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的:你說CCTV不好,你也只說了CCTV不好,馬上有人質問你「CNN好嗎?CNN就很不好!」。看上去好像的確是事實,但是我想問一下:這兩件事有關係嗎?就算證明了CNN的確不好,用這個論據就可以證明CCTV好嗎?顯然不能。
就像小孩子一樣,犯了錯誤,你若是教育他,他會說「某某某犯的錯誤更大」,但是兩件有關係嗎?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絕對不會因為有別的孩子比他更壞,而停止對他的教育。用別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不錯,這根本就是小孩子的思維,這根本就是邏輯錯誤。
我們的邏輯有許許多多錯誤的地方,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錯誤的教育。一直記得小時候,但凡有同學在課堂上說話被老師教育,無非是這麼兩句「某某某同學,由於你講話,(我要教育你),浪費了一分鐘的時候,全班四十個人,每個人浪費一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你彌補得了這四十分鐘嗎?」
且不說老師有義務把課講得生動吸引,以避免同學們開小差,光是這算術的本身,就不符合邏輯。
倒是有的時候,老師叫同學去買參考書,每個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去買,或者是叫家長去買,其實統一訂購就可以嘛,分開去買,那才要浪費無數的資源呢。這一點,老師從來沒有想到過,那才是要用乘法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逐漸長大,邏輯根本就錯了,所以才會發生許許多多「一百步笑五十步」的事情。
以下部分純屬轉載,完全代表本人立場:
A:這雞蛋真難吃。
B:隔壁的雞給了你多少錢?
A:這雞蛋真難吃。
B:有本事你下個好吃的蛋來。
A:這雞蛋真難吃。
B:下蛋的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
A:這雞蛋真難吃。
B:再難吃也是自己家的雞下的蛋,憑這個就不能說難吃。
A:這雞蛋真難吃。
B:比前年的蛋已經進步很多了。
A:這雞蛋真難吃。
B:你就是吃這雞蛋長大的,你有什麼權力說這蛋不好吃?
A:這雞蛋真難吃。
B:你這麼說是什麼居心什麼目的?
A:這雞蛋真難吃。
B:自己家雞下的蛋都說不好吃,你還是不是中國人
A:這雞蛋真難吃。
B:隔壁家那鴨蛋更難吃,你咋不說呢?
A:這雞蛋真難吃。
B:嫌難吃就別吃,滾去吃隔壁的鴨蛋吧。
A:這雞蛋真難吃。
B:鴨蛋是好吃 ,可是不符合我們家的具體情況
A:這雞蛋真難吃。
B:胡說!我們家的雞蛋比鄰居家的鴨蛋好吃五倍!
A:這雞蛋真難吃。
B:凡事都有個過程 現在還不是吃鴨蛋的時候….
A:這雞蛋真難吃。
B:光抱怨有什麼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努力去賺錢
A:這雞蛋真難吃。
B:幼右心理陰暗,連雞蛋不好吃也要發牢騷
A:這雞蛋真難吃。
B: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蛋,美國雞蛋好吃,你去吧
A:這雞蛋真難吃。
B:不是老毛,你現在臭雞蛋都吃不上,還有勁在這裡唧唧歪歪
A:這雞蛋真難吃。
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國外
A:這雞蛋真難吃。
B:台灣網特,滾,這裡不歡迎你
A:這雞蛋真難吃。
B:tmd,我懷疑你是輪子
今天隨意在網上瀏覽,碰巧就看到了你的照片。我端詳了你老半天,看出了些當年的影子。
你的小日子過的很紅火。孩子也這麼大了,長的很標緻。
你該不記得我是誰了吧。猜猜。。。
Vivie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