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的人自然就懂了,不懂的也不用去弄懂了,當然,等你懂了之後可能就更不懂了。
Related Posts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新年快到了,先準備紅包吧。 這套抽出內袋,黑白的圖片會變成彩色的。 這套也很好玩,內袋是一串串的。 購買地點:靜安寺地鐵站裡的季風書店攤(不是書店店,是書店攤),每六個十元,買四十元可以送一個。
日子(1月至11月節選)2009年12月4日更新
2月2日 2009年——劍橋扔鞋事件。英國當地時間2月2日下午(北京時間2日2日晚23時30分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劍橋大學發表了題為《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演講,被不明人士擲鞋騷擾(人民網報導隱去「擲鞋」,改稱「現場突遭闖入者高聲騷擾」),溫家寶總理隨即說:「這種卑鄙的伎倆,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人類的進步,世界的和諧,是歷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了的。」 5月7日 2009年——七十碼事件,是指發生於2009年5月7日,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發生一起改裝三菱車(車牌:浙A608Z0)因超速駕駛撞死人的事件。杭州交警依據肇事者及同伴說辭初步認定肇事車輛當時時速只有70公里並控制媒體報導進而導致譚卓事件立刻成為2009年的網絡熱點。 5月10日 2009年——鄧玉嬌案,是指2009年5月10日晚發生於中國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野三關鎮的一起賓館女服務員基於自衛目的,刺死、刺傷鎮政府人員的刑事案件。 5月19日 2009年——綠壩事件。2009年5月19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於計算機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的通知》,通知要求2009年7月1日之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的個人計算機出廠時應預裝最新版本「綠壩‧花季護航」。 6月4日 2009年——中國互聯網維護日。該日,各大網站進行了停站維護:比如豆瓣網和詞酷網都聲稱每年的6月3日至5日是「中國網站維護日」。著名的百度校園貼吧早於5月26日開始清理違規信息,不准留言,多間大學的討論區,包括北大未名討論區均無法瀏覽。以言論自由聞名的牛博山寨網在首頁明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6月2日開始罷工3天;網站「點點點」首頁列出「各位不明真相的群眾﹕我自願於6月3日晚永久封閉空間」;「文化先鋒論壇」亦聲明「因『技術』原因,本論壇『被關閉』數日。天氣降溫後再造訪」。而「wandsea」網站,雖然把網站關掉,卻在首頁播放香港樂隊Beyond的《抗戰二十年》。 6月18日 2009年——「心神不寧」事件。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實習生高也冒充大學生接受採訪,指責谷歌存在大量色情和低俗鏈接及圖片。 6月21日 2007年——黑磚窯事件。截至6月21日,山西打擊「黑磚窯」專項行動已解救農民工359人,其中,被拐騙的174人,被強迫勞動的185人,還有智障人員65名。 6月28日 2008年——俯臥撐事件,即「甕安6‧28嚴重打砸搶燒突發性事件」。7月3日,「俯臥撐」一詞開始遭到中國大陸許多論壇的屏蔽,天涯社區已無法發出帶有「俯臥撐」關鍵字的帖子,而百度「俯臥撐吧」亦被刪除了大量帖子。據《南方都市報》稱,「俯臥撐」成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被屏蔽的網絡熱詞。 6月29日 1998年——克林頓訪華期間,在北大演講,遭「反美鬥士」馬楠痛斥美國人權狀況。馬楠,北京大學中文系94級,畢業後出嫁美國,目前與丈夫及兩個孩子定居美國。據數年後的訪談得知,馬楠此舉是為了讓在美國的前男友可以通過電視直播看到她。 7月1日 2008年——楊佳襲警案是2008年7月1日在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分局發生的警察遇襲導致六名警察身亡、五名警察及工作人員受傷的事件。 7月2日 2008年——電擊戰網癮。2008年7月2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第一線》欄目播出紀錄片《戰網癮:誰把天才變成了魔獸》,以讚揚的口吻介紹了山東精神病醫生、中專生楊永信治療青少年網癮的相關事蹟,將《魔獸世界》描述為一個血腥暴力恐怖刺激的網絡遊戲,並刻意突出網癮與《魔獸世界》之間的聯繫。該節目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2009年8月15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節目《新聞調查》報導楊永信使用禁止生產的非法設備、節目中一小女孩表示「願意」在楊永信那戒網卻神情異常(暗示楊永信強迫「患者」說謊),以及節目末尾的「舉手調查」結果,將反楊聲音推上新的高潮。 7月8日 2009年——飯否關閉。7月7日晚11時許開始,飯否全站無法更新消息,輸入框提示信息為「抱歉,飯否全站暫時不能更新消息,預計7月10日晚恢復。」私信功能並沒有被屏蔽。7月8日零點之後,飯否首頁無法登陸,但可以訪問Wap版頁面和iPhone版頁面。7月8日下午16時48分許,飯否各域名無法解析,所有服務器被關閉。 9月8日 2009年——釣魚執法事件。2009年9月8日下午,張暉駕駛一輛皖牌福特轎車,遇到一鉤子,在閔行區北松路1358號被區交通執法大隊執法檢查時查獲。9月14日,區交通執法大隊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10月29日,張暉從閔行區建交委,領取他此前被罰沒的10200元罰沒款,其中代駕費200元。此案牽扯出全國多起類似案件。 9月21日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又稱「毒奶粉」事件。中國大量奶製品中含有三聚氰胺。截至該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諮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癒出院1,579人,死亡4人。 10月3日 2007年——周老虎事件。中國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城關鎮文采村村民周正龍宣稱於神洲灣拍攝到瀕危動物野生華南虎的照片。陝西省林業廳於當月10號確認照片所拍確為華南虎。2008年6月29日陝西省政府新聞發佈會通報周正龍所拍攝照片中「老虎」實為老虎紙畫。…
路名,國際接軌,油價
好友Kitty(H)曾經和我談起過上海和香港的區別,那次我們是接著別人的話題,說起上海和香港相比,到底哪個更好,更有前途,最後Kitty做出了一個總結性的發言,說到上海和香港相比,有「四大不如」,而這四大不如,來自於「四大封鎖」。 Kitty說的封鎖分別是新聞封鎖、互聯網封鎖、金融封鎖和地圖封鎖,前兩者自不必說,金融封鎖指的是人民幣匯率和外資銀行在中國的運作,也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至於地圖封鎖,倒是可以說幾句了。Kitty是一個飛行愛好者,並且擁有commercial license,我曾經在Reno坐過她的飛機,她也一直夢想可以在中國飛。 中國的確有私人飛機的飛行業務,只要辦妥相應的手續,就可以在中國飛了。然而Kitty的中國飛行夢,可謂是「好事多磨」,申請了一次又一次,都獲不得批准,好不容易批准了,她「心心熱熱」地到了龍華機場,又被告知飛行計劃取消。最後,總算是讓她飛了,但是目的地和航線都不是她定的,只允許她按指定的線路,從上海飛到南通。在那以後,她又飛了兩次,依然只允許上海到南通,而且在她飛的時候,中國方面還特地安排了一個人,坐在她的邊上,看看她「到底做些什麼」。 後來,Kitty建議我也學飛行,我也完成了所有上機前要做的理論課目,那時,我才知道,所有的飛機飛入、飛出中國,使用的都不是中國方面提供的地圖,而是有一家叫Jeppesen的公司製作的航圖,其原因有二,第一航圖的標準是Jeppsen制定的,他們的航圖被認為是標準航圖。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則是中國方面認為航圖是國家機密,不得外傳,所以國外的航班飛到中國來,只能用第三方的航圖,有點可笑吧? 另外有一次,有家美國的環境保護公司在上海搞一個項目,反正是和上海的大氣、水源相關的,但是由於最後沒有拿到上海的地圖,只能讓計劃泡了湯,可見地圖有多麼的重要。如今,Google Earth的民用衛星地圖服務,已經達到60cm的精度了,而中國卻只有旅遊交通地圖是公開的,其它則全是保密地圖,這樣看來,要讓上海和香港平起平坐,還真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有許多人詬病上海的英語太多,然而Kitty認為,上海要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英語實在太少了,她對「國際化」的理解很簡單,就是:只懂英語的人,從下飛機開始,到再上飛機,在這個城市能不能自如的生活(有翻譯的不算)。Kitty說,別的暫且不論,光是浦東機場,就沒有做到這一點,別說從業人員的業平不行,就是很多標識也讓老外們摸不著頭腦,後來我留心觀察,的確也是這樣,只是叫我細細說來,倒好像也說不上來。 正好,今天上午,在銅仁路吃紅燈,看到文前照片中的那個路牌,你說有中文、有英文,也算是接軌了吧?然而,仔細看看,還真不是那麼回事。大家看,第一行,西藏譯作「Tibet」,乃是從「吐蕃」而來,算是沿用國際慣例吧?那麼第二行的「陝西」就也應該沿用國際慣例,譯作「Shaanxi」才對,只有一個「a」的話,指的是「山西」。同時,既然是一塊中英文對照的路牌,那麼下面的「銅仁路」,也應該有英文不是?否則,也太偷工減料了不是? 說到英文的路牌,很有感觸,許多老外去開高速,都是讓人把沿路會出現的路牌,叫人用中文打印了貼在方向盤上去對照的,我問他們既然路牌都有英文,為什麼不直接看英文呢?原來,中國的那些路牌,即使有英文,也從來沒有考慮過英文字母的特點,在高速上,按照目前的那些標識,以一百多公里的車速,是根本看不清英文字母的。被老外們這麼一說,再仔細一想,倒是果然,在高速上,每個出口的英文都是隨著漢字標在一起的,有些出口帶的翹舌音、後鼻音太多,整個譯名就很長,為了要在一行裡放下,只能減小字號,結果弄得根本就看不清。 再來說譯法,我一直開玩笑說把「西藏路」譯成「Tibet Road」,是犯了「政治錯誤」,玩笑歸玩笑,我們來談談實用性。如果有個老外,看到「Tibet Road」,然後去問路,你說有幾個人會告訴他正確的方向呢?要是上海有條「鐵板路」,那肯定是把他指到那兒去了;那如果老外問的是「Xizhang Road」呢?我猜就算不懂任何外語的老頭老太,也能明白老外到底想到哪兒去了。 國際接軌,說起來是句很容易的話,可做起來真的是很難啊。現在,但凡要收錢,就說是「和國際接軌」,於是有了跨行查詢費、有了排污費、有了最低存款手續費,等等,等等…… 最可氣的是,只要國際油價一漲,發改委立馬跟進,說是「與國際接軌」,我們不說你中石化進口的石油本來就是劣質油,對高純度石油的價格本來根本就沒這麼敏感,就算你買的都是「市場價」的好油,那為什麼國際油價跌了,我們這邊卻「不和國際接軌」了呢? 這不,油價已經連著二個多月持續下跌了,昨天更是跌到了今年的最低點,然後發改委說話了,說「我們要繼續觀望一下,免得油價反彈,中國人民已經被油價弄得太累了。」,甚至發改委的副主任張國寶12日還表示「儘管國際油價近期有所下跌,中國國內汽油價格仍有上調的必要」,乖乖隆的冬,這是人說的話嗎?你發改委每次漲價,不都是和「國際接軌」的嗎?為什麼偏偏到了要跌價的時候,就接不上軌了呢? 發改委,到底是什麼?有網民戲稱為「發財手段不斷改變委員會」。
梅璽兄,我現在在寫一本《鹼性飲食》的書,裡面引用到了您的文章。能否告知您的聯繫方式,我把相關情況用郵件方式給您匯報。我的手機號碼:13472762498.多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