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梅璽閣食話 [上海]於夾縫中求生存 弄堂餛飩有點咸 by Yule Show 09/06/2010 (09/06/10) 其實也沒啥好寫的,一條小小的弄堂,三個人,估計是母親兒子兒媳吧,估計這個攤的年頭也不會短了。 東西的味道嘛,其實還可以,就是餛飩稍微咸了一點。 地方嘛,在大境閣對面的人民路上。 弄堂餛飩 就是這條弄堂啦,試機照,新玩具GF1,可以1:1拍攝 攤子就在逼仄的小弄堂裡 包餛飩的籩(是不是這個字啊?) 青菜餡的餛飩,吃不出一點肉來,湯倒還是挺鮮的,特地關照不要味精 老奶奶的年紀已經挺老了 久違了的「辣乎」,上海話說」不識相請儂吃辣乎醬「
大年夜遊新客站 願世人有家可回 CNN報導了中國的春運,當然「做人不能太CNN」 Discovery在明天大年初一要播放一檔叫做Shanghai Bus Terminal的節目,電視中有些預告,大多面有菜色,當然「做人不能太Discovery」 國際先驅論壇報報導了中國的春運問題,當然「做人不能太IHT」 西方媒體XXX報導了中國的春運,當然「做人不能太XXX」 以上所有照片攝於2009年大年夜 01/25/2009
[上海]鮮牆房故地重遊 老朋友終成正果 同事兼好友Ken終於結婚了,認識他這麼多年,總算等到了。席設鮮牆房,很是熱鬧;日定毛誕天,極不湊巧。 新娘子手繪油畫 土豆色拉 熏魚,太鹹 樟茶鴨也算鮮牆房的一大特色菜了,沒有以前好吃 醉富貴蝦,味道不錯 好像還是白糯米的討巧一點 醬牛肉 海蜇頭,水平實在太差,不甜不咸 十八鮮,一般 啤酒桑拿蝦,也是鮮牆房的特色,蝦很新鮮,帶了點回家給「飯煶」吃 洋蔥蟹 煙熏鯧魚 這道蠻有特色,鹹鴨蒸鮮雞,也算新式醃篤鮮 扇貝 不知道是啥,味道還不錯 香菇菜心 元只的烤乳豬,吃價鈿的貨色,味道也好 雞湯,不錯,拆碎了燒,可以借鑑 棗泥餅,味道很好,問題是頂上的餅皮和芝麻哪去了?二次加工的? 12/31/2009
[上海]雅點舫小吃 上午十點多,石芸帶小米過來,十一點多,一家與石芸、小米到西郊百聯,本來我是打算去吃西郊百聯對面的麵店,以前一直路過,見到街對面有家「蘇州麵館」,沒想到,只不過一兩個月沒留心(那裡常去,只是沒留心),就變成了豪華裝修的飯店,整條街都是,想想當中有隔離欄,過馬路並不方便,於是決定到二樓的雅點舫吃,剛拿定主意,天上大雨下來,暗中慶幸自己決定準確。 二樓雅點舫,以前吃過,味道一般,裝點精緻,今天去,座無虛席,好在只需等待片刻,其點了香糟田螺(15元),排骨年糕(20元),開洋蔥油拌麵(6元),香菇麵筋燜肉麵(13元),蝦肉小餛飩(5元),金腿小粽(8元),綠豆湯(6元)外加可樂一聽共79元,想想吃點心也要冒80元,不算便宜。 香糟田螺味道很好,田螺很酥,微有泥沙,美中不足是糟味不夠,但算是現在上海灘上能吃到好的糟田螺了,記得讀中學的時候,北京路陝西路口有家「杏元」,糟田螺三角錢一碗,是我初中時代經常吃的點心,很舊的鍋,很破的碗,一個大鐵勺子舀起來,一勺子就是一碗,舀的師傅隨手拿點牙籤放在田螺上,吃的朋友捧著田螺,隨便找個位子坐下,便用牙籤挑了吃。那時的田螺燉好多時間,幾乎只只田螺都是破的。 今天的田螺沒有一隻是破的,倒讓我想起小時候的那個破碗盛的破田螺,雖然賣相差了點,卻依稀記得更好吃一些。不過,小米很喜歡今天的,不斷地嚷著「小米要吃小小的、大大的螺螄」,很是可愛。 排骨年糕與「鮮得來」的大不相同,鮮得來的那種,是整塊排骨油炸,再加兩塊扁扁的年糕,舀點醬再加一點辣醬油,以前外婆家住在雲南路淮海路,邊上曾經有座鐵皮房子,是鮮得來的分店,由於就在家門口,彼此都認識,彼此也有照應,於是買一張排骨年糕的票子,可以裝滿一鑊子,有點象《小小得月樓》「六隻角子,一大鑊子」的架勢。 今天的排骨年糕,是用寧波小年糕,一盆十數條,排骨是大排切開的,有點像平時吃的排條,但要比排條闊一點,醬汁是糖醋味的,與傳統的排骨年糕大不一樣。米醋為主的糖醋,淡而不咸,是我非常喜歡的味道,就像我自己做的一樣,很是可口,排骨炸得相當透,也相當嫩,雖然20元一盆,價格不菲,但是味道好,也就物有所值。 面相當沒有花頭,關鍵湯是味精湯,而不是久燉的高湯,澆頭也不見得是現炒的,估計燜蹄也是批來的,雖有麵筋尚可,的的確確是水揉的,而不是油炸的那種圓麵筋。 其它的沒有什麼,小粽子做得相當精緻,不過我沒有嘗,不敢評價。 雅點舫的空調很弱,吃麵吃得我一身大汗,在西郊百聯的所有吃食店裡,只有肯德基、麥當勞和星巴克的空調是到位的,記得去年在永和豆漿吃完東西后到到肯德基,感覺真是天壤之別啊,有時就想,不怪肯德基、麥當勞之類比土快餐能賺錢,人家的確有人家的本事啊,我們現在樣樣學外國,動輒「與國外接軌」,收費是接軌了,但服務還差得遠呢。 08/06/2006
閣主2個版本的菜話,我都買了。
平時看,想不出做什麼菜時也看。
閣主2個版本的菜話,我都買了。
平時看,想不出做什麼菜時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