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07)
早晨起來,發現正在下大雨,約了九點十五分的車,九點起床的時候還沒有來,洗過一個澡,司機打電話上來已經說是已經等著了,雨天路堵,於是在車上睡了一覺,等車到浦東機場的時候,已經將近十一點了。辦好登機牌,時間已經不多,上機前買了本《牛康上海話》,打發無聊時間。誰知等我跑到登機口,被告知飛機還沒有來,於是下樓抽了兩支煙,聽了一段說書再上來,飛機依然沒到。
飛機終於在十二點三刻到了,立馬上機,但是上機後說是還有幾個客人沒到,依然要等。無奈睡意朦朧,又沉沉睡去……等到我醒來,飛機早就飛了起來,空服已經在送飯了。飯是雞腿飯,另外還有紅腸和色拉,味道倒是不錯,預計三點半到達珠海機場,結果提早了十五分鐘,倒也不錯。
出珠海機場的時候,覺得相當熱,珠海機場的設計有點問題,二樓的到達廳全是玻璃天棚,活生生地弄出一個暖房來,再開空調也沒有用,太陽光直接照進來,紅外線又出不去。
走出機場,叫車,珠海的機場向來是出租不規範的,果然一走出來,就有無數的人圍上來問我要不要車,我則按規矩上了頭一輛,管他呢?反正珠海機場的車,沒一輛是好好開的。
又打了一個瞌睡,等開到怡景灣大酒店,是143元人民幣,路上看到97號的油是5.19元,要比上海貴了一些,一路上過來其實都是農田,真正進入市區後不過十來分鐘的車程,司機的車相當快,一路上基本都是飈在100公里左右,等看到前面有電子警察的時候,方才帶上一點剎車。
這家飯店在酒店的對面,叫做新海珍魚港,因為我沒有找到其它的飯店。在網上逛了一大圈,沒有中意的地方,而灣仔海鮮一條街,又要三十多分鐘的車程。跑出馬路,本來想找上次吃過的那家”新海利”,無奈人生地不熟,竟然找不到方向,路上的出租又都有客,看來注定今晚是吃不到好東西了。
新海珍的名字可能是從”新海利”偷來的,房子不小,店面很大,門口還擺了十五六桌,在南方,有許多正式的酒店,也會在門口擺起桌來,以供人們乘涼消遣,當然你要是不點東西吃,估計店家也不讓你坐。
點菜的選擇不多,活貨攤上有四五種魚、四五種蝦、四五種貝殼,沒見到什麼好東西,都是大路貨。看到有剝好的蠔肉,連湯帶水38元一斤,攤主推薦做成鐵板燒。既沒看到我”專程”到珠海來吃的”泊殼”,也沒看到我喜歡的瀨尿蝦,據老闆的說法,”現在不是吃瀨尿蝦的時候”(為什麼我記得現在應該有瀨尿蝦吃呢?)。另外點了兩隻藍花蟹,58元一斤,兩隻正好一斤。
一斤蠔肉端上來,只有一點點,縮得像上海的淡菜一樣,品質不佳。從味道上來,倒也中規中矩,盤中還有薑片、紅辣椒、綠辣椒、蔥、洋蔥,洋蔥倒是甜甜的挺好吃,除此之外,乏善可陳,而且這些蠔有一個致使的缺點,就是裡面的那塊”乾貝”又老又硬,都要吐渣,大大影響口感。
藍花蟹不錯,這種蟹叫”藍花蟹”,生的時候的確是藍的,等到燒熟,就成了紅色,好像不管何種蝦、蟹,不管生的時候是啥顏色,一旦烹熟,就會變成紅的。藍花蟹殼很軟,可以直接用牙齒咬,肉頭呢,也相當厚。沒有蟹黃,絲毫沒有,還有一點我沒想通的是,這藍花蟹的腳竟然是空的,活的蟹,腳裡沒有絲毫的肉卻能動,實在歎為觀止。所謂的”蔥姜炒蟹”,一定只能有蔥和姜兩味,再不能有多餘的東西。
這頓著實沒有吃飽,看樣子還要再弄一頓,即便已經打算再弄一頓,我還是又點了一個回鍋肉,特地跑到珠海吃海鮮,居然又點一份回鍋肉,我也算是瘋得可以了。重慶炒法的回鍋肉,裡面還有芹菜,居然相當的爽口,還是不錯的,豬肉挺滑稽的,肥肉雖軟而瘦肉不但硬而且還有渣,可能也是本地特色了,到底遠開八隻腳的地方要炒出一份像樣的成都回鍋肉,不是件易事。除此之外,回鍋肉裡還有大蒜頭、大蒜葉子、辣椒、總的來說,還是蠻”搭漿”的,肉片只是”嚼得動而已”,如果沒有那些爽口的芹菜,整盤菜只能打到45分了。量、溫度也都很好,
我坐的地方,正好月亮正對著我,可以說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月亮了,不能稱之為”一輪明月”,而是橘黃的月亮,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上面的陰影,估計就是所謂的環形山了。月亮與地面的夾角大約在十五度以下,因為低所以顯得很大。我在想,如果我能夠早來一天的話,正好可以坐在這個位置上看月全食,弄點小菜加點酒,當然不喝啤酒了,看天狗吃月亮,最好弄點白酒,如此暢意痛快、凶險乖戾之事,不弄點”硬貨”怎麼行?
這頓一共吃掉156元,其中38元蠔,58元藍花蟹,30元兩瓶啤酒,26元回鍋肉,1元錢的消毒碗筷,外加4元的茶水,其實我連一滴茶水都沒有喝到,不過這是人家的規矩,入鄉只能隨俗。
新海珍吃得我很不舒服,於是又輾轉去吃了潮州排檔,無奈”酒勢糊塗”,竟然照片、錄音全都找不到了……
從酒店出來,往左轉,有家小店叫”潮汕風味”,門口有個熟菜攤,全是鹵貨,豬小腸、雞心、鴨頭、雞胗、鴨腸,問了一聲,鴨腸4元一兩,於是讓老闆娘拼一個10元的拼盤,還看到有小魚,象葉子魚那樣的,要了一條”大黃魚”,15元一條,一問之下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蔥姜爆,另一種則是用豆豉來燜,欣然要求燜一條,青鯰魚是現蒸好了的,沒有點。
拼盤裡有雞心、雞胗、豬耳朵、鴨腸、豬小腸,值得一說是這種奇怪的豬小腸,如手指般粗細的一條,說它奇怪則在於小腸外面還有寬寬的一條油附在上面,竟比小腸更寬更厚,想起廈門的”胭腸”,也是很奇怪的東西,不禁感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那條類似於大黃魚的東西端上來,不料竟然來得如此之外,恐怕不是”燜”的了,和想像中的樣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原本說用豆豉來做,那應該是黑的才對,不過上來的菜,是黃的,一顆顆的黃豆,上面還綴著一些紅綠辣椒圈,以及幾條極細的薑絲,吃上去的味道倒還不錯,魚可能事先醃過,有些許的鹹味,總歸來說,不是小時候吃過的那種正宗大黃魚的細緻肉感,還是有點爛爛的,不管怎麼說,吃著玩嘛。
又點了一份魚丸湯,5元一碗,由於語言的問題,老闆娘搞不清我到底點的是”魚丸”還是”牛丸”,我不得不做了一個”魚兒游水”的姿勢,她方才領會。端上來,一看有許多,結果仔細一看,每個魚丸都是”半個”的,從外觀上看,其質地不像我在福州吃過的永和魚丸,這種看上去是很粗的,而且從剖面上看,其質地簡直和烤麩並無二致。吃了一個,味道也是烤麩,咬著也是烤麩,而且是老烤麩。第一口上去,就覺得其很有彈性,再咬第二口,嚼也嚼不動。這碗魚丸湯著實稀奇,雖然老得不得了,鮮倒是挺鮮的,而且每隻魚丸都很鮮,連湯也鮮,湯裡還有生菜,很是爽口。
在網上看,說珠海人的生活是很休閒的,每天早上早茶喝喝,牛皮吹吹,我也搞不懂了,在成都,當地人生活悠閒,在廈門,當地人生活休閒,在昆明,當地人生活休閒,為啥偏偏在上海,天天就像打仗一樣呢?
最後點了一份炒粉,單子上寫著丸、粉、米粉,五元、八元、十元,看著許多人都來買外賣,多半就是炒上一盒粉,不禁自己嘴巴也讒了,要了一份雞蛋炒粉。雖然端上來的炒粉,蛋粒幾乎數得清,但味道卻是相當相當的香,非常好吃。炒粉裡有生菜、大蒜葉子、綠豆芽等,是濕炒的,與上海避風塘的鼓油皇炒麵干炒法,稍有區別。
兩頓吃完,總算吃飽,明天再去踏訪海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