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依然斬人 有緣者欲往宜先

(08/17/10)   寫這篇博客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大家別去五台山,而是告訴大家想去的快去,十五六年來,當地的設施改進了,理念絲毫沒有進步,所以我的建設是趁當地還沒有徹底「淪陷」之前,儘可能地去看上最後一眼。   交通,沒有任何的改善,整個山西的交通,還是以「等」為主;五台山的門票漲到了二百多一張。   就來說說吃的吧,五台山的小店小攤較以前更少了。我十五六年前第一次去的時候,雖然已經畢業,但還囊中羞澀,於是就發生了「著名」的「貓耳朵事件」,常看我文章的人一定見到過。如今的我,已經為了吃可以花上很多錢了,但是到了五台山,我依然沒有花大錢大快朵頤的衝動,就拿這天來說吧。   那是我到五台山的第二天,在隔天的賓館裡吃了一頓很不盡人意的晚飯之後,決定好好開個葷,打個牙祭,於是到了殊像寺前的一個農家院,心想這裡的菜貴不到哪裡去,信步而入。   店還是挺漂亮的,飯桌按在院子裡,上面有玻璃天棚,夏熱冬不涼。可是菜單拿上來,這價格就不是農家院的了,一份地皮菜炒蛋要26元,僅一站之遙的豆村,只要12元。別以為五台山山高路險,食物難以運入,其實現在的五台山,去太原三個半小時,去大同四小時,去北京五個半小時,當然都是在不等人滿的前提下。   貴倒也罷了,我就少點一些吧,光來一個面,而且是素的,就算被斬能有多少?菜單上十八元,雖然超貴,但能香香地吃上一回台蘑,也值啊!   不值!那份台蘑面,別說面硬得不行,那可能只是我吃不慣而已,可那「澆頭」(臊子)也太鹹了,咸到何種的地步?咸到我把面拌勻,吃一小片台蘑,可以吃下好幾條面,那種面可不是蘇州的,又粗又硬;咸到我特地討了碗麵湯來,就是淡麵湯吃麵,依然咸;咸到我吃完就雲找我,舔舔嘴唇,依然鹹得可以。   我在Twiiter上發了一條「我要是死了,就是被五台山殊像寺門口的台蘑面齁死的」。   自費的話,五台山是沒有美食的,就算公費,估計單來的散客,也吃不上什麼好味道。恐怕只有那種帶著地陪接待的人物來,才能嘗到真正的五台山佳餚了。   就到此吧,看圖說話。 就是這家了,殊像寺也只有這一家 飯店其實還是挺漂亮的 老南瓜燜土豆25元,還真是敢開價 我始終認為素要是賣得比肉貴,吃素就沒有功德了 但凡沾上「山」,這價格就沒譜了,我覺得最後那個「黃花燉粉條」,壓根就應該是送的 野味真的有那麼好吃嗎?鯉魚買到38元一斤,簡直就是在搶錢 這就是我點的五台羅漢面了,十八元,沒商量 這碗麵看著還是挺漂亮的,所以不要被我的照片矇蔽,有時我拍的很好的菜,不見得好吃哦!

[山西]又逢快樂小朋友 說豬肉來話台蘑

  在台懷鎮的明清街上吃燒烤,三個小孩子吃火腿腸,吃了一根又一根,等的時候,就坐在我的桌前和我聊天。   兩個初一,一個六年級,看上去比我十歲的女兒還小一點。   「你從哪裡來?」  「上海」  「哦⋯⋯那你見過成龍嗎?」  「成龍在香港啊?!我是上海來的。」  「那麼李小龍呢?」  「李小龍已經死啦!我是上海的!」  「噢,知道知道,就是全國倒數第二的城市嘛!」  「嗯?」  「香港⋯⋯澳門⋯⋯噢,上海是倒數第三⋯⋯」  「-/:;()¥&@」  「上海有世博會的,我們也有」  「哦!」  「就在那下面嘛,不要錢。你們有地鐵嗎?」  「有啊!」  「最便宜坐一次多少錢啊?」  「三塊吧」  「哇,這麼貴啊?」  「我們也有便宜的,豬肉也就十塊出頭」  「那我們的可貴了,要六七十塊一斤了」  我偷偷地看了一眼正在吃的肉包子,怪不得肉這麼少。一邊老闆娘搭腔到:「你別聽他們的,我們豬肉十一塊」  「你們有錢嗎?」  「有啊!山就是我們的錢,我們沒錢了就去山上采蘑,一條這麼長可以塊賣一百塊錢。我們一沒錢就上山去,一下午可以采好多。」  「那可以采幾條啊?」  「采來要曬乾的,再來線串起來。還有一種蘑,鍋蓋那麼大,可好吃了。」  「那也挺辛苦的」  「不辛苦的,我們有一個地方,地上一大片一大片,全是台蘑,別人不知道的。」  「那可不能告訴別人哦!」  「不會告訴別人的,就是買的人太會還價了,上次我有一條,在殊像寺那邊賣,那個人八十、七十地還,⋯⋯」  「後來呢?」  「後來嘛,繞不過了他,三十塊錢賣掉了⋯⋯」  「⋯⋯」  「⋯⋯」  「⋯⋯」  ⋯⋯   老是在山西碰到快樂的小孩子,上次去永樂宮也碰到一批(見舊文)。   這頓飯吃了三十二塊錢,五串羊肉串、兩串刀豆、一串素腸、一條魚外加一籠包子,雖然東西不過爾爾,可是和小朋友邊聊邊吃,倒也開心。

[河北]御撥面名氣不小 淡而無味價格高

(07/30/10)  去內蒙之前,就聽蟲爸說在承德附近會遇到一段路,沿路都寫著「撥面」、「皇家」的字樣,大家都很好奇,誰知到了承德、離了承德,沿路都不見,及至後來,大家都以為錯過了之時,GPS上突然現出一家來,大家決定就跟著GPS去。   果然,很大的一家店,院子大,店堂也大,大堂就有兩個,去得晚了,只有我們一桌,一大群人圍著轉,只是效率不高。進了廚房,參觀了撥面的「撥」法,倒也新奇。菜式味道都不錯,獨獨撥面不和口味,甚是遺憾。 adsfas 撥面就是用這把雙手平持的大刀撥出來的 說是「撥」,其實是快速地切,每切一刀,一條面,這和蘇州的切面比起來,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的新土豆,蘸白糖吃 據說是自制的老豆腐,味道不錯,價格也很不錯,18元,可能是我吃過的最貴的素豆腐了 從承德過去,所有的炒雞蛋都是這個樣子的,其實是「攤雞蛋」 酸菜炒粉,點了兩份,第一份老闆說酸菜放得少,怕我們吃不慣,結果很好吃,就再點一份,讓老闆多放酸菜,結果也不是很辣 木須肉,夠著名了吧,至於「木須」一名由來,說法眾多,有說乾隆或者康熙定的,有說是「木樨」(桂花)而來,有說是語言訛音而來,大家不妨自己研究 這個就是撥面了,蕎麥麵做的,所以沒有彈性,大湯鍋裡煮熟後再用冷水冰結,結果端上來是溫的,又有點滑膩,澆頭是山蘑菇,基本沒啥味道,賣到10元一碗,讓我好生想念老西門的大腸面啊 價目表 之一 價目表 之二 院中一角

[河北]老饞驢驢肉熏香 大小人人盡歡笑

(08/01/10)   前幾天去了內蒙,內蒙的壩上。三個家庭八口人,大大小小地從上海坐火車到北京,一路啤酒鴨舌方便麵,好不熱鬧。及至到了北京,租的車已經在火車站等著了,開車出北京花了兩個小時,走五環接京承高速,到承德走承圍線,至圍場過境至內蒙,穿過塞罕壩,至紅山軍馬場,風景優美,寫意了兩天,沿原路返回。   早上九點左右上路,如意算盤到承德吃豪華午餐。誰知原路從紅山軍馬場到塞罕壩的路上發生「情況」,具體情況未知,唯知堵車嚴重,時停時走,大約一小時後,決定返迴繞道走「御道口」,沿路景色優美,無奈路程遠了上百,及至圍場附近,一車人早已飢腸轆轆,於是根據GPS的指引,打算到十公里外的地方吃頓「大青花」餃子。   及至進入縣城,方知是圍場縣城,路經一家新家,名喚「老饞驢」,「駕駛員」蟲爸酷愛驢肉,於是停車吃飯。   小地方,大排場,裝修豪華,老闆極其客氣,讓進包房,於是點菜、吃飯,又鬧一個「不亦樂乎」。 老饞驢 櫃檯中的現成的鹵驢肉,等我們吃好的時候,已經空了,或許是放起來了,但全賣掉了的可能性比較大。照片中,11點方向的是豬肚,順時針過來是膝蓋骨,再是驢肉,再是膝蓋,再是驢肉,最後是驢耳朵和驢肋排,全是熏鹵的,味道好 醼醬蔬菜 這是驢的膝蓋骨,女兒問的時候,我說「聽說過孫臏嗎?」,女兒便低頭啃了起來,五元錢一個,很香,但很嵌牙,還好我隨身帶著牙線 雲絲拌黃瓜 驢肉、驢肚、驢耳朵,全是熏鹵的,驢肚味道沒有羊肚好,口感比較像薄的豬肚 酸白菜,這幾天肉多,一定要補菜,這地兒也沒啥菜,於是幾乎頓頓都點白菜 蕨粉,其實也不知道到底是啥粉 西蘭花,上面白的全是蒜蓉,也不是蓉啦,根本就是塊 這裡的人說話口音不是河北口音,而是東北口音,菜量也很東北,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苦瓜的,照片只顯示了一角而已 黃瓜榨菜湯

[上海]荷風嬉魚環境佳 河鮮活魚味道好

  這個地方叫做「荷風嬉魚」,是屬於楓涇的一個魚塘,從Google Earth來看的話,那裡並不是一個湖,而是原先的農田挖成了塘再蓄水而成的,在衛星圖上,那裡有一塊塊方方整整的水田,一塊塊地挨著,不說清楚,根本想不到是魚塘,只以為是收割了的水稻田罷了。附近有許多這樣的魚塘群,「荷風嬉魚」在大洪村,規模並不是最大的。   這個地方是喜歡釣魚的「蟲爸」安排的,電話裡說的時候,必須得說明一下字的寫法,否則容易搞錯地方,這裡看來還挺有名,上網一查,信息不少,就連Garmin的GPS都能直接搜索到這個所在。從滬杭高速的楓涇出口下來,不過六七公里的路,沿著朱楓公路過去,不過十分鐘的事。   所謂的「荷風嬉魚」,其實是個農家樂,按照賓館的標準造了十來幢房子,每幢都建在水上,有些房子是提供住宿的,一幢兩個臥室一個廳,收費是按臥室收的,所以最好至少兩家一起來,可以把整幢包下,那樣的話,廳裡可以玩,露台可以釣魚,就好多了。   還有些房子是餐廳,有一個餐廳很大,裡面只有一桌,哪怕當地人宴請村長、鄉長,也會到這裡來舉行。餐廳有大堂,在另一幢房子裡,不過也就五六桌,當中的大桌可以坐二十多人;邊上的房子裡有包間和散桌,除此之外,就是前台和廚房了。總共的農家樂,可供出租的好像是十間房,滿打滿算租滿也不超過40個人,到了晚上很是清靜。   白天可不同,白天的時候,有許多人特地趕來釣魚,不管釣得著釣不著,都會在這裡吃上一頓,所以中午的時候,點個菜要等,加個水要等,上個菜更要等,我們就曾經等了一個多小時,才吃上第一口熱菜,把「蟲爸」的兒子──當然是「小蟲」啦,都餓哭了。   嚴格地說,這裡根本不能算是「農家樂」,而是標標準准的度假村了,除了沒有桑拿SPA游泳池之外,套房裡空調、冰箱自不必說,還有消毒櫃、有IPTV、有液晶大屏幕,廚房裡還有煤氣,想燒點吃吃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就一時興起,親自下廚,做過一次酸菜魚。這裡的菜餚,也和一般的農家樂不同,所有的原料其實都是採購而來,而廚師的手藝,也絕非鄉下會燒的老太太能比的,從菜餚的煉製手法來看,這可不是一個人在燒,而是有個團隊在操作,所有的燒法都是大店手法,因此東西也就精緻了許多。   前後三天,總共吃了七頓,最後結賬,每家連吃帶住帶外買啤酒零食調料碗碟等總共一千五一家,還算是挺實惠的玩法。 第一頓:6月14日午飯 楓涇香干 蘸醬黃瓜 蔥油萵筍,中看不中吃的東西 熏魚 鹽水籽蝦 菱角毛豆,其實現在還沒有到吃菱角的時候,而這些菱角我是看著採購員裝在塑料袋裡拿來的,殼已經早就剝掉了 藕分兩種,七孔藕和九孔藕,據說七孔的才好吃,從來也沒有見過 點了三塊鹹肉,要求一切為二上來,結果上了一大盆,心想是不是有可能一切四了呀,買單時服務員告知原來這份是七塊,上錯了桌的緣故,好在並不問我們多收錢 一進荷風嬉魚的大門,就看到上菜的服務員手裡端著,原本以為是紅燒羊肉,原來是紅燒鵝,很酥很入味很肥美,好吃 炒螺螄,很好吃,很容易吸,這也是我吃過的最大的螺螄,席間閒聊,說如果燒螺螄不放油的話,怎麼燒都不會老的,於是我想起前段我們同事推薦的一種做法「黃魚鯗蒸螺螄」,哪天空下來可以試試 昂刺魚豆腐湯,四條昂刺魚,個人不是很喜歡昂刺魚,我喜歡塘鯉魚,一種很小但很鮮的魚,特別是面頰骨上的兩塊肉,俗稱瓜子肉 鹹肉菜飯,每天都點,有許多鹹肉,當然也有很多味精,味道還是可以的 酒釀圓子,給小朋友們吃的 第一頓的賬單 第二頓:6月14日晚飯 第二頓的包房 著名的楓涇丁蹄,其實就是拆骨連凍蹄髈 萬年青 菌菇麵筋煲,用的是水麵筋,塞了肉,這玩意上海市區沒有,江浙一帶都有,我很喜歡吃,也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就上海市區沒有 絲瓜炒毛豆,雖然我並不喜歡吃絲瓜,好歹也算時鮮貨了 扁尖老鴨湯,有欠火候,有點清湯寡水的意思…

[上海]雞蛋干別出心裁 小螃蜞形小味美

  文廟邊上的孔乙己酒店,是我極其喜歡的一家小店,因為有酒喝。如今,幾經翻造,已經成了一家「中店」了,味道依然不錯,貼點照片,大家看著玩。 用雞蛋清蒸成蛋清糕後再用醬油五香煮的,味道很好 醩肚尖 熏叉扁魚 風雞百頁 油汆臭豆腐乾,吃了兩盆 小螃蜞燒野生雜魚,味道很好,螃蜞雖小,但蟹黃味道很足 薺菜炒年糕,味道很好,點了三份,估計味精不少 苔條小黃魚,油汆的,蘸醋吃,賣相很不錯 大白菜燒蛋餃,賣相一般,味道一般 毛雪旺,照我說,孔乙己這種店壓根就不應該賣這種菜(問我怎麼會點的?因為有人想吃唄)。最近,我發現大多數店裡的豬血、雞鴨血都發生了變化,其質地變嫩了,但是沒有嚼頭口感了,感覺像是加了色素的果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螺螄燒雞腳,奇辣

[上海]雞蛋干別出心裁 小螃蜞形小味美

  文廟邊上的孔乙己酒店,是我極其喜歡的一家小店,因為有酒喝。如今,幾經翻造,已經成了一家「中店」了,味道依然不錯,貼點照片,大家看著玩。 用雞蛋清蒸成蛋清糕後再用醬油五香煮的,味道很好 醩肚尖 熏叉扁魚 風雞百頁 油汆臭豆腐乾,吃了兩盆 小螃蜞燒野生雜魚,味道很好,螃蜞雖小,但蟹黃味道很足 薺菜炒年糕,味道很好,點了三份,估計味精不少 苔條小黃魚,油汆的,蘸醋吃,賣相很不錯 大白菜燒蛋餃,賣相一般,味道一般 毛雪旺,照我說,孔乙己這種店壓根就不應該賣這種菜(問我怎麼會點的?因為有人想吃唄)。最近,我發現大多數店裡的豬血、雞鴨血都發生了變化,其質地變嫩了,但是沒有嚼頭口感了,感覺像是加了色素的果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螺螄燒雞腳,奇辣

[上海]貴州菜黔府正宗 酸湯魚依然放醋

時間:2010年2月4日和3月6日地點:烏魯木齊北路黔府   無意中發現的一家店,就在上海市少年宮後門對面,那幢得罪了土地老爺生意永遠清淡的樓裡。說也奇怪,那幢樓最早叫永樂宮,是在醫工院的舊址上建起的,打那幢樓建好之後,招商引資永遠失敗,現在是賣動漫的,可哪怕開在少年宮的門口,生意依然清淡。有知道八卦故事的,不妨說來聽聽。   「黔府」就在這幢樓裡,可能老闆「懂經」,門並沒有開在南京路上,而是要從側面的烏魯木齊北路進入。   中午的套餐68元,四菜送湯,可供四人食用,超過人數另外加錢,個人認為還是挺合算的。   3月6日米爸請客,就有點小貴了,四個大人三個孩子,總共三百多元,小孩子幾乎沒吃啥。   特別推薦這裡的毛血旺,用料足,血既嫩又新鮮,有牛百頁、有黃喉,還有葛根粉,要是再有鱔背,可評上海第一。 店中一隅 68元套餐四菜之毛血旺 68元套餐四菜之土豆,味道特別好,不喜土豆的我,也吃了不少 68元套餐四菜之小炒 68元套餐四菜之毛血旺之炒青菜 拌粉果 號稱布依族酸奶,極不實惠的東西,大家不要上當,以兄弟我的舌頭嘗來,這個酸奶一定是市售盒裝酸奶,撒點碎核桃仁就要賣28元,簡直是在搶錢 農家雞,哪個「族」的忘了,反正就是江浙養雞場裡的雞 酸湯魚,二斤半鯰魚一條,酸湯中明顯加了醋,但味道尚可,沒有喧賓奪主 吃了一份,39元,再加了30元蕨根粉、牛百葉和黃喉 老豆腐乾 布依炒粉,味道挺好 蕨菜炒腊肉,蕨菜是乾的,腊肉太少了,味道還是不錯的

[上海]貴州菜黔府正宗 酸湯魚依然放醋

時間:2010年2月4日和3月6日地點:烏魯木齊北路黔府   無意中發現的一家店,就在上海市少年宮後門對面,那幢得罪了土地老爺生意永遠清淡的樓裡。說也奇怪,那幢樓最早叫永樂宮,是在醫工院的舊址上建起的,打那幢樓建好之後,招商引資永遠失敗,現在是賣動漫的,可哪怕開在少年宮的門口,生意依然清淡。有知道八卦故事的,不妨說來聽聽。   「黔府」就在這幢樓裡,可能老闆「懂經」,門並沒有開在南京路上,而是要從側面的烏魯木齊北路進入。   中午的套餐68元,四菜送湯,可供四人食用,超過人數另外加錢,個人認為還是挺合算的。   3月6日米爸請客,就有點小貴了,四個大人三個孩子,總共三百多元,小孩子幾乎沒吃啥。   特別推薦這裡的毛血旺,用料足,血既嫩又新鮮,有牛百頁、有黃喉,還有葛根粉,要是再有鱔背,可評上海第一。 店中一隅 68元套餐四菜之毛血旺 68元套餐四菜之土豆,味道特別好,不喜土豆的我,也吃了不少 68元套餐四菜之小炒 68元套餐四菜之毛血旺之炒青菜 拌粉果 號稱布依族酸奶,極不實惠的東西,大家不要上當,以兄弟我的舌頭嘗來,這個酸奶一定是市售盒裝酸奶,撒點碎核桃仁就要賣28元,簡直是在搶錢 農家雞,哪個「族」的忘了,反正就是江浙養雞場裡的雞 酸湯魚,二斤半鯰魚一條,酸湯中明顯加了醋,但味道尚可,沒有喧賓奪主 吃了一份,39元,再加了30元蕨根粉、牛百葉和黃喉 老豆腐乾 布依炒粉,味道挺好 蕨菜炒腊肉,蕨菜是乾的,腊肉太少了,味道還是不錯的

[上海]破迷信話說“順風” 論美食味道不錯

時間:2010年2月7日地點:順風大酒店金玉蘭廣場店 「飛機的起飛和著陸,應儘量選擇逆風而行,因為逆風起降可以增加升力或阻力使飛機的離地速度或著陸速度減少,因而能縮短飛機的起飛滑跑距離或著陸距離……」   上面的這段話,不知道出典何處,以我的飛行知識來看,這可能是二戰時期某個飛行教程中的話,這句話導致了現在的中國人出門坐飛機,忌諱聽到「一路順風」這幾個字,甚至有公司老總因為下屬說了「一路順風」而勃然大怒的,甚至有地方官員對上級領導說了之後變成「仕途逆風」的。   其實誰都知道,現代飛行,根本不是從風向來選擇起降方向的,機場的跑道是固定的,不是想換方向就可以換的。而且,空難事故鮮有是風向造成的;至於風速的話,不管是順風、逆風,太大了都很可怕。   上海有家「順風大酒店」,據說是杭州菜,當然上海可能只有川菜館才不賣別地的菜。這是托豆媽的福,蹭了一頓她的年夜飯,吃完這頓,豆媽就要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嘍! 白斬雞,血淋溚滴的才是上海正宗 八寶素鴨 色拉 糟帶魚 心太軟,其實就是糯米塞紅棗,有段時間家家店都有,但是這道菜要做好,極難極難,別的不說,上海有幾個是懂棗的? 熏魚 醬蘿蔔,不知道為什麼,我向來不碰此菜,可能是因為大多數醬蘿蔔,都沒有醃去蘿蔔的辣味吧,我知道我曾經吃到過超好的,只是忘了在哪裡 拌海蜇,淡而無味 薺菜炒年糕,年糕切成如此的薄片,加醬油炒制,倒也別有風味 蛋黃芋艿仔 干煸刀豆,此菜要用大油鍋 酒香草頭,瞧瞧這桿子,照家中老太太的說法,這就是喂兔子的吃法 牛蛙,全是「新東方」的廚師手筆 蒸臭豆腐,極正宗的臭豆腐的極正宗的吃法,一桌受不了,端到邊上了事 這是近年來上海流行的「牛排」吃法,討巧而以 紅燒(魚回)魚 清蒸鱖魚 蒜蓉開片蝦 紅燒肉 炸鮮奶,如今上海灘其實再沒有正宗的炸鮮奶了 老鴨扁尖湯,大多數東西要嫩,燉湯的鴨子卻要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