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閒話 執著 by Yule Show 12/01/2011 梅璽閣閒話 009 執著 話說有個老頭子,家門口的郵箱被雜物遮住了,可是老頭子依然一天兩次翻開雜物去開信箱。他根本不知道,天下哪有這麼好的郵差會每天翻開雜物把郵件放進去呢? 這就叫做執著。 那些上訪的人,大致也是如此。
中醫 梅璽閣閒話 007 中醫 方舟子堅決反對中醫,說是吃中藥有腎衰竭之虞;其實西藥裡有許多藥可以吃到腎衰竭,其速度和效果都比中藥來得厲害,我的同事就是吃感冒藥而腎衰竭的。 反對中醫的那些人,時常舉出FDA的牌子來,說你得把甘草豆蒄天麻柴胡的分子式列出來,把藥代動力學講清楚,我才承認你是藥。 這真真是笑話了,我們擁護中醫的人士何嘗要求過你把潘尼西林阿莫西林的氣血運行說清楚過?我們何嘗要求過你把這些藥的君臣佐使、五行生剋說清楚過?但我們說過你們的這些不是藥嗎? 反對中醫的人未免太霸道了,你最多說這些花花草草不是西藥,你又憑何說這些不是藥呢? 許多人都被他們騙了,以為FDA真的可以來決定中藥是不是藥。 你想,如果中國的美食要照美國的標準來定,恐怕沒有幾個中國人會同意,那為什麼中國的藥照美國的標準來定,就會有那麼多的人犯迷糊呢? 11/28/2011
[梅璽閣閒話]別用謠言反謠言 最近的一段時間,我都在打假,在微信群裡打。什麼「你不知道的中國真相啦」啦,什麼「美國三代總統沒有做到的事,他做到了」啦,什麼「比美國航母更厲害秘密一武器」啦,什麼「中國援助非洲的背後」啦,數不勝數。 我主要是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打假,這類分章無論唱好中國唱壞中國還是唱好美國唱壞美國,大多數沒有真憑實據,要麼口號式叫囂,要麼雞湯式煽情,照理左派右派應該是界限分明的二個部份,結果他們寫出來的文章都差不多:普遍缺乏翔實的數據論據,缺乏嚴謹的邏輯推導過程,更像是一種「為了論點的正確性而湊字數」的文章,當然,整個中國的教育界就是這麼教中小學生寫作文的。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中心思想」,要求「立意要高」,會議總是重要的,領導講話總是重要的,但要寫一篇為什麼是重要的文章,就得東拼西湊才能完稿;其實並不是寫作技能不夠,壓根就是沒啥重要。長久以來,我們的文章就是這麼出來的,這也難怪微信中大量的轉貼都是這個水準,「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也是啊! 本來呢,我也不想多說什麼,反正在我無區別地指出了大量的謠言之後,我成了左派眼中的「美分黨」,成了右派眼中的「自幹五」。這也沒什麼,新革命眼中的老革命,老革命眼中的反革命,向來如此的。 然而,當我今天看到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有必要公開地再來打次假。 這篇文章來自於「中國社會學」 這個公號,據說是「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垂直媒體平臺,50萬社科讀者聚集地」,你想想,多牛? 這個公號發了一篇名為「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在漫天流言中守腦如玉」(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EzMTYyNg==&mid=2704494032&idx=1&sn=3688f78671f06697aa9d063a440d7066&chksm=bfc5355588b2bc4329ed64a9ab1b0a92a9828680b72d1b33034ac6b5380c860596d39f73e38c&mpshare=1&scene=1&srcid=0227xkSSVZIojKHi9k34HJdS#rd)。 這是一篇「中心思想」為「不要聽信謠言」的文章,「立意很高」,讓我們看看「雄文」的論證過程。 首先,說了一個「蘇格拉底的真假蘋菓」的故事,然而這是一個假故事,蘇格拉底本人沒有著作留下來,他的故事和理論主要是他的徒弟紀錄的,這位徒弟就是柏拉圖。然而在柏拉圖的紀綠中,並沒有這個故事,因為柏拉圖紀錄的蘇格拉底的故事,壓根就沒多少。 其實,大家衹要簡單地想一下,2400多年前,一個能夠以假亂真的假蘋菓,他們是怎麼做出來的?答案是沒有可能,大家去看看古希臘出土文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的流毒很廣,甚至百度百科的蘇格拉底詞條中就有,這也難怪學術界早已不把百度作為「信源」了。2011年遼寧高考作文中也用了這個故事,好在把「蘇格拉底」改成了「一位哲學家」。 第二個故事,阿希的從眾實驗。真相是:不是5個人,而是總共7個人,其中6個是托;實驗的結果有37%的回答遵從了他人的意見。 第八個故事,分為二個部份,小澤征爾和蔡雙雄的故事,一個是指揮比賽中曲譜有陷阱,一個是廉政公署考試中題目有陷阱。查資料,小澤征爾一共才參加過一次歐洲指揮比賽,那是1959年的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衹有一次,一戰成名。然而沒有任何資料可以顯示貝桑松指揮比賽中有過這種陷阱,包括小澤征爾自己的回憶中也衹有對當時參賽身份手續的記憶,要是真有這麼戲劇性的一幕,他本人不可能不記得。 在請教了音樂界的朋友之後,他給我的答覆是這樣的:「首先排一個曲子,譜子怎麼可能只有組委會提供的版本,這些職業指揮家,要看到正確的譜子是舉手之勞的事情。而且如果譜子不對勁,怎麼可能在排練時才聽出來。拿到譜子麼,鋼琴總要自己先過一遍的呀。//而且出這種題去考指揮家,評委會也是腦殘啊。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啊 。。。。//而且,如果譜子上的樂句的確不舒服,很多人也會想辦法把它處理到舒服為止,有什麼絕對的對錯啊。。。。。尤其是藝術歌曲裡,斷句方式不同的唱法比比皆是的//不要說藝術歌曲,就算是Purcell的琉特琴歌那麼簡單的歌曲,上次來上海的Scholl和Alfred Deller的處理方式,斷句方式都有蠻大差異的//編這個故事的人,根本不懂,音樂的彈性有多大。如果是大到演不下去的錯誤,那肯定不會是只有一個人有意見。如果是細微的錯誤,表演時絕對能處理幹凈的」,明白了這個故事有多假了吧? 至於蔡雙雄的故事,已經有人詳細地考證了謠言的來龍去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54611),在此就不贅述了。 其實,第八個故事,稍有常識就可以判斷是假的,是典型的雞湯文路數,展現了一種「唯品德論」的無知,不論指揮也好,公務員也好,「品德」可以的一個考量,但絕對可能是「唯一」考量。中國人普通有著一種「清官情結」,然而一個沒有能力的清官是無濟於事的;有人要擡扛了,難道要一個貪官才好?要知道,「沒能力的清官」的反義詞有三個:「有能力的貪官」、「沒能力的貪官」和「有能力的清官」,哎,叫我說什麼好呢? 你想,一個號稱「社會學權威」的公眾號,都能假成這樣,微信上的信息是不是該多留個心眼啊?我們以後再聊如何識別謠言。 04/26/2017
道理 梅璽閣閒話 021 做事要講道理,不管什麼事。 比如說吧,國家一條禁令,不允許免費提供塑料袋了,為了保護環境,這是件挺好的事吧?我也贊成。不允許免費提供塑料袋,但國家沒說不允許免費提供紙袋子布袋子吧?既然以前的塑料袋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算在超市營運成本裡的,那麼在取消塑料袋後就應該免費提供替代品啊!這道理,很簡單吧? 又比如說,拆蟹粉的蟹,十元一斤的小蟹,一元二元一隻的小蟹,拆蟹粉的工人,人均工資六千元算高的吧?你不能說技術的時候說他們拆得有多快多快,等到賣價錢的時候,說這全是手工活。又快又便宜容易上手更易掌握的手工活,不能靠手工兩字來賺錢,更不能靠只聞蟹腥不見蟹肉來賺錢,這就是道理。 東西可以賣高價,但不可以騙人,你可以說我就賣你這個價愛要不要,但不能說生產力三天做一個而實際上後面的工場裡一天做三個,這也是道理。 09/2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