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閒話研究

[上海閒話] 熱豆腐燙煞養新婦

  上海有句熟語,叫做”豆腐賣到肉價鈿”,說的是物價飛漲;因為豆腐不過是黃豆加水磨漿點鹵,雖然費時費力,終究成本低廉,要是賣到肉價鈿,只有”逢勢漲三分”一起漲,才能達到”以前的肉價鈿”。

  也有賣到”現在肉價鈿”的,不信的話,去日式料理店叫一份醬油拌白豆腐,准保比相同大小的肉貴,當然,肉是菜場的價格。

  其實,在相同的條件下,豆腐是永遠賣不到肉價鈿的,因為又有一句熟語,叫做”豆腐水做,閻羅王鬼做”,水若賣到肉價鈿,豈不是天下大亂?

  閻羅王管的是鬼,自己也是鬼,人要死了才能做鬼。人死也離不開豆腐,江南習俗,人死後舉行葬禮,葬禮完了,親朋好友在一起吃一頓飯,算是家屬答謝來賓的;這頓飯有葷有素,有奢有儉,但有一個特點,這頓飯中必有一道豆腐菜,或是”紅燒豆腐”,或是”薺菜豆腐羹”,又或是豆腐湯……對了,這頓飯叫做”豆腐羹飯”,簡稱”豆腐飯”或是”羹飯”。

  關於豆腐飯的起源,眾說紛芸,有說戰國人樂毅以豆腐供喜食軟食的父母,其父母因得高壽,所以吃豆腐宴以祝願長壽;亦有說西漢淮南王劉安待父至孝,父親仙逝後,劉安守孝例不能動火,於是劉安發明了豆腐,只吃冷豆腐,說是從此孝子居喪多食冷豆腐,並以豆腐答謝弔唁之賓客。這樣說來,豆腐還是特地為了葬禮而”發明”的。

  也有人認為,吃豆腐與傳說故事無關,乃是為了”驅邪”之故,說是死者周圍有癧疫之氣,而豆腐是”金氣”的象徵,可以驅除,故食之。根據典籍來看,南方地區也的確有吃豆或者豆羹來穰災疫祓除不祥的習俗。

  除了葬禮後的羹飯,過去祭祖饗鬼的飯食,也叫羹飯,特別是在七月半(農曆),這天家家戶戶燒了飯食祭野鬼。據說孤魂野鬼平時無人齋祭,都成了餓鬼,後來目連為救母,親臨地獄門,得知其母落在餓鬼道,於是在七月十五設盂蘭盆會祭餓鬼。可以想像,餓鬼們一年吃不到東西,及至這天,肯定是一哄而上,搶個痛快。雖然沒有人親見餓鬼搶食,但是”搶羹飯”這句話倒是流傳頗廣,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吃相難看,”象前世裡沒有吃過”的人。

  ”養新婦”就是這樣的人,”新婦”是江南的一帶對媳婦的稱呼,實際上是”媳”字的變音,而非新舊之新,天下哪來日久長新的女人?”養新婦”吃得極快,因為吃得慢,或許就沒吃了,更有甚者,還可能挨打呢。

  那麼,這”新婦”是被誰打的呢?被公婆打,上海人常說”討仔新婦忘記娘”,想來不會挨打,然而這”養新婦”不同”討來的新婦”。

  ”討來的新婦”,門當戶對,明媒正娶,等閒的婆婆也不敢打她;然而這”養新婦”乃是窮苦人家養不起女孩子了,便六七歲、七八歲就賣給”婆”家了,和丫環相比,只不過前者是注定要嫁給少爺的,而丫環未必。對了,”養新婦”也叫”童養媳”,就是從兒童養起,養成媳婦。

  ”養新婦”的地位,並不見得比丫環高,不但要服侍少爺,也要干粗活重活,碰到刁蠻的公婆,那可真是一天幹到晚。不但要做事,做得不好還要挨打。有時,做得好,也要挨打,凶公婆”豆腐裡廂尋骨頭”,總能找到因頭打。”豆腐裡廂尋骨頭”是句俗語,和”象牙筷上扳皵絲”是相同的意思,都指無中生有的挑刺行為。

  幹完這個幹那個,沒有停的時候,唯一可以喘口氣的,恐怕就是吃飯的時候了。

  然而刁蠻的公婆豈能看得慣”養新婦”慢吞吞吃飯?就算不打,怕也是要罵的,哪怕不罵,臉色也絕對不會好看;養新婦為了不挨打,不討罵,不看臉色,當然只能快快吃,但若當時正好有一鑊子剛端下灶的湯豆腐,舀起一勺來剛想吹幾口,見到公婆面孔鐵板,心急慌忙一下子倒進嘴巴,嚥了下去。

  這個燙,恐怕很多人都有體會,它並沒有燙在嘴裡,因為在舌頭剛感覺到溫度的時候,豆腐已經滑了下去,一直滑到了胃裡,這個時候,你才開始感覺到燙,燙在喉嚨的後面,燙在胸中,你便立馬跳了起來,想吐根本就吐不出來,因為已經下去了。別說吐,就是叫也叫不出聲來,只見兩眼發直,要好一會才能緩過神來呢。

  這種燙,我相信每個人的一生至少會碰到幾回的,那是種無以名狀的燙,雖然並不會真的灼傷人,可很多時候也是終身難忘的。

  這種”燙”,就叫”熱豆腐燙煞養新婦”,但凡上海人吃到特別燙的東西,或是吃東西不小心燙到了,總會說”喔喲,真真熱豆腐燙煞養新婦”。

  上海話中關於豆腐的俏皮話不少,最典型的一句是”買塊豆腐撞撞殺”。這句話,並不是指某家的豆腐做得太硬,也不是說某人的腦袋長得不牢,而是說人笨的。

  笨,不是一點點的笨,而是奇笨無比,匪夷所思的笨,既然這種人能笨到如此”無法令人相信”的地步,那麼撞在豆腐上撞死,好像還更可信一些。如這句話相同的是”買根線粉吊吊殺”,也是匪夷所思的事。

  還有一句,叫”豆腐架子”,豆腐是一碰就碎的東西,縱然是老到底的豆腐乾,恐怕也搭不起一個架子,”搭豆腐架子”喻人裝腔作勢,瞎搭架子,瞎擺官腔,其實乃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的。於此類似的還有”豆腐肩胛糥米心”,豆腐做不得架子,若肩胛用豆腐做,肯定也承擔不了力理,這句話表示此人心地雖好,但是對事卻負不了責任,這樣的老好人,有時不但成事不足,而且敗事有餘。

  豆腐的俏皮話有許多,比如”刀子嘴巴豆腐心”,又如”關公賣豆腐,人硬貨不硬”,再如”吃豆腐”等,都是普通話中也有的俏皮話,於此就不贅述了。

(寫於2007年12月14日)

2 thoughts on “[上海閒話] 熱豆腐燙煞養新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