到的二位小人物在飯店相遇相聊相商的事情,他們決定要發個匿名貼——無頭榜。 蘇州話把匿名大字報叫做「無頭榜」,「無」字讀成「嘸沒」的「嘸」,《紅樓夢》中賈府就被人貼過。二位小人物商量了半天,最後寫成了這樣一份無頭榜: 南濠金門婦 喫酒裝糊塗 巷門儕打壞 大鬧兵庫府 欺負沈朝東 扳脫白囌囌 動手打二娘 賽過強盜婆 禮物照擔收 擼擼一得過 氣得家主公 勿肯轉門戶 冤枉文宣僕 日朝喫屁股 送官來辦殺 活像雌老虎 (南濠,蘇州地名,讀作「南咬」;「儕」,吳語,全;囌囌,吳語,鬍鬚;擼擼一得過,猶謂「全拿下」之意;轉門戶,回家也)…
我的評彈收藏目錄,v0.8
[中篇彈詞]一往情深–花色檔–6回[中篇彈詞]七品書王–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三斬楊虎–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三盜芭蕉扇–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三看禦妹–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三笑‧三約牡丹亭–劉天韻 嚴雪亭 朱慧珍–3回[中篇彈詞]三笑‧三約牡丹亭–張文倩 蔣雲仙 潘莉韻–1回(1989年12月31[中篇彈詞]三笑‧三約牡丹亭–花色檔–3回[1962][中篇彈詞]三笑‧唐伯虎點秋香–花色檔–3回[視頻抓軌][中篇彈詞]三笑‧智點秋香–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三約牡丹亭–花色檔–3回[視頻抓軌][中篇彈詞]三試杜月笙–4回[中篇彈詞]三試華子良–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三請樊梨花–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五老審龐妃–花色檔–3回(連楔子)[中篇彈詞]人命關天-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人強馬壯–花色檔–4回(64年版)[中篇彈詞]人強馬壯–花色檔–4回(65年版)[中篇彈詞]代價–花色檔–7回[中篇彈詞]代斬記–花色檔–4回[1979][中篇彈詞]兩公差–花色檔–4回[1957][中篇彈詞]兩公差–花色檔–4回[第2種錄音][中篇彈詞]兩家母女–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八王逼宮–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六月雪–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冒官記–花色檔–3回(全)常州團[中篇彈詞]包公休妻–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包公‧秦香蓮–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包公與柳金嬋–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十五貫 上海評彈團版[中篇彈詞]十五貫 蘇州評彈團版[中篇彈詞]南京路上的哨兵–1965年新長征評彈團花色檔–4回(全)[中篇彈詞]原諒我的心–花色檔–6回[中篇彈詞]吳宮遺恨–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吳宮遺恨–花色檔–3回(吳中區評彈團)[中篇彈詞]唐知縣審誥命–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唐知縣審誥命–花色檔–3回[滬團青年版][中篇彈詞]四大美人–花色檔–回[中篇彈詞]在東京的上海人–花色檔–4回(全)[中篇彈詞]大紅袍‧海瑞罷官–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大腳皇后–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太守點鴛鴦–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婚變–花色檔–3回全[中篇彈詞]孟麗君–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孫武與勝玉–花色檔–4回(全)[中篇彈詞]孫龐鬥智–花色檔–5回[中篇彈詞]孫龐鬥智–花色檔–5回(79年版)[中篇彈詞]家庭問題–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審妻–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射虎口–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岳飛‧王佐斷臂–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幻影(浙江團)–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強項令–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恩怨記–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恩與仇–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情書風波–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情結–花色檔–3回(全)[中篇彈詞]憑什麼相信你–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戰地之花–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拉郎配–花色檔–4回(1979年錄音)[中篇彈詞]拍賣師阿獨–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挑女婿–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描金鳳‧暖鍋為媒–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描金鳳‧暖鍋為媒–花色檔–4回[視頻抓軌][中篇彈詞]描金鳳‧老地保–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斬經堂–楊玉麟 王小蝶–3回[中篇彈詞]新琵琶行–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明英烈‧胡大海招親–花色檔–6回[中篇彈詞]春夢–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晴雯–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智盜芭蕉扇–花色檔–3回全[中篇彈詞]杜十娘–劉天韻 徐麗仙–3回[中篇彈詞]桃井案–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梁祝–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楊乃武回鄉–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楊乃武與小白菜–邢晏春 邢晏芝–5回[中篇彈詞]楊乃武–花色檔–12回[中篇彈詞]楊八姐遊春–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樂迷情痴–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欽差二爺–花色檔–4回(常州評彈團)[中篇彈詞]水滸‧林沖 –花色檔–8回缺1回補第1回[中篇彈詞]沈方哭更–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河東欽差–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淳安知縣–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漁家村–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為了明天–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無主的豪門–花色檔–3回(浙江省曲藝團)[中篇彈詞]父母心–花色檔–4回(全)[中篇彈詞]獵虎記–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玉蜻蜓‧廳堂奪子–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王佐斷臂–花色檔–回[中篇彈詞]王魁負桂英(情探)–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王魁負桂英–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珍珠塔‧見姑娘–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珍珠塔–陳希安 鄭纓–選回[中篇彈詞]瓊花–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白蛇‧大生堂–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皇親國戚–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真情假意–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真情假意–花色檔–3回(全)1981年首演版[中篇彈詞]真情假意–花色檔–3回(全)盧娜 王惠鳳參演版[中篇彈詞]真情假意–花色檔–3回(全)秦建國 倪迎春版[中篇彈詞]瞧這一家子–花色檔–3回(全)常熟評彈團[中篇彈詞]破鏡重圓–3回[中篇彈詞]破鏡重圓–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神彈子–花色檔–4回[1959][中篇彈詞]神彈子–花色檔–4回(另一種)[中篇彈詞]禁煙記–3回[中篇彈詞]禁煙記–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秋思–3回[中篇彈詞]秦淮紀事‧金釵奇緣–花色檔–3回(全)[中篇彈詞]秦淮軼事‧金釵奇緣–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秦香蓮–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第二次握手–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筱丹桂之死–周孝秋 劉敏–3回[中篇彈詞]紅娘子–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紫玉獅–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縛虎記–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老地保–花色檔–3回[視顏抓軌][中篇彈詞]老楊與小楊–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聊齋‧庚娘–秦紀文–3回[中篇彈詞]聊齋‧畫皮–秦紀文–2回[中篇彈詞]聊齋‧紅玉–秦紀文–3回[中篇彈詞]胭脂–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葉挺將軍–花色檔–5回[中篇彈詞]蔡鍔與小鳳仙–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藍唐婚變–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蝴蝶夢–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血碑記–花色檔–3回全[中篇彈詞]西遊記‧白虎嶺–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說書先生–花色檔–6回[中篇彈詞]譚紀兒–花色檔–4回[1957年鋼絲錄音][中篇彈詞]貂蟬–花色檔–3回(1994年10月票友演出)[中篇彈詞]貍貓換太子–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趙氏孤兒–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踏雪無痕–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錢糧師爺–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開封府–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閙嚴府–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降龍緣–花色檔–3回(1980年)[中篇彈詞]降龍緣–花色檔–3回(非1980年版)[中篇彈詞]陳其美1911–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陳雲的故事–4回(全)[中篇彈詞]雙按院–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雨過天青–花色檔(蘇州評彈團演出)–3回[中篇彈詞]雨露青苗–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雷雨–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劉胡蘭–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奪印–蔣月泉 余紅仙–5回[中篇彈詞]革命書‧智取威虎山–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智鬥在魔窟中–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革命書‧梅姑–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革命書‧江南春潮–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浦江紅俠傳–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海上英雄–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王孝和-5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白毛女–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白求恩大夫–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秘密圖紙–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紅梅贊–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羅漢錢–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美女蛇–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革命書‧老子 摺子 孝子–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革命書‧華子良–吳俊彥 王秀華–6回[中篇彈詞]革命書‧萬水千山–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革命書‧蘆葦菁菁–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長江遊擊隊–袁逸良 馬小君–4回[中篇彈詞]革命書‧青春之歌–花色檔–4回[中篇彈詞]顛倒主僕–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風雨黃昏–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風雪紅梅–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香屣迷蹤–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香山侍郎–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鬥古城–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鴛鴦–花色檔–3回[中篇彈詞]點秋香–花色檔–3回(另一種)[中篇彈詞]龍頭鍘–花色檔–6回[中篇評話]武林赤子–朱慶燾–4回(全)[名家名段]長篇彈詞 珍珠塔 名家名段[名家訪談]名家訪談–黃蕾等–60集[彈詞分回]西廂分回–花色–9回[彈詞分回]長生殿分回–花色–8回(全)[彈詞評話分回]上海電臺2011年播出的部分分回[彈詞選回]08年度1月-11月上海電臺分回[彈詞選回]七俠五義–金聲伯–選回[彈詞選回]大生堂[彈詞選回]彈詞名家選回[彈詞選回]翁同龢與楊乃武–黃異庵 等–2回[彈詞選回]評彈經典 書壇珍品系列彙集[彈詞選回]評彈經典 書壇珍品系列滙集 續集[彈詞選回]長生殿–選回–4回[彈詞開篇][彈詞開篇]1962年香港實況–18篇[彈詞開篇]什錦開篇–蔣雲仙 郭玉麟 沈仁華–2段[彈詞開篇]俞調名家系列之伍[彈詞開篇]俞調名家系列之參[彈詞開篇]俞調名家系列之壹[彈詞開篇]俞調名家系列之肆[彈詞開篇]俞調名家系列之貳[彈詞開篇]俞調唱腔選[彈詞開篇]嚴調唱腔選[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侯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俞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周調 姚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周雲瑞演唱集[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嚴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夏調 翔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小陽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尤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張調‧壹[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張調‧壹1[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張調‧貳[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徐調[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朱慧珍演唱集[彈詞開篇]彈詞唱腔流派大典‧朱耀祥調…
[慢說評彈]楊乃武與浙江官場
評彈中有兩部書是我不太喜歡聽的,原因都是「殘孤八啦」,也就是故事太過淒慘,主人公太多作孽,這是編書的問題。嚴格地說,《玉蜻蜓》也是一部苦書,怎麼不苦啊?男主十六歳命喪庵堂,兩女主一個十六歳做了暗孤孀,另一個更是十六歳生養遺腹子還要與兒子分離十六載,男女配角也是波折不少,但是整部書苦書趣說,加入了《醉打巷門》《貼無頭榜》《算命》《關亡》《搶救三娘》《騙上轅門》等許多讓人捧腹的情節,整部書就平衡了起來,得以成為經典流傳。 我不喜歡的那兩部,一部是《啼笑因緣》,張恨水的名作改編的作品,不知為什麼,電視中放開篇,經常會出現「啼笑姻緣」的字樣,安徽省黃梅戲團,簡稱「省黃」的那家,更了排了部叫做過《啼笑姻緣》的書。 原著其實是挺單薄的,說是杭州官二代富二代樊家樹,到北京考大學,結識了賣唱的美女沈鳳喜,出錢給沈鳳喜全家租新房,並打算送沈鳳喜去讀書。後來陰差陽錯,沈鳳喜被軍閥娶回家做了妾,但是依然與樊家樹約會舊情未斷,就將沈鳳喜給逼瘋了。最後,樊家樹娶了與沈鳳喜容貌一模一樣的富二代何麗娜,真是所謂郎才女貌、郎情妾意、門當戶對、強強聯手,留沈鳳喜在精神病院中……這部書很喜,又穿插了大量北京方言、山東方言的模仿,弄得一部書象唱滑稽一樣,我不喜歡。 還有一部我不喜歡的,就是《楊乃武與小白菜》,若說《啼笑因緣》還有各種方言的插科打諢,依然帶着「苦書趣說」的意思,那麼《楊乃武與小白菜》就全是苦書了,最早李文彬創作時是120回的本子,也就是說一天說一回,說書先生可以在一個場子連續「做」四個月,一年衹要談三隻茶館就可以了。 當年,《啼笑因緣》的書,《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彈詞,都是很受歡迎的,受歡迎,就有飯喫,這也是為什麼評彈皇帝嚴雪亭哪怕从頭開始另起爐竃也要說楊乃武的原因(後來李文彬的兒子李仲康讓嚴抄錄了李家臺本)。當時整個社會是開放的,白天發生的事,晚上就可以編成書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帝皇將相的東西大家聽懨看懨了,於是大量的新小說新評彈新戲涌現,究其原因就是貼合時事、針砭時弊。 特別是楊乃武這個案子,當時是上了「熱搜」的,上海的《申報》在案子開始審理的初期,就報導了審案動向,整整三年連續跟進,不但報導而且點評論,緃向與歷史案件對比,橫向與歐美司法對比,不但報導了案情,還起到了普法的作用,甚至帶來了「司法獨立」的新思想,民眾們跟着《申報》整整三年,眼看着冤案得以昭雪,一如親身經歷一般。這樣的一件「如臨其境」,被編成了彈詞,怎麼會不受歡迎? 楊乃武一案,被編成了書,大家就算沒聽過書,應該或多或少也知道點吧?你有沒有聽說過「因為小白菜長得實在好看,慈禧太后看了親自免了小白菜的罪」?你有沒有聽說過「楊乃武一案,全浙江官員頂子拍脫」?你有沒聽說過「不要說頂子拍脫了,就是頂子心子麼也要砍掉不少」?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舉人楊乃武,和同村葛小大的童養媳畢秀姑(小白菜)「要好過一段辰光」,後來畢秀姑要正式嫁給葛小大了,於是楊乃武就和畢秀姑「拗斷」了。婚後,餘杭縣令劉鍚彤之子劉子和,與畢秀姑相姦有染,劉與藥鋪老闆錢保生密謀毒死葛小大,然後嫁禍於楊乃武,在劉鍚彤堂上受刑不過,屈打成招,被定成死罪。然後楊乃武的姐姐楊淑英進京告狀,後來有了三法司會審,但是由於除了楊乃武之外,其他人都早已串好了供,無法查明真相,最後刑部大人夏同善設計「密室相會」,讓楊乃武與小白菜獨處密室,而夏同善與醇親王等人通過監控等高科技手段,獲得了小白菜向楊乃武說出的真相。這下子,案情大白,不但姦夫劉子安和藥鋪老闆錢保生被立刻正法,而且所有審過小白菜案的浙江官員,由於官官相護,沒有一個肯為楊乃武翻案,於是上上下下有144個浙江文官「壞了官(被罷官)」。 精彩吧?解氣吧?叫你們這些做官的官官相護,叫你們掩蓋真相,這下子,在網民的努力下,一鍋端了吧? 天下沒有這麼好的事! 事實上,楊乃武一案,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被判死刑的。首先,壓根就沒有劉子和這個人,而小白菜本人,沒和任何人有姦情。其次,葛小大根本就不是被毒死的,而是仵作業務水平不精,錯驗成給毒死的,那是在刑部審訊仵作時查明「仵作並沒有使用皂角水擦拭」,加之「仵作、門丁對於毒物判斷各執一詞,可知毒物未必是砒霜」之後作出的定論。簡單來說,就是不符合「程序正義」,證據無效。待到開棺驗屍,果然不是毒死,那樣,就完全不是「謀殺親夫」的案件了。 在這個案子中,將楊乃武屈打成招的餘杭知縣劉錫彤被發配黑龍江,餘杭縣仵作降職4等、杖80、徒刑2年,餘杭知縣劉錫彤門丁杖責100、流放2000里,除了這三人受罰稍重之外,就是餘杭縣學訓導章濬稍微重一點,他被杖80後革職,因為是他誘勸錢寶生說將砒霜賣給楊乃武的,對了,他兒子可大大有名,叫做章太炎。 受此案牵連的官員沒有144名之多,十名都不到,不過浙江巡撫楊昌濬的確「具題、京控均不能平反,有意維護下屬」而被革職,三年後即起復(重新做官),後來做到閩浙總督、陝甘總督。第二大官浙江學政胡瑞瀾同樣被革職,九年後任通政使司副使,官至大理寺卿。 所以啊,各位別太天真了,官是不會因為民事倒的。我倒是想,你說若是眼下某州某縣的事,被編成彈詞來說書,還怕評彈滅亡嗎?算了,照目前這架勢,我看連媒體都該滅亡。
你收集的這麼多東西,不外傳應該沒問題。外傳的話版權怎麼辦?
版權歸原擁有者啊,我的打算是只做目錄,鏈接下載交給eMule完成
我也喜歡聽書, 很小時就去書場,以前也陸續把電台裡的評彈節目錄了一些磁帶, 現在聽的少了, 聽來聽去還是老的書最好的.
你的下廚記是我燒飯時最愛依靠的, 剛剛就在做醃篤鮮.
你好博主,真是好主意,我的存量不多,有的是評話可以嗎?另很欣賞你的「菜話」很上海啊。。
常州白泰官–周玉峰–30回
是後30回嗎?
好像不是的
no tienes cojones
me encantaba Pingtan cuando era una ni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