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秘製醬蛋真稀奇 蛤蜊燉蛋從未見

(06/01/08) 實在太忙,好久沒寫食話了,這是今年兒童節,三家都帶著孩子,在上海的翠蝶軒大寧店吃的,大家看著玩玩吧。 這一道算是招牌菜,每個蛋賣8元錢(不是一盆),這是一道冷菜,稀奇的是蛋白已經結硬,而且很入味(久煮才能入味),而蛋黃則是糖黃(唸作「荒」),大家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蛋黃和蛋黃的交界處,有淺黃色的已經結硬了的硬黃,我的理解是把蛋煮熟、入味,把蛋剖開,棄去蛋黃,另外把蛋液放入「蛋白碗」,烘製而成。這道菜挺有特色,口感也好,給個8分吧。 這是點來應色的菜,讓桌面不至於太沉悶,這種菜,想做壞也不容易,但是沒有什麼印象可以留給我,只能給6分了。 腐皮卷,味道還是不錯的,7分吧。 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小尺寸的「脆皮燒肉」,大約的尺寸在四枚到六枚骰子左右,是幾乎不能想像的小,不但如此,皮雖脆但硬,肥肉有筋咬不動,根本就是不及格。 水晶河蝦仁,我一直很納悶,現在的飯店裡常有這麼大的河蝦仁,到底是哪裡的河啊?這種蝦仁,如今我女兒也炒得出,給個6分已經蠻好了。 乾貝絲夾餅,很有特色,把乾貝發好後,扯成絲煸干,夾餅吃,既鮮且有口感,又借過了油膩,想法好,味道好,給9分。 這裡 芋頭南瓜煲,味道不錯,可能上海芋頭難弄的緣故,其中只有一點點,吃不過癮,給7分。 這道蛤蜊燉蛋可謂「歎為觀止」,一味追求「賣相」,而忽略了美食的本質。這樣的蛤蜊,一看就是擺放的,而要蛤蜊「張開」,必要先燒熟,如此一來,這蛋羹就不是「原汁原味」了,所以用醬油吊鮮,失敗啊失敗。 醬汁肉,相當好,肉酥而不爛,入味且不膩。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用紅粬,保持了肉本來的顏色,美中不足的是上桌時不夠熱,所以只能打到8分。 八寶辣醬,一般而已,好的八寶辣醬要用鴨肫和豬肚尖,成本不菲,給6.5分。 免費的蘆薈西米露,味道還不錯,小朋友很喜歡。

[USA][崑曲] 華府夏日逢華宴 誤戲在先機誤我

(我們兩在上海見過無數回了,從來沒合過影,我說在美國碰到不稀奇,稀奇就稀奇在美國碰到,而且都穿布鞋) (梁老師已經滿頭是汗了) 這回過來,我真的很慘,來的時候,應該在三藩住上一晚的,那樣的話,可以足夠調整調整,結果連著趕路,弄得很累,以至於到了週六,然後高強度的日常生活,結果弄到週六,我累得快趴下了。可是我還要打包,將近花了一個小時,才把所有的東西都打好完。雖然七點不到就醒了,然後吃早飯,打包,上網查郵件,磨磨蹭蹭,此時已經是上午十點了,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就出門去Smith Sonia了。 從地鐵,Smith Sonia是有專門的站的,從地鐵出來,繞了一大圈,到了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這個博物館是說大屠殺的,我並不是很感興趣,而且進入分展室要另外領票,我就決定直接去Freer Gallery了。倒是禮品店裡有個coin necklace很別緻,coin上有個不規則的洞,上面鐫著remember never again,我覺得這句話實在說得很好,除去戰爭之外,還有許許多的事,希望我們能夠remember,永遠都不要again了。 繞了一大圈後,終於到了Freer Gallery,其實Freer Gallery我來過很多次,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博物館,這回又故地重遊,由於時間不多,就走馬觀花吧。當然,我最喜歡的,是Freer裡的中國展品,特別是其中的敦煌壁畫,其色彩,要比我在敦煌看到的還要好,而且也沒有被水泥塗掉…… Freer Gallery這回有個特展,是Yellow Mountain,對的,就是中國的黃山,規模不大,檔次不低,黃山長卷很是「到位」,後來的故事,就由這個「黃山特展」而起,過一會再說。 Freer Gallery的樓下,就是地下一層,與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是通的,而且一路可以通到African Art博物館,在非洲館裡,我看看時間不多,突然想起了那個「著名」的「猴子撈月」,所謂的猴子撈月是Sackler Gallery裡的一個裝飾,用各地方的文字,半個字都有半米大,一個個地掛在一起,從天花一直吊到底下層,是一件裝置藝術品,而這件東西的名字就叫「猴子撈月」,「著名」的是故事的本身,不過我想如此的設計,看到過的人也一定深有印象。 然而,我找不到那個「猴子撈月」,我甚至搞不清自己在哪個博物館裡,前面說過,三個是通的,而且我也想不起那玩意到底在哪個館裡,於是我去問服務台,我和服務台的老太太交流了半天,不過看來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難道我說的不是英語? 沒辦法,我只能靠自己了,隨手拿起了一份介紹資料,隨手打開,有幅照片讓我嚇了一跳。這份資料是介紹Freer和Sackler兩個「畫廊」的,「Gallery」可以譯作畫廊,但這兩家實實在在是博物館,或者我們把「Gallery」譯作「藝術館」比較好。 說回這份資料吧,這份資料是粉紅和黃色油墨的雙色印刷品,所以上面的照片是「紅白」、「黃白」的,而不是「黑白」的。讓我嚇了一跳的照片是「黃白」的,是兩個人的合影,都穿著中國的戲服。最關鍵的是那張臉,我都不用「仔細一看」,因為我一眼就認出了那是梁谷音(一定要叫「老師」嗎?為什麼不能叫「老闆」呢?) 在Freer的介紹資料上,突然看到梁谷音的照片,你說會不會嚇一跳?我就嚇了一跳。仔細看了(這回是「仔細看了」)邊上的文字,原來就在昨天,就在Meyer Auditorium,就有一場崑曲的演出,當然一定是照片上的人演啦。…

[USA][崑曲] 華府夏日逢華宴 誤戲在先機誤我

(我們兩在上海見過無數回了,從來沒合過影,我說在美國碰到不稀奇,稀奇就稀奇在美國碰到,而且都穿布鞋) (梁老師已經滿頭是汗了) 這回過來,我真的很慘,來的時候,應該在三藩住上一晚的,那樣的話,可以足夠調整調整,結果連著趕路,弄得很累,以至於到了週六,然後高強度的日常生活,結果弄到週六,我累得快趴下了。可是我還要打包,將近花了一個小時,才把所有的東西都打好完。雖然七點不到就醒了,然後吃早飯,打包,上網查郵件,磨磨蹭蹭,此時已經是上午十點了,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就出門去Smith Sonia了。 從地鐵,Smith Sonia是有專門的站的,從地鐵出來,繞了一大圈,到了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這個博物館是說大屠殺的,我並不是很感興趣,而且進入分展室要另外領票,我就決定直接去Freer Gallery了。倒是禮品店裡有個coin necklace很別緻,coin上有個不規則的洞,上面鐫著remember never again,我覺得這句話實在說得很好,除去戰爭之外,還有許許多的事,希望我們能夠remember,永遠都不要again了。 繞了一大圈後,終於到了Freer Gallery,其實Freer Gallery我來過很多次,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博物館,這回又故地重遊,由於時間不多,就走馬觀花吧。當然,我最喜歡的,是Freer裡的中國展品,特別是其中的敦煌壁畫,其色彩,要比我在敦煌看到的還要好,而且也沒有被水泥塗掉…… Freer Gallery這回有個特展,是Yellow Mountain,對的,就是中國的黃山,規模不大,檔次不低,黃山長卷很是「到位」,後來的故事,就由這個「黃山特展」而起,過一會再說。 Freer Gallery的樓下,就是地下一層,與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是通的,而且一路可以通到African Art博物館,在非洲館裡,我看看時間不多,突然想起了那個「著名」的「猴子撈月」,所謂的猴子撈月是Sackler Gallery裡的一個裝飾,用各地方的文字,半個字都有半米大,一個個地掛在一起,從天花一直吊到底下層,是一件裝置藝術品,而這件東西的名字就叫「猴子撈月」,「著名」的是故事的本身,不過我想如此的設計,看到過的人也一定深有印象。 然而,我找不到那個「猴子撈月」,我甚至搞不清自己在哪個博物館裡,前面說過,三個是通的,而且我也想不起那玩意到底在哪個館裡,於是我去問服務台,我和服務台的老太太交流了半天,不過看來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難道我說的不是英語? 沒辦法,我只能靠自己了,隨手拿起了一份介紹資料,隨手打開,有幅照片讓我嚇了一跳。這份資料是介紹Freer和Sackler兩個「畫廊」的,「Gallery」可以譯作畫廊,但這兩家實實在在是博物館,或者我們把「Gallery」譯作「藝術館」比較好。 說回這份資料吧,這份資料是粉紅和黃色油墨的雙色印刷品,所以上面的照片是「紅白」、「黃白」的,而不是「黑白」的。讓我嚇了一跳的照片是「黃白」的,是兩個人的合影,都穿著中國的戲服。最關鍵的是那張臉,我都不用「仔細一看」,因為我一眼就認出了那是梁谷音(一定要叫「老師」嗎?為什麼不能叫「老闆」呢?) 在Freer的介紹資料上,突然看到梁谷音的照片,你說會不會嚇一跳?我就嚇了一跳。仔細看了(這回是「仔細看了」)邊上的文字,原來就在昨天,就在Meyer Auditorium,就有一場崑曲的演出,當然一定是照片上的人演啦。…

[USA]在美國逛舊貨商店

早上準備出門的時候,Kitty從車庫裡搬出來一個大椅子,她說這個椅子是她爸爸的,在她的幼年記憶裡,她的爸爸永遠坐在那張椅子上。這是個褐色的「大班椅」,有著真皮的椅背和坐墊,底座則是著名的馬里蘭鐵(Maryland steel),然而為了時尚,被漆成了木紋,經歷了半個世紀,漆色依然。 在經過了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著名的Berkeley,這個地方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在這裡。什麼,不知道UC Berkeley?這麼說吧,如果沒有UC Berkeley,也就沒有今天的電腦和互聯網。BSD聽說過沒有?為什麼叫BSD啊?就是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你還是沒有感覺是不是?那麼這麼說吧,電子郵件的協議和發送程序sendmail,至今仍在使用,可以說沒有UC Berkeley,就沒有電子郵件這回事。 不說這個學校了,說回這個城市。一過跨海大橋,我們就來到一個所在,一幢大大的倉庫,Kitty把車開到了倉庫的後門,那邊有塊牌子,寫著Urban Ore Receiving。在美國,很難看到如此亂七八糟的地方,倉庫的門開著,一眼望進去,可謂什麼都有,有木頭、塑料桶、椅子、洗衣機,紛亂地堆著,簡直就是個垃圾場嘛。 Kitty從車上把那張椅子搬下來,交給了一個服務人員,充滿深情地向他講述著椅子的故事,最後,我們看著椅子被拖了進去,就像送走了一個老友一般。 Kitty告訴我,如果簡單地把椅子扔掉,也就沒有了,可是如果把椅子送到這裡來,這張椅子就有可能延續它的傳奇。 Urban是「城市」的意思,而Ore則是「礦藏」的意思,然而城市中沒有金子也沒有石油,那麼城市中的礦藏是啥?就是家家戶戶扔掉的那些「沒用的東西」。 在中文中,我們把那些「不要的東西」,統統稱為「垃圾」,而英文裡則稍有不同,trash和garbage是指「垃圾」,不想要了的殘羹冷炙就是garbage,而另外有一個單詞,則是waste,是指那些廢棄物,一個壞了的冰箱,就是waste。簡單來說,garbage和trash是指那些垃圾車來回收的東西,而waste則麻煩得多,你得找個地方去扔掉它。 當然,waste如果隨手被扔掉,那麼就成了garbage,要是能夠合理地被使用,就是「城市的寶藏」了。 Urban Ore的創始人是Dan Knapp,一個高高大大的白人老頭,看起來很客氣。Kitty特地向我介紹他,Dan並不只是個「廢品回收站站長」,同時他是博士,他致力於Zero Waste的研究。而Dan的成功,則來自於Kitty的另一個朋友——加州大學伯克利(UC Berkeley)的教授Mark Gorrell,是Mark最早提出了「綠色家居」的概念,當然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 Urban Ore的理念是「廢品是有用的」,大家可以把自己家裡不要的東西送過去,而他們則會負責分類、清理,有時甚至是維修,讓你家沒用的東西變成別家有用的東西。由於Urban Ore要場地和雇工,所以那些東西是賣給「下一家」的,對貨品的本身來說,Urban Ore做的是「無本鈿生意」,當然由於人工的原因產生了附加值,在1999年的收入是160萬美元(我手中的資料是1999年6月24日的,叫做Beneficiating and Remanufacturing The Back…

[USA]在美國逛舊貨商店

早上準備出門的時候,Kitty從車庫裡搬出來一個大椅子,她說這個椅子是她爸爸的,在她的幼年記憶裡,她的爸爸永遠坐在那張椅子上。這是個褐色的「大班椅」,有著真皮的椅背和坐墊,底座則是著名的馬里蘭鐵(Maryland steel),然而為了時尚,被漆成了木紋,經歷了半個世紀,漆色依然。 在經過了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著名的Berkeley,這個地方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在這裡。什麼,不知道UC Berkeley?這麼說吧,如果沒有UC Berkeley,也就沒有今天的電腦和互聯網。BSD聽說過沒有?為什麼叫BSD啊?就是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你還是沒有感覺是不是?那麼這麼說吧,電子郵件的協議和發送程序sendmail,至今仍在使用,可以說沒有UC Berkeley,就沒有電子郵件這回事。 不說這個學校了,說回這個城市。一過跨海大橋,我們就來到一個所在,一幢大大的倉庫,Kitty把車開到了倉庫的後門,那邊有塊牌子,寫著Urban Ore Receiving。在美國,很難看到如此亂七八糟的地方,倉庫的門開著,一眼望進去,可謂什麼都有,有木頭、塑料桶、椅子、洗衣機,紛亂地堆著,簡直就是個垃圾場嘛。 Kitty從車上把那張椅子搬下來,交給了一個服務人員,充滿深情地向他講述著椅子的故事,最後,我們看著椅子被拖了進去,就像送走了一個老友一般。 Kitty告訴我,如果簡單地把椅子扔掉,也就沒有了,可是如果把椅子送到這裡來,這張椅子就有可能延續它的傳奇。 Urban是「城市」的意思,而Ore則是「礦藏」的意思,然而城市中沒有金子也沒有石油,那麼城市中的礦藏是啥?就是家家戶戶扔掉的那些「沒用的東西」。 在中文中,我們把那些「不要的東西」,統統稱為「垃圾」,而英文裡則稍有不同,trash和garbage是指「垃圾」,不想要了的殘羹冷炙就是garbage,而另外有一個單詞,則是waste,是指那些廢棄物,一個壞了的冰箱,就是waste。簡單來說,garbage和trash是指那些垃圾車來回收的東西,而waste則麻煩得多,你得找個地方去扔掉它。 當然,waste如果隨手被扔掉,那麼就成了garbage,要是能夠合理地被使用,就是「城市的寶藏」了。 Urban Ore的創始人是Dan Knapp,一個高高大大的白人老頭,看起來很客氣。Kitty特地向我介紹他,Dan並不只是個「廢品回收站站長」,同時他是博士,他致力於Zero Waste的研究。而Dan的成功,則來自於Kitty的另一個朋友——加州大學伯克利(UC Berkeley)的教授Mark Gorrell,是Mark最早提出了「綠色家居」的概念,當然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 Urban Ore的理念是「廢品是有用的」,大家可以把自己家裡不要的東西送過去,而他們則會負責分類、清理,有時甚至是維修,讓你家沒用的東西變成別家有用的東西。由於Urban Ore要場地和雇工,所以那些東西是賣給「下一家」的,對貨品的本身來說,Urban Ore做的是「無本鈿生意」,當然由於人工的原因產生了附加值,在1999年的收入是160萬美元(我手中的資料是1999年6月24日的,叫做Beneficiating and Remanufacturing The Back…

我在美國趕個集

英語裡的Farmer’s market,我覺得譯成中文,應該是「趕集」。這回趕集的地方叫Novato,在San Francisco(舊金山)往北大約15英里的 地方。Novato每天都有「集」,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所以一週有七個地方,上週日,我來到Novato City Hall對面的停車場,在週日,這 裡就是趕集的地方了。 Novato City Hall是由一個著名的設計家設計的,算是美國比較漂亮的地方政府建築了,在「集」上,始終都可以看到City Hall的尖塔。 這是賣盆子的,雖說是趕集,每個攤位都可能接受信用卡。這樣的盆子,在上海經常可以看到一摞堆在黃魚車上,每個賣幾塊錢人民 幣,在美國,從幾元到幾十美元不等。 這是農家自釀的醋,有各種口味的。 如果說釀醋有點難,那麼做面包就容易多了,這個攤位做了許多面包,樣子不錯,生意挺好。 這個攤位的面包品種還真不少,明碼標價,看得出來,攤主做事很認真。 滿眼儘是小標籤,象旗子似的,挺好玩。 看到標籤的中央有「choke」字樣嗎,那是artichoke,一樣非常好玩的東西,過幾天專門來寫一篇。 民間手工藝品,用不鏽鋼勺子製成,中間的身體使用一種特殊的專門吃番茄的勺子。 絕對超現實主義,用勺子和叉子做的項鏈,很貴的哇。 也是這個攤子,實在太美了,歎為觀止啊。 電腦刻字的石頭,這樣的石頭,在中國最多五元人民幣一個吧,這裡居然要美元。 放在一起玩攝影,效果還是不錯的。 玻璃做的壁虎?蜥蜴?還是挺有想法的。 這個巫婆也絕對夠酷 又見盆盆罐罐。 賣番茄的帥哥。 帥哥賣的漂亮番茄。 家中自「釀」的酸奶,我買了一罐,無糖的那種,使我想起在青海西寧清真寺門口喝的那種小碗酸奶。 可愛的胡蘿蔔,在Farmers’…

[廈門] 物價漲跌拿圖說 做個表格最清楚

2006年3月7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6年8月5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7年5月25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7年10月4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8年6月4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最後一張是我做的表格,最後一列是2008年6月和2006年3月的漲幅,平均漲幅46%,誰說物價沒漲的?不過,據說(又是”據說”)”對人們生活影響不大”,同時,中央電視台說台灣物價指數漲了百分之五,人們”民不聊生”。

[廈門] 物價漲跌拿圖說 做個表格最清楚

2006年3月7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6年8月5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7年5月25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7年10月4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2008年6月4日佳味再添的價目表 最後一張是我做的表格,最後一列是2008年6月和2006年3月的漲幅,平均漲幅46%,誰說物價沒漲的?不過,據說(又是”據說”)”對人們生活影響不大”,同時,中央電視台說台灣物價指數漲了百分之五,人們”民不聊生”。

[地震] 汶川震舉國大慟 祭亡靈點燭吶喊

(圖已佚) 據說:截止21日上午,死亡人數達到4萬,受傷24萬 我說:帶著女兒參加了5月20日追思會,蠟燭很是漂亮,群情激昂,口號聲一浪超過一浪 據說:911的時候,國人拍手稱賀,奔走相告,這回看到有些人說”很慚愧當時的作為” 據說:陳水扁在5月15日時,把政府的錢捐了20億新台幣出來,馬英九20日就要宣誓上台,這樣一來,同樣的一筆錢,首先臉面是陳水扁的,其次一下子用了這麼多,都要馬英九承擔用錢的後果 據說:日本到處都在為中國募捐、祈禱,不知道如果日本受災的話,我們會是如何 據說:尚未捐錢的公司和個人,成了被抵制的對象 據說:已經捐錢,但捐得看似不多的,成了被抵制的對象 據說:網上有一個列表,是在華的大型國外公司捐款額比較表,目前尚無國營公司列表 據說:目前沒有人看到有組織或個人捐獻衛生巾,應該是奇缺的一樣東西 據說:有一個東北人,在網上破口大罵四川人”活該”,引起公憤 據說:姚明捐了200萬,引起公憤 據說:王石捐了200萬,引起公憤 據說:韓寒說”我向有關部門捐0元”,然後親赴前線 我說:我組織了一次募捐,鑑於數量眾多,我別無選擇,只有交給紅十字會才能顯示”我的公允”,我無法把大家的錢交給老羅 據說:網易中斷了和紅十字會的合作 據說:紅十字會買了帳篷送災區,一萬多元一頂,1000頂價值1300萬元 據說:救災專用的帳篷出現在了成都的數個小區 據說:某政府(不是市級、區級)門口有成排的救災專用帳篷,照片上未見災民,整潔的市府廣場,與豪華的政府大樓相得益彰 據說:秘魯政府為中國地震降半旗,查到的所有英文報導來自”新華網”,未見任何國外主流(包括非主流)報導 據說:…… 據說:…… 我說:– 真假消息成堆,一時難以分辨

[地震] 汶川震舉國大慟 祭亡靈點燭吶喊

(圖已佚) 據說:截止21日上午,死亡人數達到4萬,受傷24萬 我說:帶著女兒參加了5月20日追思會,蠟燭很是漂亮,群情激昂,口號聲一浪超過一浪 據說:911的時候,國人拍手稱賀,奔走相告,這回看到有些人說”很慚愧當時的作為” 據說:陳水扁在5月15日時,把政府的錢捐了20億新台幣出來,馬英九20日就要宣誓上台,這樣一來,同樣的一筆錢,首先臉面是陳水扁的,其次一下子用了這麼多,都要馬英九承擔用錢的後果 據說:日本到處都在為中國募捐、祈禱,不知道如果日本受災的話,我們會是如何 據說:尚未捐錢的公司和個人,成了被抵制的對象 據說:已經捐錢,但捐得看似不多的,成了被抵制的對象 據說:網上有一個列表,是在華的大型國外公司捐款額比較表,目前尚無國營公司列表 據說:目前沒有人看到有組織或個人捐獻衛生巾,應該是奇缺的一樣東西 據說:有一個東北人,在網上破口大罵四川人”活該”,引起公憤 據說:姚明捐了200萬,引起公憤 據說:王石捐了200萬,引起公憤 據說:韓寒說”我向有關部門捐0元”,然後親赴前線 我說:我組織了一次募捐,鑑於數量眾多,我別無選擇,只有交給紅十字會才能顯示”我的公允”,我無法把大家的錢交給老羅 據說:網易中斷了和紅十字會的合作 據說:紅十字會買了帳篷送災區,一萬多元一頂,1000頂價值1300萬元 據說:救災專用的帳篷出現在了成都的數個小區 據說:某政府(不是市級、區級)門口有成排的救災專用帳篷,照片上未見災民,整潔的市府廣場,與豪華的政府大樓相得益彰 據說:秘魯政府為中國地震降半旗,查到的所有英文報導來自”新華網”,未見任何國外主流(包括非主流)報導 據說:…… 據說:…… 我說:– 真假消息成堆,一時難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