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食話

碧樹泉名字好聽 東北菜價廉物美

  滬青平公路航華的牌坊邊開了一溜食店,雖說此處車水馬龍,無奈一排小店與大街隔著厚厚的綠化帶,生意好不起來,眾多店面竟是屢易其主。約於一年前,其中的一家韓國燒烤店變成了東北菜館,價格便宜了許多,味道卻是”酒香不怕巷深”,生意做得有聲有色,約三四月前,老闆娘不見了,服務員也換了人,倒是店名依然,味道更是越來越好,難能可貴的是價格始終未變。 

  不管它老闆到底是誰,我輩食客只求”價鈿”、”味道”兩樣,恰好這家店都能滿足。 

  好歹也去了四五回,故以女兒雖幼,倒也點菜自如,一份”白菜豬肉水餃”外加一道”鍋包肉”是每次必點的,可能”依例”兩字。 

  東北的水餃,多喜韭菜、蛋黃等餡,又喜歡放茴香、大料等物,美則美矣,口味太重,我輩無福消受。倒是大白菜豬肉餡,中規中矩,合上海人的胃口。這家店的水餃乃是現搟面皮,現包現煮,所以很是新鮮,皮糯而有咬勁,餡香而帶汁水。若是一人食用,叫上一份五元十八隻,再討一碗下餃子的湯,就可打發一頓,許多人不諳餃子湯的妙處,實在餃子湯清而味厚,混而不濁,若是不就白酒吃餃子,這一碗清湯就是最好的飲料了。特別是在冬日,先喝半碗餃子湯,讓身體熱活起來,再蘸著辣子吃餃子,終於滿頭大汗,豈不快哉。 

  現搟現包,必定要等些辰光,等得懨氣,就點些小菜,所以現搟現包雖然麻煩,如此卻有了商機,此等好事,卻有眾多店家不諳,亦是怪事。 

  店裡東北大拉皮,乃是麵粉洗成,麵筋另作它用,洗出的細粉,做成粉皮,切成長條,拌以香菜、醬油、香醋等物,吃口且韌且滑,小店賣小東西,卻依然做出大味道,實屬不易。 

  鍋包肉乃是裡脊片裹上生粉,油炸後再用胡蘿蔔、大蔥、蒜片、香料製成芡汗,澆淋在肉片上而成,其芡汁酸中帶甜,用東北話說是”酸甜口的”,很是引人食慾。鍋包肉外面包漿酥脆,裡面肉片肥軟,兩種口感相輔相成,再夾個幾條蔥絲、胡蘿蔔絲同食,齒頰生香。最最可貴之處是半年來豬肉飛漲,該店的鍋包肉依然16元一份,非但肉片的數量未見有缺,芡汗更是由紅醋改成白醋,色面更加漂亮,酸味也得”正點”了。 

  昨天請假與女兒在家做月餅,午飯並無著落,天熱不想遠走,便與小豆又去了”碧樹泉”,這回於”依例”之外,又吃到一樣新奇物事,好東西不敢獨享,說與諸君聽。 

  此菜名為”酥黃菜”,不過十六元一份,想北京人的熘黃菜乃是用蛋做成,此菜多半亦如。一問之下,果然用蛋,至於做法,服務員說不清楚,欣然點之。 

  不一會兒,此菜端上桌來,第一眼,頗像土豆,塊塊菱形如蠶豆大小,外裹不知甚醬,晶瑩剔透,整盤撒了白芝麻,頓時活躍起來,讓人不覺得單調。 

  及至用筷子挾之,發現此物甚輕,挾起之後,拉出絲來,原來是拔絲的做法,上面的裹醬不過是白糖熬的糖漿而已,送入嘴中輕而又脆,一口咬下,裡面是半空的,入口即化。 

  仔細看了一下,裡面中空,間或有些如蛋黃醬的東西,其質地與顏色,像極了上海新雅名菜”炸鮮奶”,外面有層殼,極薄,所以油炸之後,又鬆又脆。 

  上海的時候,服務員端來一碗熱水,乃是拉絲不斷的話,可以連塊浸入,其絲自斷。 

  此物稀奇,不敢獨享,打包回家,用微波爐高火”叮”了兩分鐘後,依然可以拉出絲來,只是其中的”蛋黃醬”收縮殆盡,不如堂吃的味美。 

  該店還有一菜,是用厚豆皮包裹大蔥、生菜、辣椒等蔬菜,蘸醬而食,亦很有風味,只是上海人不吃生蒜,不吃辣,浪費很多。 

  此店還有哈爾濱啤酒供應,傳說中此酒創於1890年,乃是全中國最早的啤酒,夏天飲來沁人心脾,再配上道地的東北菜,是為”絕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