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吃飯不怕吃藥的小豆子說「你慢點拍,讓我先喝掉半碗,否則我一下子喝不完。」,於是捧起藥碗,喝下半碗,然後說,可以拍了。
Related Posts
格列佛遊記 做導演還真不容易
吃過午飯,一點半,和小豆出發去看《格列佛遊記》,票價不菲,150元+60元,反正小朋友看戲的時候做在家長身上,所以我們每回買一張便宜的,一張貴的,看的時候呢,就光佔那個貴的位子,小朋友坐在家長的身上,可以省下貴票子減便宜票子的價錢來。本來是豆媽陪小豆去看的,可是今天豆媽要學游泳,我陪小豆去。 豆媽和我說是在少年宮,就是烏魯木齊路口的中福會少年宮,也叫市少年宮,到了那兒,停好車,還沒下來,取出票子問一下管停車的(奇怪,今天心血來潮,突然問一下),結果得知不是少年宮,而是中福會劇場,在華山路的643號。從新開到下街沿,輾轉來到華山路,就在戲劇學院不到一點點,有個劇場,外面有許多小朋友的圖畫,我就知道,到了。 門口只停了四輛車(這年頭,算是很奇怪的事了,好多家庭都是有了小朋友才決定買車,為了「運輸」小朋友方便一點),黃牛倒有不少。下了車,黃牛向我DOU售票子,我當然不要,倒是黃牛告訴我裡面沒水賣,於是帶著小豆去買水,一路有好多發廣告的,都是和小朋友相關的廣告。通知了Lily地址,省得她白跑。 劇院很大,有樓有草坪,最裡面才是馬蘭花劇場,劇場倒是不大,連門廳也很小。門廳裡有兩三個小朋友的俱樂部在招MU成員,其實無非是為了增加客源罷了。袋鼠俱樂部順便賣木偶戲套裝,150元一套,有五個人物,可以演三出戲,當然還可以自己編劇,想想不貴,東西又挺別緻,就買了一套。 《格列佛遊記》是外國人演的,什麼國家忘了,但是肢體語言和非話語語言用得非常好,所以不看字幕也能看懂,當然有點抽象,小朋友要大人點撥一下才能明白。 開場之前,就在想,這小人國、大人國怎麼個演法呢?小人國還可以找些小朋友來,可大人國呢?難不成有兩個格列佛,一個大人演,一個小朋友演? 劇團處理得相當好,當格列佛在小人國的時候,舞台周圍六七個穿白衣服坐在四周的地上,只負責發聲音,但不扮演角色,格列佛「裝模作樣」對著「看不見」的小人說話,這樣,就解決了。後來,格列佛被小人綁住,這些穿白服的就躲在桌子後面拉繩子,算是把格列佛給綁住了。 同樣,到了大人國,就看不到格列佛了,大家「模擬」逗格列佛玩,雖然是對著「空氣」說話,可給人的感覺就是格列佛就在那兒。 再後來,是科學家國,七個人扮演天文學家、醫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哲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數學家居然也有算盤,不過和我們的不一樣,是每檔四顆算珠,左右兩檔。 最後,是馬國,就是那個國家,都是馬。年輕的馬是直立的,年老的則是左右手各拄一根長棍。所有的人都穿著象馬蹄子一樣的大木鞋子,踩起地來「咯咯」有聲,很好玩。 看完戲,小豆和傑傑都不肯回家,於是一起到中山公園,玩了碰碰車、慣性飛車(小豆和傑傑單獨玩的)和電馬,然後依依不捨地和傑傑告別,回家(丈母家)。 回到家,小豆要玩木偶戲,我讓她學著做導演,告訴她演一套戲,導演要做的事。她打算演《睡美人》,於是她看了一遍附帶的《睡美人》故事書,她大多數漢字都認識,她自己讀,碰到不認識的問我,也算可以讀下來。 讀完書,就拖著我要演,我叫她去拉演員,於是決定外公演國王,我演王子,她當然演公主,媽媽演布里斯女巫,而外婆演布里斯變的老太婆。分配好人,就要開演,我告訴「豆導」,她要負責給演員說戲,先把故事告訴大家,然後告訴每個角色要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動作,什麼時候上場,什麼時候下場…… 還告訴「豆導」,要準備道具,睡美人扎傷手的「紡錘」就要準備好,小豆傻掉,我教她吃個橄欖,橄欖核就可以做成紡錘了,結果小豆吃完後,到衛生間拿著牙膏牙刷洗橄欖核,我則去燒菜,等我燒到一半路過衛生間的時候,小豆在裡面大叫——「做導演還真不容易!」 截止「發稿」時,小豆還沒有給大家「說戲」,不過,這是慢慢來的事嘛,噢,小豆還決定讓媽媽負責佈景和燈光。
笑笑的生日
Xiao Xiao, Zhu Qi’s daughter, is one of Lara’s best friends. December 7 is her birthday and Lara joined the party this year. Above picutre from Left to right: Lara,…
小豆最後一次扎手
今天上班,丈人丈母去了黃山,由老爸老媽負責帶小豆去看倪醫生。細節不知,只是在三點四十分的時候,和老爸通電話,說是剛剛看好病,並且說小豆的手扎出來都有血,倪醫生說下回開始,不用扎針了。 小豆最近吃飯稍有好轉,但離「喜歡吃飯」還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這樣就扎出來全是血了,我還是懷疑那就是「江湖訣」。 以下是下午四點的消息,後來老爸老媽帶著小豆來等我下班,就有了更多的故事。 把小豆「交」給我爸媽之前,千叮嚀萬囑咐,叫我媽不要去嚇小豆,不要說「不吃飯,就扎手」之類的話(我就是這麼被嚇大的),囑咐是囑咐老爸的,讓老爸轉告老媽,據說老媽答應不嚇小豆。 後來的事情是這樣的:老媽碰著倪醫生,她們是老朋友了(我以前老生病,老生病就老是看她),結果兩個人聯合起來嚇小豆「你吃不吃飯?不吃飯,就扎手!」,結果小豆說「我扎手倒也不怕,吃藥也不怕,就怕吃飯!」,絕倒,兩個。 看完病,老爸老媽帶著小豆去了肯德基,而沒有去麥當勞,原因是小豆覺得肯德基的玩具更好玩一點。小豆正在吃倪醫生的中藥,按理忌嘴,不能吃漢堡之類,結果要了兒童套餐,小豆拿玩具,老爸老媽吃套餐。在肯德基經常老人帶著小的來,看著小孩子吃,結果我們家是小的帶著老的去,看老的吃,可不可以算「新二十四孝」啊? 昨天買了一本《二十四孝》的故事書,打算說給小豆聽,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過那個潘安人長得漂亮,又孝,卻不是個什麼好人物,看來,俗話有時也不准。
視頻看不到,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