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遊

[臺灣紀遊]臺南城隍有幾多第五十九




我的母親是基督教徒,从我的太外婆開始,到我外婆,到母親,她們至少是三代的基督徒了。說來有趣,我外婆家只有外婆和母親是基督徒,我外公和另外六位阿姨娘舅都是迷信徒。上海人有在大年夜祭祖的習慣,所以每到大年夜,都是六位阿姨娘舅的事,摺鍚箔的摺鍚箔,燒齋飯的燒齋飯,很是熱閙,每到這個時候,我的母親只能「袖手旁觀」,照她們禮拜堂的說法,這種時候基督徒是不能施以援手的。
我母親是個非常虔誠的教徒,她還是唱詩班的成員,除了每週的正常禮拜外,還要參加唱詩班的排練。每當我的母親去到別的城市,特別是要待上幾天的時候,她就會問清楚當地教會的所在,照她的話「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找到主的家」。還好中國的教會只要是公開的基督教會,就一定是三自愛國會,否則的話,叫做「非法地卡反動教會」。
這種情況就很簡單,只要是教會,就是同一個「主」,不會搞錯。但是這種情況,放到城隍老爺身上,就不一樣了,我在介紹臺南府城隍廟時說到過,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那麼問題來了,我是個信上海城隍的,那麼我到了蘇州怎麼拜呢?去蘇州城隍廟拜?然而全國的教會都是主的家,可是蘇州城隍廟並不是上海城隍的家啊!那是春申君黃歇的家。
那怎麼辦?福建人解決了這個問題——城隍帶着走。最早到臺灣的福建朋友,不但把媽祖帶到了臺灣,連本土城隍都帶着走,甚至城隍爺還捲進了戰爭。
當年泉州閩南人有三大族群,分別是三邑人、安溪人和同安人。1853年,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發動「頂下郊拚」攻擊,攻打同安人,然而在地理上,這兩派當中是安溪人,於是三邑人騙安溪人「燒廟借道」,說是戰爭結束後給安溪人重新建廟,結果同安人被打敗,而有三十八位同安勇士為救走城隍爺而捨命捐軀,「戰後」同安人選址臺北大稻埕建霞海城隍供奉,而「霞海城隍」則因祖廟在福建同安「霞」城(下店鄉)的臨「海」門而得名。
臺南忠澤堂,又名米街忠澤堂,供奉的是石獅城隍,石獅城隍是从永寧分靈而來的,永寧城隍在明朝被封為「忠祐侯」,所以石獅城隍也沿用這個稱號。
1936年,有三位王家兄弟从臺南到泉州行醫,及至次年,政府趕走臺胞,遂帶回了石獅祖廟敕封忠侯城隍爺一尊,也就是現忠澤堂中供奉的城隍爺,那不是臺南的城隍,而是石獅的。
在這之前,1888年的時候,有兩位王家先人从泉州來到了臺南,在米街開店做生意,後來他們1895年時回泉州省親,返臺時帶回了保安寺保安廣澤尊王一尊,如今也供奉在忠澤堂中。
大陸的城市,一般一個地方只有一座城隍一位城隍,上海有三位城隍,但主要還是秦裕伯。一個地方只能有一個第一把手不是?否則不得打起來?但是臺南的城隍,乃至各享香火,和睦平安。
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整個臺南市,不算臺南縣,有「城隍」名的寺廟有九座,其中又以「府城隍」和「縣城隍」為最大,加上安平城隍廟三座乃是官建。
九座城隍廟中,有一座叫做「小南城隍廟」,主祀的城隍爺叫做「朱一貴」,他是一個養鴨子的,被譽為「鴨母王」,他曾在1721年起兵反清,七日內从羅漢內門一路打進府城,後來民眾為了紀念他,就把他奉為了「小城隍」。這座廟中另有「大城隍杜義昭,三城隍雷域輝」陪祀。小南城隍廟曾有義塚,專門收葬反清義士。
另外又有七座寺廟,雖無城隍之名,奉祀的却還依然是城隍老爺,忠澤堂就是其中的一座。我將蒐集來的資料做了個表格,附在文後,但可能還有遺漏之處,若有朋友知道,敬請告之。

看坪境安宮 臺南市七股區看坪52之12號 1913 城隍大境主 網頁
下義合保興宮 臺南市七股區義合里9鄰72號 1953 城隍保生大帝 網頁
忠澤堂 臺南市中西區新美街181號 1945 石獅城隍爺 網頁
東城隍 臺南市中西區萬昌街二二號 城隍
台灣府城隍廟 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133號 官建 1669 台灣府城隍爺 網頁
小南城隍廟 臺南市中西開山路289號 1994 朱公一貴 網頁
城隍祠 臺南市北區六甲里公園路451巷99弄19號 城隍 網頁
台南首邑縣城隍廟 臺南市北區成功路五福里238巷52號 官建 1711 縣城隍爺 網頁
小北城隍廟 臺南市北區西門路4段國姓里70巷17號 1968 城隍 網頁
東豐恩隍宮 臺南市北區重興里東豐路305巷51號 1977 天下第二都城隍爺 網頁
小北鎮山城隍廟 臺南市北區長北街196號 1976 鎮山城隍爺 網頁
城隍廟 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121巷1號 官建 1749 城隍爺 網頁
昌安宮 臺南市將軍區昌平嘉昌里19鄰62之2號 1946 城隍尊神 網頁
大灣城隍宮 臺南市永康區南興路112巷82弄7之1號 城隍 網頁
太城宮 臺南市白河區內角里5鄰60之1號 1958 城隍 網頁
竹安宮 臺南市鹽水區土庫水秀里136-2號 1984 城隍爺 網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