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印度有許多東西可寫,然後我卻遲遲沒有動筆,為什麼?因為可寫的東西太多了,無從入手。
我在印度的時候,曾經想寫些東西來嚇嚇朋友的,就像這樣:
走在神的地上,塵
泥在腳趾跳躍,心
靈飛出了軀殼,迎
接靈魂涅槃,恆河
的水不息,靜靜流
淌,帶來了生的氣
息,漂走死亡的肉
體,神牛在沉吟,
便如哲人的誦歌,
讓我回歸了自然,
找到迷失的前世。
我想不下去了,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我不是秋雨大師,沒有那樣的手筆。
今天(3月13日)上午,我定了永和大王的豆漿和牛肉餅,送來的時候,比往常多了一隻一次性的塑料手套,是用來吃牛肉餅的,牛肉餅本來就有袋子,捧著袋子吃,並不會弄髒手,再奉送手套一隻,當然是提高了服務質量,所謂的「精益求精」了。
好是好,不夠環保。
印度可是環保大國。
什麼?印度那麼髒,垃圾遍地,塵土飛揚,到處都是人尿狗屎外加牛糞,還環保?
是的,很環保。
環保不是環衛,如果你把「環保局局長」稱作「環衛局局長」,沒準他會找你拚命。
在很大層面上,印度真的很環保:
- 沒有塑料袋
印度大多數的地方,沒有塑料袋,印度人買東西,是用個頂在頭上的筐,買了東西就裝在筐裡,往頭上一頂。在印度的小城鎮裡,哪怕是很破敗的地方,垃圾遍地,卻沒有沒扔掉的塑料袋。很明顯,那並不是「限塑令」的功勞,人家本來就沒有。
的確,有的地方是有塑料袋的,但大多數都是供給旅遊者的,當地人很少見到手中提個塑料袋的,甚至當地人很少有手裡拿東西的,奇怪。 - 沒有一次性飯盒
印度的小攤子上,用來盛放食物的主要是報紙,一大張報紙裁成手掌大小,堆成一疊,隨用隨取。如果是液體的話,則是用樹葉壓制而成的小碗。考究一點的攤位(相當考究了),會用白紙包裹食物。 - 沒有塑料水杯
在印度,放飲料(主要是各種現榨果汁、茶和酸奶)的容器主要是兩種——重複使用的玻璃杯和不重複使用的陶土杯。玻璃杯主要是喝果汁、咖啡和茶的,洗滌只用清水,也不用任何工業化的洗滌劑,夠環保吧?陶土杯用來喝酸奶和茶,喝完之後,直接往地上一扔,就碎了,並不重複使用。 - 沒有小包裝餐巾紙
這玩意是絕對找不到的,那樣的話,去印度前,一定要準備幾塊手絹哦。 - 沒有手紙
關於印度人的「左右手問題」是聞名遐邇的了,自己理解吧。 - 火葬
印度教講究火葬,這其實也是個非常環保的做法。在恆河的西岸,有好幾個火葬的ghat,只要游過恆河的人,就一定見到過。我沒有見到傳說中的「恆河浮屍」。據我同事Lisa的見解,恆河的確很髒,但是相比中國那麼多被工業污染的河來說,其實要干淨得很。的確,我在恆河見到了許多魚,在中國有許多河,甚至連魚都沒有。
印度的垃圾很多,但是很多垃圾都可以直接燒掉,因為垃圾裡沒有化學產品,無非就是落葉和食物殘渣,其實殘渣也不多,窮人們只是吃素,把各種各樣的植物弄成一沱沱的醬料,就是麵餅一起吃一去。所以,這樣的垃圾,也可以直接「火葬」。
最後,來講一講印度的土製「口香糖」,這種口香糖新加坡政府一定會接受,因為它不是橡膠做的,沒有影響市容之虞。這玩意叫做「pan」,當地人的發音很像「胖」,據說這玩意來自於加爾各答,又據說這玩意到處都有,除了加爾各答,有各種版本。
一般來說,賣pan的都是小攤子或者小店,那種店和攤子也差不了多少,只容一台坐在裡面,印度有許多店的地板都比地面要高出一大截來,店主席地而坐,就和客人站在街上一樣高,方便做生意——這店主也真夠懶的了。
攤子上總有一堆的葉子,樹葉,有翠綠和深綠的,葉子明顯已經洗過,而且修剪掉了葉柄。邊上總有兩三個罐子,銀紅的罐子裡放著白色或是暗紅的醬料,很像是石灰的感覺;當然,石灰其實是能吃的,我們台灣、湖南兩省的人喜歡吃檳榔,有些檳榔中就塞有小塊的石在。罐子邊上有十幾個小碟子,反正裡面的東西我一個也叫不出來,認得出點樣子的也只是一種類似於以前做八寶飯時的「紅綠絲」中的「紅絲」。
如果你要一個,你得用當地話(Hindi, Tami, etc.)告訴攤主到底里面要放點啥,當然,一般來說,你啥都不會說,因此,你只能告訴攤主「sweet」,或者是「salt」,這兩個詞攤主還能懂。這種攤子的攤主,都是生活最底層的,保證不會說英語,所以你也不用費心去問東問西了。當然,這是中國的概念,在印度,按種姓分的話,他們之下還有兩層呢。
其實,聽說沒吃慣這玩意的人,只能接受最基本的版本,就是「sweet」。反正不管點了什麼,攤主就是拿出一張葉子來,鋪在左手手心,然後用右手食指從罐子裡蘸點醬料,飛快地在葉子上涂勻,然後放在面前的石板上,從一個個小碟子捏取各樣配料,放在葉子上,然後折成一個三角卷,遞給客人。
你要做的,就是從攤主手裡接過那個三角卷,整個地塞入嘴裡,閉上嘴唇,用力地咀嚼。可別小看這麼一點點東西,頓時齒頰生香,整個口腔滿佈著充實的感覺,有胡桃的香味,茴香的香味,各種各樣的香味,有甜味、有澀味,很難形容。
等你把整個東西嚼碎,嚥下,口裡便只剩香味了,據說這東西對於吃過葷食之後的爽口很有效;然而印度人並不怎麼吃葷的,而且吃這玩意的人群,估計也不怎麼有機會吃葷的。
在有賣葷食的店裡,吃完之後,會上一個小盆,盆裡是枯綠的小茴香,以及和綠豆大小差不多的小冰糖,也是臽起一勺放在嘴裡咀嚼,同樣很是爽口,很是清香。
吃完pan之後,整個嘴都是紅的,經常看到印度人「隨地吐痰」,一口吐出來,全是鮮紅的,千萬不要害怕,那只是pan吃多了的緣故。
Chennai的pan店
Pan店裡的調料
這是塗了紅色醬料的
也有涂這種醬料的
這是一種葉子,還有深綠色的
這些是飯後的香料,直接放進嘴裡吃的,不過這不是飯店的,飯店裡沒有這麼多的,最好就是一碟小茴香加冰糖,這是「蜜餞店」裡的,下圖也是
沒想到您這麼出名啊,真是有眼睛卻不認識黃山啊,哈哈哈
這麼多印度美食,看得來口水嘩啦啦啦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