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食話 蘇州 [上海]松鶴樓百年老店 創新意麻辣牛蛙 by Yule Show 08/29/2009 8月22日,妻舅公九十大壽,閤家赴蘇州祝壽,松鶴樓擺宴,吃得很飽。 另有清炒蝦仁、蹄筋、扇貝、櫻桃汁肉、鍋貼、棗泥糕、壽麵等沒有照片。 泡椒鳳爪,第一個菜就不是蘇州菜 萬年青 海蜇 米塞藕,這是尚未動筷時的樣子,蘇州店家也太「做人家」 醩鴨舌、毛豆 醬鴨,極其中規中矩的老味道 醃蘿蔔 八寶素鴨,共12小塊 (新式)牛排,嫩 鱔絲,胡椒粉放得太多 先烤後煎的饅魚,非日式,皮太硬,肉的口感相當好 麻辣牛蛙,褐色的是雞鴨血,味道一般 松鶴樓的名菜——松鼠鱖魚,
[尋味LA]一面之驕上海麵 隔靴搔癢真奇怪-Q38 Noodle House, San Gabriel 我有強迫癥的,每年看到「髮」、「發」不分,「面」、「麵」不分的時候,我會非常難受,特別是這幾個字用錯的時候;其它的諸如「鬆」與「松」啦,「乾」與「幹」啦,要稍微好一點。我曾經坐在上海的一家茶餐廳,把他們繁體菜單上用錯的字全都劃了出來,改完繁體之後,又把英文翻譯校對了一遍,因為他們讓我免費喫東西,我總得做點什麼事回報吧? 那天下班,開車沿著Mission Dr.一路往東,正好喫了個紅燈,東張西望中看到右手有家飯店,招牌是「一面之驕」,我就想:乖乖,好霸氣的店名啊!看一面,也傲驕給你看。再看到店面的玻璃窗上貼著的紅字「現炒澆頭面」、「鹹菜黃魚面」,讓我難受起來了。這分明是家麵館嘛,應該是「一麵之驕」才對,下面二條中也用了簡寫的「面」,而「鹹」字也是簡體,如此簡繁混用,算是特色嗎?另一邊的玻璃窗上貼著「老上海小籠包」、「老上海生煎包」,也讓我難過,要說老上海的話,就該叫「生煎饅頭」、「小籠饅頭」,至於「包」,要等天山大包出名後才進入上海話語境中,那已經是新新上海了。 回家上網查了一下,還真是家上海麵店,主要就是生煎小籠麵條和一些上海的小菜,真的是「小」菜,烤麩、小排之類的東西。我對他們的中文店名有意見,沒想到有人對他們的英文店名也有意見,英文店名叫「Emperor Noodle」,譯成中文是「皇帝麵條」,那人就問為什麼沒有「領導BBQ」、「總司令牛排屋」、「暴君披薩」或是「沙皇塔可」之類的店? 越發讓我好奇起來,隔了二三天,就和阿杜一起去了一回。下午一點多到的,路邊正好有車位,就沿街停了,其實後面還有個停車場的。走進店裡,沒想到裡面還挺大的,原來店是L型的,店門衹是短邊的一小部份。走進去,老闆坐在店的中央,用上海話說「幾位啊?隨便坐。」,店的中央還是出菜的地方,佈局蠻有趣的。 菜單上牛蛙麵、蔥油開洋麵等,居然還有辣肉麵,辣肉麵會比我做得好?不可能! 我點了鹹菜野生黃魚麵,阿杜點了腰肝麵,服務員問我們要不要來點小菜,想來想去,點了素雞。 店堂裡有二檯大的平板,一檯放著英文節目,另一檯放著中文的,我覺得他們應該放我的四大金鋼或生煎紀錄片。噢,算了吧,上次曹家渡那家賣豆漿點心的循環播放我的四大金鋼,弄得大家以為是我開的,關鍵那家實在太難喫了。 坐了一會兒,素雞上來了,咬了一口,正面是熱的,反面是冰的。把服務員叫了過來跟她說,結果服務員說:「這個本來就是冷菜。」,那也不能一面熱一面冷吧?服務員很不情願地拿走了,說「你要喫熱的麼我拿出幫你打一下。」 等素雞再來的時候,的確是熱的了,但這素雞也太酥爛了,這是完全炸透後浸湯汁的,實在太爛了,完全就是在喫渣了。等麵的時候,有「油耗氣」傳出來,隠隠地,越來越重。這就有問題了,而且是飯店的大忌。第一,通風和油煙機有問題;第二,油好久沒換了,飯店的確不可能每次炸東西都用新油,但要經常添加新油,我估計這家的油桶也好久沒洗了。 十來分鐘,東西上來了,先說我的黃魚麵。黃魚是大黃魚,而不是上海常見的小黃魚,想想也是,美國人工最值錢,這樣的大黃魚,二刀片出二個魚身來,裹點粉一炸即成,衹是大黃魚沒有野生的,然而誰會真的去計較一家麵店的魚是不是野生的呢?更何況還是大黃魚,想想也不可能呀。麵湯的顏色是對的,舀了一口,味道還可以,一點也不腥,然而一點也沒有魚湯味。估計是有人點,但拿條黃魚炸一下,而不是一堆黃魚骨煎了熬湯的,湯就是一般的骨湯。湯不夠燙,那也算了,問題是麵出了問題,麵是廣東麵,而不是上海麵,廣東的那種黃色的鹼麵。 就在這時,走進來幾個人,看來是常客,對老闆說「儂招新廚師啦?啥地方人啊?」,老闆說新招的是廣東人,那幾個老客人說「我看儂幹脆闘廣東店算了。」 二片魚身很大,我分了片給阿杜,他的澆頭是過橋的,醬爆豬肝豬腰。嚐了塊豬腰,處理得相當好,沒有一絲怪味,又很嫩,剞花也中規中矩,表揚。又喫了塊豬肝,太老了,這時起了個油鍋,油溫很高時下了豬肝,又去拿豬腰,再下到鍋裡,等豬腰恰好的時候,豬肝已經老得不能喫了。 墻上掛著老上海的照片,看點頗有親切感,不過我又不是那種懷舊的人,我是展望未來的。 然而我展望不了這家店,所以,尚未在洛杉磯找到好的上海麵店;對了,不準用我的紀錄片。 [googlemaps https://www.google.com/maps/embed?pb=!1m14!1m8!1m3!1d13214.922627243266!2d-118.1111692!3d34.1020398!3m2!1i1024!2i768!4f13.1!3m3!1m2!1s0x0%3A0xf109e3f1d7bb70e6!2sEmperor+Noodles!5e0!3m2!1sen!2sus!4v1502385378033&w=600&h=450] 08/09/2017
[上海]韓羅苑 03/24/07 晚宴 上午十點,Sam打電話給韓羅苑定位,只聽Sam說「是不是龍柏韓羅苑?」、「我要定位」、「六七個人吧⋯⋯」、「要個包房」、「啊?沒有包房啦?」、「來了再看看?」,最後聽Sam說「沒有包房就算了吧。」 下午一點,在恆隆鷺鷺吃完,我不死心,再打電話,這回我打的,「我要個包房」、「八個人」,最後我說「噢,好的,釜山包房。」 記住,定韓羅苑的房間,一定要說「八個人」,因為他們有六個人位子,讓你擠擠可以坐七個人,不捨得把包房給你。 晚上六點,準時到達龍柏韓羅苑,開吃。 韓羅苑其實並不便宜,奇怪的是,我老爸居然說便宜,一般的店,我認為便宜的,他說不便宜。 餐前送的小碟,照片下方的那塊白白的,是土豆泥,土豆泥前的是牛肉,辣的,很香,很酥,但不柴,裝得多一點,當冷盤賣,加一下熱,當熱菜賣,一定都挺受歡迎的 炭火來了,是鋼炭,而非木炭,鋼炭灰少,熱量大 蓋上烤架,韓羅苑有個好處,就是烤架換得特別勤快,不像有的店,烤架已經很髒了,尚且「千期萬待仍不換」 烤培根,很香,一下子點了兩盆 烤牛舌,這是生牛舌,沒有醬過的,原汁原味一點,但是比醬過的硬,吃不慣的朋友,可以點醬過的牛舌,嫩而入味 烤精品五花肉,很好吃的東西,但是挺難烤的,這玩意油大,包生菜吃最好 韓國冷面,有兩種,玉米面和芥麥麵,芥麥麵的更韌一點,一般這道冷面,都是坐下就點,讓店裡先上先吃,然後再吃燒烤,如果要分吃的話,需要用到店裡的剪刀,把面剪開 我的最愛之一,串烤牛板筋,酥而有彈性,四元錢一串,事先烤好的,端上來就可以吃,再烤一下也可以 烤小墨魚,記得有個瀋陽的朋友,發音作「咪鬥魚」,挺好玩的,但是我後來學著說,居然沒有東北人聽得懂的 大醬湯,看著不錯吧,其實是很小很小的一鍋,不過味道很好哦 sushi,扁而薄,遠遠不及日式店裡瘦而長的那種 烤醬好的牛肉,鮮美啊,肥而多汁 炸小蝦,就是小的河蝦啦,要是我在家裡做的話,一定把須都剪了 玉米餅 炸蔬菜,可能是仿天婦羅吧,其實並不是很像,長的是山芋,很甜很糯 看到吧,480元,其實並不便宜,那天喝得多了(不止單上的兩瓶真露,因為碰到了小豆的同學圓圓,結果圓圓爸爸盛情,請我喝了幾杯二鍋頭),連贈券也忘了拿,其實贈券只能吃午飯,而且拿了贈券就會來,來了又會拿,拿了又要來,來了還有拿,來來拿拿無窮盡也,生意經不錯。 03/28/2007
[上海]新吉訶德土家菜 辭舊迎新又一年 又是一個新年了,辦公室假座新吉訶德土菜館,吃頓年夜飯。以前紹興路的崑劇團邊上有家新吉訶德,味道一般,如今這家味道也是一般,生意倒是出奇的好,我到的時候,已經人山人海,排隊拿號等位也有許多人了。 約在五點一刻,四點半出的家門,打車沒有打到,於是乘了911,公車有座,倒也舒服,塞車塞得厲害,待我趕到,同事們已經把冷菜吃完了。好在,我向來推崇「冷菜就是等人時吃的」。 味道雖然一般,店名卻是極好,值此紀念零九年底獲刑的某人。 牛蛙年糕 咸筍土百頁,百頁相當有特色 白灼草蝦,中規中矩 紅燒羊肉,為什麼是辣的啊?而且還挺辣的! 青菜炒魚鬆,倒是不錯 蟹粉蝦仁,吃價鈿卻一般的菜 我單點的餛飩,點點飢可以喝酒,幾番催促,待快席散時才上 店中招牌寫作「香魚」,實為鯗魚,即鰳魚也,本不是憑什麼值錢貨色,卻可以賣到近二百一尾 紅燒蹄髈,味道倒是不錯 雞湯 01/02/2010
三外公九十大壽, 南蠻番邦在此遙祝他老人家龍馬精神, 虎虎生威!
美味佳餚令人垂涎, 可惜太遙遠了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我懷唸過去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