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雜想——梅璽閣主胡論教育之一

  今天是高考的最後一天,小朋友們可以放心地玩了,不過估計那些家長們還不輕鬆,還要又驚又怕地等著發榜。我在想,高考應該改成一卷式的,什麼語數外、文史哲都放在一張卷子上,全用選擇題,上午交卷,下午批卷,晚上發榜,可以減少許多無奈的等待。上午考了試,晚上就發榜,該慶祝的慶祝,該打屁股的打屁股,該找工作的找工作;別像現在,考是考好了,還要等上十天半月,考的好的,也不見得玩得好,考得有點玄的,更是不知如何捉手放腳,何苦呢?如今已經是信息時代了,考場也早就有電腦網絡了,試題掃瞄本就是個很簡單的事,一掃瞄,就發送到中心機房,然後打分、彙總、公佈,一個下午足夠了,連股票市場都在運轉,區區高考,要容易得多了。   什麼?作弊?黑客?那算什麼?銀行系統不也在轉,不是能力上行不行的問題,而是主觀上願意不願意的問題。當然,一旦施行這種項目,那些老家夥的地位便受到影響了,選擇題的答案,不再是當爭議出現時,有某個「德高望重」的人說了算了;而且,閱卷冿貼、高溫費,什麼什麼的都不再有了;錢呢,被那些穿著拖鞋拉網線的小青年,除了重新啟動機器外「什麼都不懂」的網管給掙去了。高考變成這樣的話,我想,短期內,那些老家夥們是萬萬不願看到的。   上海這幾天,全是為了高考,交通明顯暢通了,司機沒事都不敢從考場門口跑,考場的路口有警察把守,你要是在考場外按喇叭,那叫「罰你沒商量」;我就在想,平時那些醫院門口,救護車被堵在外面進不去也可算是屢見不鮮了,也沒見個警察來幫忙啊。學樣附近的賓館早被預訂一空,飯店的午飯也早就定了,出租車更是在幾個月前就被電話定完了,害得我上班都成問題。然後,衛生局嚴陣以待,如果哪家飯店喫壞了考生的肚子,就等著被收拾吧。   再來聊聊家長,前天新浪網上有一篇文章叫做《莫把緊張帶給孩子》,昨天電視裡又有個新聞說是一群家長在考場外的路口組成自發「護考隊」,攔截車輛不讓通行,大前天又有我的舅舅為女兒在新西蘭選擇什麼大學而發愁。我真是搞不明白了,現在的家長都怎麼了?都「瘋了嗎」?高考的孩子,大約都有十八歲了吧,已經完全具有刑事能力了,說得過份一點,「在舊社會孩子都有兩個了」,卻還依然要父母如此擔心,到底是孩子的不是,還是家長的不是?我看,是教育體制的不是。   還有一次,車上一下子聽到兩條新聞,一條是說南京大學的新舉措,在學生一年級昇二年級的時候,把過去一年孩子的表現寫信告訴遠在外地的家長;另一條是說學校附近的賓館開設鐘點房,記者暗訪,發現學生包租,甚至在後來,還在電視中看到某電視臺偷拍的學生開房的鏡頭。奇哉,怪哉,這兩個新聞,恰恰是現在學校、媒體以及各方面不顧學生個人隱私、濫用職權的最好表現。試想,學子求學在外,已經生活完全自理,又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人,他們的所作所為,由他們自行負責,有什麼必要非把父母牽扯進來?再說了,如果有什麼不是,應該承擔責任的是學校,而不是父母啊?至於第二則,就更可笑了,那些電影學院的孩子,在校就成名,床上戲也拍,裸戲也拍,也有同居男友,媒體便極盡吹捧;可一般的學生,兩情相悅,學校又不提供廉價雙人宿舍,苦難的學生衹能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省喫儉用,方能偶爾租一回鐘點小屋,如此真情切切,是謂可歌可泣,何錯之有?   說到教育,想說的真是有許多,以後想到一點,就寫一點吧。上海這回的高考題目是《忙》,出的真不錯,很有上海的特色。 June 7-9, is the period of Gao Kao (高考,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 . Which is already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Baking FAQ

FAQ 關於烘焙原料及工具的問題 這個問題請大家參閱梅璽閣夫人同塵軒主寫的西點原材料及工具採辦小貼士(上海),也歡迎在那兒跟貼發表更多的信息。

Baking FAQ

FAQ 關於烘焙原料及工具的問題 這個問題請大家參閱梅璽閣夫人同塵軒主寫的西點原材料及工具採辦小貼士(上海),也歡迎在那兒跟貼發表更多的信息。

Food Material FAQ

FAQ 關於食材的問題 請大家在詢問此類問題的時候,先找手邊的資料包括互聯網查一下,最好不要問出「butter和cheese有什麼區別」以及「魚片和蝦仁有什麼區別」之類的問題,閣主與夫人更願意回答「面包用乾酵母還是鮮酵母」和「魚丸用草魚還是鰱魚」之類的問題。 問:哪裡可以買到泰國菜和印度菜的調料? 答:七莘路的樂克多超市,有泰國菜的調料,包括泰國咖喱和冬陰功調料,還有馬來西亞的Laksa調料以及新加坡版的海南雞飯調料,椰漿也有。印度菜的調料可以到永嘉路的印度小廚,以及水城路虹橋路的本傑明飯店買到,本傑明的菜價不便宜,但調料很便宜。

[山西]食在山西-2003年9月28日至10月7日見聞

食在山西-2003年9月28日至10月7日見聞 2003年9月28日 星期日 晚飯:上海新客站粵秀小喫廣場 (這頓雖然是在上海的,但這段行程從離家開始,因此也放在一起) 上海近來交通奇堵,下午二點丈母娘來電囑咐儘早出門,說是外面已經堵不不行。 我們的火車是六點五十分的,於是早早接了 Lara 回家,便出發了。四點二十離家,果然東西高架已經堵得嚴嚴實實,車輛幾乎不動;而且還多了許多平時高架上並不容易見到的大型客車。五點半,我們總算到了新客站, Lara 已經嚷著肚餓了,於是給她買了兩個 donut 。 火車站對面有家粵秀酒家,樓下便是粵秀小喫廣場。小喫廣場是大食代式的佈置,有各式櫃臺,燒不同的東西,人們自己到各個攤位上去拿飯食。唯一不同的是,這裡是先拿後付款,店家攔了一道隔欄,等拿好東西,一定要經過出口,就在那裡付錢。 東西蠻好,價鈿也便宜。我們拿了一份粵秀白斬雞( 10 元),想來用店名命名的菜應該不錯,果然。 Sam 要喫河粉,而且不要澆頭,於是拿了一份清炒的( 7 元),我則拿了一份生菜魚圓方腿血湯( 10 元),總共有一個魚元,一個鵪鶉蛋,兩個半爿方腿,全給了 Lara 了。菜點不錯,人也高興,便喝了瓶啤酒。 後來 Lara 要烏龍茶,衹能花 5 元錢替她買了一瓶。…

Perl XML FAQ

Perl XML FAQ Version 1.1中文版 by Jonathan Eisenzopf由邵宛澍翻譯 Credits 感謝Clark Cooper, Matthew Sergeant, Enno Derksen, Ken MacLeod, Rob Cameron, Asakura Hiroshi以及Wanshu Shao(邵宛澍)對此FAQ作出的奉獻. Overview 這份FAQ包含了通過Perl使用及操作XML的信息. 如果有任何的糾錯或添加信息要求,請直接發電子郵件給 eisen@pobox.com. 這份FAQ可以在http://www.perlxml.com/faq/perl-xml-faq.html找到. Asakura Hiroshi為這份FAQ建立了一個日語譯文,可以在http://db-www.aist-nara.ac.jp/xml/perl-xml-faq-j.html找到, Wanshu…

詩韻與詩的欣賞角度

余於上週六下午參加校文學社的一個活動,談到一些關於詩的問題,有感而發,戲二筆。 詩韻 淮左兄談到一個詩的旋律即音樂性的問題,與余就「詩是否必須押韻」商契了許多時。余竊認,詩是需要押韻的。有詩就有韻,此是一證。蓋《詩三百》第一篇之《關睢》,「鳩」、「洲」、「逑」就是韻腳,而且,注意了二句之間的隔句押韻,避免了太強的節奏感。末篇《殷武》第一章用韻「武」、「楚」、「阻」、「旅」、「緒」,可見,《詩經》已經是很注意用韻的了。 淮左兄又言,新體是突破舊傳統的,卻殊不知,新詩在突破舊傳統中,廢韻卻失敗了。朱自清言:「舊詩詞曲的形式保存在新詩裡的,除少數句調還見於初期新詩裡以外,就沒有別的,衹有韻腳。這值得注意。新詩獨獨接受了這一宗遺產,足見中國詩還在需要韻,而且可以說中國詩總在需要韻。」(《新詩雜話》三聯書店,八四年版)。 韻是一種復沓,可以幫助懷古的強調和意義的集中。誠然,寫詩不能拘泥於韻,象句句碰頭的「柏梁體」,最終沒人去讀,沒人去學,那是由於韻腳太密,便失了興味的緣故。的確,有人嘗試過「五步無韻詩」,「四步無韻詩」(在新詩時候),但終究未能推廣起來。 要流暢?說話就很流暢,而又有句話叫謂「說得象詩一樣」,為何?蓋詩該採用說話的調子,但終究不能象說話一樣,它用的是提煉的說話的調子,既如是,則押韻也就不至於妨礙詩的自然。 詩是必須有韻的,這道理就像「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一樣簡單。於是,詩的問題上,不必再去研究是否要押韻,而是應該談談韻的間隔及通押、轉韻的問題。即如何活用韻腳的問題。 詩的欣賞角度 在我國的文學批評傳統上,有一個成語,也可以說是文學批評術語,叫做「知人論世」。「知人論世」的意思就是學習文學作品,必須先瞭解這部作品及其作者的時代背景。「知人論世」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清武英殿本)。 余舉一例,可證其詳。初唐王績有《野望》如左:「東臬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天相識,長歌懷採薇。」王績身經隋唐二代,顯而易見,要讀此詩,僅知此是不夠的,必須知道這首詩是寫唐還是寫於隋。明人唐汝詢作「唐詩解」評此詩曰:「此感隋之將亡也」,清人吳昌祺在《刪訂唐詩解》中說:「然王嘗仕唐,則通首隻無相識之意。」而何又煥則在清人顧安的《唐詩消夏錄》中增批了一句:「王無功,隋之遺老也。『欲何依』、『懷採薇』,可見其志矣。」由上可見,讀詩必須知人,知人則必須論世。 以上只作拋磚,蓋才疏學淺之故也。 癸酉年三月初七於梅璽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