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英雄
有人戲言”如今二師兄的肉比師父的還貴”,二師兄是豬,豬肉賣得比”唐僧肉”還貴,當然是個笑話。上海話中,”唐僧肉”指價格貴得離譜的食物,人們常說”賣得介貴(音”舉”),吃了勿死啦?,可見此物乃是”唐僧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一樣東西有一樣東西的價值,價格大大高於價值,謂之”不值”,精明的人是不會上當的,精明的人不相信”長生不老”。上海人說精明的人”門檻精”。
門檻,大家都知道,老式房子都有,對,就是祥林嫂捐了讓人”踩”的那玩意。祥林嫂捐的是廟裡的門檻,但我們去廟裡的時候,所有人的都奉勸我們”不要踩在門檻上”。
上海話中有”烏龜爬門檻,待看此一番”,說的就是這種門檻,烏龜爬門檻,爬上去一定跌下來,跌下來一定會”翻身”,這句話有點”鯉魚跳龍門”的意思,表示一旦這件事做成了,就萬事大吉了。
豬肉有肥有精,門檻難道也是?門檻只有”精”的,”不精”的,沒有肥瘦之分。這事還要從大師兄說起,大師兄是孫悟空,一隻從石頭迸出來的猴子,猴子都很聰明,都很古怪精靈,峨嵋山的猴子甚至還會搶人錢財,可見其厲害程度。孫悟空是水簾洞猴子的總頭目,估計要做天下猴子們的總頭目也沒問題,所以他就是”猴王”。
”猴”者,”monkey”也,”王”者,”king”也,”monkey king”者,”門檻精”也。對的,”門檻精”本來就是”monkey king”的音譯,用來形容某人精明、刁鑽、聰明,就像北京話說的”精得跟猴兒似的”。
上海話中有”(反犬旁活字邊)猻精”一詞,指的是調皮搗蛋的小男孩,特別是那些坐不停、立不停的頑皮分子,比喻小男孩是小猴子成了精變的。然而,門檻是不會成精的,”門檻精”是猴王成了精。
可以想像一下,一個洋人對著一個頗聰明的人說”You, monkey king.”,意即”你很能幹啊!像猴王般聰明”,後者也理解,明白那句聽著”門檻精”的話,就是”腦子精明”的意思,那麼根據對應法則,”精”與”精明”可以約去,剩下的就是”門檻”等於”腦子”了.的確,上海話中,有多時候,”門檻”可以指代”腦子”,而且還是個”好腦子”。
上海人說”伊只門檻,儂白相勿過呵”,指的就是”好腦子”,有種人,門檻特別精,上海人稱之為”老門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外來的和尚會燒香,說的都是不同的文化區域中可以互相借鑑,同樣,”門檻”這件事,也是外來的比較好使,於是有了”潮州門檻”,是因為當時在上海做生意的廣東人比較多,廣東人很會做生意,上海人把所有說廣東話的人,都理解為潮州人,所以有了”潮州門檻”一說。
相對”潮州門檻”來說,”外國門檻”就更厲害了,外國人帶來了現代法律,一不留神,就被外國人告了,就被外國人算計了。當時,國人的確處在弱勢地位,以至於上海人把那種異種精明之人或方式,稱作”外國門檻”。
廣東人有句戲言,說某個特別精明的話,就說那人是猶太人和潮州人養的,可見”外國門檻”和”潮州門檻”亦非空穴來風。
在上海,經常有這樣的場景,女人叫男人拿樣東西,男人便支使孩子去做,這樣的場景是”上譜”的,也就是說有專門的俗語的,就叫做”大懶差小懶,小懶差門檻”,這裡的”差”,是”支使”、”使喚”的意思,而”門檻”還是猴子,一個大懶鬼叫小懶鬼做事,最後小懶鬼叫善解人意的猴子來完成。
我們經常說到門檻的高低,那是真的門檻的高低,引申為入門所要付出的代價。過去的門檻的確有高低之分,越是顯赫的人家,門檻就越高,有的甚至要高到腰裡,這種人家平時不開大門,真正有達官顯貴來訪,這種門檻是可以拆卸的,俗應金剛腿,不叫”活絡門檻”。”活絡門檻”在形容人的時候,乃是”更上一層樓”的門檻精,說他可以面面俱到,不但這方面搞定,那方面也不會得罪,乃是”門檻”的最高境界,門檻既精,人又活絡,所以是”活絡門檻”。
還有”翻門檻”,我想可能是從”活絡門檻”而來,所謂的”活絡門檻”是門的兩邊有槽,有一塊”門檻板”可以抽出,那板可以正反換著拆入,豈不是可以”翻”嗎?上海話中的”翻門檻”多指”花言巧語,想方設法,花盡心思用盡聰明”之意,常聽到的有”儂勿要幫我翻門檻,儂格套,阿拉儕白相過呵”。
一個”門檻精”,有點如此的淵源,還有英文摻和,孫悟空乃是個英雄,另有一位,叫做”奧特曼”,是日本電視劇中的英雄,這個詞的正與英文的”out man”同音,所以在上海中,也用”奧特曼”指那些不諳時尚、拘泥不化的老頭子。
(寫於2007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