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遊]臺南復興市場魚壽司第十四
臺灣不大,从臺北坐高鐵到臺南,两個小時都不要,這還不是最快的一班,我从十二點半離開酒店,打車去了火車站,買了星巴克後,坐了下午一點三十六分的火車去臺南,下午三點半不到,就到了臺南。雖然是十二月,但天已經很熱,今天穿了短袖,在火車站花了68元喝了杯啤酒,然後篤篤悠悠去入住民宿。 我住的地方在馬公廟的邊上,叫做「馬公綠町」,是家典型的小清新民宿,英文叫做「M. Apartment」,就是一間大房間,書架上有全套的《深夜食堂》的漫畫書,房中種着綠蘿,有一個吊起的開放式酒架,料理檯離牀衹有一米半。這家民宿乾乾淨淨,然而冷冷清清,遠沒有後來的那家有「短妖」貓咪的好玩。 从民宿出來,去路口的馬公廟拜了拜,臺南有「七寺八廟」之稱,七寺沒有異議,但八廟有好幾種說法,其中一種比較老的,就有馬公廟。馬公廟主祀輔順將軍馬仁,分靈自漳州馬公廟,為開漳聖王四大部將之一。據查,「馬仁,唐代將領,原是嶺南行軍總管陳政部將,統領騎兵,跟隨入閩,陳政歿後,馬仁繼續追隨其世子陳元光,根據《漳州府志》記載「陳元光疏薦部曲子弟馬仁等有幹略,請授為司馬等職。詔從之。」據說是征討蠻族時陣亡,屹立不動而卒,被閩南人奉為神明,認為此神專門守護騎兵、戰馬、軍人。馬仁是開漳聖王陳元光麾下的「六輔將軍」之一,分別是:輔昭將軍許天正、輔勝將軍李伯瑤(一作輔信將軍)、輔順將軍馬仁、輔義將軍倪聖分、輔顯將軍沈毅、輔美將軍沈彪。亦有「五輔將軍」或「四輔將軍」之說。」(這些全是維基查來的)所以這個馬王爺,其實與臺灣是沒有關係的,衹是漳州人供奉吧! 馬公廟對面,是延平郡王府,乃是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臺灣日治時期曾改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一個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我個人對這位出身日本母親日本人的殘暴明朝政權英雄並不感冒,所以也就沒有特地過條馬路了。 讀書人,先要拜孔聖,从孔廟出來,已經五點半了,信步閑遊,沿着府南路朝東走,那兒有個東門圓環,及至可以望見圓環時,路邊有個大型的菜市場,叫做復興市場。我是最喜歡逛菜市場的,可是一眼望去,並沒有攤販,不過下午六點的光景,一個攤都沒有了。 不過有一個燈箱還亮着,从街上望去,三個大字四個小字,三個大字是「魚壽司」,四個小字是「日式料理」,菜市場中的日式料理?有趣,我得去嚐嚐。 你沒法將之稱為「店」,它連墻壁都沒有,但也不能稱之為攤,它有着好好的壽司檯,有桌椅,有吧檯,開放型日式料理?管它呢,喫了再說。 我們還是稱之為店吧,一家開在菜市場中的日式料理店,沒有墻,在一圈攤位的中間。這家店,非常有趣,那是三個阿嬷和一個阿姨打理的。我們去的時候,衹有吧檯上坐着一兩個人,我們隨便挑了個桌子坐下。 有位阿嬷為我們點菜,基本上就是阿嬷推藨什麼,我們就要什麼,反正除了海膽之外,都是不常喫的。 食評文章,先讓我把結果說了吧,五分制的話,我給4.5分,十分制,給9分,百分制,可以給到80分以上,要知道,我給到80分以上的店,應該沒有超過十家。 我們倒着說,這一頓,喫了2160元新臺幣,貴嗎?與上海動輒人均兩三千的什麼懷石料理,言必稱「女將」的日料可便宜得太多了。便宜嗎?赤嵌樓對面的山根壽司,鮭魚籽衹要120元一份,所以要看站在什麼角度來評價,我不是那種上檔次的人,相較那些高檔的料理,我更喜歡這種接地氣的菜場料理。 來看看喫了些什麼吧! 一份灼目斗,目斗者,墨斗也,200元,小如硬幣,底料有醋和油,上有芥末,應用水抄過,中有兩條透明小骨,一厘米左右長,鮮嫩美味Q彈。 炒烏魚標,300元,兩條,與大蔥蒜片同炒,軟糯鮮滑,雄魚之精囊也。 海膽生魚片,共四片 ,要了二輪,360元,軟滑,大,口感超好,且綿且香。 牛蒡,刨絲撒芝蔴辣粉,少許麻油拌起,60元,應是金平牛蒡的做法,在上海,衹有紅腸中有牛蒡。 秋刀魚生魚片,300元,鮮。 秋刀魚做生魚片很少見,除非極新鮮。 泠水針生魚片,300元,嫩。這是一種嘴很長的魚,很好看。 肉串,兩串豬肉也,間以蔥段,60元,這算是很便宜了。 炒了一盤烏魚胗,也就是鯔魚的沙囊,沒想到這玩意也可以喫,400元,切片呈齒輪形,脆且香,看樣子似牛鞕,挺新奇的一次嘗試。 外加清酒一壺,100元,啤酒二瓶,100元。 東西很好喫,由於所在的地方,其實是菜場的攤位,因此是開放場所,可以隨便抽煙,雖說開放,但又有房頂還擋風,真是好地方。阿嬷們都包着藍色頭巾,客客氣氣,還手腳利落,快刀飛舞即成佳餚……記得某位日本壽司大神說女人不能做壽司師,居然有大量文章引用轉載,甚至還有女性食評家奉為圭臬,真是奇了怪了。這明明是一個充滿了大男子主義惡臭的與社會與時代脫軌的老家伙的囈語,照我說: 「可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