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kiel封的。
第一,看到錢熠演的《長生殿》,二話不說買下,孰料演的是《迎像 哭像》,說的是楊貴妃死後,唐明皇由於思念,用檀香木雕了一尊像供著,有一大段唱,都是唐明皇演的,錢熠就是扮演那尊像,坐著一動也不動(不能動),強烈要求廢除用活人演像的陋習,改用檀香木公仔,實在不行,長毛絨公仔也行啊。
第二,買了速滑鞋,剛出門去接小豆,屁股就著地了,160斤全壓在一瓣屁股上,那個叫痛啊!
第三,今天哥倫布日,放假,我居然就糊裡糊塗地去上班了。
第四,倒了幾十張CD,誰知iTune的缺省壓縮不是無損的,而是128K的,浪費我多少時間啊!
第五,買了一隻新的硬盤盒,牌子叫「百事通」,結果百試不通,好在最後發現是1394線的問題,用iPOD的線代替,好了,差一點就去退貨。
Related Posts
嘆國人素質低劣 亟呼籲博館收費
8月15日,全國哀悼日,上海氣溫38度以上。上海博物館,人山人海,南門北門目測距離都在200米以上,最終放棄入館。 9月19日,全國中秋換班日,氣溫33度以上,雖然大家都上班,但是上海博物館門口依然有大量人員排隊,排隊三刻鐘,入館。 10月3日,國慶第三天,武漢氣溫30度以上。湖北省博物館,人山人海,GPS測定排隊長度約400米,隊伍在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無隔離欄,險像環生。 10月4日,同事到上海博物館,看葉卡捷林娜二世藏品特展,親眼目睹某民工打扮模樣人物,咳嗽後隨地將痰吐在名畫前的地上,隨後被旁人指責,喚來保安,勒令其當場擦除,後被扭送出館。 10月5日,國慶第五天,武漢氣溫30度以上。湖北省博物館,依然人山人海,中午在餐廳用廳,坐無坐處,遍地食盤、垃圾,幾與火車站廣場相仿;領餐之時,插隊加塞不計其數,忍無可忍,呵斥後稍有收斂。 10月5日,下午三點,湖北省博物館主樓前階梯上,上百人「靜坐」,無它,館內沒有多餘的可供休息的位子了。 10月5日,下午四點四十分,湖北博物館的保安將所有觀眾趕出主樓之外,四點五十分,又態度極其惡劣地催促尚在廣場上人們快速離開。 博物館內,用劣質相機乃至手機拍照的不計其數,閃光燈此起彼伏,屢禁不止。 武漢省博物館楚文化展館,采銅冶銅實景模型,被投擲無數硬幣「祈福」。 10月5日,湖北省博物館,問車馬坑的現場保安九連墩展館在何處,支吾不語,再三問,再三不答。後至服務台問,方知撤展,方悟保安根本就沒聽明白。中國博物館的保安一問三不知,連某個展館在幾樓都呆若木雞,與之相比,國外博物館的保安,對藏品可謂如數家珍。 去年秋天某日,上海博物館,有數名穿著睡衣抱著襁褓嬰兒的遊客,不進展館,只在大堂乘涼。 …… …… 這就是目前中國博物館的現狀,在我們的記憶中,以前的博物館還是可以的,為什麼現在竟至亂成如此呢? 原因來自於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是在2008年1月23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下發的,首先請注意一下各個主管部門的次序,國家文物局排在最後。 這份文件的名字叫做《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段: 「博物館、紀念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是黨的十七大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具體實踐,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手段,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積極行動。 」 恕我淺薄,我實在看不出諸如上海博物館和陝博、鄂博、豫博之類的大型博物館的藏品,從哪一點可以體現出「社會主義文化」來,那些精美的青銅、磁器、玉器、瓷器,哪一件不是體現了封建主義乃至奴隸社會的繁華,其中的珍品別說社會主義階段哪怕到了共產主義,也再現不出來,又和那「社會主義文化」哪裡沾邊呢? 我在此要積極地呼籲博物館恢復收費,試問現在博物館的混亂程度,有幾位七十歲以上博學多識的老人「願意」並且「敢於」再到中國的博物館去?在三十多度乃至四十度的高溫下,又有幾個體弱多病的文物歷史愛好者可以堅持上一個小時排隊而不倒下? 當然,也有人提到了博物館是公共資源,應該每個人都有共享的權利,那麼我想說,正因為「每個人」都有共享的權利,所以不收費排長隊的做法,是剝奪了老年人、體弱多病者乃至時間稀缺者的權利。 另外,「共享」的是文物資源,而非空調資源以及場地資源,上海博物館免費伊始,便有大量的老頭老太天天趕去「孵空調」,甚至於在博物館大堂做起「甩手操」來,既然中國不配共享如此的好東西,那就不要盲目地學國外來得好。 還有,要知道博物館實行免費之後,國家要投入大筆的錢,在《通知》裡也體現了這一點。這是教育的開銷,應該用到刀口上去,在中國這個小學依然要靠「希望工程」來建設的國度,這些錢完全應該先滿足邊遠貧困地區的教育要求,請問是讓更多的人讀小學、識字擺脫文盲要緊呢?還是讓城市以及周邊農村的人看到文物來得重要? 的確,公共資源應當儘量開放,公園就完全應該免費,可我們的武當山、太行山、武夷山、天目山,哪個不是大公園?哪個不是收巨額入山費的?這些山難道不是國家的? 一個沒有「民主」沒有「自由」的地方,卻要實行博物館免費,根本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寫於諾貝爾和平獎頒發日。 上海博物館門前的隊伍,當天近40度 上海博物館門前的隊伍,當天近40度 武漢湖北省博物館門口的隊伍 武漢湖北省博物館門口的隊伍 武漢湖北省博物館門口的隊伍…
修車 停車 忽發奇想
[修車記] 2004年1月16日,鬼使神差,把一個1500W的Philips電吹風插在了點煙器220V電源轉換器上,結果,一開開關,什麼動靜也沒有,於是作罷。一分鐘後,把點煙器插回插座,按下去,就再也沒有彈起來,看來,點煙器的電源燒了。車壞了,修唄,天下豈有開車從來不修的,再說,我也是修過車的人,無非到4S店,把行駛證押在那裡,修好了,把行駛證拿回來嘛。 當時,我在桂平路上,我想「差頭」(滬語:出租車)都是桑塔納的,和我的車是一個公司的,他們應該知道哪裡有修。於是,選中一輛開得不快的差頭,把他逼到路邊,問那個司機哪裡有附近上海大眾的4S 店。那個司機說了一句極其精闢的話「我們這種車,誰上特約維修站修啊?」不過,他倒是知道附近的吳中路上有上海大眾的特約維修站,說是從虹許路轉到吳中路,一直往東開,就能找到。 到了吳中路,一直往東開,路上全是4S店,什麼東風、馬自達、本田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有大眾的,再往前開,路上店越來越少,全是居民區了,心想不對,掉頭吧。 掉了東,從東往西開,過了虹許路,開不多久,遠遠地就看見一個碩大的白色圓盤子,上面有兩藍色的圓圈,正中上下兩個大字,上面是個V ,下面是個W ;這個標幟我再熟悉不過,天天在自己方向盤上看到的。於是,我打開左方向燈,毫不拖泥帶水地劃了一個弧形,到了入口處,看到「待修車輛停車處」的牌子,一踩油門,漂漂亮亮、穩穩噹噹地停好,等著辦事人員過來。 辦事人員走到我的車前,我「熟練」而又「專業」舉著行駛證開門走下車來,優雅地說道「我的點煙器壞了」。 辦事人員也很優雅地說道「先生,這裡是一汽大眾,你的車我們不修」。 …… [停車記] 很久以前 那時,我還是本本族,有一次借了朋友的一輛廂式桑塔納,到天平路上的一家茶室找人。茶室的對面就是著名的「上海男人恥辱的象徵」——巾幗園。可是再恥辱也沒辦法啊,車總得要停吧。巾幗園門口一蹓已經停著整整齊齊的一行車了,衹有一個位置還空著,我就把車頭頂了進去。 那時的我,總共沒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哪知道停車要把車尾先倒進去啊?於是就在哪裡一把前一把後地亂試,很及進地,路邊上街沿的老太太站起來,走到車前「往前」、「打」、「回方向」、「倒」、「再打一把」、「再回一把」地指揮起來。費了九牛二虎(9+2=11 )之力,總算把車停好,打開車門下了車,問老太太「多少錢?」 老太太說:「這裡不准停車的。」 「那怎麼停了這麼多車?」我問道。 「人家敢停嘛,你敢的話,也可以停啊。」老太太說,「不過,經常有車來拖的。」 我詫異道:「你不是收費的?」 「小夥子,我是乘涼的,看你停不進去,才來幫幫你的。」 !@#¥%……&× [忽發奇想] 看到一個貼子,有許多照片,就是什麼「壬00000 」、「庚00000 」之類的軍車牌照,那個叫牛啊,警察一準不敢攔。有個朋友,是學設計的,看到那些照片,不屑一顧,說「這些牌牌,一兩個小時搞定,做起來便當煞咯(滬語:很容易的意思)。」 問題是,你就算敢做,我也不敢往車上掛呀,那可是違法的,違反地方交通法規,違反地方車輛管理法規,其它軍方交通、車管、軍備、軍需什麼的,可能就更多了,借我幾個膽子,我也不敢啊! 轉念一想,有了。可以到電腦刻字社,用即時貼刻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武裝部」或者「總裝備部」、「特種部隊」什麼的字樣,回家後貼在後窗玻璃上。當然,你可千萬別開出去,開出去給警察拿下可別怪我。 貼好了字,就把車停在露天放著,以上海這種空氣污染程度,估計一個星期就夠了,車就夠髒了,要是其間碰上颳大風落大雨更好。等到車子夠髒,就可以把即時貼揭掉了,那些字的印跡還在,就可以開出去了。一般來說,大家都會以為你這種車就是前一段時間什麼「軍轉地」的產物,大家都知道,什麼「軍轉地」,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基本沒人敢來惹你;要是警察真的攔下你,你就跟他說這是道具車,在片場裡的時候「的確」貼過字,但沒有開到路上過,這不,上路了,就撕下來了。規定不准亂貼字,可沒規定一定要洗車吧?太髒當然影響市容,可沒說後窗上一點灰也不能有吧。 照著這個邏輯想下去,可以在後備箱裡用硬紙板做個模版,每回開車出去前,罩在後窗上,然後從地上揚些灰起來,再把模版拿掉,就看DIY…
「聯」字怎麼拼?勒衣安聯?勒煙聯?
看來,我得寫個《陪讀筆記》,女兒還沒碰到問題,我的問題來了。 我的問題是,「介母」在拼讀時,是否要單獨發音,我們知道,ian, iang, iao等等,在《漢語拼音方案》(就是每本字典後面都有的)裡是單獨標為「煙」、「央」、「腰」的,但在請教了不少小學教師後發現,他們在教的時候,是教做「勒衣安聯」的,這樣的話,就失去了拼音本來的意義了,只是認讀(而非拼讀),那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知道,在字母式拼音發明以前,是用反切法的,就是上字的聲母,加上下字的韻母,來拼成一個音,反切法始終只用兩個字,可見ian/iang/iao等,是單獨的韻。 另外,在中國的詩詞曲韻譜裡,這些ian/iang/iao也都是單獨的韻部,個人認為,實在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分開來單獨讀出介母來。
同情一把……
160斤,還好不是尾閭骨。^_^
160斤,還好不是尾閭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