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 美式炸雞呂宋店 快餐終究是快餐

我是個「入鄉隨俗」的人,到了當地,總是希望吃一些當地的特色,於是我問辦公室的同事「菲律賓的特色菜是什麼?」。她們想了一想,七嘴八舌地用菲語商量著,最後由某個發言告訴我,讓我去吃一家「菲律賓最老的餐廳」,叫做Max』s,而且就在街的對面。據同事們說,那家店的特色是「deep fried chicken(炸透了的雞)」,而這種炸雞,最能代表菲律賓的飲食。 我們的辦公室,在Ayala大街,邊上就是Dela Costa大街,她們說的那個Max』s在我們這幢大樓的正對面,只要穿過人行地道,就可以到達。 這家店,根本就看不出來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它的裝修完全是西式的,門口的店名是一個紅底黑影白字的「Max』s」,如果你想像不出來,那就想像一下「東方既白」的風格就可以了。 這算是「老店」?這分明是一家快餐店嘛,或者說某種Café嘛。我到的時候是12點整,已經人滿為患,沒辦法,只能等。又仔細地看了一下周圍的環境 ,實在不能使用相信這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牆壁是時尚的,座位是西式的,門口有個小小的貨架,上面也是西式的糕點,服務員的穿著,就跟上海大多數咖啡店一樣,T恤長褲加上個時尚的圍裙。 按理說,從建築風格來看,Ayala大街上的房子,應該不會超過15年,也就是說這家餐廳最多也就是15年,當然很有可能這只是家分店,而總店或許就是很有菲律賓建築風格的。就是全聚德開在上海,你也一點看不到老北京的樣子。 等座是很無聊的,好在服務員會先把菜單給你,你可以事先點好,等到快有位子的時候,服務就把下單,所以等你一旦有座,菜也就上桌了。菜單很精美,皮的本子,裡面插著印好的菜單,不過從印刷風格來看,還實在就是家快餐店。 廢話少說,反正我等了座位,點了菜,等到座位,上了菜。說到炸雞,這家店的選擇並不多,無非「一隻」、「半隻」、「童子雞一隻」、「童子雞半隻」,當然他們的「童子雞」是「spring chicken」,而不是「chicken had no sex life」或「chicken never fucked」,我則點了「童子雞半隻套餐」。 由於位置不夠,只能和別人拼桌,我當然不在乎,只是和我拼桌的那位好像英語不行,聊不起來。才坐下,湯就上來了。湯是洋蔥湯,不過是白色的濃湯而非經常吃到的那種洋蔥清湯,反而掩蓋了洋蔥的香味…… 待得喝完湯,菜也上來了,說是菜,其實也就是份「蓋澆飯」,甚至沒有澆頭,也不蓋在上面,說白了,就是一個盆子,倒扣著一碗飯,飯的邊上,有半隻比我拳頭大不了多少的雞。當然,童子雞就是小的好,大了也不叫童子雞了。 說實話,我的刀叉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但是我的臉皮足夠厚,我可以很心安理得地在五星級賓館用筷子吃西式自助餐,所以我出國的話,大多數時候都會帶著筷子。然而,整個的半隻雞放在我的面前,我卻是無從下筷啊!不像港式的金牌燒鴿,已經斬成小塊,可以輕易的拿起來吃,這半隻雞,說大不大,可說小吧,我也沒法一筷子把半個雞挾起來嚼啊! 倒是坐在我對面的那個女人,很熟練地用不鏽鋼調羹把雞肉刮了下來,拌上Ketchup和飯,送進嘴裡。我也依樣畫葫蘆,你還別說,這雞炸得夠透夠酥,用調羹一刮,肉就下來了。 說實話,這「最老的餐廳」,也不過如此,雞的確「有些夠味」,雖然炸得很酥很透,卻也「沒有炸干炸柴」。但是你要讓我如何地稱讚這家店,我實在還是認為它是快餐店,與KFC不同的是,一個你要自己服務自己,一個可以坐著點菜,一個是裹了漿炸的,一個是直接炸的。 這頓飯,套餐價是213Pesos,外加服務費與稅總共214.43Pesos,相當於32元人民幣,依然是快餐的消費,快餐的味道。 後來,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菲律賓建國於1946年,二戰的時候打得一塌糊塗,所以基本上在戰前的店,沒有保存下來。而這個Max』s倒還真是說來話長,要早到菲律賓建國之前,1945年。 1945年,有一個斯坦福大家的老師,對,就是那個斯坦福,美國加州的那個。這個老師叫做Maximo Gimenez,他當時在菲律賓的Quezon City,與駐地的美軍成了好朋友,那些美軍們經常到他家吃東西,吃什麼呢?就是飲料和炸雞,這種炸雞就是他的侄女Ruby發明的,所以這根本可以理解為是「美國炸雞」。後來,他們漸漸地把家弄成了Café,再後來越開越大,越開越多,就成了如今菲律賓到處都有的Max』s,甚至還有分店開「回」了美國,加州。 由此看來,Max』s倒真的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訪問他們的網站http://www.maxschicken.com,忘了說,他們的口號是「The house…

[菲律賓] 美式炸雞呂宋店 快餐終究是快餐

我是個「入鄉隨俗」的人,到了當地,總是希望吃一些當地的特色,於是我問辦公室的同事「菲律賓的特色菜是什麼?」。她們想了一想,七嘴八舌地用菲語商量著,最後由某個發言告訴我,讓我去吃一家「菲律賓最老的餐廳」,叫做Max』s,而且就在街的對面。據同事們說,那家店的特色是「deep fried chicken(炸透了的雞)」,而這種炸雞,最能代表菲律賓的飲食。 我們的辦公室,在Ayala大街,邊上就是Dela Costa大街,她們說的那個Max』s在我們這幢大樓的正對面,只要穿過人行地道,就可以到達。 這家店,根本就看不出來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它的裝修完全是西式的,門口的店名是一個紅底黑影白字的「Max』s」,如果你想像不出來,那就想像一下「東方既白」的風格就可以了。 這算是「老店」?這分明是一家快餐店嘛,或者說某種Café嘛。我到的時候是12點整,已經人滿為患,沒辦法,只能等。又仔細地看了一下周圍的環境 ,實在不能使用相信這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牆壁是時尚的,座位是西式的,門口有個小小的貨架,上面也是西式的糕點,服務員的穿著,就跟上海大多數咖啡店一樣,T恤長褲加上個時尚的圍裙。 按理說,從建築風格來看,Ayala大街上的房子,應該不會超過15年,也就是說這家餐廳最多也就是15年,當然很有可能這只是家分店,而總店或許就是很有菲律賓建築風格的。就是全聚德開在上海,你也一點看不到老北京的樣子。 等座是很無聊的,好在服務員會先把菜單給你,你可以事先點好,等到快有位子的時候,服務就把下單,所以等你一旦有座,菜也就上桌了。菜單很精美,皮的本子,裡面插著印好的菜單,不過從印刷風格來看,還實在就是家快餐店。 廢話少說,反正我等了座位,點了菜,等到座位,上了菜。說到炸雞,這家店的選擇並不多,無非「一隻」、「半隻」、「童子雞一隻」、「童子雞半隻」,當然他們的「童子雞」是「spring chicken」,而不是「chicken had no sex life」或「chicken never fucked」,我則點了「童子雞半隻套餐」。 由於位置不夠,只能和別人拼桌,我當然不在乎,只是和我拼桌的那位好像英語不行,聊不起來。才坐下,湯就上來了。湯是洋蔥湯,不過是白色的濃湯而非經常吃到的那種洋蔥清湯,反而掩蓋了洋蔥的香味…… 待得喝完湯,菜也上來了,說是菜,其實也就是份「蓋澆飯」,甚至沒有澆頭,也不蓋在上面,說白了,就是一個盆子,倒扣著一碗飯,飯的邊上,有半隻比我拳頭大不了多少的雞。當然,童子雞就是小的好,大了也不叫童子雞了。 說實話,我的刀叉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但是我的臉皮足夠厚,我可以很心安理得地在五星級賓館用筷子吃西式自助餐,所以我出國的話,大多數時候都會帶著筷子。然而,整個的半隻雞放在我的面前,我卻是無從下筷啊!不像港式的金牌燒鴿,已經斬成小塊,可以輕易的拿起來吃,這半隻雞,說大不大,可說小吧,我也沒法一筷子把半個雞挾起來嚼啊! 倒是坐在我對面的那個女人,很熟練地用不鏽鋼調羹把雞肉刮了下來,拌上Ketchup和飯,送進嘴裡。我也依樣畫葫蘆,你還別說,這雞炸得夠透夠酥,用調羹一刮,肉就下來了。 說實話,這「最老的餐廳」,也不過如此,雞的確「有些夠味」,雖然炸得很酥很透,卻也「沒有炸干炸柴」。但是你要讓我如何地稱讚這家店,我實在還是認為它是快餐店,與KFC不同的是,一個你要自己服務自己,一個可以坐著點菜,一個是裹了漿炸的,一個是直接炸的。 這頓飯,套餐價是213Pesos,外加服務費與稅總共214.43Pesos,相當於32元人民幣,依然是快餐的消費,快餐的味道。 後來,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菲律賓建國於1946年,二戰的時候打得一塌糊塗,所以基本上在戰前的店,沒有保存下來。而這個Max』s倒還真是說來話長,要早到菲律賓建國之前,1945年。 1945年,有一個斯坦福大家的老師,對,就是那個斯坦福,美國加州的那個。這個老師叫做Maximo Gimenez,他當時在菲律賓的Quezon City,與駐地的美軍成了好朋友,那些美軍們經常到他家吃東西,吃什麼呢?就是飲料和炸雞,這種炸雞就是他的侄女Ruby發明的,所以這根本可以理解為是「美國炸雞」。後來,他們漸漸地把家弄成了Café,再後來越開越大,越開越多,就成了如今菲律賓到處都有的Max』s,甚至還有分店開「回」了美國,加州。 由此看來,Max』s倒真的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訪問他們的網站http://www.maxschicken.com,忘了說,他們的口號是「The house…

[7086] 受教育邏輯出錯 百步反笑五十步

  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的:你說CCTV不好,你也只說了CCTV不好,馬上有人質問你「CNN好嗎?CNN就很不好!」。看上去好像的確是事實,但是我想問一下:這兩件事有關係嗎?就算證明了CNN的確不好,用這個論據就可以證明CCTV好嗎?顯然不能。   就像小孩子一樣,犯了錯誤,你若是教育他,他會說「某某某犯的錯誤更大」,但是兩件有關係嗎?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絕對不會因為有別的孩子比他更壞,而停止對他的教育。用別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不錯,這根本就是小孩子的思維,這根本就是邏輯錯誤。   我們的邏輯有許許多多錯誤的地方,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錯誤的教育。一直記得小時候,但凡有同學在課堂上說話被老師教育,無非是這麼兩句「某某某同學,由於你講話,(我要教育你),浪費了一分鐘的時候,全班四十個人,每個人浪費一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你彌補得了這四十分鐘嗎?」   且不說老師有義務把課講得生動吸引,以避免同學們開小差,光是這算術的本身,就不符合邏輯。   倒是有的時候,老師叫同學去買參考書,每個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去買,或者是叫家長去買,其實統一訂購就可以嘛,分開去買,那才要浪費無數的資源呢。這一點,老師從來沒有想到過,那才是要用乘法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逐漸長大,邏輯根本就錯了,所以才會發生許許多多「一百步笑五十步」的事情。 以下部分純屬轉載,完全代表本人立場: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的雞給了你多少錢? A:這雞蛋真難吃。B:有本事你下個好吃的蛋來。 A:這雞蛋真難吃。B:下蛋的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 A:這雞蛋真難吃。B:再難吃也是自己家的雞下的蛋,憑這個就不能說難吃。 A:這雞蛋真難吃。B:比前年的蛋已經進步很多了。 A:這雞蛋真難吃。B:你就是吃這雞蛋長大的,你有什麼權力說這蛋不好吃? A:這雞蛋真難吃。B:你這麼說是什麼居心什麼目的? A:這雞蛋真難吃。B:自己家雞下的蛋都說不好吃,你還是不是中國人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家那鴨蛋更難吃,你咋不說呢? A:這雞蛋真難吃。B:嫌難吃就別吃,滾去吃隔壁的鴨蛋吧。 A:這雞蛋真難吃。B:鴨蛋是好吃 ,可是不符合我們家的具體情況 A:這雞蛋真難吃。B:胡說!我們家的雞蛋比鄰居家的鴨蛋好吃五倍! A:這雞蛋真難吃。B:凡事都有個過程 現在還不是吃鴨蛋的時候…. A:這雞蛋真難吃。B:光抱怨有什麼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努力去賺錢 A:這雞蛋真難吃。B:幼右心理陰暗,連雞蛋不好吃也要發牢騷 A:這雞蛋真難吃。B: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蛋,美國雞蛋好吃,你去吧 A:這雞蛋真難吃。B:不是老毛,你現在臭雞蛋都吃不上,還有勁在這裡唧唧歪歪 A:這雞蛋真難吃。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國外 A:這雞蛋真難吃。B:台灣網特,滾,這裡不歡迎你 A:這雞蛋真難吃。B:tmd,我懷疑你是輪子

[7086] 受教育邏輯出錯 百步反笑五十步

  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的:你說CCTV不好,你也只說了CCTV不好,馬上有人質問你「CNN好嗎?CNN就很不好!」。看上去好像的確是事實,但是我想問一下:這兩件事有關係嗎?就算證明了CNN的確不好,用這個論據就可以證明CCTV好嗎?顯然不能。   就像小孩子一樣,犯了錯誤,你若是教育他,他會說「某某某犯的錯誤更大」,但是兩件有關係嗎?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絕對不會因為有別的孩子比他更壞,而停止對他的教育。用別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不錯,這根本就是小孩子的思維,這根本就是邏輯錯誤。   我們的邏輯有許許多多錯誤的地方,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錯誤的教育。一直記得小時候,但凡有同學在課堂上說話被老師教育,無非是這麼兩句「某某某同學,由於你講話,(我要教育你),浪費了一分鐘的時候,全班四十個人,每個人浪費一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你彌補得了這四十分鐘嗎?」   且不說老師有義務把課講得生動吸引,以避免同學們開小差,光是這算術的本身,就不符合邏輯。   倒是有的時候,老師叫同學去買參考書,每個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去買,或者是叫家長去買,其實統一訂購就可以嘛,分開去買,那才要浪費無數的資源呢。這一點,老師從來沒有想到過,那才是要用乘法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逐漸長大,邏輯根本就錯了,所以才會發生許許多多「一百步笑五十步」的事情。 以下部分純屬轉載,完全代表本人立場: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的雞給了你多少錢? A:這雞蛋真難吃。B:有本事你下個好吃的蛋來。 A:這雞蛋真難吃。B:下蛋的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 A:這雞蛋真難吃。B:再難吃也是自己家的雞下的蛋,憑這個就不能說難吃。 A:這雞蛋真難吃。B:比前年的蛋已經進步很多了。 A:這雞蛋真難吃。B:你就是吃這雞蛋長大的,你有什麼權力說這蛋不好吃? A:這雞蛋真難吃。B:你這麼說是什麼居心什麼目的? A:這雞蛋真難吃。B:自己家雞下的蛋都說不好吃,你還是不是中國人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家那鴨蛋更難吃,你咋不說呢? A:這雞蛋真難吃。B:嫌難吃就別吃,滾去吃隔壁的鴨蛋吧。 A:這雞蛋真難吃。B:鴨蛋是好吃 ,可是不符合我們家的具體情況 A:這雞蛋真難吃。B:胡說!我們家的雞蛋比鄰居家的鴨蛋好吃五倍! A:這雞蛋真難吃。B:凡事都有個過程 現在還不是吃鴨蛋的時候…. A:這雞蛋真難吃。B:光抱怨有什麼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努力去賺錢 A:這雞蛋真難吃。B:幼右心理陰暗,連雞蛋不好吃也要發牢騷 A:這雞蛋真難吃。B: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蛋,美國雞蛋好吃,你去吧 A:這雞蛋真難吃。B:不是老毛,你現在臭雞蛋都吃不上,還有勁在這裡唧唧歪歪 A:這雞蛋真難吃。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國外 A:這雞蛋真難吃。B:台灣網特,滾,這裡不歡迎你 A:這雞蛋真難吃。B:tmd,我懷疑你是輪子

[7086] 美元金幣中國製 不刻總統刻總理

如果說「小綠紙」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那是殺了我也不信。誰知,還有更雷的! 今天隨手拿到一份2008年7月30日的《金報》,統一刊號為CN65-0058,有整版的關於「純金周恩來金幣」的介紹,其實就是個廣告。最厲害的部分,是那段小字「1200美元大面值」,而且金幣的照片上真的有「100USD」的字樣。 太牛了,太牛了,如今美國政府居然委託一個中國的商貿公司製作美元了,而且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居然在錢幣上不放他們的總統,而放我們的總理,可見我們如今國力富強,真是萬國來朝啊! 12枚金幣用純金打造,總共使用純金「重達」58.6克,每枚有將近5克「之巨」。純金幣比鉛角子還輕,這「足金」不知從何說起。 12枚金幣售價「只要」19600元,就算你1200美元是真的,也不過值8000元人民幣,而將近60克黃金不過二千多元錢,騙人不是這麼騙法的。 不知道,我拿著這種金幣去美國用,人家是把我將詐騙犯抓起來呢?還是把我當精神病抓起來? (圖已伕) 相關鏈接:純金周恩來金幣

[7086] 美元金幣中國製 不刻總統刻總理

如果說「小綠紙」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那是殺了我也不信。誰知,還有更雷的! 今天隨手拿到一份2008年7月30日的《金報》,統一刊號為CN65-0058,有整版的關於「純金周恩來金幣」的介紹,其實就是個廣告。最厲害的部分,是那段小字「1200美元大面值」,而且金幣的照片上真的有「100USD」的字樣。 太牛了,太牛了,如今美國政府居然委託一個中國的商貿公司製作美元了,而且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居然在錢幣上不放他們的總統,而放我們的總理,可見我們如今國力富強,真是萬國來朝啊! 12枚金幣用純金打造,總共使用純金「重達」58.6克,每枚有將近5克「之巨」。純金幣比鉛角子還輕,這「足金」不知從何說起。 12枚金幣售價「只要」19600元,就算你1200美元是真的,也不過值8000元人民幣,而將近60克黃金不過二千多元錢,騙人不是這麼騙法的。 不知道,我拿著這種金幣去美國用,人家是把我將詐騙犯抓起來呢?還是把我當精神病抓起來? (圖已伕) 相關鏈接:純金周恩來金幣

[上海]潔而廉店小名大 燕雲樓中規中矩

(07/04/08 燕雲樓) 我很喜歡吃鴨子,因為鴨子比雞便宜。上海的泰興路上,有家叫做「潔而廉」,是專門賣烤鴨的。這家店,只有一開間的門面,只有外賣,沒有堂吃。門裡的地方很小,除了一隻爐子,僅容一兩個顧客。爐子是白色的,看上去像是糊了泥的鍋爐,其實就是「掛爐烤鴨」的「掛爐」。這家店的烤鴨相當好吃,皮脆而香,肉酥而松。這家店開了有二十多年了吧,至少在我中學的時候就有了,我有一次在那邊排隊,隊中就有我好朋友的媽也在排隊,小時候的學校,大家住得都不遠。 後來,搬了家,過去要十幾公里路,我還是經常去「潔而廉」買烤鴨,那家店是典型的「前店後作坊」,而當中還是居室,就是店主的家,放著一張八仙桌,五斗櫥上放著一台尺寸不大的電視機。我一直想寫這家店,不過一直忙,就擱了下來。這家店有一件事,很讓我感動,記得有一次,是夏天,很熱很熱的夏天,我又去排隊買鴨子,這家店的生意很好,永遠都要排隊的,少則四五人,多則幾十人。那次排隊,排得很熱,那也沒有辦法,店裡沒地方,排隊只能排在街上。 及至輪到了,我發現剁鴨子的店主揮汗如雨,我就問她為什麼不裝一個空調,店主說「裝了空調,鴨子就冷掉了,冷鴨子不好吃」。這種,就叫做「敬業精神」,如此的敬業精神,在廣東和福建,特別是飲食行業,可以見到許多。或許是上海人太急功近利的緣故,很少有如此的;於是店主的一番話,讓我很有感觸。 一直想寫,卻一直沒有寫,直到上週五,就是那個「一起排隊」的母親的女兒,碰到我,說起那裡已經拆遷了,「潔而廉」已經是最後的幾天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那天,為了「緬懷」潔而廉,就和那位女兒一起去了燕雲樓,南京路上的總店如今在寶大祥兒童商店的八樓和九樓,門口的招牌很沒有底氣,寫著「上海最早的烤鴨店(之一)」。 燕雲樓是上海的百年老店,以烤鴨最為著名,然而小時候,我們從來不去燕雲樓吃,而是去南伶酒家吃,因為有一個「傳說」。傳說中,燕雲樓的老師傅,被南伶酒家挖了去,所以上海灘最好的烤鴨,在南伶酒家。南伶酒家以前是個不為人知的飯店,座落在一個大花園裡面,這個花園就是上海京劇團,而「南伶」兩字也是因此而來。如今的南伶還在老地方,只是好像聽說被人承包了,反正味道大不如前,我已早不作觀想。 上海人其實並不真諳烤鴨的真諦,一度有許多店,紛紛用「片皮鴨」為主打,那種片皮鴨,就是一片片象龍蝦片似的鴨皮,同樣用餅包來吃,無奈鴨皮像是炸出來的,既油且膩還韌,很想不通為什麼還有許多人趨之若鶩。 好的北京烤鴨,一定要肥,雖肥而不能見油,要脆,脆且酥而不能硬,要趁熱現片,片的時候,一定要連皮帶肉,絕對不能只片皮,不片肉。不僅如此,連皮帶肉片,皮還要連著肉,否則便是烤過頭了。用餅包鴨子吃,只要京醬、京蔥,什麼黃瓜絲、櫻桃醬之類的,全是騙老外的吃法。 燕雲樓的鴨子很便宜(相對於上海的全聚德和鴨王而言),88元一隻,鴨湯10元,豆苗炒鴨絲18元,韭黃炒鴨絲12元。我一直很奇怪,在那些賣「片皮鴨」的店裡,只有片皮鴨,沒有鴨湯也沒有鴨絲,那麼他們的鴨子到哪裡去了呢? 不多寫了,上點照片吧。 這盆東西叫做「酥肉」,一面是肴肉,一面是肉凍,肉凍的那面,「肉皮」就是肉汁做的,相當有創意,味道也好,給9分吧。 極其中規中矩的烤鴨,味道也好,可以給9分。 炸鮮奶,本是杏花樓的特色,估計杏花樓、新雅以及燕雲樓如今都是黃浦區飲食集團下的了,或許以前就都是黃浦區飲食公司下的,估計裡面的師父也是這裡做做那裡做做,早就融會貫通了。味道不錯,小朋友極喜歡,8分。 韭黃炒鴨絲,我信佛,我不食韭,無從評起。 這道鴨湯,估計是為上海人改食過的,放了黃芽菜,可以吸點油,湯中的「焦皮」極少,湯色也不濃,居然還要賣錢,給5分已經不錯了。 炸四物,算是「京菜」的特點之一了——「炸」。其中有鹹菜葉、腰果、竹筍和香菇,味道還可以,但是炸得不夠透,特別是鹹菜,還有許多水份,香菇上的裹漿太厚,可以給7分。 國營老店,不能只躺在過去啊。

[上海]秘製醬蛋真稀奇 蛤蜊燉蛋從未見

(06/01/08) 實在太忙,好久沒寫食話了,這是今年兒童節,三家都帶著孩子,在上海的翠蝶軒大寧店吃的,大家看著玩玩吧。 這一道算是招牌菜,每個蛋賣8元錢(不是一盆),這是一道冷菜,稀奇的是蛋白已經結硬,而且很入味(久煮才能入味),而蛋黃則是糖黃(唸作「荒」),大家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蛋黃和蛋黃的交界處,有淺黃色的已經結硬了的硬黃,我的理解是把蛋煮熟、入味,把蛋剖開,棄去蛋黃,另外把蛋液放入「蛋白碗」,烘製而成。這道菜挺有特色,口感也好,給個8分吧。 這是點來應色的菜,讓桌面不至於太沉悶,這種菜,想做壞也不容易,但是沒有什麼印象可以留給我,只能給6分了。 腐皮卷,味道還是不錯的,7分吧。 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小尺寸的「脆皮燒肉」,大約的尺寸在四枚到六枚骰子左右,是幾乎不能想像的小,不但如此,皮雖脆但硬,肥肉有筋咬不動,根本就是不及格。 水晶河蝦仁,我一直很納悶,現在的飯店裡常有這麼大的河蝦仁,到底是哪裡的河啊?這種蝦仁,如今我女兒也炒得出,給個6分已經蠻好了。 乾貝絲夾餅,很有特色,把乾貝發好後,扯成絲煸干,夾餅吃,既鮮且有口感,又借過了油膩,想法好,味道好,給9分。 這裡 芋頭南瓜煲,味道不錯,可能上海芋頭難弄的緣故,其中只有一點點,吃不過癮,給7分。 這道蛤蜊燉蛋可謂「歎為觀止」,一味追求「賣相」,而忽略了美食的本質。這樣的蛤蜊,一看就是擺放的,而要蛤蜊「張開」,必要先燒熟,如此一來,這蛋羹就不是「原汁原味」了,所以用醬油吊鮮,失敗啊失敗。 醬汁肉,相當好,肉酥而不爛,入味且不膩。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用紅粬,保持了肉本來的顏色,美中不足的是上桌時不夠熱,所以只能打到8分。 八寶辣醬,一般而已,好的八寶辣醬要用鴨肫和豬肚尖,成本不菲,給6.5分。 免費的蘆薈西米露,味道還不錯,小朋友很喜歡。

[上海]秘製醬蛋真稀奇 蛤蜊燉蛋從未見

(06/01/08) 實在太忙,好久沒寫食話了,這是今年兒童節,三家都帶著孩子,在上海的翠蝶軒大寧店吃的,大家看著玩玩吧。 這一道算是招牌菜,每個蛋賣8元錢(不是一盆),這是一道冷菜,稀奇的是蛋白已經結硬,而且很入味(久煮才能入味),而蛋黃則是糖黃(唸作「荒」),大家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蛋黃和蛋黃的交界處,有淺黃色的已經結硬了的硬黃,我的理解是把蛋煮熟、入味,把蛋剖開,棄去蛋黃,另外把蛋液放入「蛋白碗」,烘製而成。這道菜挺有特色,口感也好,給個8分吧。 這是點來應色的菜,讓桌面不至於太沉悶,這種菜,想做壞也不容易,但是沒有什麼印象可以留給我,只能給6分了。 腐皮卷,味道還是不錯的,7分吧。 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小尺寸的「脆皮燒肉」,大約的尺寸在四枚到六枚骰子左右,是幾乎不能想像的小,不但如此,皮雖脆但硬,肥肉有筋咬不動,根本就是不及格。 水晶河蝦仁,我一直很納悶,現在的飯店裡常有這麼大的河蝦仁,到底是哪裡的河啊?這種蝦仁,如今我女兒也炒得出,給個6分已經蠻好了。 乾貝絲夾餅,很有特色,把乾貝發好後,扯成絲煸干,夾餅吃,既鮮且有口感,又借過了油膩,想法好,味道好,給9分。 這裡 芋頭南瓜煲,味道不錯,可能上海芋頭難弄的緣故,其中只有一點點,吃不過癮,給7分。 這道蛤蜊燉蛋可謂「歎為觀止」,一味追求「賣相」,而忽略了美食的本質。這樣的蛤蜊,一看就是擺放的,而要蛤蜊「張開」,必要先燒熟,如此一來,這蛋羹就不是「原汁原味」了,所以用醬油吊鮮,失敗啊失敗。 醬汁肉,相當好,肉酥而不爛,入味且不膩。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用紅粬,保持了肉本來的顏色,美中不足的是上桌時不夠熱,所以只能打到8分。 八寶辣醬,一般而已,好的八寶辣醬要用鴨肫和豬肚尖,成本不菲,給6.5分。 免費的蘆薈西米露,味道還不錯,小朋友很喜歡。

[USA][崑曲] 華府夏日逢華宴 誤戲在先機誤我

(我們兩在上海見過無數回了,從來沒合過影,我說在美國碰到不稀奇,稀奇就稀奇在美國碰到,而且都穿布鞋) (梁老師已經滿頭是汗了) 這回過來,我真的很慘,來的時候,應該在三藩住上一晚的,那樣的話,可以足夠調整調整,結果連著趕路,弄得很累,以至於到了週六,然後高強度的日常生活,結果弄到週六,我累得快趴下了。可是我還要打包,將近花了一個小時,才把所有的東西都打好完。雖然七點不到就醒了,然後吃早飯,打包,上網查郵件,磨磨蹭蹭,此時已經是上午十點了,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就出門去Smith Sonia了。 從地鐵,Smith Sonia是有專門的站的,從地鐵出來,繞了一大圈,到了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這個博物館是說大屠殺的,我並不是很感興趣,而且進入分展室要另外領票,我就決定直接去Freer Gallery了。倒是禮品店裡有個coin necklace很別緻,coin上有個不規則的洞,上面鐫著remember never again,我覺得這句話實在說得很好,除去戰爭之外,還有許許多的事,希望我們能夠remember,永遠都不要again了。 繞了一大圈後,終於到了Freer Gallery,其實Freer Gallery我來過很多次,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博物館,這回又故地重遊,由於時間不多,就走馬觀花吧。當然,我最喜歡的,是Freer裡的中國展品,特別是其中的敦煌壁畫,其色彩,要比我在敦煌看到的還要好,而且也沒有被水泥塗掉…… Freer Gallery這回有個特展,是Yellow Mountain,對的,就是中國的黃山,規模不大,檔次不低,黃山長卷很是「到位」,後來的故事,就由這個「黃山特展」而起,過一會再說。 Freer Gallery的樓下,就是地下一層,與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是通的,而且一路可以通到African Art博物館,在非洲館裡,我看看時間不多,突然想起了那個「著名」的「猴子撈月」,所謂的猴子撈月是Sackler Gallery裡的一個裝飾,用各地方的文字,半個字都有半米大,一個個地掛在一起,從天花一直吊到底下層,是一件裝置藝術品,而這件東西的名字就叫「猴子撈月」,「著名」的是故事的本身,不過我想如此的設計,看到過的人也一定深有印象。 然而,我找不到那個「猴子撈月」,我甚至搞不清自己在哪個博物館裡,前面說過,三個是通的,而且我也想不起那玩意到底在哪個館裡,於是我去問服務台,我和服務台的老太太交流了半天,不過看來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難道我說的不是英語? 沒辦法,我只能靠自己了,隨手拿起了一份介紹資料,隨手打開,有幅照片讓我嚇了一跳。這份資料是介紹Freer和Sackler兩個「畫廊」的,「Gallery」可以譯作畫廊,但這兩家實實在在是博物館,或者我們把「Gallery」譯作「藝術館」比較好。 說回這份資料吧,這份資料是粉紅和黃色油墨的雙色印刷品,所以上面的照片是「紅白」、「黃白」的,而不是「黑白」的。讓我嚇了一跳的照片是「黃白」的,是兩個人的合影,都穿著中國的戲服。最關鍵的是那張臉,我都不用「仔細一看」,因為我一眼就認出了那是梁谷音(一定要叫「老師」嗎?為什麼不能叫「老闆」呢?) 在Freer的介紹資料上,突然看到梁谷音的照片,你說會不會嚇一跳?我就嚇了一跳。仔細看了(這回是「仔細看了」)邊上的文字,原來就在昨天,就在Meyer Auditorium,就有一場崑曲的演出,當然一定是照片上的人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