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在家讀拼音,我越聽越怪,總是覺得彆扭,當她拼的時候,是這麼拼的:
聲母(不帶聲調,也就是第一聲)韻母(帶聲調)–>拼出來的音(帶聲調)
打個比方,拼「佛」字,就是:
f (1) o (2) –> 佛
這樣一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特別當這個字是第二聲的時候,照這種拼法很容易拼成第三聲,又問了一些朋友,好像普遍年紀大的(像我這樣,35歲),拼的時候,韻母是無調的,而年紀輕的,象minus,則是韻母帶聲調拼的。
大家有沒有興趣討論一下?
Related Posts
日子(1月至11月節選)2009年12月4日更新
2月2日 2009年——劍橋扔鞋事件。英國當地時間2月2日下午(北京時間2日2日晚23時30分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劍橋大學發表了題為《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演講,被不明人士擲鞋騷擾(人民網報導隱去「擲鞋」,改稱「現場突遭闖入者高聲騷擾」),溫家寶總理隨即說:「這種卑鄙的伎倆,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人類的進步,世界的和諧,是歷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了的。」 5月7日 2009年——七十碼事件,是指發生於2009年5月7日,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發生一起改裝三菱車(車牌:浙A608Z0)因超速駕駛撞死人的事件。杭州交警依據肇事者及同伴說辭初步認定肇事車輛當時時速只有70公里並控制媒體報導進而導致譚卓事件立刻成為2009年的網絡熱點。 5月10日 2009年——鄧玉嬌案,是指2009年5月10日晚發生於中國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野三關鎮的一起賓館女服務員基於自衛目的,刺死、刺傷鎮政府人員的刑事案件。 5月19日 2009年——綠壩事件。2009年5月19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於計算機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的通知》,通知要求2009年7月1日之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的個人計算機出廠時應預裝最新版本「綠壩‧花季護航」。 6月4日 2009年——中國互聯網維護日。該日,各大網站進行了停站維護:比如豆瓣網和詞酷網都聲稱每年的6月3日至5日是「中國網站維護日」。著名的百度校園貼吧早於5月26日開始清理違規信息,不准留言,多間大學的討論區,包括北大未名討論區均無法瀏覽。以言論自由聞名的牛博山寨網在首頁明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6月2日開始罷工3天;網站「點點點」首頁列出「各位不明真相的群眾﹕我自願於6月3日晚永久封閉空間」;「文化先鋒論壇」亦聲明「因『技術』原因,本論壇『被關閉』數日。天氣降溫後再造訪」。而「wandsea」網站,雖然把網站關掉,卻在首頁播放香港樂隊Beyond的《抗戰二十年》。 6月18日 2009年——「心神不寧」事件。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實習生高也冒充大學生接受採訪,指責谷歌存在大量色情和低俗鏈接及圖片。 6月21日 2007年——黑磚窯事件。截至6月21日,山西打擊「黑磚窯」專項行動已解救農民工359人,其中,被拐騙的174人,被強迫勞動的185人,還有智障人員65名。 6月28日 2008年——俯臥撐事件,即「甕安6‧28嚴重打砸搶燒突發性事件」。7月3日,「俯臥撐」一詞開始遭到中國大陸許多論壇的屏蔽,天涯社區已無法發出帶有「俯臥撐」關鍵字的帖子,而百度「俯臥撐吧」亦被刪除了大量帖子。據《南方都市報》稱,「俯臥撐」成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被屏蔽的網絡熱詞。 6月29日 1998年——克林頓訪華期間,在北大演講,遭「反美鬥士」馬楠痛斥美國人權狀況。馬楠,北京大學中文系94級,畢業後出嫁美國,目前與丈夫及兩個孩子定居美國。據數年後的訪談得知,馬楠此舉是為了讓在美國的前男友可以通過電視直播看到她。 7月1日 2008年——楊佳襲警案是2008年7月1日在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分局發生的警察遇襲導致六名警察身亡、五名警察及工作人員受傷的事件。 7月2日 2008年——電擊戰網癮。2008年7月2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第一線》欄目播出紀錄片《戰網癮:誰把天才變成了魔獸》,以讚揚的口吻介紹了山東精神病醫生、中專生楊永信治療青少年網癮的相關事蹟,將《魔獸世界》描述為一個血腥暴力恐怖刺激的網絡遊戲,並刻意突出網癮與《魔獸世界》之間的聯繫。該節目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2009年8月15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節目《新聞調查》報導楊永信使用禁止生產的非法設備、節目中一小女孩表示「願意」在楊永信那戒網卻神情異常(暗示楊永信強迫「患者」說謊),以及節目末尾的「舉手調查」結果,將反楊聲音推上新的高潮。 7月8日 2009年——飯否關閉。7月7日晚11時許開始,飯否全站無法更新消息,輸入框提示信息為「抱歉,飯否全站暫時不能更新消息,預計7月10日晚恢復。」私信功能並沒有被屏蔽。7月8日零點之後,飯否首頁無法登陸,但可以訪問Wap版頁面和iPhone版頁面。7月8日下午16時48分許,飯否各域名無法解析,所有服務器被關閉。 9月8日 2009年——釣魚執法事件。2009年9月8日下午,張暉駕駛一輛皖牌福特轎車,遇到一鉤子,在閔行區北松路1358號被區交通執法大隊執法檢查時查獲。9月14日,區交通執法大隊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10月29日,張暉從閔行區建交委,領取他此前被罰沒的10200元罰沒款,其中代駕費200元。此案牽扯出全國多起類似案件。 9月21日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又稱「毒奶粉」事件。中國大量奶製品中含有三聚氰胺。截至該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諮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癒出院1,579人,死亡4人。 10月3日 2007年——周老虎事件。中國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城關鎮文采村村民周正龍宣稱於神洲灣拍攝到瀕危動物野生華南虎的照片。陝西省林業廳於當月10號確認照片所拍確為華南虎。2008年6月29日陝西省政府新聞發佈會通報周正龍所拍攝照片中「老虎」實為老虎紙畫。…
[7086]過錯與責任--聊聊辦公室小野
話說有一個小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野營,被蜘蛛咬了一口,當時有點點痛,隨隊醫生發現不是毒蜘蛛,給小孩子清創後稍作包紮也就過去了。半年以後,電影《蜘蛛俠》上映,小孩子去AMC院線看了電影後想起自己也被蜘蛛咬過,應該也能飛,於是學著蜘蛛俠在是克萊斯勒大廈跳了下去…… 現在,請問,這件事誰有責任? 1. 漫威有責任,因為漫威創作了蜘蛛俠。 2.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有責任,因為沒有在電影中的跳樓鏡頭中標明「請勿模仿」。 3. 王健林有責任,因為萬達是AMC的最大股東。 4. 克萊斯勒大廈有責任,因為沒有設置「請勿跳樓」標誌。 5‧ 學校有責任,因為組織野營時沒有預見到會有無毒蜘蛛咬人的危險。 6. 校醫有責任,因為雖然告訴了小孩子不是「毒蜘蛛」,但沒有告訴小孩子不是「放射性汙染蜘蛛」。 很笑話是不是?沒啥笑話的,2014年7月上海一對安徽籍務工夫妻採食了工地野生蘑菇導致中毒,老伯搶救無效去世,其妻昏迷多天后也在今天離世。家屬承認蘑菇是夫妻倆自採的,但公司存在監管不力,必須擔責。雙方可能對薄公堂。(從「上海一對」開始為新聞原文)。好在沒有看到後續的報導,應該是沒有真的打起官司來。 對於人命事件,我相信法律的原則應該是:有責任的,想跑也跑不了;沒責任的,想擔也擔不成。這應該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識了吧? 這幾天,有件事,相信大家也關注到了吧?有二個小孩子「模仿」視頻「辦公室小野」用酒精燈易拉罐做爆米花的視頻,結果造成了二個孩子一死一重傷的慘劇,閣主在此深表同情。 本文,不討論辦公室小野系列視頻的合理性可能性乃至三觀與美醜,我們衹是就事論事。 事後,網絡上罵聲一片,無數人叫著讓小野賠錢,大有「不殺不足以民憤」之勢。後來的事,大家應該也知道了,小野支付了一筆「人道主義援助」,新聞報導的原文是:「雙方同意不再考慮責任劃分問題」。 我就納悶了,人命事件的責任認定難道不是法律和法庭嗎?我就納悶了,人道主義援助不應該是無回報條件的嗎? 回到事件,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個「模仿」,採用的是「用易拉罐代替酒精燈」、「用點著火時加酒精代替預裝酒精」、「用一公斤酒精代替半酒精燈酒精」的方法,這根本不是模仿。 要是有人做個用高壓鍋做半鍋綠豆湯的視頻,你「模仿」加滿了整鍋的糯米和水,然後高壓鍋爆炸了,是不是做綠豆湯的那位也有責任呢? 現在的人,搞不清「過錯」和「責任」,領導錯怪了下屬,下屬奪門而出沒注意來車給撞死了,領導有過錯,但沒有責任,很簡單的事;老師罵了學生,學生跳樓了,老師「可能」有過錯,但沒有責任,這也是為什麼學生跳樓事件永遠以「調解賠錢」來結束,而從來沒發生過「法庭判賠」的事件。 回到小野事件,「雙方同意不再考慮責任劃分問題」就可以結束了嗎?難道父母的責任也可以忽略不計了嗎?這樣的父母,是不是應該剝奪監護權呢?小野本來就沒有責任,在我看來,要是小野錢歸錢出,責任問題你愛告繼續去告,那才更是條漢子。 「來也來了、大過年的、人也死了、還是孩子」真的是中國人的「免責牌」嗎? 好吧,就聊到這裡,我依然認為小野沒有責任,我依然認為要追究父母罪責;最後,叫人學賴寧的才是十惡不赦。
說韓糞別有用心 端午祭來龍去脈
(圖佚) 不斷地有人在網絡上宣揚一種思潮,就是「我們的好東西被韓國人搶了」(例如此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045894.shtml),比如「活字印刷術」、「笙」、「端午節」等等,理由就是那些東西全被韓國人申請了世界遺產;其實這些人(稱之為「韓糞」吧),根本就是要唱衰中國,懷著極其不可告人的長遠目的。 這些人,首先唯洋人是從,只要是洋人承認的,就是對的、就是好的,所以聯合國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心目的權威,只要聯合國說是世界遺產,他們就舞之蹈之、樂不思蜀了。看看,他們追求的什麼?是「遺產」,我們應該都知道「遺產」的意思?有哪家好好的孩子,整天盯著「遺產」的?敗家子也,他們不斷地鼓吹「遺產」,就是要讓我們覺得,我們除了「遺產」之外,已經沒有什麼好自豪的東西了。 這些人,混淆視聽,要知道「謊言一千遍」的道理,他們在無數的地方無數次的藉著「反對」的名義,灌輸著中國人一個概念,就是「活字是韓國人的」、「笙是韓國人的」、「端午節是韓國人的」,雖然就目前來說,他們的論調是「反對」、是「揭露」,然而事實上呢?正是他們,讓大多數中國人知道「活字是韓國人的世界文化遺產」……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真相吧,這裡(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11)是聯合國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網站,這裡明確列舉了韓國的三個「遺產」: Republic of Korea The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 The Pansori Epic Chant The Royal Ancestral Ritual in the Jongmyo Shrine and its Music 請問,這裡哪個是「活字印刷」呢?太別有用心了,我們就算能分辨,我們的孩子們呢?現在就算能分辨,將來還能分辨嗎?而這些東西是誰造成的?就是那些明貶暗扶的網絡「韓糞」們。 再來說說端午節,眾所周知,端午節的民間理解一般為「一個在農曆五月五日進行的紀念屈原(或伍子胥)的節日,節日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菖蒲等」,簡單吧,小孩子都可以理解;然而「韓糞」們不是,他們竟然能夠生搬硬拆一個韓國的節日給端午節,並且美其名曰「端午祭」。 這樣,讓我們來看一看聯合國(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RL=71)對於韓國的那個被「端午化」了的節日的定義吧:…
太難了
這樣一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特別當這個字是第二聲的時候,照這種拼法很容易拼成第三聲.
–奇怪了,我不會啊。
韻母肯定要有聲調了,不然怎麼區別四聲呢?
漢語拼音的韻母都是有聲調的
而一個字的聲調就是根據韻母來的
漢語拼音的韻母都是有聲調的
而一個字的聲調就是根據韻母來的
不太明白,已經忘了自己學拼音是怎麼樣的,好像是先學會了普通話,再來學拼音的,很少會這樣拚,一般都是考試歸考試,說話歸說話,就好像英語裡的音標和發音也不盡相同一樣
小學生學母語這麼形而上學的,真是難為小豆子了
不太明白,已經忘了自己學拼音是怎麼樣的,好像是先學會了普通話,再來學拼音的,很少會這樣拚,一般都是考試歸考試,說話歸說話,就好像英語裡的音標和發音也不盡相同一樣
小學生學母語這麼形而上學的,真是難為小豆子了
小豆子的拼法是對的。我也比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的來著,但是因為教兒子中文,把漢語拼音也又學了一遍。韻母都是帶音調拼的。
小豆子的拼法是對的。我也比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的來著,但是因為教兒子中文,把漢語拼音也又學了一遍。韻母都是帶音調拼的。
小時候學的時候韻母有聲調的,不過也就是隨便學學,本來就會說普通話。
小時候學的時候韻母有聲調的,不過也就是隨便學學,本來就會說普通話。
我怎麼記得我小時候學拼音好像聲母韻母都不發音,然後拼出來的時候再加上音調。
小時候還分過兩個班,一個是什麼傳統班,一個好像是試驗班,打個比方,拼廣,傳統班就是k+u+ang廣;試驗班就是k+uang(音汪)廣,在拼得時候聲母韻母都是沒有音調的。
反正我們的漢語拼音總得來説就是個失敗的實驗作品。
我怎麼記得我小時候學拼音好像聲母韻母都不發音,然後拼出來的時候再加上音調。
小時候還分過兩個班,一個是什麼傳統班,一個好像是試驗班,打個比方,拼廣,傳統班就是k+u+ang廣;試驗班就是k+uang(音汪)廣,在拼得時候聲母韻母都是沒有音調的。
反正我們的漢語拼音總得來説就是個失敗的實驗作品。
犯了個很低級的錯誤,果然年紀大了不能感冒,感冒會讓人變傻。
廣,是guang。
掩面而下……….
我們小時候學的都是不帶聲調的。兒子家長會我還特地問過語文老師,老師說現在都要求孩子讀後面的韻母時都帶聲調,說是為了降低孩子學拼音的難度。
我們小時候學的都是不帶聲調的。兒子家長會我還特地問過語文老師,老師說現在都要求孩子讀後面的韻母時都帶聲調,說是為了降低孩子學拼音的難度。
yule, 我是 f1o1f1o2
yule, 我是 f1o1f1o2
太深奧了, 偶要問一下女兒
太深奧了, 偶要問一下女兒
按我的拼法 FO 2個都是第一聲
按我的拼法 FO 2個都是第一聲
彷彿…依稀…我記得,我當時也是帶調拼的。。
嗯,我還年輕,俺是80年代的新鮮人。
彷彿…依稀…我記得,我當時也是帶調拼的。。
嗯,我還年輕,俺是80年代的新鮮人。
我學的時候和小豆子一樣,帶聲調
我學的時候和小豆子一樣,帶聲調
分開念的時候沒有,最後要加在一起的時候再給音調的呀!我記得是這樣的.
分開念的時候沒有,最後要加在一起的時候再給音調的呀!我記得是這樣的.
貌似韻母是有聲調的吧~
阿拉那時候語文老師是本地人,喋杯杯噎杯杯教過來。
很汗的~
貌似韻母是有聲調的吧~
阿拉那時候語文老師是本地人,喋杯杯噎杯杯教過來。
很汗的~
不會
不會
我記得我們當時學的時候都沒聲調,應當不是第一聲就是只有前綴。。。
我記得我們當時學的時候都沒聲調,應當不是第一聲就是只有前綴。。。
應該有兩種拼法,小豆子的是正確的, 我小時候就學的這種。
應該有兩種拼法,小豆子的是正確的, 我小時候就學的這種。
不管是學聲母還是韻母,都是平聲的,就是第一聲,也就是有的朋友說是不帶聲調的,但是在具體的漢字裡,就應該帶聲調了,這對普通話的練習是有好處的.就跟拼讀英文單詞一樣就應該帶出重音和省音等等.我個人認為讀拼音按照 f (1) o (2) –> 佛這種讀法是不好的,小孩子習得任何語言,首要的是靠聽,循序漸進,應該完整地念出來會更標準和流暢.
不管是學聲母還是韻母,都是平聲的,就是第一聲,也就是有的朋友說是不帶聲調的,但是在具體的漢字裡,就應該帶聲調了,這對普通話的練習是有好處的.就跟拼讀英文單詞一樣就應該帶出重音和省音等等.我個人認為讀拼音按照 f (1) o (2) –> 佛這種讀法是不好的,小孩子習得任何語言,首要的是靠聽,循序漸進,應該完整地念出來會更標準和流暢.
我年紀比你還長,也搞不拎清.但好像聽參加過普通話考試的同學說起過,應該是小豆子這樣的讀法
我年紀比你還長,也搞不拎清.但好像聽參加過普通話考試的同學說起過,應該是小豆子這樣的讀法
我們小時候拼的時候是先不帶音調,拼出來後再帶音調的,但是現在的語文教學改了,改為韻母帶音調拼。
我們小時候拼的時候是先不帶音調,拼出來後再帶音調的,但是現在的語文教學改了,改為韻母帶音調拼。
普通話中聲母+韻母,韻母是帶聲調的。而同音異聲是區別字的基本方法,就是我們說的四聲。
樓主說的「字如果是第二聲容易讀成第三聲」的說法是錯誤的。
普通話中聲母+韻母,韻母是帶聲調的。而同音異聲是區別字的基本方法,就是我們說的四聲。
樓主說的「字如果是第二聲容易讀成第三聲」的說法是錯誤的。
這有啥好討論的。我表弟表妹讀拼音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
比如麥子的麥, 他們拼起來是,母愛麥
(部分評論已被屏蔽)
這有啥好討論的。我表弟表妹讀拼音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
比如麥子的麥, 他們拼起來是,母愛麥
(部分評論已被屏蔽)
是的,我學的時候是聲母韻母都不帶聲調的,但是後來改革了,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是的,我學的時候是聲母韻母都不帶聲調的,但是後來改革了,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我小時候不帶聲調拼讀的。
其實那樣子更好。
實際上拼讀都是音節整體認讀的。
我小時候不帶聲調拼讀的。
其實那樣子更好。
實際上拼讀都是音節整體認讀的。
汗。。。。。這麼多comments
表跟shanghai銀講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