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

  剛到麗江,就發現所有的書攤總有那麼幾本書,周華山的《無父無夫的國度》和楊二車那姆的《走出女兒國》以及《走回女兒國》。瀘沽湖的出名,可能最主要的是婚戀方式,其次才是美景。其實,走婚不足為奇,倒是風景宜人,才更令人流連。由於11月24日晚上下雨,北京的同事們聽信「山路難走」的說法,放棄了瀘沽湖之行,上海一行8人「初生牛犢」堅決要去,可能上海人雨天見多了的關係吧,其實,山中的雨和上海的雨是大不一樣的,大雨引起的落石與泥石流,更是危險。由我負責,定了兩輛桑塔納,是委託木老爺客棧操辦的,說好價錢550元一輛兩天,早上八點出發。   25日一早,天放睛,雖然有些雲,倒是沒有下雨,我們在客棧喫完早點,就出發了。兩位司機,一老一少,沿途拉我們去了一家建在山上的首飾店,而且事先都沒有問我們是否要去,就直接開進了前門。我們絲毫沒有興趣去「上當」,就讓司機直接從後門開了出來。整條路,車程184公里,預計五到六個小時,除了寧蒗縣城,全是山路,據說要翻過五個大山頭,才能到達瀘沽湖;山路不算崎嶇,險是險在山上的落石,好在冬季落石很少,可以無虞。路況沒有山西的好,有些是柏油路,有些是石塊壘實的路,估計也是為了起到一些減速的作用吧,而柏油路段,可能就是有落石危險、不宜久留的路段。   十一點半左右,抵達寧蒗縣城,整個縣城全是土,還有穿著髒髒民族服裝的彞族女人背著筐子走來走去,可能是高原氣候的關係,所有的人都是臉色黑紅。縣城的路很擠,主要是因為路小而且沒有交通規則。馬、驢、行人、攤販、汽車,都在馬路上停著或是移動著,短短了一段路,足足開了半個小時。縣城裡有些飯店,居然還有「上海小籠包」的招牌,估計是以前的知青傳到這裡來的。   車繼續行駛,沒有人提出要喫點午飯,我也衹能作罷。快一點鍾的時候,車子駛入了一個叫「磨坊三疊水」的竹架子,裡面是家村野飯店,有幾間空房,院子裡養著狗,種著花,點菜是直接到廚房點的。這種司機的手段,我向來不屑,衹能使出我的點菜大法,既要喫飽,又不能讓人賺了多去,要叫司機白高興一回。雞,30元一斤,不要;蹄膀25元一斤,也不要。最後,我點了番茄炒蛋、小黃瓜炒腊肉、麻辣豆腐、清炒茄子、清妙豆苗以及薺菜湯,外加一大碗白飯,農村的菜又辣又鹹,很是下飯,不過幾十元錢,每個人都喫得飽飽的。   一路過去,下午兩點左右,就到了瀘沽湖的入口,門票加上什麼保險費、保護費,總共45元錢一個人,進山之後,駛不多遠,已能看到大湖,再往前行,有座瑪尼堆,瑪尼堆上紮著風馬旗,瀘沽湖的摩梭人都信奉藏傳佛教,在儀軌和教義上都承襲著黃教的傳統。 摩梭族信藏傳佛教,有藏傳佛教,就有風馬旗   沿著瑪尼堆前行數十步,是個山口,建了座亭子在一邊,喚做「觀景臺」,我們在那拍了些照,舒展舒展筋骨,邊上有個摩梭族的女人帶著一群孩子賣蘋果,不斷地跟在你的邊上,希望你買下。   司機把我們帶到了落水村,也就是瀘沽湖開發得最早的那個村,司機就拐進了一個飯店,問了一下價格,要180元一間,我們看了房,覺得不滿意,轉身要走,店家已經自己「還價」到80元一間了。我們打了電話給上海的同事Scott,他建議我們住到「摩梭風情園」。司機把我們駛到那裡,談定80元,房間很好,乾淨、臨湖,等我們放下行李,再要出發時,司機說要我們承擔他們的住宿費用。鑑於中午把我們拖到「磨坊三疊水」的行徑,我們理都沒有理他們。司機無奈,衹能作罷,其實,我們不付他們的房錢,店家也會讓他們住的,天下豈有把「財神」趕走之理。   隨後,到了船碼頭,說是碼頭,其實就是一個淺灘。一群摩梭人在那兒,邊上還有五六隻長長的小艇,叫做豬槽船,有點象放大了的獨立舟,挺有意思的。價錢是30元一個,不能還價,但是說好把我們送回落水村口。划船的一男一女坐在船的兩頭,其餘的人一溜排開朝船頭坐下,就往裡務比島划去。湖面很靜,相當清澈,據說瀘沽湖是國內水質最好的湖,能見度可達12米。瀘沽湖其實很大,湖的那邊就是四川了,裡務比島在靠近落水村的地方,划船大約半小時。   裡務比島是瀘沽五島裡最大的島嶼,島頂上有裡務比寺,邊上有永寧摩梭土司府總管的靈塔,寺與塔都很小,並不顯得壯觀,但據說都很靈驗。從寺裡出來,有隻沙皮狗始終跟著我們,Lara用M&M豆餵牠,它也喫,然後又給了它一個飛機上帶下的小麵包,狗狗眨眼就叨著沒了,過一會又回來,還是跟著我們。那隻小狗一直跟著我們下山,我們在路上又喂了它兩個從木老爺客棧帶來的白煮蛋,沒等Sam幫它把殼剝掉,就狼吞虎嚥地喫掉了,顯然是餓了。 瀘沽湖中裡務比島上的裡務比寺,不大,卻挺漂亮   下了山,太陽已經偏西,空中可見月亮。和小狗狗分手,Lara居然獨自坐在小船上流淚,不過,Vivian哄了一會兒,也就好了。太陽的威力一弱,湖面上就有些冷了,好在大家說說笑笑,倒還忍得。划船的女人穿著摩梭族的民族服裝,很是好看;她很健談,對於我們這些外來的「無知之人」,簡直是有問必答、無所不知。她告訴我們平時打漁的事,也告訴我們平靜如鏡的瀘沽湖,打起浪來也能有一米多高。和她聊了一會兒,她說如果把我們劃到落水村口,她們太累了,還是把我們劃回船碼頭吧,否則從落水村口再劃到碼頭,又要劃好久。我一時沒反應過來,Stellar當時就慍了,說不是講好送我們回村口的嗎?摩梭女人又笑了,笑得很燦爛,說到:「你們再看看,碼頭在那邊,我們現在是往哪邊走呀?」大家仔細一看,原來小船早就改變了航向,直直地朝著落水村口前進呢!好看的摩梭女人越發讓我感到親切。   回到客棧,稍事休息,天也黑了,就出門去尋那著名的篝火晚會。從摩梭風情園出門往右,不過靠十家門面,有條小巷,巷口掛著「摩梭風俗博物館」的木匾,往裡走,黑燈瞎火的。還好並不遠,就是一個大院子,院子門口,有三四個人在賣票,10元錢一個人。進入院子,看臺上已經坐滿,我們衹能拉了一個木條,放在靠近門口的地方,反倒成了第一排。衹是有些「頭鬼」(滬語:冒失鬼)跑來跑去,不看地上,結果跘在木條上,摔跤,不過他們倒是摔得快、爬得快,爬起來,又是瘋跑。   篝火晚會,火很小,燈光很亮,歌聲很輕,喇叭很響,太商業化了,著實沒有什麼意思。先是摩梭人跳舞,再是請客人一起跳,Lara倒是擠熱鬧,拉著Sam和Vivien一起瘋,然而沒過幾分鍾,就被我「揪」了出來。出了院子,門外有幾個小女生等著我們,這才想起原來我們進院子時候,她們要拖我們去一個「燒烤城」,我們急著要去篝火晚會,就敷衍她們說出來再去。她們見我們出來,就要帶我們去,一會兒說有車,一會兒說騎馬,一會兒又指著前方的一片黑暗,說從小路走過去。這種架勢,想想還是算了吧。   我們從原路出來,走出巷子,往右一拐,就有好幾家店,東西都差不多,門前放著田螺、河蚌、河鯽魚等物事,於是隨便挑了一家坐下點菜。我們坐在露天,雖然有些許寒風,但可以看月亮數星星,美女們是不肯放過的。酒,有些貴,二兩不到的小杯子,自釀的米酒 5 元一杯,而蘇尼瑪酒則要 10 元。米酒,喝著像是兌了水的孔府家酒,雖然是看著從塑料桶倒出的,但從酒的清澈程度看來,應該不是自家院子的產物,至少也是酒坊裡零拷而來。在外地,喝酒最怕兩件事,第一怕喝醉,可謂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第二怕喝到假酒,假酒之害人,毋庸多說,而且假酒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零拷的白酒,想到這裡,匆匆放下杯子,再不敢多嘗一口。蘇尼瑪酒倒還可以,琥珀色的酒液,酸酸甜甜,更適合女士們飲用。   菜並沒有太大的特色。河蚌,當地人叫做「貝殼」,被切成米粒大小,和韭菜炒在一起,非要眼神好的人才能看得出來,非要口舌敏感之輩才能分辨得出。銀魚燜蛋(也叫「跑蛋」),是江南的尋常之物,不過瀘沽湖的銀魚比手指要長,生得肥壯,很討人喜歡。田螺就是紅燒,問題是不夠新鮮,間或吃到臭的,很煞風景。鯽魚點了兩份,每份 15 元十六條,一份做了魚湯,雖然微有腥苦之味,但著實鮮香,很受好評。另一份說是烤魚,但端上桌來一看,明顯是油煎而成,至多是先煎再烤的,味道倒也可以。   總的來說,這頓飯不錯,但還是未能盡興,於是一行八人湖邊往深處走,一來逛逛夜路,二來消化消化,三來還想去燒烤城探個究竟。   沿路都是酒吧與小店,可能是淡季的緣故,都沒有什麼生意。在一家「煙紙店」(滬語:家庭型的雜貨店)裡又碰上了先前拖我們去燒烤城的小姑娘,盛情難卻,終於答應跟著她走。走不多時,橫路就到了盡頭,轉到一條直路上,直路上沒有路燈,也沒有店家,好在月光明亮,絲毫不影響行路。   路的邊上,有一片樹林,樹林後面有影影綽綽的燈光,領路的小姑娘說那是紅燈區。早就聽說瀘沽湖「與眾不同」,但沒想到居然如此明目張膽。小姑娘說紅燈區的女人來自永寧和湖北,有摩梭人也有漢人。真是所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但願瀘沽湖不要成為中國的Las Vegas。   再走幾步,遠遠地望見一個院子,大門關著,只留邊門進出。我開玩笑說千萬不要發生「多隆,關門放狗」之類的事。進門一看,好家夥,原來這就是「燒烤城」。一個大的四方場子,外圍全是衹有三面牆的屋子,中場則是用鐵桿和彩條蛇皮袋搭起來的篷子。整個院子,煙霧昇騰,喧囂不斷。   我們沒有跟著小姑娘走,而是自己尋了個人多的屋子;坐下後,點了兩瓶啤酒,五六條小鯽魚,一份肉片和一隻大茄子。進屋之時,已經有兩隊人馬「幹」上了,屋裡豎放著兩排炭爐架子,每排圍坐著二十來號「人馬」,正在對歌呢。顯然,這些人的年紀多是三十至五十歲的,因為他們唱的歌,大多是那個年代耳熟能詳的。原本我們打算成為「第三支力量」一起混戰的,但唱了幾句後就發現力量懸殊太大,這種對歌,講究的就是氣勢,遂決定「投誠」一方,加入了較近的「北京幫」。於是大家一起從《賣報歌》唱到了《打靶歸來》,又從《讓我們蕩起雙漿》唱到了《兩隻老虎》,而「敵人」「廣東幫」也不甘示弱,連粵劇都唱了出來。歡聲伴著笑語,大家光顧著鬧,壓根就不管東西烤得如何,以至於炭爐邊都是焦渣。   兩派力量都有一個穿著當地衣服的小夥子幫著造勢,最後,一位摩梭姑娘加入戰鬥,亮開嗓子唱了起來,其音色之純正嘹喨,真可用「繞樑三日」來形容,那感覺頗像Sister Act…

[昆明]雲南人家

  雲南人家看上去很有氣派,大門口有兩隻角樓,上面各站大漢一名,執長號角,時而放下,時而舉起,只是沒聽他們吹出聲來。進得門去,有個前廳,幾位身穿民族服裝的婦女正在「象煞有介事」地紡紗織布,再往裡走,便是正廳。   飯店裡依然留了最前排的桌給我們,一共七桌,無奈是長桌,一面短頭對著走廊,上菜只能上在一邊,坐在另一頭的人挾菜很不方便。桌上另一頭一溜放著幾十個陶瓶,裡面全是當地的老酒(上海人說的米酒)。看到這架勢,我就知道這家店必是「斬人」的店,你想,那些陶瓶放在桌上,這麼上百號人去吃,總不見得吃完了把陶餅一個個數過再買單,想必這麼放在桌上,當然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我們落座,有人用長嘴銅吊沏三泡台,這已經是神州大地「人人都會」的「絕活」了,果然,也是先把壺嘴伸進茶碗,等水出來,慢慢舉起。而且,一吊子水,也沖不了三杯茶,完全是唬弄人的。   表演開始,有男女主持人各一名,普通話極其純正,比電台有過之而無不及。先是介紹雲南十八怪,台上紛紛擺出各種動作,加上道具一起演繹少數民族風情。   再下去,就不對了,男女主持人一搭一檔,說起飯店的歷史與投資來,原來這家飯店由九龍珠寶城公司投資,在原來的珠寶城址上建起來的。再後來,關鍵的說出來了,就是「各位貴賓,等用完餐,千萬記得到隔壁的門市部挑一件『中意』的東西,我們都是以成本價供給用餐的客戶。」 小黃瓜,總算不吃蔬菜色拉了   酒過三巡,歌舞也看了不少,主持人又出來,說是有位著名的「手書」大家正好「回家」「做客」,被他們請了他,要給「在座的貴賓們」們表演一下。於是,台上擺開一張長桌,鋪紙擺墨,那位「書法家」來了,五短身材,握緊拳頭就往墨池裡蘸下去,用掌沿寫出字來,我上台看了幾眼,心想無非譁眾取寵罷了。我當年做廣告的時候,有用到大字的,就用抺布蘸了水寫到深報紙上,再釘在即時貼剪下,效果一樣很好。 紅燒肉骨頭,發了手套和吸管,骨髓倒是不少,無奈是冷的   「書法家」寫完,主持人上場,說「承蒙書法家不吝賜藝,在座的各位真是有福。今天,書法家為了表示誠意,『只收』裝裱費,各位可以自由出價,一元、兩元都可以,大家圖個高興,只要你的價格最高,這份寶貝就是你的了。這樣的一份寶貝,只收裝裱費,價格是三百八十元。」邊上一個站著的女人,馬上表示要了,結果,那邊三百八十五,這邊三百八十九,我們北京的一個同事也湊熱鬧,開口叫道六百五,結果,這種「銃頭」不斬,斬誰去?六百五十元拿出,「寶貝」送到手裡。 這道菜,我只有拍到沒吃到,因為離得太遠,不知味道如何   誰知,「寶貝」賣完一件,又是一件,這回是張沒有裝裱的牡丹圖,據說也是用手畫出來的,寶貝一多,當然不能稱之為寶,可憐的David大呼上當。孰料,不但有牡丹圖,還有八駿圖。那幅八駿圖,著實拙劣的可以,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熱鬧」,幾分鐘之內,就賣掉了上千元的寶貝,你要是成名的大書法家,求份墨寶,也不過千元。    大家不妨猜猜,這是什麼?   誰知,賣完「墨寶」,還有「寶貝」,一女子捧出一個藍子,遠遠望去,裡面的東西象小毛巾似的一片片,主持人說那是雲南省年紀最大的普洱茶樹上采的普洱茶,是真正的「綠色健康態」食品,並說歐美人士,都視普洱茶為寶。再往下說,就更邪乎了,說那根樹,有千年的歷史,每年出產極少,而且近幾年政府已經不准採摘,這些葉子,是以前采了珍藏而來,每籃「只要一百六十元」。真有他們的,能吹到這份上,看來我的《江湖郎中》系列,可寫的還真不少。及再細看,那些搶著喊價的,都不是食客,分散在各個角落,完完全全就是「撬邊模子」。    說是酥油茶,吃的時候,先抓些豆子之類放在茶碗裡,再倒酥油茶。一嘗,那茶又辣又鹹,正是我喜歡的「尼泊爾茶」的味道   賣完寶貝,又開始表演,無非就是噴火之類,沒甚新意。 這份蟹,極蹊蹺,邊上的桌有,我們這桌就是沒有,最後也沒吃到 據說是雞樅,所謂的雲南「至鮮」之物,一般 昆明以花聞名,花可入菜,早已嚮往,只是把花炸來吃,有些唐突 餌塊,吃了幾天「宴」,我終於養成一個習慣,若要飽,就非要用「實」貨來塞,然而,這次的餌塊沒有石屏會館的香,可能是沒有花生醬的緣故吧 排骨,味道相當相當好,是三頓「大宴」裡味道最好的一道菜。 西葫蘆炒洋芋,若不擺在這塊瓦片裡,而是隨便放個藍邊碗,只值五角錢 烤肉,有些像新疆的賣法,不夠熱,不好吃

從燒煤取暖說開去

  《上海英文星報(Shanghai Star)》是一份很不錯的小食報紙,你不大會出錢訂閱,便往往會在餐廳、咖啡館裡看到,拿在手裡讀讀,還是挺有味道的。這回,又有幸在上海赴昆明的航班上拿到了十一月十八日版的週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第九版有個專欄叫做「Number of the week」,譯成中文就是「本週數字」,第一條說到我國今年將有兩億人口將面臨缺煤而供暖不足,基中包括偉人述及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地。兩億人口是什麼概念的呢?就是全中國每七個人裡就有一個有可能要受凍,當然這數字衹是計劃性缺煤而挨漿,尚不包括其它地區缺衣少食而造成的挨凍。   同期同頁的另一篇文章是《Mining, China’s most dangerous job》,就是《礦業是中國最危險的工作》,仔細看了全文,才知道標題中的mining是特指煤礦而言。文中說到,今年一月到九月,全國有四千一百五十三名礦工死亡,就是說,每七天半就有十名礦工遇難。同時,數據還表明,去年全世界有八千名礦工死亡,每十名中就有八名是中國人,死亡率是美國的一百倍。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有用高科技、機械化云云;可另外一個數據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美國的煤礦產率只比我們高出百分之二點二,可見,機械化程度高不到哪裡去。   在這裡,我並不想細究到底是誰的責任,當然那絕對不是兩億可能要挨凍人們的錯;可是,他們也有錯,全國人民都錯了。   當看到日本隊踢了中國隊三比一,全國熱鬧了,熱血青年更是沸騰了,衝擊人家使館者有之,焚燒人家國旗者有之。可是,接連的礦難,又有多少人去關心,去追蹤呢?黃金檔的電視劇被推遲了一個小時,就有大量的市民打電話到電視臺抗議,而電視臺對礦難事故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報導,又有幾人去詢問過呢?拜託,不要再提我們的激情,我們已經麻木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我們的電視臺並非無能,在車臣綁架人質事件中,我們隨時都可以知道事態的發展;在國人並不參賽的F1方程賽場,哪怕換個輪胎,電視臺也會即使傳送。可為什麼象營救遇難礦工這樣的大事,非要等到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才有那麼幾秒鍾的報導呢?這些報導也無非是死亡數字的上昇,連個畫面也沒有。   該清醒了,麻木的人們該清醒了,去更多的關注礦民、移民、流民、農民……以及等等的各種「民」。哪怕你沒有財力、物力去幫助他們,你可以買一份有礦難事故報導的報紙,買的人多了,總有人會意識到人民到底要看什麼的新聞。   關注,是文明和民主的第一步,從你我做起,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國家,才會好起來。    2004年11月21日寫於FM9451上海至昆明的航班 2004年11月23日錄入於昆明海逸酒店

[昆明]僾伲山莊

2004年11月22日 昆明市滇池路六公里 僾伲山莊 0871-4315483 這頓晚飯,是雲南省的有關部門宴請,鑑於去年為了吃另一個省政府的飯,結果看了上百張Power Point,直看得肚子咕咕叫,連人都坐不直了;據說,今天的宴請,地方只說幾句話,再沒有長篇大論。 昆明的交通很成問題,到處塞車,卻又不像上海北京到處都是車,可想是管理的問題,店在滇池附近,從海逸酒店到那裡,開了一個多小時。才下車,門口一排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列隊歡迎,大大的停車場,中間搭了一個寨子,上書「僾你山莊」四字。寨子後面,是幢一層樓的大房子,相當高。進得門裡,左面是個大舞台,右邊放著五六十張桌子。最前面的靠十張桌子留給了我們。 一坐下,就有「阿布」(服務員)上來給客人敲背推拿,我們有些朋友著實享受了一番。沒等到人家講話,我們已經開吃,而且,直到結束,光顧著看節目,也沒看到人家領導到底是長是短,是胖是瘦。 一邊上菜,一邊開始表演節目,聽到台上唱到「阿佤人民唱新歌」,台下的老外們聚精會神,倒也挺是有趣。 雜素冷盆,近處的是樹皮,又叫樹蝴蝶,一開始,搞不懂是什麼東西,只以為是蛇皮、魚皮之類,弄得幾個食素的都不敢到筷子。樹皮是用辣油拌的,淡淡的辣,挺有風味 米線,看著象涼粉,味道也一般 又是蔬菜色拉,我算是服了設計菜和點菜的人了 烤洋芋,不知為什麼,每回見到「洋芋」兩字,就會想起蠟筆小新,其實,上海也叫「洋山芋」的呀 烤魚,尚可(遠沒有我後來吃道的好吃) 又是土雞湯,納悶的就是,好好的土雞,怎麼都會燒得索然無味,就算用洋雞,也不至於如此啊 另外一種燒豆腐,還是不行 炸蜂蛹和竹蟲,上桌之時,一片唏噓,好多大男生都不敢動筷,倒是廣州的女同事如食甘飴,我也嘗了點,挺香,酥酥的,就是沒什麼味道 烏雞湯,尚可 百合炒夏威夷果,這個菜味道是好了,但要說這是雲南菜,真是打死我也不信 蒸雲腿,像我這種「肉菩薩」總算可以吃肉了,我喜歡肥的,最好再蒸得透一些 菠蘿飯,做得極差,米夾生,味道不均勻 席間,又有各族舞蹈以及僳傈族的小夥子赤著上身,雙手舉火,用火放在手臂,絲毫不顯燙,真是厲害。跳舞的女孩子相當年輕,也很漂亮,倒也不枉來昆明一回。 酒過三巡,主持人開始搞怪,說是有姑娘要嫁人,要嫁給台下的客人,說也不用說,我們北京的大大大老闆(讀音為兩輕一重,兩快一慢三個「大」字)「義無反顧」地被抓了壯丁,去做新郎。於是,一聲老外對少數民族的婚禮不倫不類的引著大家前仰後合(涉及隱私,不登照片)。最後,大大大老闆被人灌了無數的酒,方才得回,當然,美人也沒迎歸。 最後,是跳竹竿,兩個小夥合執兩根竹竿,拌隨著主持人的「開開合合開開合」的節奏,時而分開、時而合攏,又請了許多客人上台,一起跳著玩。我在一邊仔細觀察,大多數情況是那兩小夥見到客人收腿,才把竹竿合起,實際上要把主持人慢上半拍,只有跳得好的,他們稍稍加快節奏,讓人不至於說「太容易了」。我在電視中見過一排十幾根竹竿一起跳的,那才叫本事呢。 我們有位成都的同事,穿著緊窄的裙子和極細的高跟鞋,居然跳得欲罷不能,不過她原來是舞蹈演員,而且是跳民族舞的,想來應該算是小case了。 這一頓,依然沒有吃飽,還是要加點夜宵才行。

[昆明]石屏會館接風宴

2004年11月21日 週日 石屏會館 昆明市翠湖南路中和巷24號 0871-3627222    石屏會館,極「江湖氣」的一個名字,座落在翠湖的正對面,只是由於市政建設,會館前修了馬路和客鋪,反而縮到巷子裡面去了。成都同事安排的接風宴就設在這裡,二樓的正廳,可以放下七張圓檯面,成都的老大和同事們都穿了民族服裝,煞是有趣。    會館極漂亮,高低錯落有致,加之水池盆景,別有一趣;只是未等我端起相機,就被店家告知不准攝影,只能作罷。同事們七八十人,分別落座,未及寒暄,菜就上來了,當然,吃嘍。    菜的味道,想是經過改良的,專門騙外國人和外地人的那種,與想像中的雲南菜大相逕庭,倒是清淡有餘,味道不足,頗似沒有燒入味的上海菜。 桌上本來已經放著兩個冷菜,一份是米線,精緻卻不夠大氣,裡面有涼米線和豆腐乾絲 另外一道冷菜,蔬菜色拉,蘸辣醬吃,對於席間七八十位平時自處餐吃怕了的主來說,實在提不起什麼胃口 這件東西,實在讓我納悶,「臭豆腐湯」?味道一般,沒有特色 雲南十八怪,豆腐燒著賣。豆腐,是臭豆腐,卻又與各地的臭豆腐不同,臭不夠、帶酸。據說,雲南最好的臭豆腐在個舊錫礦,礦工們都喜歡下礦前吃一點,說是可以去「濕寒」。「燒」,其實是烤的意思,昆明晚上的夜宵多是燒烤,別有風味。這份燒豆腐,也是太多精緻,沒有味道,最主要的失敗點有兩個,一是上桌已冷,沒有街邊那種「泡」的感覺,二是豆腐沒有佐料,絲毫不入味 城裡的人,好像特別注意「土雞」兩字,這就是土雞湯,然而,不鮮,想是烹調不當的緣故 滷味,上海人會做「糟」、「醉」、「熗」,唯獨不喑的,就是這滷味,這道滷味拼盤,還著實不錯,牛肉嫩,肫不爛,挺好 這是道很稀奇的菜,到底叫什麼,我也不知道,而且裡面有些什麼,也不盡知。說到「不知道」,我還算是有點知道的,在同事們紛紛詢問中間一團白色的是什麼的時候,我不動筷子,就說「蛋白」,同事們嘗了,果然。正當我得意之時,同事們又問我綠色的是什麼,我嘗了一下,只覺得有點象芹菜,卻又好像不是,如果哪位朋友知道,請告訴我 白靈菇,又名鮑靈菇,恐怕這種大桌團體就像「吃喜酒」一樣,總是不盡心燒的,沒有柔滑軟糯的感覺,一般 奶酪蒸雲腿,剛上桌時,以為是豆腐,心想一定好吃;及至看到同事動筷,極吃力的樣子在撬,就納悶起來,心想這豆腐可真好。吃到嘴裡,方才知道是奶酪,很有特色,但奶酪不夠香,肉不夠肥,蒸得還欠火候 這道菜有個極富貴的名字,不過我忘了,裡面的東西,據說是鵪鶉脯和梅花鹿,原以為老外們定不會去吃那梅花鹿,誰知他們一個個邊說「I like deer」,就動起筷子來,味道一般 清蒸鱖魚,不說也罷,其水平,不及潮汕館十分之一,老、硬、死,都佔了   最好的一道,是點心,一塊塊圓圓的雪白餅子,上海人都叫道「糯米餅」,上桌前,服務員在一邊夾到餡料,是用肉醬、花生醬和辣醬拌成,極香、極鮮。雲南十八怪中,有「粑粑叫餌塊」一說,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不管叫「粑粑」還是「餌塊」,都是一怪。 全家福   席間問起服務員這樣的一桌要多少錢,服務員說連酒水的話大概五百元錢,並且說這是昆明最好的飯店,想來,這個地方首先要賣不少錢吧。   這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其中還夾雜著介紹新同事,沒有喝到聞名已久的「老酒」(其實,當地管白酒叫米酒,那種酸酸甜甜的米酒叫老酒),菜又不怎麼對胃口,總體打分的話,不到及格。   而後,我們碰到當地人說起石屏會館,聞者頗有嚮往之色,但也告訴我們,石屏會館是家「騙人的店」、「又貴又不好吃」。 水果盆,西瓜生軟,幾不能食

小公司如何拓展業務

  這篇其實是接著前一篇《名牌衣服,賣的衹是名氣?》的,上篇說到一個小公司,眼高手低,最終沒有接下我們辦公室的單子,而且,許多想法都是匪夷所思,令人貽笑大方,此篇是接著前篇寫下去的,關於背景資料,請參照前篇。   小公司如何拓展業務,是我思考中想到的,也是許多網友來信詢問我的,問題的核心在於「照你這麼說,小公司就不要做生意了?」以及「天下的大公司也是從小公司做起的」這兩點,有的網友希望我做一個詳細的解釋,我雖是忝為 MBA ,但於此道,也是皮毛,只當拋磚引玉,有不當之處,也請各位指正。   讓我們做一個 SWOT 分析, SWOT 是英文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和 threats 的縮寫,譯成中文分別是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是現代化管理中對於公司定位的一種最普遍的工具,以下詳述。   Strengths, 優勢:對於這樣的一家小公司,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優勢有兩點。第一是「船小好掉頭」,如此的公司,沒有多少人,業務也沒有多少,這個不成做哪個,不像大公司,業務已經定型,不像大公司,如果是做系統集成的,就算有再誘人的網頁設計,也不能接。而這樣的小公司就沒有這種顧慮,而且多種經營不會像大公司那樣,牽一髮而動全局,他們應該在談生意的時候,試探性地詢問目標客戶有無軟硬件的購買需求,有無內部昇級的可能,等等這些,都不是很難操作的,卻可以帶來利潤以及客戶信任度,同時也能瞭解客戶的購買習慣,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第二,小公司應該有「遷就」的美德,小公司與大公司比,沒有名聲,沒有口碑,所以小公司應該照著目標客戶的路子去走,所謂的潮流、時尚,小公司應該避免提及,而是應該給目標客戶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所謂「人大欺店,店大欺人」,小公司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家小公司,有許多地方就應該順著大目標客戶的想法,大的目標客戶,錢也不是搶來的,主管人員也不是皇親國戚,招人也是評水平的;主客人員的要求也已經是為自己考慮過的,一旦他找錯公司也要「喫不了兜著走的」,所以小公司在聽到大目標客戶提要求的時候,應該仔細地想一想,他為什麼要提這樣的要求,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不是指外快,是指「明哲保身」),然後再來考慮如何讓自己的服務正好可以「套」上對方的要求,而不是一昩地宣稱自己的公司有多好多棒,說到底,大目標客戶的主管人員,或多或少是見過點世面的,靠「吹」是過不了關的。   Weaknesses ,劣勢:小公司最大的劣勢在於「從業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因為小公司開不起大價錢,請不到大人物。的確,小公司的激情很大,朝氣要遠遠大於大公司,但是,生意場上靠的不是激情和朝氣,而是實力。小公司由於資金的問題,不可能租用大型的辦公室,不可能配備高級的設備,也不可能聘用高薪的員工;這樣,也就注定了小公司的報價單很可能不規範,和使用外語的公司不能很好溝通,從業人員衹能請大學應屆畢業員,沒有足夠的經驗等等。在這種時候,就應該考慮如何地揚長避短,說不好外語說本地話,給人一種親情;業務上不行招漂亮的,也是給人一種親情;加強員工培訓,以補後臺的不足。不要以為員工培訓要花很多錢,我的一個好友 John Ray 開公司,最早也是小公司,他個人的水平的很好,無奈用不起好的員工,結果他每週兩次,下班後開免費講座,教授編程技巧,很多人都覺得受益非淺,最後也的確幹成了大事。   Opportunities ,機會:像我這樣的辦公室,能夠與他們坐下來談,就是最大的機會,可他們卻不願把握。所謂「不打沒準備的仗」,什麼是有準備,就是要知道目標客戶可能會出一個什麼價錢,可能會要什麼樣的東西。多麼好的一個機會,十個頁面,很明顯就是試你的(當然,也可以說是「涮」你的),無非一兩個小時的工作量,大可免費奉上,即使生意沒有做成,你免費給大目標客戶做了一回,以後就可以寫在 DM 上,而大目標客戶莫名奇妙拿了你的東西,或多或少總會替你說句好話,做個推薦;你要讓大目標客戶感到你的「誠意」,以後就很容易了。象前篇說到的靠十隻頁面開到八千,就算人家做了,也是一次性的生意,長此以往,小公司永遠是小公司,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Threats ,挑戰:小公司的挑戰是什麼?小公司的挑戰比大公司要小得多,大公司要面監金融風暴,小公司不用;大公司要應付政策改變,小公司也不用。小公司的挑戰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有別的小公司競爭。有什麼辦法?纏,死死地纏住大目標客戶的主管人員,讓他無睱分身去顧其它的小公司。的確,大目標客戶的主管人員肯定很拽,很不可一世,人家也是打拚過來的,也是從小公司、從底層做起的,所以要尊重對方的人生、工作經歷。當然,也有些人是靠後臺、關係坐上這個位置的,這種人,不懂疾苦,貪得無厭,衹要靠金錢、美色誘惑,就可以了。   這回,就說到這裡,下一回,讓我們假設這個生意談了下來,應該如何地去一步步地完成。

名牌衣服,賣的衹是名氣嗎?

  名牌衣服,賣的衹是名氣嗎?有人教育我,名牌衣服,賣的衹是名氣,他人很容易照搬;同理,名牌公司,小公司也很容易照搬。真的是嗎?   由於公司要做一個全新的網站,我接觸到了一些公司,也有了一點感想。我想說的,是其中的一家小公司。這家小公司,是莫名其妙地「撞」上來的,當時我由於公務繁忙,就把建網站的事拋在了腦後,正好某個,有個「騷擾」電話,不知怎麼地「繞」過了接線員,打到了我手上,電話推銷員嘰哩咕嚕說了一大通,無非是他們公司怎麼怎麼好,其實我聽明白的也衹有他們公司是「做網站的」以及他們的老闆是「搞藝術出身的」並且是「 flash 的高手」。   我對「搞藝術的」和「玩 flash 」的向有好感,主要是因為我有一個好朋友曾沐陽,網名「藍色理想」,他就是非常著名的 flash 高手;我想,同為高手,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不妨聊聊。   國慶前,他們來了,兩個外地人,一個就是電話推銷員所說的「老闆」,一個是女業務員。坐下之後,他們問我是怎樣的一個 case ,有多少錢做,我倒是第一次見這麼直接的公司,於是先讓他們介紹一下自己的公司。他們拿出了一個單頁( DM ),算是公司的介紹,「老闆」有名片,不過名片的頭銜倒也謙虛,我估且認為他們另有老闆吧,女業務員沒有名片,說是「發完了」。我雖然沒有做過老闆、推銷員和業務員,但「沒喫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衹能以引導的方式,詢問他們公司的組織結構、股本結構以及業務範圍,以期「符合他們的要求」。   那個男的,的確是「學藝術出身」,但從他給我的作品以及個人的談吐上,我並沒有感受到絲毫的「藝術氣息」。好吧,既然聊不到藝術,就聊 flash 吧,好歹,我和他們聊起了「藍色理想」,無奈他們也衹是聽說過「藍色理想」的名頭,有過網上的幾次談話而已,基本上還是聊不下去。據他說,他們公司的技術力量相當強,那就聊技術吧,誰知依然聊不起來,因為所謂的技術力量相當「強」,無非是他不斷地強調「我們的技術力量很強,技術人員業務很精」,可說到具體的東西,一拿不出實例,二拿不數據,於是讓我想起一個古代的笑話,說是有個人看到一首寫虎寫得很好的詩,要告訴別人:「第一句是寫虎如何如何的兄,記不清了;第二句是寫虎如何如何的大,忘了;第三句是寫虎如何如何的威猛,想不起來;第四句是寫虎如何如何的快,沒看仔細。」   那次談話很不愉快,我一再給他機會,讓他能夠展示自己的強項,抑或他沒有領會,抑或他根本沒有強項,我衹能作罷。最後,我為了自己省事一些,打算給個四五個頁面,讓他做做看,如果風格符合,整個後臺就將就讓他做了吧。於是我讓他們報個價,說是有個小單位要做,分五六個欄目,風格統一,欄目的題頭要不一樣,大約七八個頁面,讓他們先報個價,他們說要回去算一下價格,沒法當面告訴我。那個女業務員從頭到底基本上都沒有說話,衹是笑笑。   下午,他們發了個傳真給我,說我的那不到十個頁面要八千元,當然,我們公司就算再有錢,也不是凱子,在我心裡,他們已經出局了。   誰知後來,那個女業務員打電話給我,要我給她們一個機會,我當時正在另一條線上,就給了她我的 MSN ,讓她在 MSN 和我說。於是,一半月裡,在 MSN 進行了一些交流,也正是由於這些交流,讓我想寫這篇文章。交流的主要核心,在於我「好為人師」地想告訴女業務員他們公司所欠缺的地方,可是她卻從來都不肯承認。首先,我認為她們公司的欠缺在於不夠規範,連名片都「發完了」, DM 上的地址都是以前的;當然,這些都被女業務員輕描淡寫地解釋過去了。其次,我還是認為她們公司不夠規範,因為她們知道我是如何的公司,也看到我是如何的人,所以那份八千元的報價,應該符合格式,並且應該使用英語;按業務員的說法,發給我的是「草案」。第三,我認為她們公司沒有資質,卻要硬橕,我舉了個例子,說人家大公司,有很像樣的「成功案例」,有第三方的推薦信,她卻認為我死要面子,只看重「品牌效應」。   她教育我說,就像「名牌衣服」,賣的衹是一個名氣,他人很容易照搬,而大公司也是同理,沒什麼小公司學不像的。我聽此言,著實詫異,我就告訴他,名牌之所以是名牌,是完完全全有原因的,大多數時候,名牌是一種專業的象徵。我說,不要以為衣服裡塞點毛就是登山服, Northface…

北京九花山烤鴨

赴京出差,五天四晚,承蒙北京天涯網友抬愛,共邀聚會,旅居北京的上海人妖怪偏北但任了此次活動的協調大員,時間定在了週四晚七點,地點約在了北京工人體育場東門的九花山烤鴨店。據說,這家烤鴨店的老闆、大廚、夥計,都是全聚德的原班人馬,從全聚德「逃」出來的。網上報名踴躍,共有二十多人,我也約請好友藍色理想( Blueidea),以及另外一個既是上海人、也是藍色理想好友、又是天涯潛水員的 donger,妖怪初算了一下,共定了兩桌。   週四下午,我下班後,回酒店取了相機,就叫車赴烤鴨會,我是個路盲,衹能隨便司機開,北京的塞車,遠比我想像的要好,也比上海的現狀要好,看來北京為了迎奧運,是下了功夫的。十一元的車錢,從 CBD到九花山,費時二十分鍾不到,應該算是比較合理的。   九花山在北京工人體育場的裡面,門口有大片的停車場地,不過我想如果有球賽的話,可能就比較麻煩了。我執著單腳架,背著一隻「為人民服務」的軍包,就進了店門,還沒等我開口,服務員主動問:「您是不是天涯的?」,或許我的臉長得象天涯人吧。古龍說:「天涯不遠,人已在天涯,天涯還會遠嗎?」   妖怪定的是一間大包間,兩張大桌,是那種可以坐十二人的桌,要是擠擠,十四五個也沒問題。 Donger兩口子和她的朋友一家,已經到了,我們五個聊了一會,網友們也陸陸續續地來了。特別要說的是貓糊子精,她是放棄了瑜珈班特地趕來的,而且還帶來了她的美女朋友。還有要說的是半糖小妖,她那天接到 case要做,是百忙之中抽空趕來的,當然,丹丹( Kitty9288)威脅半糖小妖說如果她敢不來的話,就放狗咬她。美女還有鳳凰李( phoenix_li),北京版的 angela,妖怪偏北等,也陸續來了。當然,帥哥也不少, Clancy,藍色理想,兩位陪著女友來的,以及北京版快樂家族的黑色蠍子等,滿滿的坐了兩桌。   遺憾的是先前還有三位仁兄,其中一個自稱叫「空中飛舞的鍋子」,可我實在想不起來這個 ID,席中也沒人認識,結果,大家居然就沒談起話來,他們三人見美女眾多,卻不理他們,結果飯也沒喫,就走了。另外有些遺憾的是,有許多網友,在網上登記了卻沒有來,也沒有通知妖怪,還好我們那天人數眾多,如果定了許多桌,人卻沒幾個,豈不糗死?   菜是我點的,考慮到美女眾多,注意了葷素的搭配,當然,烤鴨我並不在行,也衹能胡亂點點了。 由於一般赴宴,我總是帶著豆豆,點菜時,也總是先點個主食,喂飽小朋友,於是,習慣性地點了一個蛋炒飯。北京的蛋炒飯是論斤賣的,18元一斤。飯沒炒開,不推薦 這道菜,名為烏梅蕓豆,及端上來一看,不是鳥梅是青梅,蕓豆極酥,甜甜的,味道不錯,衹是沒有絲毫的「梅」味,推薦指數:6 滷水鴨肫,中規中矩,不偏不倚,推薦指數:7.8 香椿毛豆,香椿太少,毛豆嫌硬,推薦指數:4 鹽水鴨肝,鴨肝有點「粉」的感覺,鹽水也沒有入味,推薦指數:4.5 九花山泡菜,以店為名,當是看家小菜,味道果然還行,推薦指數:8 芥末鴨掌,極好,鴨掌不爛,骨拆得極淨,芥末不濃不淡,恰到好外,推薦指數:9 九轉肥腸,據服務員說是招牌菜,果然不錯,腸夠肥夠酥,北京美女果然實在,要是放到上海,會有許多美女心雖喜之,但大庭廣眾,必推不喫。推薦指數:8.5 溜魚片,寫著80元一例,我點每桌各一例,及至給我看魚時,是三條一斤朝上的鱸魚,我說兩條即可,但服務員堅持要三條才做得出來,也不知是算了我們160還是240。魚片挺嫩,但如果做成糟溜或許更好(上海人的一家之言),本來可以打到9分,但魚頭是純為點綴,生的,生熟不分,而且色不夠白的,故此打到7分 扒鴨膀,極好,可以算是這回的菜裡最好的一個,鴨膀純是中段,夠酥,推薦指數:9.8 火燎鴨心,切法正宗,唯嫌上菜不正宗,正宗的火燎鴨子,上菜之時,用銀盤虛蓋,開蓋之時,猶可見火焰,喫時,略有酒香。另外,此菜偏深,衹能打到6分 炸花椒葉,這是我從末喫過的一道菜,點的時候琢磨,花椒奇香,其葉也應有異香,一嘗之後,果然有些。推薦指數:8.5 鴨塊炒筍,挺不錯的,衹是筍給炸過,可能北方不不善調理南筍之故吧。推薦指數:7 椒鹽鴨舌,一般,推薦指數:7…

北京隨筆

  一個人出差在北京,拉開酒店的mini-bar,看到有豆豆愛喫的小熊餅乾,想起豆豆第一次出遠門,也是北京,也是住在嘉裡中心酒店,那時,她還很小,只會亂跑,不會說話。那時的小豆子,可能因為不會說話,所有的精力、體力都花在亂跑上,把她媽累得夠嗆。好在,小熊餅乾雖是女兒極愛之物,如今卻也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等回來上海再給女兒買就是了。   以前來北京,住國際俱樂部酒店,據說是六星級的酒店,的確好,房間大、服務周到;後來,就一直住嘉裡中心了,同樣148美元,比國際俱樂部多了一頓早餐,這回入住,比以前多了Colgate的漱口水,指甲鉗也像牙刷一樣,每日替換。國內的酒店都有牙刷配備,國外的酒店大多沒有,如果忘帶了,要自己去問前臺索取,如果叫人送到房裡,小費就比買一套還貴許多。

短斤缺兩 之一

  希望工程的存在,意味著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有書讀,希望工程的工作做得越好,說明有更多的方方面面沒有做好該做的事,當然,還是希望工程的本身可以堅持下去,堅持到沒有必要的那一天。中國,自古就有「童叟無欺」、「明碼實價」之類的成語,說明「短斤短兩」也是自古以來普遍存在的,短斤缺兩,指的是用各種辦法,使得貨物變重,或者「看上去」變重,而賣更多錢的一種行為,向來為人所不齒。   短斤缺兩普遍存在,小到賣雞蛋,大到公路稽查站的超載管理,都有把東西秤得重一些的現象存在,前者是為了多賣一角、兩解,後者則厲害得多,為的是可以多罰一萬、兩萬。份量,大多是用秤去稱的,在上海話裡,短斤缺兩,也叫「缺秤」。缺秤如果被人抓到,輕則要被人罵,大則甚至可以送官;反正,賺到的錢是肯定要吐出來的,別的地方缺秤,我知之不詳,然而菜場裡的把戲,我倒是可謂「如數家珍」,也算是久病成了良醫吧。   以前,菜場使用的是桿秤,用上好的木材,做成一根粗細均勻的細棍,木桿上塗漆,並且鑲以大小銅花,用以表示刻度,叫做星,大的表示斤,小的則是兩,木桿兩頭包以銅皮,防止磨損。木桿粗的一端,先是裝了一個鐵鉤或鐵盤,然後是兩個拎手,叫做「頭鈕」、「二鈕」;最後是後秤砣,秤砣是實心的鐵塊,用繩子穿起掛在秤桿上,稱東西的時候,用鐵鉤鉤起或用鐵盤盛起貨物,然後根據物品的重量選擇使用頭鈕還是二鈕,然後移動秤砣,根據掛秤砣的繩子在秤桿的位置,讀出刻度,計算出份量。   過去做桿秤的時候,是先用砝碼校出斤的位置,然後將斤與斤之間的位置,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分成十六格,這也為什麼老式的秤是一斤十六兩的緣故,成語「半斤八兩」便是由此而來。後來,統一了度理衡,一市斤成了現在的十兩。在秤上做手腳,最厲害的是用手勢做假,那把秤,是地地道道的好秤,絲毫沒有被動過手腳,衹是攤主把拎秤的手法練得嫻熟,提秤的時候,用手拎起秤鈕,手心捏住秤鈕,掌沿下沈,「有意無意間」用小指壓住秤頭,然後讓秤尾高高翹起,手指著秤砣引導買主不注意秤頭,嘴裡還叫著「翹得高嗎?」,這種手法,由於沒有實物證據,最是難抓。   還有的,就是在秤上做手腳了,桿秤用的是桿槓原理,所以手腳無非就是讓秤頭更重,或者秤尾更輕,最常見的有用小鉤子換成大鉤子的,也有在秤盤底下放吸鐵石的,至於秤砣這邊的手腳,就更是五花八門了。比如,有的人把後面的銅殼剝去,也有的把大秤砣換成小秤砣,甚至把秤砣挖空後灌沙再封上的。最厲害的人,算好的他的物貨至少是三斤起售,居然從把秤截開,切了兩斤左右的三四兩,再把秤接上,而且重新塗漆,絲毫看不出來。   由於桿秤製作方便,質量參次不齊,而且做假容易,難以管理,後來,政府規定不能再用桿秤,強制性地把桿秤改成了檯秤。檯秤,有用砝碼的,也是槓桿原理,也有用彈簧的,缺秤者還是使用在秤盤下放吸鐵石,大砝碼換小砝碼以及調鬆彈簧甚至調零點為負的手法,短斤缺兩。   最厲害的,有賣熟食的改裝檯秤,用一根鐵桿連到案板之下,地上有塊踏板,攤販的一隻腳早踩在踏板上,想要多重,衹要腳上施力便可,這種秤,真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再後來,檯秤也不許用了,衹能使用電子秤,電子秤做假,就不是很容易了,但也有訣竅,比如,有的攤販明明單價是二十元一斤,他偏偏就按個 2 字,秤出來是 3 ,就要你付三十元,這樣,看似道理很對,其實不然;個位數是 3 的話,要是變成十位數,可能就是 26 , 27 或者 28 ,這裡有個四捨五入的道理,千萬不要著了奸商的道。   近來又聽說,有的商販拆換電子秤的芯片,甚至聽說有的廠家專門生產短斤缺兩的電子秤,如此種種,數不過來,下回我們再說在貨物上做手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