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看食照聊以解讒 說菜餚足可下酒

光棍節到了廣州,小住幾日,得嘗美食不少,點評幾個有特色的菜吧。 陳村粉不同於一般的腸粉小小一盆,陳村粉講究一大堆放在籠屜裡蒸,蒸完之後迅速拌上油汁上桌,吃口很軟,很有勁道。據說好的陳村粉,用豬油炒香蒜蓉,拌在一起蒸制,味道更佳。陳村是順德的一個地方,據說當地還有把豆豉拌排骨和粉一起蒸的,蒸到排骨的油往下滴,滲到粉裡,就大功告成,想想都美味啊!(食於廣州鴻星海鮮) 黃鱔飯,在我印象中,粵菜多是海鮮,不過廣州也有好幾家店,以黃鱔飯聞名。黃鱔飯本是台山名點,據說是用鱔血炒的。一盆飯,賣到58元,只有幾塊極小的鱔背,不算便宜,人家賣的是手藝。值得一提的是,黃鱔這玩意,一旦調理不當,就會很腥,這滿滿的一大碗飯,倒是絲毫不腥,不容易啊!(食於廣州鴻星海鮮) 柚蜜煎椒,其實就是客家的釀茄子,不同的是肉裡拌了柚實,又著實地將肉打散打松,只不出任何的肉纖維,又有肉香,尖椒有稍許辣,和著肉一起吃,完全可以接受,雖然用料極俗,卻是不錯的一個菜。(食於廣州越秀漁村) 清蒸青蛘,網上查了一下,寫作「蛘」,當時在飯店裡,服務員寫給我的字是「(蟲養)」,反正也沒個定論。青蛘是啥?是一種和田雞差不多的東西,只是顏色不是綠的,而的黃黃的,反正是蛙類罷了,大小也和田雞差不多,我要了半斤,清蒸。據說此物的標準吃法是「人頭粥,美極、椒鹽、清蒸各一,炒粉」,反正什麼都是青蛘做的,雖然只是排檔貨色,但也可算是「青蛘宴」了。此物以「甜」著名,嫩倒在其次了,味道很好。(食於廣州越秀漁村) 這是在一家叫做「美華」的海鮮館子吃的,先是看了點評網,網上對此店的口味評價甚高,但是對其服務頗有微詞,後來讓我著實見識一回,那些服務員真是可謂「千呼萬喚不過來」,整個店中,由於位子擺得擠,結果所有的人都要扯著脖子喊話方能聊天,好在我是單人獨食,無此煩惱。 陳皮骨,是用陳皮醃排骨後炸制而成,入口脆而松,酸而甜,很不易。會做菜的人都知道,排骨蒸起來很容易,炸起來就麻煩了,不是炸得死硬,就是不夠熟還帶著骨,好的炸排骨,一定要既酥且嫩,一口咬上去,就可以脫骨而食,這家店的陳皮骨果然名不虛傳。 荷葉蒸甲魚,廣州白話中稱甲魚為「水魚」,此道蒸菜,因為甲魚小,不夠肥厚,所以廚師添了些許豬肉帶膘同蒸,一下子就把味道吊了出來,實是神來之筆,價格嘛,也便宜,只要28元,只是雖見荷葉,未得荷香,尚有欠缺。(食於廣州美華海鮮) 其它又有越秀漁村吃的血蚶,心想粵人最會弄海鮮,便放心讓他們調弄,結果一盤好好的血蚶,全是燙透了來的,雖然個個都已剝好,但是吃點便像是塑料袋裝的零食一般,沒有了血蚶特有的香味口感,吃上去便像水泡了的豆子一般。中國大酒店食街的烤鴨,全無「京意」,特別是包鴨的餅,又厚又小又甜,還是半發的面做的,實在不敢恭維。蘭桂坊(沙面)的乳鴿號稱「廣州第一」,但是尚有欠缺,肉沾在骨上撕不下來,倒是炒花甲很有特色,乃是冰凍的,而且有小小的冰塊拌在其中,在廣州這種熱地方,如此的吃法,倒也真是別出心裁。

[廣州] 看食照聊以解讒 說菜餚足可下酒

光棍節到了廣州,小住幾日,得嘗美食不少,點評幾個有特色的菜吧。 陳村粉不同於一般的腸粉小小一盆,陳村粉講究一大堆放在籠屜裡蒸,蒸完之後迅速拌上油汁上桌,吃口很軟,很有勁道。據說好的陳村粉,用豬油炒香蒜蓉,拌在一起蒸制,味道更佳。陳村是順德的一個地方,據說當地還有把豆豉拌排骨和粉一起蒸的,蒸到排骨的油往下滴,滲到粉裡,就大功告成,想想都美味啊!(食於廣州鴻星海鮮) 黃鱔飯,在我印象中,粵菜多是海鮮,不過廣州也有好幾家店,以黃鱔飯聞名。黃鱔飯本是台山名點,據說是用鱔血炒的。一盆飯,賣到58元,只有幾塊極小的鱔背,不算便宜,人家賣的是手藝。值得一提的是,黃鱔這玩意,一旦調理不當,就會很腥,這滿滿的一大碗飯,倒是絲毫不腥,不容易啊!(食於廣州鴻星海鮮) 柚蜜煎椒,其實就是客家的釀茄子,不同的是肉裡拌了柚實,又著實地將肉打散打松,只不出任何的肉纖維,又有肉香,尖椒有稍許辣,和著肉一起吃,完全可以接受,雖然用料極俗,卻是不錯的一個菜。(食於廣州越秀漁村) 清蒸青蛘,網上查了一下,寫作「蛘」,當時在飯店裡,服務員寫給我的字是「(蟲養)」,反正也沒個定論。青蛘是啥?是一種和田雞差不多的東西,只是顏色不是綠的,而的黃黃的,反正是蛙類罷了,大小也和田雞差不多,我要了半斤,清蒸。據說此物的標準吃法是「人頭粥,美極、椒鹽、清蒸各一,炒粉」,反正什麼都是青蛘做的,雖然只是排檔貨色,但也可算是「青蛘宴」了。此物以「甜」著名,嫩倒在其次了,味道很好。(食於廣州越秀漁村) 這是在一家叫做「美華」的海鮮館子吃的,先是看了點評網,網上對此店的口味評價甚高,但是對其服務頗有微詞,後來讓我著實見識一回,那些服務員真是可謂「千呼萬喚不過來」,整個店中,由於位子擺得擠,結果所有的人都要扯著脖子喊話方能聊天,好在我是單人獨食,無此煩惱。 陳皮骨,是用陳皮醃排骨後炸制而成,入口脆而松,酸而甜,很不易。會做菜的人都知道,排骨蒸起來很容易,炸起來就麻煩了,不是炸得死硬,就是不夠熟還帶著骨,好的炸排骨,一定要既酥且嫩,一口咬上去,就可以脫骨而食,這家店的陳皮骨果然名不虛傳。 荷葉蒸甲魚,廣州白話中稱甲魚為「水魚」,此道蒸菜,因為甲魚小,不夠肥厚,所以廚師添了些許豬肉帶膘同蒸,一下子就把味道吊了出來,實是神來之筆,價格嘛,也便宜,只要28元,只是雖見荷葉,未得荷香,尚有欠缺。(食於廣州美華海鮮) 其它又有越秀漁村吃的血蚶,心想粵人最會弄海鮮,便放心讓他們調弄,結果一盤好好的血蚶,全是燙透了來的,雖然個個都已剝好,但是吃點便像是塑料袋裝的零食一般,沒有了血蚶特有的香味口感,吃上去便像水泡了的豆子一般。中國大酒店食街的烤鴨,全無「京意」,特別是包鴨的餅,又厚又小又甜,還是半發的面做的,實在不敢恭維。蘭桂坊(沙面)的乳鴿號稱「廣州第一」,但是尚有欠缺,肉沾在骨上撕不下來,倒是炒花甲很有特色,乃是冰凍的,而且有小小的冰塊拌在其中,在廣州這種熱地方,如此的吃法,倒也真是別出心裁。

東南西北打飛的 胡吃海塞半月多

最近把飛機當作了主要交通工具,胡吃海塞了許多,再不寫幾筆就自己也記不得了,列一下吧。 10月27日,北京,晚飯,請人,金百萬烤鴨店潘家園店,150元 烤鴨,油酥大腸,烤板筋,拌雙脆(黃瓜、蘿蔔),老醋花生 10月28日,北京,午飯,人請,美國大使館新址側門正對面成都小吃 酥炸梅子魚,青椒炒臘腸,油燜茄子,蒜泥白肉,紅油抄手,炒青菜,豆腐青菜湯 10月28日,北京,晚飯,請人,利群烤鴨,300元 烤鴨,利群鴨腸(裹薄麵粉後炸),炸四物(心、肫、筍、肝),西蘭花 10月29日,北京,午飯,請人,美國大使館新址側門正對面東北小吃 牛肉米線(極其難吃),素餃(大白菜、蛋) 10月29日,北京,晚飯,獨食,嘉裡中心酒店 餛鈍面(味道不錯),168元 10月30日,北京,晚飯,請人,三元橋下爆肚宛 爆肚,羊蠍子,炒板筋(極厚,極嫩,很好吃),爆肚仁,羊雜湯,燒餅,近200元 10月31日,北京,午飯,自食,女人街永和大王 大王三寶面,加滷蛋 10月31日,北京,晚飯,人請,(天壇)南門涮肉 涮羊肉(倪大仙人請客,菱歌陪) 11月1日,北京,午飯,請人,北京海關邊上妙Muse巴黎越南小吃(央視店) 羅非魚,牛仔粒,蝦仁吐司,蝦醬通菜,近200元 11月2日,上海,晚飯,自食,西郊百聯棒約翰 9吋臘腸pizza,烤雞翅等 11月6日,成都,晚飯,獨食,梓潼橋王梅串串香 牛羊肚滷味拼盤,香菜丸子,酥肉,綠色毛肚,鴨血 11月7日,成都,午飯,人請,莊子村川菜饕堂 糯米香酥鴨(上層是鴨皮及肉,下層是糯米,象粢飯糕般一塊),烤鯽魚,青椒回鍋肉(青椒回鍋肉純青椒及肉,沒有胡蘿蔔之類,味美,辣),番茄青菜湯 11月7日,成都,晚飯,獨食,御膳宮 魚頭湯鍋(內有2只魚頭,所以能吃出4隻眼睛來,本來以為是一隻大魚肉,待吃出第三隻眼睛時,著實嚇了一跳),酥肉,白菜等,200多元 11月8日,成都,午飯,獨食,金沙附近樂山翹腳牛肉湯 一斤牛雜,豆腐及其它(清牛肉湯,味正,調料用湯兌,極辣) 11月8日,成都,晚飯,獨食,井巷子味典…

東南西北打飛的 胡吃海塞半月多

最近把飛機當作了主要交通工具,胡吃海塞了許多,再不寫幾筆就自己也記不得了,列一下吧。 10月27日,北京,晚飯,請人,金百萬烤鴨店潘家園店,150元 烤鴨,油酥大腸,烤板筋,拌雙脆(黃瓜、蘿蔔),老醋花生 10月28日,北京,午飯,人請,美國大使館新址側門正對面成都小吃 酥炸梅子魚,青椒炒臘腸,油燜茄子,蒜泥白肉,紅油抄手,炒青菜,豆腐青菜湯 10月28日,北京,晚飯,請人,利群烤鴨,300元 烤鴨,利群鴨腸(裹薄麵粉後炸),炸四物(心、肫、筍、肝),西蘭花 10月29日,北京,午飯,請人,美國大使館新址側門正對面東北小吃 牛肉米線(極其難吃),素餃(大白菜、蛋) 10月29日,北京,晚飯,獨食,嘉裡中心酒店 餛鈍面(味道不錯),168元 10月30日,北京,晚飯,請人,三元橋下爆肚宛 爆肚,羊蠍子,炒板筋(極厚,極嫩,很好吃),爆肚仁,羊雜湯,燒餅,近200元 10月31日,北京,午飯,自食,女人街永和大王 大王三寶面,加滷蛋 10月31日,北京,晚飯,人請,(天壇)南門涮肉 涮羊肉(倪大仙人請客,菱歌陪) 11月1日,北京,午飯,請人,北京海關邊上妙Muse巴黎越南小吃(央視店) 羅非魚,牛仔粒,蝦仁吐司,蝦醬通菜,近200元 11月2日,上海,晚飯,自食,西郊百聯棒約翰 9吋臘腸pizza,烤雞翅等 11月6日,成都,晚飯,獨食,梓潼橋王梅串串香 牛羊肚滷味拼盤,香菜丸子,酥肉,綠色毛肚,鴨血 11月7日,成都,午飯,人請,莊子村川菜饕堂 糯米香酥鴨(上層是鴨皮及肉,下層是糯米,象粢飯糕般一塊),烤鯽魚,青椒回鍋肉(青椒回鍋肉純青椒及肉,沒有胡蘿蔔之類,味美,辣),番茄青菜湯 11月7日,成都,晚飯,獨食,御膳宮 魚頭湯鍋(內有2只魚頭,所以能吃出4隻眼睛來,本來以為是一隻大魚肉,待吃出第三隻眼睛時,著實嚇了一跳),酥肉,白菜等,200多元 11月8日,成都,午飯,獨食,金沙附近樂山翹腳牛肉湯 一斤牛雜,豆腐及其它(清牛肉湯,味正,調料用湯兌,極辣) 11月8日,成都,晚飯,獨食,井巷子味典…

[廣州] 走南闖北賞美食 東方賓館品茶點

朋友們都說我「失蹤」了,當然沒有,只是趁國際油低迷的時候,多乘乘飛機罷了,雖然飛機票還是沒有降下來。那麼就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因為鑑於國內汽油價格不跌,我儘量少用自己的車,能少用多少就多少吧。 在過去的三週裡,我在北京呆了五天,與倪大仙人等朋友吃了涮羊肉,與小張吃了爆肚以及「連美國商務部長每回到北京都去吃」的向群烤鴨,甚至由於時間安排不當,有一天只能在酒店裡胡亂弄了一碗價值168元的餛飩麵了事……在北京,還與成都來的XT吃了成都菜,然後我就回了上海三天,立馬趕赴成都,「逼」著XT又請我吃了一頓「莊子村」,自己又發現了一家很好的小店——左記(以後一定會說到),外加燒烤、火鍋、串串若干,游了一次金沙遺址,在青羊宮喝了一下午茶外加求了一張上上籤。 在成都過了一個週末,我又趁Veteran’s day趕到了廣州,承蒙Patrick和Kent各請我吃一頓,都是有名貨色,Kent又於陰曆月半外請齋菜一頓,又於每天中午在中國大酒店與朋友們吃午飯聊天,還有自己吃的兩頓海鮮,所謂「胡吃海塞」也。最後一天,Patrick讓我放棄了「沒啥好吃的五星級自助早餐」,約了一起「喝早茶」,正好Kent也有空,於是在兩位「施主」的厚待下,又吃了一頓「傳說中曾經是廣州最好的早點」。 我實在是個饞嘴的人,想著第二天就好東西吃,結果一夜沒睡好,就想著有吃了。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早早地起來收拾了行李,退了房,就拉著行李,走到東方賓館。好在,我的酒店和東方賓館乃是一牆之隔,舉步即至。 東方賓館曾經是廣州最好的賓館,而這裡八樓的早茶,也曾經聞名珠江,享譽羊城。三個人,邊聊邊喝邊吃,足足兩個小時,從廣東、深圳無數的企業倒閉,聊到上下九(廣州的一個地方)三元一件的衣服,反正所謂的「白天白講、夜裡瞎講」。 來說說吃的吧,這裡的早茶,的確名不虛傳,而且Patrick和Kent兩個都是食家,反正他們點,我吃,最後他們兩個搶個買單,我也根本插不進去,所以不知道到底吃了多少。就稍微說說幾個特別有印象的東西吧。 蘿蔔牛雜,是廣州的傳統小吃,如果到小西關去,到處可見。這玩意說來話長,先要從廣州著名的「光塔寺」說起。「光塔寺」是俗稱,因為這個寺廟的塔上沒有任何裝飾,是座光光的塔,為什麼?因為那是一座穆斯林的塔,那麼當然那座寺廟其實是座清真寺了,而且據說還是中國最早的清真寺。 光塔寺的正名叫「懷聖寺」,取「懷念聖人穆罕默德」之意,又名「獅子寺」。據說,過去有大量的波斯人在懷聖寺附近生活,這道蘿蔔牛雜,就是他們發明的。所謂的蘿蔔主牛雜,乃是將蘿蔔切塊與牛雜一起加香料同燉,燉到後來,牛雜的味道就全進入到蘿蔔裡去了,頗有點象《紅樓夢》中的「茄鯗」之意。然而憑良心說,雖然這麼多年來,我也吃過無數的蘿蔔牛雜,但是真正能從蘿蔔中吃出牛味來的,的確不多,乃至從來沒有。剩下的,只能「退而求其次」,比比牛雜的味道如何了。同樣,在東方賓館裡,我依然沒有在蘿蔔裡吃出牛的味道來,只是牛肚夠厚夠酥,很是不錯。不過,這得說回來,蘿蔔牛雜本是市井小食,乃是牛心牛肝俱有的雜碎雜膾,方能正宗;五星級賓館的做法多半隻用牛肚,其實終有欠缺之處。 同樣是蘿蔔,五星級的蘿蔔牛雜一定不及小弄堂裡的,但是蘿蔔糕就有得比了,好的蘿蔔糕內嵌乾貝、開洋,鮮香無比,在此之上,越是好的店家,用料越是講究,海貨新鮮、味足,而小攤之上,則只是點綴一二罷了。 鳳爪乃是粵人極愛之物,據說如今的鳳爪都是北美進口,因為洋人不諳此物多棄之,有好事(好金?)者聚之以入,在粵行俏,因為進口鳳爪既大又嫩,遠勝本地土雞爪——燉湯你行,「虎皮」我能。 廣式早茶,其實只要「蒸排骨」一味,就可知此店好壞,但凡好的早茶店,其蒸排骨一味,必然極其新鮮,其肉鮮、色正、味純,最主要的是因為原料選得到位而且新鮮;次一等的店,不但肉不嫩,而且顏色發暗;再次一等的,乃用嫩肉粉、紅肉粉之類,不能食了。 南瓜餃是我第一次吃到,味道很不錯。廣州人很標謗廣州的早茶,其實上海也能吃到不錯的,別的不說,我上次介紹過的「唐宮」就很不錯。這次,Patrick特地請我到沙面蘭桂坊吃「廣州最有名的乳鴿」,我一吃之下,覺得也是上海「唐宮」的更勝一籌,不知道其它兩地都吃過的朋友,是否同感?

[廣州] 走南闖北賞美食 東方賓館品茶點

朋友們都說我「失蹤」了,當然沒有,只是趁國際油低迷的時候,多乘乘飛機罷了,雖然飛機票還是沒有降下來。那麼就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因為鑑於國內汽油價格不跌,我儘量少用自己的車,能少用多少就多少吧。 在過去的三週裡,我在北京呆了五天,與倪大仙人等朋友吃了涮羊肉,與小張吃了爆肚以及「連美國商務部長每回到北京都去吃」的向群烤鴨,甚至由於時間安排不當,有一天只能在酒店裡胡亂弄了一碗價值168元的餛飩麵了事……在北京,還與成都來的XT吃了成都菜,然後我就回了上海三天,立馬趕赴成都,「逼」著XT又請我吃了一頓「莊子村」,自己又發現了一家很好的小店——左記(以後一定會說到),外加燒烤、火鍋、串串若干,游了一次金沙遺址,在青羊宮喝了一下午茶外加求了一張上上籤。 在成都過了一個週末,我又趁Veteran’s day趕到了廣州,承蒙Patrick和Kent各請我吃一頓,都是有名貨色,Kent又於陰曆月半外請齋菜一頓,又於每天中午在中國大酒店與朋友們吃午飯聊天,還有自己吃的兩頓海鮮,所謂「胡吃海塞」也。最後一天,Patrick讓我放棄了「沒啥好吃的五星級自助早餐」,約了一起「喝早茶」,正好Kent也有空,於是在兩位「施主」的厚待下,又吃了一頓「傳說中曾經是廣州最好的早點」。 我實在是個饞嘴的人,想著第二天就好東西吃,結果一夜沒睡好,就想著有吃了。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早早地起來收拾了行李,退了房,就拉著行李,走到東方賓館。好在,我的酒店和東方賓館乃是一牆之隔,舉步即至。 東方賓館曾經是廣州最好的賓館,而這裡八樓的早茶,也曾經聞名珠江,享譽羊城。三個人,邊聊邊喝邊吃,足足兩個小時,從廣東、深圳無數的企業倒閉,聊到上下九(廣州的一個地方)三元一件的衣服,反正所謂的「白天白講、夜裡瞎講」。 來說說吃的吧,這裡的早茶,的確名不虛傳,而且Patrick和Kent兩個都是食家,反正他們點,我吃,最後他們兩個搶個買單,我也根本插不進去,所以不知道到底吃了多少。就稍微說說幾個特別有印象的東西吧。 蘿蔔牛雜,是廣州的傳統小吃,如果到小西關去,到處可見。這玩意說來話長,先要從廣州著名的「光塔寺」說起。「光塔寺」是俗稱,因為這個寺廟的塔上沒有任何裝飾,是座光光的塔,為什麼?因為那是一座穆斯林的塔,那麼當然那座寺廟其實是座清真寺了,而且據說還是中國最早的清真寺。 光塔寺的正名叫「懷聖寺」,取「懷念聖人穆罕默德」之意,又名「獅子寺」。據說,過去有大量的波斯人在懷聖寺附近生活,這道蘿蔔牛雜,就是他們發明的。所謂的蘿蔔主牛雜,乃是將蘿蔔切塊與牛雜一起加香料同燉,燉到後來,牛雜的味道就全進入到蘿蔔裡去了,頗有點象《紅樓夢》中的「茄鯗」之意。然而憑良心說,雖然這麼多年來,我也吃過無數的蘿蔔牛雜,但是真正能從蘿蔔中吃出牛味來的,的確不多,乃至從來沒有。剩下的,只能「退而求其次」,比比牛雜的味道如何了。同樣,在東方賓館裡,我依然沒有在蘿蔔裡吃出牛的味道來,只是牛肚夠厚夠酥,很是不錯。不過,這得說回來,蘿蔔牛雜本是市井小食,乃是牛心牛肝俱有的雜碎雜膾,方能正宗;五星級賓館的做法多半隻用牛肚,其實終有欠缺之處。 同樣是蘿蔔,五星級的蘿蔔牛雜一定不及小弄堂裡的,但是蘿蔔糕就有得比了,好的蘿蔔糕內嵌乾貝、開洋,鮮香無比,在此之上,越是好的店家,用料越是講究,海貨新鮮、味足,而小攤之上,則只是點綴一二罷了。 鳳爪乃是粵人極愛之物,據說如今的鳳爪都是北美進口,因為洋人不諳此物多棄之,有好事(好金?)者聚之以入,在粵行俏,因為進口鳳爪既大又嫩,遠勝本地土雞爪——燉湯你行,「虎皮」我能。 廣式早茶,其實只要「蒸排骨」一味,就可知此店好壞,但凡好的早茶店,其蒸排骨一味,必然極其新鮮,其肉鮮、色正、味純,最主要的是因為原料選得到位而且新鮮;次一等的店,不但肉不嫩,而且顏色發暗;再次一等的,乃用嫩肉粉、紅肉粉之類,不能食了。 南瓜餃是我第一次吃到,味道很不錯。廣州人很標謗廣州的早茶,其實上海也能吃到不錯的,別的不說,我上次介紹過的「唐宮」就很不錯。這次,Patrick特地請我到沙面蘭桂坊吃「廣州最有名的乳鴿」,我一吃之下,覺得也是上海「唐宮」的更勝一籌,不知道其它兩地都吃過的朋友,是否同感?

[珠海] 烤蚝姜雞鮮嫩味 人間美味在橫琴

還有四個小時要上飛機,從酒店出來,問出租車司機”橫琴有多遠”,司機說大概四十分鐘的路,我說那就去吧,去那個”吃蚝的地方”。先說一下,珠海的地形有點象”W”,橫琴在W的右腳上,而機場在左腳上,換言之往南一直到了橫琴後,要再往北迴來,才能到達機場,其中有許多路是重複的,若不是像我這等貪吃之輩,估計是萬萬不會冒著趕不上飛機的危險,定要去打牙祭的了。 其實,出租司機也騙了我,四十分鐘到橫琴的確沒錯,但是四十分鐘絕對到不了”吃蚝的地方”,著名的”橫琴蚝生態園”在W的最尖尖上,車子開了”半半六十日”(滬語:很長很長時間的意思)才到,計價76元。出租司機索價100元,條件是等我吃完送我去機場,其實他根本不可能空車再放出去,不值得,而且從這裡到機場也有一百五六元,如此的好差事,他豈肯放過? 一路上有許多茅草房,在海邊,都是吃蚝的,那些茅草房連成一片,不過生意冷清,想想也是,如此熱天,誰高興坐在茅草屋裡碳火旁呢?其實,蚝生態園也沒好到哪裡去,也是沒有空調的。 所謂的蚝生態園,在珠海”W”的右腳最最尖尖上,有一個大園子,裡面有些房子而已。進入園中,有一個類似於碉堡似的東西,全用蚝殼壘成,有三四米那麼高。我想,蚝殼或許是一種很好的建築材料呢,至少可以打到混凝土裡去,有可能人們早就發現了蚝殼的用法,只是我不知道呢。 坐下一看時間,離飛機起飛還有二個半小時多一點,定要抓緊時間快點吃了。一問價格,不禁咋舌,原本以為橫琴以蚝聞名,應該是很便宜的,誰知竟然要比新海利貴上一倍,烤蚝每隻8元。不過,既來之,則安之,100元的車錢也付了,難道還在乎幾塊錢小事嗎?反正,盡我的胃口,非要吃到爽才行! 最早端上來的是三隻碳燒蚝,及至挾起一隻送入嘴中,一掃剛才的”賺貴”心情,真正感覺到”不枉此行”四字。這個蚝竟然有這麼好?是的,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蚝了。首先是個頭大,雖然一隻賣到兩隻價鈿,但是一隻絕對有兩隻那麼大,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次,夠新鮮,要知道,哪怕都是活貨,也有新鮮與否之分,當然這一點,只有老饕才能分辨。最後,這個蚝夠嫩,嫩到入口即化,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既肥且嫩,絕對物有所值。 橫琴的烤法也與市面上的一般烤蚝不同,不是用新鮮的蒜蓉,而是用油煸過的焦蒜蓉,所以更香。芝士焗蚝也是用相同的蚝做成,一樣嫩,一樣鮮,不過可能芝士的選用不對,烤好的蚝總覺得芝士過於稀薄,沒有奶味,同時可能用了原味的芝士,絲毫沒有味道,若是用帶鹹味的可以拉絲的芝士,效果和口感都會更好。 黃金酥蚝是面拖的,一盆七隻30元,算是半斤,最大感覺是依然是嫩,既嫩且燙,蘸甜辣醬吃,外酥脆裡鮮嫩,很是過癮。沙姜雞端上來,煞是好看,薑黃色的童子雞,上面覆著一層姜蓉,又肥又嫩,一下子就吃了好幾塊,沙姜雞雖小,卻也要30元半隻,不過物有所值,倒也不錯。 看看周圍的人,大多數是靠十個人一桌,每桌上都有個電磁灶,廣東人稱之為打邊爐,也就是涮鍋,不過喜歡親自下廚的人,多半不喜歡火鍋,我也不例外,我還是喜歡一個個清清爽爽地炒出來,慢慢挾來吃。 難得吃主食的我,點了一份蝦醬炒飯,這玩意曾經在天津吃過,是用油將蝦醬煸開,打個蛋下去,將之炒在一起,然後再倒入冷飯炒勻而成。蝦醬本是極咸之物,加了蛋後減咸增鮮,再與飯炒在一起,其味與揚州大不相同,咸鮮之外,還有回味…… 酒足飯飽之後,信步走回車子,看到牆壁上掛著”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五年生”以及”百年生”的蚝殼,從小到大,亦挺好玩,只是我時間不夠,實在來不及細看了。 回到車上,立刻駛向機場,路上睡了一覺,及至醒來,已經到達,立刻辦理手續,立刻上機,二小時後到上海,依然有著橫琴烤蚝的回味。 (傳說中溫家堡吃過的蚝店) (蚝園,圖片正中央的是澳門觀光塔和新普京賭場) (橫琴沿海的邊防哨所) (一路的烤蚝攤) (瞭望台,不知是否在役) (離開橫琴的路上,遠處是澳門的觀光塔) (依然是在離開橫琴的路上,正中央的是澳門新普京賭場)

[珠海] 灣仔海鮮一條街 似賤實貴兩風味

要到珠海的灣仔海鮮一條街,從情侶路打車的話,據說要四十分鐘,聽上去挺遠的,於是我玩了一個”曲線救國”。線路是這樣的:從拱北口岸到澳門,坐車到大三巴,走到澳門的灣仔碼頭,然後擺渡回珠海的灣仔碼頭。雖然有點”城頭上出棺材”的意見,不過這段旅程很有趣,不像在出租車上坐四十分鐘那般無聊。 我在下午四點半左右,上了擺渡船,不過三四分鐘,就到了珠海這一邊,兩邊真的是很近很近,好像還沒有黃浦江寬。不像拱北口岸老是需要排隊,這灣仔這邊,我幾乎是在十分鐘裡完成了”出關–擺渡–入關”的所有事項,十五分鐘後,我已經站在了珠海灣仔碼頭門口的大街上了。 大街上太陽老辣,雖然已經將近五點,照度依然不弱。灣仔碼頭周圍很是冷清,根本不見高樓,道路也很寬敞,反正所有的景象告訴我,這裡是”鄉下”。鄉下的問題在於出租車很少,口乾舌燥的我,無奈地站在路邊,希冀有輛車來…… 終於來了一輛出租,還是專程送人到碼頭來的,我上了車,告訴司機”去海鮮一條街”,司機怔了一怔,出發了。路線是這樣的:往前開一百米,調頭,往回開一百米,右轉,向前二十米,停車。就這樣,我花了將近半個小時,等到了一輛車,然後讓這輛車,帶我過了條馬路。 海鮮街並不長,不過百來米的樣子,有點二十個左右的攤子,每個攤上都有些貝殼、有些蝦,東西看著挺新鮮,不過品種並沒有新海利那麼多,然而我實在累死了,無心力馬打拚,先找了家涼茶店,”黃振龍”的連鎖店,喝了點苦苦的涼茶,與店主聊了一會天。 五點半的時候,身上的汗已經幹了,元氣也已恢復,準備回到海鮮街去”廝殺”一番了。走進海鮮街,就有三四個”半老徐娘”圍上來,口中說到”到我們那裡去吃”等等,終究有位”面皮特別老的”,如”盯霸”吧地跟著我,只能就範答應”買好東西,去你的店裡吃”。 於是那個女人陪著我”買菜”,20元一隻的大海膽要了一隻;還有25元一斤的瀨尿蝦,買蝦的時候,攤主”搶手奪腳”要把小蝦裝在塑料袋裡,無奈我是何等樣人,難道會讓她得逞?於是她放進小蝦,我則撿出來,一番”明爭暗鬥後”,稱了八兩。 轉了一圈,看到有活的沙蟲賣,這玩意最早是在廈門吃到,廈門的土筍凍也是這東西做的,這是海裡的腔腸動物,不見頭眼,如手指般粗細,一尺來長,圓圓滾滾,很像蠕蟲。沙蟲並不便宜,35元一斤,挑了八九條,一稱正好半斤。陪我買菜的那個女人要求攤主加工一下,結果攤主拿出一根尺把長的不鏽鋼條來,對準沙蟲的一端插進去,扯開,放在水裡漂洗,如此這樣,把每條沙蟲都用不鏽鋼條插通,擠出裡面的污泥,然後把所有的沙蟲都放在小淘籮裡摔打、漂洗,不過三五分鐘的樣子,所有的沙蟲都洗好了。 繼續買菜,問了那女人,說是她的家,只收加工費,”白灼5元,蒸8元,炒10元”。隨後買了一隻八兩的膏蟹,38元一斤,外加八兩28元一斤的八爪魚,就來到了那女人的店裡。她把我帶進店堂,就有服務員來招呼我,那女人則繼續到海鮮街上”拉客”去了。 店其實就在海鮮街的頭上,第一家,叫做”金港魚村”,和服務員一起看了看我買的菜,說好白灼八瓜魚,膏蝦整隻蒸,椒鹽瀨尿蝦,沙蟲燒胡蘿蔔絲,海膽則是生吃。想想這麼多東西,不過二三十元的加工費,這麼大的店,不知這個”錢點”在哪裡。 海膽一共開了五片出來,每片有兩個一元硬幣的大小,這也是我吃過的最大的海膽了。在上海,但凡有到海膽的日式料理,價格便要翻上一番,而且那些海膽,還很小,不過半截小指的樣子,而這裡的海膽,有一隻拇指的大小呢。海膽放在蒙了保鮮膜的冰上,蘸醬油、芥末吃,海膽經過冰鎮,清涼軟滑,而且現剝現吃,新鮮而沒有絲毫的腥味,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沙蟲是和胡蘿蔔一起燒的,胡蘿蔔絲切得極細,放了幾片蔥和幾片大蒜頭,燒得湯湯水水,味道挺鮮,美中不足的是沙蟲中有點沙。四隻八爪魚,用水焯出來,裡面還有薑絲、辣椒圈、綠豆芽和蔥,估計是一起過水後,澆上醬油,再淋熱油而成。八爪魚的味道還不錯,也脆,只是可能大了,有點老。 瀨尿蝦很新鮮,肉絲毫不糊,八兩總共有九隻,說是椒鹽,其實是用辣椒和洋蔥起的味,倒也有特色。整隻的蟹,在這裡叫做”元蟹”,所以這道就是”清蒸元蟹”了,打開蟹,果然全是膏黃,只是感覺上沒有蒸透,膏還沒有完全結起。吮一口蟹黃,覺得其味甚怪,有很重的泥土氣,實在是大煞風景了。蟹肉很厚實,不過也帶著絲絲的泥土氣,莫非是由水質污染所致? 吃完結賬,比預計的多了許多,一開始以為不過二三十元加工費,實際卻遠遠不止。細究下來,原來店家自有賺錢的法門,白灼是5元,然而白灼八爪魚就不是了,就要加1元,清蒸是8元,但是”原只”就是10元了,服務員說整隻不劈開蒸的話,更費火…… 最貴的是生吃的海膽,每隻收費20元,而沙蟲則是13元,外加沒有動過的小食、毛巾算了16元,所以光是加工費加上”起步費”,就是65元,而不是什麼二三十元了。 總的來說,海鮮一條街是”玩一次可以,不必再來”的地方,東西比市裡稍微便宜那麼一點點,感受一下”自己買菜,代客加工”的經歷也不錯,但是從食材來說,不見得比城市的大酒店來得好,比如瀨尿蝦吧,明顯就是新海利的更大。 海鮮街的確便宜了一點,這僅僅是指原料的價格,你要加上加工費,就差不多了,若是再加上車費和來回的功夫,算下來,可要比城裡貴得多呢。 (沙蟲近景) (“新式椒鹽”近景) (白灼八爪魚) (店裡還看到一條小壁虎,一併登出來,給大家看看,記得有次在柬埔寨喝酒,酒吧牆上有幾十條壁虎,呵呵)

[珠海] 廣闊合食湛江雞 路邊小店有美食

(08/30/07) 廣東湛江雞是很有名的,在上海的粵西庭吃過一次,並沒有覺得很好吃,這回在珠海,跑到維也納酒店找一家叫”小蠔皇”的店,但是沒有找到。夜色已晚,於是信步來到一家”廣闊合食湛江雞”飯店,很奇怪的名字。 珠海的晚上很奇怪,不像任何一個大城市,珠海的晚上是一塊塊的,一塊燈火明亮的地方,隔個三五公里,又有一塊,塊與塊之間,則完全是黑燈瞎火的了。每塊之內,有三五家店,只要到了這一塊,想吃,也並無多大的選擇,只能在這三五家之間選,我看下來,也就只有這家”廣闊合食”的還行。 門口的熟菜櫃裡有半隻豬腳、一隻半雞和一塊脆皮燒肉,把老闆叫來,要了四分之一的雞,半塊肉。 雞和肉是擺在一個盤子裡的,我在想,雞這樣東西,可能和上海的三黃雞也是一回事。許許多多的外地人,到了上海來吃三黃雞,大多數人都說不好吃,所以我吃過的湛江雞也沒覺得好吃。這回的湛江雞,從外觀上看也與尋常的雞差不多,由於上面塗了油,倒是黃燦燦煞是好看,蘸料是醬油加蒜。吃了一口,最大的感覺是雞的皮很厚,很有嚼勁,肉質倒反而在其次了。 燒肉呢,味道還不錯,不過有兩大缺點,首先是冷的,燒肉肥的部分多,若是帶著點溫,感覺要好許多,其次脆皮燒肉,當然要皮脆才行,然而我吃到的是已經”回韌”的皮,也就是根本就咬不動的皮,大煞風景啊! 另外點了一個鹹魚茄瓜煲,13元一份,味道還可以,只是有點咸;魚很少,真正是”屈指可數”,茄瓜是用刀切的,考究的話,則應該用手來撕,因為手撕的話,截面積更大,更容易入味。茄瓜裡已經有籽了,把籽挑去,可以吃外面的肉,皮倒也脆,估計是事先煎過再燒了。 又點了道山水豆腐,從牆壁上的照片來看,既像蛋又像豆腐,問服務員,說是豆腐。等到端上來,是一個類似於蒸蛋的東西,上面撒著一些豆腐乾。舀一勺嘗之,感覺至少不是有蛋黃的那種蒸蛋,或許是蛋清蒸出,或許是蒸蛋清再加了”獨門配方”而成。這道菜相當好吃,既燙又嫩,香甜可口,我根本沒想到在路邊的小店,竟然會有如此美味,所謂海水不可斗量,店也不可貌相也。 山水豆腐裡還有胡蘿蔔、蝦仁和香菇,蝦仁是大的海蝦,去了殼獨留蝦尾的那種,有的地方稱之為鳳尾蝦,最神奇的就是那個底了,吃上去厚厚的,甜甜的…… 最後,又點了份五元的鹹骨粥,鹹骨粥此物,絕對不能放鹽,必要將鹹骨的味道燉出才行。廣東的粥和福建的大不一樣,廣東的粥都是搗得碎碎的,而福建的粥就是”咸泡飯”,連一個粥都有不同的流派,一國之大,可見一斑。這份鹹骨粥,很是得鹹骨粥之真韻,味在粥中,咸香四溢,吃出一身汗來。 這頓共是70元,有時不必去大館子,就算路邊的小店,也有美食呢!又便宜又好吃,多好。

[珠海] 新海利故地重遊 瀨尿蝦饕餮美食

(08/30/07) 在印象中,新海利是個排檔,因為我上次是坐在大街上吃的;這回到了珠海,上網一查,看到有朋友說”新海利太貴”,有朋友說”新海利裝修不錯”,這樣看來,新海利就不是排檔,而是酒樓了。昨天晚上,我出門找新海利,沒有找到,今天才搞明白為什麼,因為上次住的是海灣酒店,這回住的是怡景灣酒店,雖然都在情侶路上,卻要”遠開八隻腳”…… 中午,直接打了車過去,出租車調頭,沿路邊停下,樹幹上倚著一個人,立刻從腳下的紙盒裡拿了瓶礦泉水跑過來替我把門打開。我一看嚇了一跳,這算啥架勢?要小費的?誰知那人只是替我開了車門,並沒有把礦泉水給我,而是遞給了出租司機,看來新海利的生意經著實不錯。 剛下車,穿著旗袍的服務員就小碎步地迎上來,打起一把傘替我遮陽,把我帶到了二樓。由於是中午,太陽日曬厲害,所以並沒有街上的位子,只有室內的,二樓的確佈置得不錯,是家象像樣樣的酒樓。 昨天晚上,在”新海珍”,想吃瀨尿蝦沒有吃到,今天一看,不僅有,還有好幾種。有”本地瀨尿蝦”、”本地有膏瀨尿蝦”以及”長頸瀨尿蝦”,據服務員介紹那種長勁的膏比較多,68元一斤,欣然點之。 新海利的海鮮,品種繁多,而且看著就很新鮮,當然有許多都是我叫不出名來的東西。不但如此,還有許多匪夷所思的東西,比如龍蝨,看著就像是蟑螂一般,只是長在水裡而已,還有蜂巢,每個六角形的洞眼裡,都有活活的蜜蜂,不知如何地吃法。 坐停當等著上菜,服務員拿著一隻小盆來,小盆裡還有一把不鏽鋼鉗子,我想我又沒點蟹,或許這鉗子也算是標準配置吧。服務員拿了個熱水瓶過來,用鉗子夾起碗筷燙了一遍,原來如此。餐前送菜有鹵花生和泡菜,鹵花生又乾又無味,而泡菜是白蘿蔔和胡蘿蔔製成,沒有泡透,還帶著蘿蔔的辛辣味道。 到新海利,是特地為”泊殼”來的,上次在新海利吃了,就覺得好吃,後來又經廣州的美食家吳昌壽的點撥,使我更加喜歡這樣東西。無奈不知是我的廣東話有問題,還是這玩意有不同的叫法,我在珠海多次說起”泊殼”,竟然無人知曉我到底說的是什麼。 泊殼端上來,滿滿的一大盤,總算讓我有機會仔細地看看,到底是件什麼東西。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泊殼就是上海的青瓜子,但是買過幾次青瓜子後,發現味道是不一樣的。這回仔細觀察,發現泊殼的殼上是有花紋的,而青瓜子則是沒有的。泊殼一定要”壯”,才好吃,否則一隻隻吃來吃去,一定懨氣煞。 瀨尿蝦也端了上來,一斤總共五隻,賣相極好。服務員端來了洗水盅,正等我伸出五爪金龍,準備”上下其手”時,服務員問要不要替我剝蝦。竟有此等好事,瀨尿蝦好吃,可是其殼又硬又有刺,很容易扎傷手。所以有許多人喜歡吃卻又懶得剝,只能放棄,我倒是吃瀨尿蝦的行家裡手,可是有人替我剝,何樂而不為? 不過一兩分鐘,蝦就剝好了重新端上來,服務員把蝦的整個背殼掀掉了,而且絲毫沒有把別的部份扯壞,只要把筷子從蝦的尾部塞入,往上一挑,就能挑出整條蝦膏來。蝦膏很粗很硬,要比筷子還粗上一點,一直通到蝦尾的最後一節,可以說是我所吃過的蝦膏最多的一次了。 盆子的邊上有張貼紙,上面有大師傅的號碼,如果覺得味道好,下回來可以點明由哪位師傅製作。細緻之處,很是到位。 蠔端上來,我現在猜想,他們的蠔一定是肉歸肉,殼歸殼的,因為在點菜的時候看到,邊上有兩個開蠔人,都是把蠔肉割好待用。新海利的烤蠔,放了豆豉烤的,吃著相當嫩,一點不像昨天晚上吃的那種其中有塊很硬的”乾貝”,這玩意,一定要新鮮才行,烹調只是點綴而已。 新海利的老闆可能叫紀少雄,牆壁有他和賈慶林的合影,是參加什麼”西部視察團”的照片,有他和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布赫的合影,和全國政協副主席阿布來提的合影,好玩的是,阿布來提是個新疆名字,而照片上倒是紀少雄更像新疆人,留著象阿凡提似的鬍子;除此之外還有珠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勞動模範的合影,看來這位老闆還是個勞動模範呢。牆壁上還有新海利的各種銅牌,其中有”廣東著名企業”、”十大名店”等。 這頓飯吃掉121元,應該還算是很便宜的,吃過了這頓,就準備著下回去海鮮一條街逛逛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