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粵館子賣泰國菜 東江鯇魚硬如革

04/13/07         說好去吃一家並不著名的「水煮魚」,就在北京路上,懷恩堂的斜對面,因為大約一年前,我們也在那裡吃過,結果就有人「唸唸不忘」,硬是覺得那兒好吃,於是相約而去。         「吃素碰著月大」,跑到那裡一看,那家店已經關門大吉了,那家的左右兩邊,是同一家叫做「粵西庭」的店,兩家的門口,都有「湛江第一雞」的廣告燈箱,顯然,是開了第一家後,生意好,於是把邊上的也吃了下來,既然這家店有如此的成就,想來味道應該不錯,不妨試試吧。         六點都不到,當然沒有客人啦,就我們幾個,點吧,吃吧。拿來菜單,看來看去,只有一個冷菜,就是「湛江雞」,奇怪,及至問起,店家又取了張塑封的單子出來,上面列著十幾個冷菜。一看菜單,沒看懂,花生米6元,海蜇皮8元,要知道,這兩樣東西,原料價格可是差好多呢。居然還有「中華海草」賣,好吧,點一個,結果被告知沒有,於是點了個蒜泥黃瓜,打算先吃點酒,等人嘛。         東西上來,我就更看不懂了,花生米是小碗碟裝的,淺淺的一碗,我正在想那海蜇皮別是假的吧,海蜇皮倒來了,小巧的盆子加之幾可見底幾條海蜇,最奇怪的是,廣東店裡的拌海蜇居然是辣的,而且還挺辣的,蒜泥黃瓜就更看不懂了,用醬油拌的,賣相極差。         湛江雞也上來了,點的是鹽鋦,擺上桌來,根本就是白斬雞嘛,賣相欠缺不說,甚至整盆全是白肉,雖說25元錢只是個例盆,但越是例盆就越該東西精到一點,不是嗎?         這家店很好玩,熱菜單子上,全是泰式菜,什麼泰式蝦、菠蘿飯、泰式烤肉,反正光看菜單,你絕對想不到是家廣東菜,你只當是泰國餐廳帶賣白斬雞而已。         那也沒辦法,雖然我是很喜歡吃泰國菜的,但是我絕不信這樣的一家店,能做出什麼好吃的泰國東西來。果然,後來的事實更證明了這點。         隨便點幾個吧,第一個是所謂的「泰式香濃辣鱸魚」,看照片,還是個水煮魚,點好了發現桌上有張單子,介紹「東江脆鯇魚」的,據說這種魚是廣東空運而來,在一個什麼什麼水庫的云云,反正價格也是48元,於是把鱸魚換成了脆鯇魚。         等到這份「香濃辣」上來,第一不香、第二不濃、第三不辣,真正的「名不符實」。不過,達不到「香濃辣」的標準,倒也罷了,最最要命是的是這「脆鯇魚」一點都不脆,不脆倒也罷了,比「最最要命」更要命的是:這魚老得咬不動。這魚硬到什麼地步呢?吃過母豬肉嗎?大多數人都沒吃過,那麼老豬肉呢?這魚就能硬到那個地步,一隻咬下去,硬是沒有咬斷,厲害吧?口感如同牛筋,算是我今生今世到目前為止,吃過的最老的魚了。         大家挾了一塊,根本沒有食慾去動第二筷,一碗東西就擺在那裡了。後來把老闆請來,老闆操著極重口音的普通話說這「脆鯇魚」就是這樣的,廣東人拿來打邊爐吃,還說廣東人就喜歡吃這魚的「硬勁」,反正我們也不懂,要不是他的口音那麼重,讓我相信果真是廣東老闆,否則怕是絕對要退貨的了。         想點「泰式炭燒豬頸肉」,被告知沒有了,就點了「泰式炭燒牛肉」,反正拿來一吃,我是絲毫沒吃出泰味來。         最後,一人來了碗飯,3元錢一碗,說是什麼臘味飯,那飯不像燒的,不像炒的,又硬又幹,難以下嚥。         隔了一天,上「點評網」看人家說法,結果居然好評如潮,我又不懂了,到底是我不識貨呢,還是…… (說什麼香濃辣,結果還是個水煮魚,而且是個咬不動的水煮魚) (這家店還賣烤蚝,7元一隻,網上都說烤得好,我又不懂了,只要蚝夠新鮮,你就算要烤得不好,也是有點難度的)

[上海]敦煌小亭生意好 南北西東說不清

        這家店,不是第一次吃了,第二次,其實兩回都是辦公室的同事請客。店離辦公室不遠,在常德路北京路口,在同一個block裡,有個叫做「靜安小亭」的服裝市場,可能也是「敦煌小亭」名稱的由來吧。         同事第一次帶我去的時候,說是一家西北風味的店,也有說是新疆風味的店,記得我敦煌,坐了60個小時的火車,如果再坐12個小時,就可以到烏魯木齊了。我也記得在敦煌,買張20塊的汽車票,就可以到新疆了,就像在大同,買張20塊的汽車票,可以到內蒙一樣。         這家店永遠都很擠,因為附近有好幾個辦公樓,卻沒有什麼飲食店,靜安寺附近,辦公樓有許多,飯店也有許多,但是好好的午飯攤點並不多,所以這種小店,一般到了中午,都是人滿為患。隔壁的王家沙,中午經常有十幾個人排隊買籌,吃東西要站在別人的邊上等,就像七十年代的飲食店一樣。         敦煌小亭到底是西北菜,還是新疆菜,還是什麼都不是?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肉夾饃,應該是陝西的東西,不過饃是西安的饃,夾的卻不是臘汁肉,而是炒肉片,炒羊肉、牛肉片,好玩吧?         羊肉炒飯,用胡蘿蔔炒的,當然就是新疆的羊肉抓飯啦?味道倒是很香的,但是你見過黑色的羊肉炒飯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大盤雞,是有講究的,就是先吃雞,等吃得差不多了,只剩雞頭、雞腳了,就下一點皮帶面,倒在盆裡,拌著吃剩下的那點湯湯水水,結束戰鬥。這裡的大盤雞,是和麵條煮在一起的,應該叫做「大盤皮帶面雞」。         好玩吧?這家店,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是正宗的,然而卻偏偏個個都很好吃,都帶些酸酸的口味,辣也辣得恰到好處,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家,菜式不照正統路子走,味道倒還過得去的店。 (釀皮,標準陝西東西,又不盡然,哪有這麼窄、這麼厚的?偏偏有韌性,味道也不錯) (酸辣羊肚,有同事說「好像有點味道」,也有同事說「有味道才好吃」,更有說「吃下去不拉,就是干淨的」) (面和再上面的臊子,是同一份,可憐我們吃素的Lily,只能把肉一點點地挑出來) (手抓羊肉,算是綿羊了吧,可又不肥,手抓羊肉是沒有燉得絕酥的,這裡卻燉得很酥,但是酥而不柴,也算是本事吧) (肉夾饃?西安人會被這樣的肉夾饃氣死的) (這玩意根本就是三明治嘛,卻偏偏外酥內松,很是好吃) (羊肉炒飯) 04/12/07 (揪面片) (大盤雞)

[上海] 小豆子吹大泡泡 小尾羊吃涮羊肉

03/31/07 整理這些照片的時候發現,小豆子真的長大了,大得”很有樣子”了,雖然其實還是個可可愛愛、傻傻呆呆的小傢伙,可是光從照片看,已經楚楚動人了。 三月最後一天,和小豆去看太太(我的祖母),然後去龍華玩,霓虹廣場下面可以停車,如果在小尾羊吃飯的話,可以免停車費。 廣場上還有各式玩物,充氣球、手動船,小豆當然不肯放過,她其實就是個小孩子來的嘛。 (這個船,是用手搖的,10塊錢五分鐘,可以討價還價到十分鐘) (據說這種球是很難站直的,小豆本事還不錯,那天很熱,我想悶在這個球裡,只有小孩子才受得了。小豆子出來的時候,說”熱死了”。20塊錢五分鐘,我和管事的商量多玩一會,結果小豆在裡面呆傻掉,問我”怎麼老是不讓我出來啊?”) (小豆在美國的時候,學會了吹泡泡,不是跟魚和蟹學的哦,現在小傢伙越吹越大了) (鍋底28元) (極品羔羊肉,18元,看看堆得老高,其實只有一點點) (香菇貢丸,12元) (免費送的泡菜,另外每人還送一瓶飲料,反正火鍋店都是那種一元一瓶的可樂或雪碧,我一口氣喝了三瓶,那天太熱了) (又來一盆羔羊肉,我們另外還點了羊肚和羊肉串,結賬的時候總共96元,若是吃滿100元,就可以拿30元的券,不過想想就是拿了券,也未必會再來吃一次的)

[上海] 清明時節豔陽照 百年牡丹開龍華

04/10/07 清明前的最後一個週末,這個清明,沒有”雨紛紛”,倒是豔陽高照,難得的春意盎然,不知怎麼的,就想著要去一次龍華,便帶了小豆子去。 適逢龍華的百年牡丹開了,用小相機照了幾張,倒也還過得去,現在有許多人買了單反,配了很好的鏡頭,拍來拍去就是花卉特寫,真不知他們在想些什麼。百年牡丹其實是165年,寫160年的牌子是2002年立的,所以還要加5年。 龍華寺一派過節氣氛,大殿、偏殿都有法事,大殿裡更是用廣播接到外面,領誦佛經,有許多穿著海青的居士,走過來走過去,還有更多的人,坐在台階上摺錫箔。第一進,彌陀殿,西側放了許多”巧玲瓏”,小豆很是好奇,特別喜歡用紙做出來的鎖。鎖是放在”聚寶盆”上的,邊上還掛著紙做的鑰匙。 我和小豆子是騎著滑板車到龍華寺的,進殿磕頭的時候,就把滑板車停在殿外,小豆子很擔心,怕車會被人拿車,上次在美國好不容易不擔心了,現在回來,小豆子又要”上心事”了。 龍華素齋,也算是上海有名的了,買了素鴨和素蟹粉,小豆子更是看於是青團開心,本來午飯已經吃得很飽的她,硬生生地又塞了半個青團下去。 (善男信女,燒錫箔,既然龍華寺準備了這麼多桶,說明有這個需求,試想一下,這些桶全都一些燃起,該是怎麼個樣子啊?)

[上海南翔] 趕赴南翔心意誠 百年老店服務差

04/01/07 愚人節,大雨。老闆發了封email,說是他要做亞太區的主管了,還說在國內的總部要從北京轉到上海來,結果信的最後說是愚人節的玩笑,換了中國人,絕對不敢發這種信,哼,有野心?還了得? 約好了朋友們,帶著小豆趕到南翔古漪園,買單子,入座,交單子,拿碟子,拿筷子,吃。 南翔的小籠,還是名不虛傳的,10元錢一籠,20個,胃口小的人,吃不了一籠,皮薄餡多,餡多還不算,而且純,絕不用絲毫醬油、蔥、姜調味,乃是原汁原味的肉餡。 吃到一半,小豆也要喝湯,於是我就去拿碗,古漪園小籠館的筷子、碟子和碗是放在一個櫥裡的,就以廚房的門口,櫥裡是一隻大的塑料盤,放筷子,幾隻大塑料盆,放碟子和碗,我剛走過去,準備拿東西,看到一個負責分發小籠的服務員在地上撿散落的筷子。 我看著她把筷子撿起來,拍拍齊,又看著她把那些筷子放進了櫥裡,放在大塑料盤邊上。我看不懂了,上前對那服務員說”你怎麼可以把地上撿起來的,和乾淨的放在一起呢?” 那個服務員極凶,嚷著說”我又沒放到盤裡去,我是放在邊上的,沒看到啊?” 那個櫥,按習慣性思維,應該都是放乾淨碗筷的,那個服務員雖然把筷子放在盤子邊上,一定也有許多人會認為是干淨的,等到盤子裡的筷子用完,估計這些也會被人拿去使用。 無奈服務員太凶,我鬥不過她。其實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此檢討一下。 不過,凡事都有報應的,我的更是叫作”現世報”,吃完小籠到朋友家玩,結果上吐下瀉,一起吃小籠的連小豆總共有8個人,唯有我一人吃壞了肚子,可見這報應有多厲害。 (碧綠魚圓湯,魚圓比以前多了,但是尺寸也小了) (看看店內有多熱鬧)

[上海] 當年就是豪華車 老車新展有派頭

04/03/07 上班的時候,在樓下停著的,嚇人吧?快要車展了,據說今年新國際所有展廳都被訂了,規模比上次要大一倍一以上,有看頭了。 Rolls-Royce,怎麼?沒聽說過?勞斯萊斯總聽說過吧?就是這輛了 這個Mercedes的標誌夠大 好像比上面一輛更牛一點 這輛啥牌子啊?有人識貨嗎? 這輛也不識貨 一排停著,還是挺唬人的

[上海] 新亞大包也時髦 台式菜飯加大排

04/07/07 下午看戲,來不及了,將車停在瑞金醫院,就到對馬路吃一點,以前在瑞金路永嘉路轉彎角子上有家生煎饅頭店,如今成了”永和大王”,而且人滿為患,只能去新亞大包吃。 到得門口,服務員推薦買青團吃,清明已經過了兩天,問也不用問,一定是賣剩下的了,不過小豆喜歡吃青團,也就買了兩個。 我是看到門口的廣告,寫著”台式套餐”什麼的,16元一份的”排骨菜飯”,看看照片倒也不錯,就要了,豆媽想吃麵,要了鹹菜肉絲麵。 菜飯這玩意,還真得到文廟去吃,豬油菜飯,菜的味道、肉的味道都已經燒到飯裡,香糯可口,這裡的燒法一昧追求賣相,食之無味。 (鹹菜面澆頭,居然還有個豬柳蛋) (排骨味道還挺好,又嫩,稍微咸了一點點,下飯正好) (看到了吧,菜是炒進去的,不是燒進去的)

[上海]三天兩頭豆撈坊 立斷腳筋方上座

        三天兩頭,在上海話中,表示經常的意思,這回,我倒是真價實貨的三天兩頭。三天者,4月5日和7日,前後三天;兩頭者,靜安寺與中山公園,分為兩頭。這三天兩頭,我都吃的豆撈坊。         週四(5日),例會,地點選在了靜安寺的百樂門,因為我一直路過三樓餐廳,卻從來沒有吃過,經常看到廣告,也看到貼著的菜餚照片,總想試試,於是就約朋友們在三樓碰頭。         進樓的時候,我忽發奇想,打算去19樓的豆撈坊碰個運氣,於是一路乘到頂,結果當然是客滿了,不但客滿,而且還有許多等位子的。我「譬如勿如」地拿了個號,留了電話給服務員,告訴她我就在樓下先吃點,到位了打電話給我。         於是幾個人先在樓下吃起來,等幾瓶黃酒下肚,冷菜、熱菜都上過,準備加菜的時候,我的手機終於響了,於是一行人欣欣然來到豆撈,再點了一圈,再吃了一頓。其實大家樓下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再到豆撈坊只是過個癮而已,吃完喝飽,買單結賬,居然走廊裡還有許多人等著。         那頓過後,隔了一天,週六看戲,豆媽想著要和Barakiel吃飯,早早地約好,Barakiel還有兩個朋友,一個女碩士、一個女博士(真是牛人啊),說好一起吃。Barakiel讓我定地方,我原來打算約去浙江路吃熱氣羊肉,Barakiel說她講定和那兩位在中山公園碰頭,於是我說「豆撈坊?」,小豆聽了連聲叫好,只能去了。         停車很恐怖,其實過那個路口的時候,就是爭先恐後,把半個十字路口都堵住了,更有甚者,見機動車道堵住,就從非機動車道來,大家都要進那幢樓,好傢伙,擠得喲!         奇怪的是,這麼多車要停進區,八樓依然空空蕩蕩,九樓就更別提了,七樓也不見有多少人,估計是停車費只要5元,到中山公園附近玩的人,都把車停過來了吧?         一看八樓豆撈坊,門口沒有人等,心中竊喜,誰知已然客滿,告之服務員總共六人,給了一張大桌的等號票,1001號,豆撈坊牛得可以,用銀行式的自助系統,取號排隊。         等啊等,等啊等,逛了兩圈書店,買了駱正的《中國崑曲二十講》,他的京劇二十講就讓人看得好氣又好笑,這本崑曲估計又能讓我當笑話書看了。你說好玩不好玩,我是抱著看笑話的心,買他的書,他若「XX有知」,估計被我氣死。         等啊等,等啊等,小豆下棋也下得沒勁了,買了兩本書,還是沒有等到。Barakiel已經和服務員交涉過了,問其他的六人一組為何進去了,我們先到的,憑什麼不讓我們進。服務員說我們拿的是大桌,人家拿的是中桌。         我找到她們,說「這票不是我拿的,是你們給的」,吼嚨一響,立馬有位,過不了幾分鐘,就安排我們坐下。         豆撈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我其實喜歡的滑不是打碎的滑,而是原塊、原條的滑,我在福州的時候,吃過很像樣的滑。         於是,點、吃、再點、再吃,一頓囫囤吃下來,作鳥獸散,根本大家都站累了,吃也吃不動了。         買單的時候,給我了張停車票,可以免費停車,我一看,免三小時,叫來經理理論,我等就等了兩個小時,居然只讓我吃一個小時?未免太不厚道,經理二話不說,再給一張。         原來只要有上海銀行的信用卡,在豆撈坊吃飯,是可以打八五折的,我倒是有卡,只是忘了帶,錯過了,五個大人、一個小朋友,總共吃掉465元,要是打折,可以便宜好多呢。 清熱去火鍋,8元 自已拌的調料 清湯鍋 撒尿牛丸,46元,其實很不合算的,吃一次新鮮可以,居然有我這種傻瓜,每回都吃 鮮蝦滑,我很喜歡的東西,28元 澳式牛肉滑,18元 蟹黃墨魚滑,28元,這玩意,在靜安寺店沒吃到,在中山公園店吃到了,但是味道大不如前了 雞腿小丸子,22元,倒也嫩 牛餐肉,16元 鮮筍尖,6元 魔芋絲,後下手遭殃,一個也沒吃到,10元 精選羊肉組合,28元,懶得把照片轉方向了,將就著看吧 冬瓜,6元 白蘿蔔,好看吧?5元 三絲炸春捲,8元,味道相當好,在豆撈坊裡推薦不是涮物,倒也是怪事…

[上海]春暖花開游錦溪 河鮮小吃兩相宜

04/08/07         香港的Ducki來上海,找我玩,於是答應她週日帶她逛逛,她們一行來了四個,我便只能再做一次「洪長青」了。週五晚上,Ducki打電話說她們想到周莊去玩,想想周莊乃是「斬人」的所在,口碑不佳,還是帶她們去錦溪吧,那是個我無意發現的地方,去過幾次,感覺還不錯。         其實,我是認得錦溪的,去過很多次了嘛,誰知鬼使神差地,問丈人借了個GPS(自己有不用,問人借,活該),就去接Ducki了。         十點二十分,在外灘的老船長青年旅社接到Ducki她們,打開GPS,設了個「錦溪街」,出發嘍!         上延安高架,GPS讓我從A20接滬寧,心想那不是從後線走嗎?該遠多少路啊?下決心,走A9。         我說Yule Show啊Yule Show,你既然下定決心走A9,你就一頭走到黑啊,誰知我開到了A30,居然聽了GPS的話,沿著A30朝南京方向開,被我硬是把車開到了滬寧上。         也沒辦法了,我不認得了,就跟著GPS走吧,過花橋,過周莊下口,一直到了蘇州工業園下口,才下去。         一看,是現代大道,邊上有塊牌子——「蘇州市中心16KM」,到了這裡,我算是認識了。不是認識怎麼到錦溪了,而是認識到我開錯了。         仔細檢查GPS的設定,原來「錦溪路」是蘇州的一條小路,與現代大道相交,哎呀呀,哎呀呀,開錯嘍。         這時,已經開了九十多公里,從市區到錦溪應該是五十多公里,如此算來,還要折返將近50公里?         冤啊,重新設好GPS,開回滬寧高速,從周莊出口進繞城高速,轉蘇滬高速,總算找到一個標明「錦溪」的出口,下去。那個出口,往左1.5公里是甪直,往右10公里,就是錦溪         開吧,晃晃悠悠總算找到錦溪,將車停好,十二點半,五十公里的事,居然開了二個小時,丟臉啊丟臉。         肚子早已餓死了,直奔「老攤頭」。所謂的「老攤頭」是家店,就在長廊的第一家(從北面進去),其實我們第一次去錦溪,從南面進入,這算是最後一家了。         這家店,開在河邊,可以把桌子搬到長廊裡,臨河而坐,賞船飲酒,很是遐意的。老闆娘寒暄著「你又來啦?」之類的客套話,也不知她是真的認出了我,還是敷衍。         帶著姑娘們參觀「(魚巴)魚」和白絲魚,老闆娘忙著把桌子搬到長廊裡。         點菜,上菜,四位香港姑娘不會吃螺螄,就教她們吃。我是有拍食物照習慣的人,不承想一隻菜上桌,大家拿出相機來對著一陣猛拍,更巧的是,大家用的全是Lumix相機,所謂「英雄所見」吧。         菜點得不了,看看小姑娘們吃得不多,不知怎麼的,一吃就見底,於是最後加了一個蹄膀,打算塞塞飽。         後來我發現,小姑娘們實在老實,只要給她們吃,她們就吃,不好意思不吃,不敢不吃,於是就把所有的菜,都吃了。         一邊吃,一邊聽「唱娘」(好像比「賣唱的」好聽一點,有這個詞嗎?)唱滬劇、小調,Ducki站起來,去看漁船賣魚,有人買了條四斤重的鯉魚,我說「讀書人不能吃鯉魚,會考不中狀元的」(難道我還考得中?)         飯後結賬,180元,其中蹄膀35元,白絲魚35元,雞湯25元,其它零零碎碎110元。 (這就是長廊,我們就是臨河坐著,品菜賞船) (螺螄) ((魚旁)皮魚,油裡一炸,連骨著也可以吃) (韭菜蜆肉) (這道我極愛,豆腐蚌肉,雖說蚌肉只有一點點,但是豆腐絕嫩,萬萬不能錯過) (清蒸白絲魚) (油燜茭白) (周莊萬三蹄,錦溪處於青浦和崑山交界處,於是燠灶面也算特產,萬三蹄也算特產)…

[上海]半島品珍舫

03/07/07晚宴         在《美西紀行》裡,兩次寫到了「半島」,分別是Monterey Park和Diamond Plaza兩處的半島,在LA的時候,Helen請我們在半島吃,僅僅隔了一週,就全在上海了,於是我決定在上海的半島,請Helen嘗嘗。         上海有好幾個半島,估計都和香港的「半島」沒有什麼關係。這家「半島品珍舫」開在東諸安濱路鎮寧路口,門面相當漂亮,一直以為是家「斬人」的店。         定了包房,果然漂亮,不像有些店的包房,擺了桌子,人都沒法走路,這是個大包房,居中擺張桌子,邊上還有沙發,別說走路,就是跳舞也不成問題。         人還沒有到齊,市中心的地方,交通繁忙,下班高峰時候,出行不易。閒著沒事,取來菜單,價格倒是不貴,如此排場的店,這樣的價格,不但不貴,應該算是很便宜的了。         省得叫服務員點菜,拿支筆自己寫,八個冷菜、八個熱菜,最最正宗的點法。我一直說現在上海的吃法有問題,冷菜根本就是應該等人的時候吃的,等到人齊,就該上熱菜,不知怎麼回事,現在都是等人來齊,先上冷菜,再上熱菜,有點疊床架屋的感覺。         東西的味道都不錯,只是量稍微少了一點,最後再加了四個熱菜,冷菜、熱菜、湯、點心、鮮榨果汁外加兩瓶金色年華,總共990元,價格絕對合理,服務又周到,外加20元小費,皆大歡喜。 苔條香酥豆瓣,12元 蜜汁鰻香,32元,原本以為是「鰻鯗」之訛,結果端上來是烤鰻,也不知到底應該怎麼寫了 爽脆醬蘿蔔,12元 一品醉大蝦,32元,是用基圍蝦做的,如果烤究一點,應該用草蝦製作 烤杭菜,12元,其實就是「寧波烤菜」 白切肚尖,26元,中規中矩 特色手剝筍,22元,這道相對來說稍貴,辣的,估計是在泡椒汁中浸過,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辣的手剝筍 白切羊肉,28元 脆皮乳鴿,稍嫌小了一點 腐衣黃魚卷,20元,味道不錯,值得推薦 芙蓉蛤仁,現在一般的飯店,都不敢輕易用「芙蓉」,因為難炒,火候一旦不掌握,便容易炒得「塌脫」,老而沒有彈性,這道芙蓉蛤仁,較之於芙蓉蝦仁更加討巧,味道也好,看來這家店裡,的確有「大師傅」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白灼芥蘭 茄條燜肉餅,28元,因為在常州吃過「超級無敵」的好茄子,於是到處都點茄子,有心要比較茄子味道,於是點了這道,一般 一品石榴球,例盆48元,這是加大的份量,用蔥扎口,賣相好,味道也不錯,推薦 石庫門三鮮,48元,乾乾淨淨,味道也不錯 火焰鱸魚,48元,無非是好玩而已,其實錫包中的魚是早就燒好的,端上桌,淋上一碗白酒,點火燒,席中和Helen說笑,說到如果這樣一道菜在美國,那絕對價格不菲,要點這把火,沒準還要多支付一份失火保險呢 打開後的火焰鱸魚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炒菌菇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海鮮鍋巴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椒鹽豬手 魚頭粉皮砂鍋,58元,端上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吃飽了,結果原鍋打包,付押金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