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平民瀏覽國賓館 皇家花苑風景好

03/20/07 那天週二,從酒店出來,去找丈人、丈母,然後驅車接了Helen她們,到西子賓館去玩。西子賓館在哪裡?在雷鋒塔的後面,入口處在雷鋒塔停車場往東五十米處,一個很窄的道,車子駛入,門口有武警站崗,武警會問你”幹什麼?”你只要理直氣壯地說”吃飯!”,把車直接往裡開就是了。 西子賓館原名”汪莊”,原是汪姓徽州商人的莊園,這可不是一般之地,乃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都住過的地方,進入園子,可以看到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那些名人的簽名,或者說,刻著領導人的簽名,一般的趙薇之類,就算來了,也沒資格刻名字上去的。 這塊石頭,想必有許多故事,林彪是否來過?如果來過,石頭上的名字呢?林彪的名字沒留過,趙紫陽呢?如今的石頭第一排都刻滿了,那麼胡溫來了之後,刻在哪裡呢?換石頭?那麼這塊石頭,前後換過幾次呢?以後還要再換幾次呢? 西湖十景都聽說過吧?西湖十景之一”雷鋒夕照”,真正的位置就在汪莊裡面。你看,這是其中的一個餐廳,身後就是新建的雷鋒塔。 整個汪莊,你信步走走,到處都是風景,而且很好的一點,沒有人。門口武警把守,有幾個有膽往裡闖啊? 這塊排著輪胎的,是”皇家碼頭”,用來停靠畫舫的,上網查了一下,收費是2600元一個半小時。 那幾天,正在修路,據說是要重鋪柏油,大型的壓路機正在開動,好幾車柏油剛剛運到,看他們忙得不亦樂乎。草坪上放著桌椅,可以自己坐,如果帶著茶水、瓜子,盡可以憑湖賞景。 看到畫面正中的樓門了嗎?那就是一號樓,真正的行宮,建於1958吧,然後毛澤東在中國最動盪的1959至1975年間,在此住了27次,就是在這裡,揮灑江山。 這是個內湖,當然,肯定是連著西湖的,小小的湖,有亭有橋有堤,一直覺得蘇州的園林精緻,這裡也精緻,而且沒有蘇州園林的侷促之感。 汪莊裡吃飯,並不貴,幾個菜,兩瓶啤酒,不過300元錢,當然和外面的紅泥比,是要貴上許多了,但這樣的地方,這個價錢,著實不踐。因為飯店開著,根本不是為了掙錢的,那場面,那外圍風景,靠菜錢是絕對賺不回來的,既然賺不回來,就乾脆不賺了。價錢之後,要收百分之十五的服務費,這筆錢,要是毛大爺還活著,估計要被氣死,”為人民服務”還是他題的字,沒想到就在他的行宮裡,服務還要另外收費的。 汪莊也有自助餐,午餐168(好像),晚餐198,邊上有桌正在吃自助,其中一個人說”當時,我還只是個副師幹部”,呵呵! (這道是汪式鱸魚,很小的一條,很透,脆且香,卻又不柴,味道好) (蘇式小排,呵呵,在杭州也能吃到蘇式小排,這可是兩個菜系的) (羊羔凍) (火丁小豌豆) (薺菜牛松窩窩頭,薺菜牛肉餡,自憶拌的,想想當年”憶苦思甜”,也是吃窩窩頭啊) (肉鬆扒茄子) (雙脆生魚片,黃瓜片和彌陀芥菜片,是為雙脆)

[上海] 小豆子吹大泡泡 小尾羊吃涮羊肉

03/31/07 整理這些照片的時候發現,小豆子真的長大了,大得”很有樣子”了,雖然其實還是個可可愛愛、傻傻呆呆的小傢伙,可是光從照片看,已經楚楚動人了。 三月最後一天,和小豆去看太太(我的祖母),然後去龍華玩,霓虹廣場下面可以停車,如果在小尾羊吃飯的話,可以免停車費。 廣場上還有各式玩物,充氣球、手動船,小豆當然不肯放過,她其實就是個小孩子來的嘛。 (這個船,是用手搖的,10塊錢五分鐘,可以討價還價到十分鐘) (據說這種球是很難站直的,小豆本事還不錯,那天很熱,我想悶在這個球裡,只有小孩子才受得了。小豆子出來的時候,說”熱死了”。20塊錢五分鐘,我和管事的商量多玩一會,結果小豆在裡面呆傻掉,問我”怎麼老是不讓我出來啊?”) (小豆在美國的時候,學會了吹泡泡,不是跟魚和蟹學的哦,現在小傢伙越吹越大了) (鍋底28元) (極品羔羊肉,18元,看看堆得老高,其實只有一點點) (香菇貢丸,12元) (免費送的泡菜,另外每人還送一瓶飲料,反正火鍋店都是那種一元一瓶的可樂或雪碧,我一口氣喝了三瓶,那天太熱了) (又來一盆羔羊肉,我們另外還點了羊肚和羊肉串,結賬的時候總共96元,若是吃滿100元,就可以拿30元的券,不過想想就是拿了券,也未必會再來吃一次的)

[上海南翔] 趕赴南翔心意誠 百年老店服務差

04/01/07 愚人節,大雨。老闆發了封email,說是他要做亞太區的主管了,還說在國內的總部要從北京轉到上海來,結果信的最後說是愚人節的玩笑,換了中國人,絕對不敢發這種信,哼,有野心?還了得? 約好了朋友們,帶著小豆趕到南翔古漪園,買單子,入座,交單子,拿碟子,拿筷子,吃。 南翔的小籠,還是名不虛傳的,10元錢一籠,20個,胃口小的人,吃不了一籠,皮薄餡多,餡多還不算,而且純,絕不用絲毫醬油、蔥、姜調味,乃是原汁原味的肉餡。 吃到一半,小豆也要喝湯,於是我就去拿碗,古漪園小籠館的筷子、碟子和碗是放在一個櫥裡的,就以廚房的門口,櫥裡是一隻大的塑料盤,放筷子,幾隻大塑料盆,放碟子和碗,我剛走過去,準備拿東西,看到一個負責分發小籠的服務員在地上撿散落的筷子。 我看著她把筷子撿起來,拍拍齊,又看著她把那些筷子放進了櫥裡,放在大塑料盤邊上。我看不懂了,上前對那服務員說”你怎麼可以把地上撿起來的,和乾淨的放在一起呢?” 那個服務員極凶,嚷著說”我又沒放到盤裡去,我是放在邊上的,沒看到啊?” 那個櫥,按習慣性思維,應該都是放乾淨碗筷的,那個服務員雖然把筷子放在盤子邊上,一定也有許多人會認為是干淨的,等到盤子裡的筷子用完,估計這些也會被人拿去使用。 無奈服務員太凶,我鬥不過她。其實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此檢討一下。 不過,凡事都有報應的,我的更是叫作”現世報”,吃完小籠到朋友家玩,結果上吐下瀉,一起吃小籠的連小豆總共有8個人,唯有我一人吃壞了肚子,可見這報應有多厲害。 (碧綠魚圓湯,魚圓比以前多了,但是尺寸也小了) (看看店內有多熱鬧)

「三蝦面」和鹽水蝦

  「三蝦面」是蘇州面點的絕活,不但製作極費功夫,而且還講究時段,一年之間,不過初夏的一兩個月,可得嘗鮮。   三蝦面,並不是用三種蝦製成,只是簡單的河蝦,一年之間,初夏時節的河蝦有腦有籽,蝦肉又壯,這段時節,是吃蝦的好日子。三蝦面,要活的河蝦,洗淨後先用牙籤,小心地將蝦籽剔到一個小碟子裡,再把蝦仁剝出來。每一隻蝦,都要先剔蝦籽,再剝蝦仁,而剩下的殼與頭,則放在一邊待用。一斤蝦仁,老手來剝,也要一個小時,等蝦籽都剔好,蝦仁也剝好後,則將蝦頭、蝦湯一起煮,蝦頭裡的蝦腦就會硬結成塊,紅紅的一小塊,大的如赤豆,小的則像綠豆的大小。將蝦腦從蝦頭裡剝出,也放在一個小碟子裡,一斤蝦,不過小小的一堆蝦籽,一堆蝦腦。   再將去了蝦腦、蝦仁、蝦籽的蝦頭、蝦殼熬湯,熬的時候,湯裡放一點點料酒,加上幾片薑,用以去腥,其實新鮮的河蝦並不腥,吃得慣又講究原汁原味的人,可以不放料酒和姜,純是蝦湯。   一斤河蝦的頭、殼,煮不出多少湯來,蘇州的飯店裡,本來就要剝大量的蝦仁,那些蝦殼全收集起來,煮出湯才夠濃鮮。蝦殼久熬,湯色會變紅,極淡的粉紅色,會有一點點油花泛在湯麵上,煞是好看。   將煮好的蝦湯濾去蝦頭、蝦殼和雜質,剩下清湯,清湯的底部,依然會沉著些蝦籽。麵條下熟過水洗淨,再放入蝦湯裡,用小火焐著,焐到軟糯卻不斷爛,火候極難掌握,焐得越久,鮮味越是滲入面裡,這就是蘇州人說的「煨面」。   煨面的時候,就要收拾蝦籽、蝦腦和蝦仁了,面澆頭的講究清爽,蝦仁不用蛋清、菱粉上漿,只是旺火熱鍋,五成熱的大油鍋,將蝦仁倒入後撥散,用鑊鏟翻至油冒清煙,是謂「清溜蝦仁」。蝦籽與蝦腦,一併放入面中煨煮,加鹽調味後,澆上熱油蝦仁,就是一碗三蝦面了。   如今,蘇州的朱鴻興已經承包給了安徽人,連蝦腰面都是事先炒好的冷澆頭,剩下的一家同得興,面還可以,只是三蝦面已經失傳,偌大的一個蘇州,三蝦面竟不可求,只留扼腕了。   三蝦面,並不適宜家庭製作,因為沒有哪戶人家會有那麼多的蝦殼來煮湯,不過,夏天的河蝦,卻千萬不能放過。   家庭吃蝦,剝蝦仁當然是一種,然而許多人怕麻煩,又有許多人炒不好,所以上海人一般也不在家剝河蝦仁吃;油爆蝦不錯,然後夏天很多人吃不進油,也只能作罷。剩下的,既簡單,又好吃的,就是鹽水蝦了(《清炒河蝦仁》和《油爆蝦》,我均寫過)。   如今到菜場買蝦,很方便,攤主早將雄蝦、雌蝦分開,雄蝦大而殼重,雌蝦小而籽多,夏天要吃的,就是雌蝦,由於這時的雌蝦有籽,菜場裡一般叫「籽蝦」。夏天也是河蝦最壯、最便宜的時候,鹽水蝦製作方便,不妨多吃一點。   鹽水蝦實在是很容易,將蝦買來後洗淨,不用剪須,瀝水即可。拿一個鍋子,千萬不要有油,有油則盡失河蝦的清爽,放點水燒煮。水亦不要多,多則沒有鮮頭,兩指深即可,水開後,放入蔥結和薑片,但不要放料酒,料酒會使蝦肉變爛,吃起來沒有口感。   放一小調羹鹽,鹽不妨少放一點,我甚至吃過「不放鹽的鹽水蝦」,也很不錯。待水燒滾後,倒入河蝦,由於水少,可能浸不滿河蝦,用筷子攪動即可。等水再次燒開,蝦也全從青色變成紅色,鹽水蝦就做成了,取後棄去蔥結和薑片,即可裝盆上桌。整道菜,費時五分鐘左右,恐怕天下除了「生吃黃瓜」外,再沒有比這更容易的菜了。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欣聞上海恢復了近千種小吃,包括「老虎腳爪」和「貓耳朵」,又聽說重慶路上的「滄浪亭」又有三蝦面出售,像我這樣的「饞嘴」,總是要忍不住去一次了。

[上海] 新亞大包也時髦 台式菜飯加大排

04/07/07 下午看戲,來不及了,將車停在瑞金醫院,就到對馬路吃一點,以前在瑞金路永嘉路轉彎角子上有家生煎饅頭店,如今成了”永和大王”,而且人滿為患,只能去新亞大包吃。 到得門口,服務員推薦買青團吃,清明已經過了兩天,問也不用問,一定是賣剩下的了,不過小豆喜歡吃青團,也就買了兩個。 我是看到門口的廣告,寫著”台式套餐”什麼的,16元一份的”排骨菜飯”,看看照片倒也不錯,就要了,豆媽想吃麵,要了鹹菜肉絲麵。 菜飯這玩意,還真得到文廟去吃,豬油菜飯,菜的味道、肉的味道都已經燒到飯裡,香糯可口,這裡的燒法一昧追求賣相,食之無味。 (鹹菜面澆頭,居然還有個豬柳蛋) (排骨味道還挺好,又嫩,稍微咸了一點點,下飯正好) (看到了吧,菜是炒進去的,不是燒進去的)

[USA]美西紀行之十七 早餐也瘋狂

        上次說到Helen天天在家裡煮中國菜給我們吃,一般我們中午不在家吃,因為白天光顧著在外面玩了。早餐,Helen準備得很豐富,基本上我是吃餛飩,在上海的時候,我也吃餛飩。Sam喜歡吃泡飯,於是也有皮蛋、豆腐、醬瓜、乳腐。         有一次,Helen特地一大早,去買了一大盒Donuts來,小豆看得眉開眼笑。

[上海]三天兩頭豆撈坊 立斷腳筋方上座

        三天兩頭,在上海話中,表示經常的意思,這回,我倒是真價實貨的三天兩頭。三天者,4月5日和7日,前後三天;兩頭者,靜安寺與中山公園,分為兩頭。這三天兩頭,我都吃的豆撈坊。         週四(5日),例會,地點選在了靜安寺的百樂門,因為我一直路過三樓餐廳,卻從來沒有吃過,經常看到廣告,也看到貼著的菜餚照片,總想試試,於是就約朋友們在三樓碰頭。         進樓的時候,我忽發奇想,打算去19樓的豆撈坊碰個運氣,於是一路乘到頂,結果當然是客滿了,不但客滿,而且還有許多等位子的。我「譬如勿如」地拿了個號,留了電話給服務員,告訴她我就在樓下先吃點,到位了打電話給我。         於是幾個人先在樓下吃起來,等幾瓶黃酒下肚,冷菜、熱菜都上過,準備加菜的時候,我的手機終於響了,於是一行人欣欣然來到豆撈,再點了一圈,再吃了一頓。其實大家樓下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再到豆撈坊只是過個癮而已,吃完喝飽,買單結賬,居然走廊裡還有許多人等著。         那頓過後,隔了一天,週六看戲,豆媽想著要和Barakiel吃飯,早早地約好,Barakiel還有兩個朋友,一個女碩士、一個女博士(真是牛人啊),說好一起吃。Barakiel讓我定地方,我原來打算約去浙江路吃熱氣羊肉,Barakiel說她講定和那兩位在中山公園碰頭,於是我說「豆撈坊?」,小豆聽了連聲叫好,只能去了。         停車很恐怖,其實過那個路口的時候,就是爭先恐後,把半個十字路口都堵住了,更有甚者,見機動車道堵住,就從非機動車道來,大家都要進那幢樓,好傢伙,擠得喲!         奇怪的是,這麼多車要停進區,八樓依然空空蕩蕩,九樓就更別提了,七樓也不見有多少人,估計是停車費只要5元,到中山公園附近玩的人,都把車停過來了吧?         一看八樓豆撈坊,門口沒有人等,心中竊喜,誰知已然客滿,告之服務員總共六人,給了一張大桌的等號票,1001號,豆撈坊牛得可以,用銀行式的自助系統,取號排隊。         等啊等,等啊等,逛了兩圈書店,買了駱正的《中國崑曲二十講》,他的京劇二十講就讓人看得好氣又好笑,這本崑曲估計又能讓我當笑話書看了。你說好玩不好玩,我是抱著看笑話的心,買他的書,他若「XX有知」,估計被我氣死。         等啊等,等啊等,小豆下棋也下得沒勁了,買了兩本書,還是沒有等到。Barakiel已經和服務員交涉過了,問其他的六人一組為何進去了,我們先到的,憑什麼不讓我們進。服務員說我們拿的是大桌,人家拿的是中桌。         我找到她們,說「這票不是我拿的,是你們給的」,吼嚨一響,立馬有位,過不了幾分鐘,就安排我們坐下。         豆撈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我其實喜歡的滑不是打碎的滑,而是原塊、原條的滑,我在福州的時候,吃過很像樣的滑。         於是,點、吃、再點、再吃,一頓囫囤吃下來,作鳥獸散,根本大家都站累了,吃也吃不動了。         買單的時候,給我了張停車票,可以免費停車,我一看,免三小時,叫來經理理論,我等就等了兩個小時,居然只讓我吃一個小時?未免太不厚道,經理二話不說,再給一張。         原來只要有上海銀行的信用卡,在豆撈坊吃飯,是可以打八五折的,我倒是有卡,只是忘了帶,錯過了,五個大人、一個小朋友,總共吃掉465元,要是打折,可以便宜好多呢。 清熱去火鍋,8元 自已拌的調料 清湯鍋 撒尿牛丸,46元,其實很不合算的,吃一次新鮮可以,居然有我這種傻瓜,每回都吃 鮮蝦滑,我很喜歡的東西,28元 澳式牛肉滑,18元 蟹黃墨魚滑,28元,這玩意,在靜安寺店沒吃到,在中山公園店吃到了,但是味道大不如前了 雞腿小丸子,22元,倒也嫩 牛餐肉,16元 鮮筍尖,6元 魔芋絲,後下手遭殃,一個也沒吃到,10元 精選羊肉組合,28元,懶得把照片轉方向了,將就著看吧 冬瓜,6元 白蘿蔔,好看吧?5元 三絲炸春捲,8元,味道相當好,在豆撈坊裡推薦不是涮物,倒也是怪事…

[上海]春暖花開游錦溪 河鮮小吃兩相宜

04/08/07         香港的Ducki來上海,找我玩,於是答應她週日帶她逛逛,她們一行來了四個,我便只能再做一次「洪長青」了。週五晚上,Ducki打電話說她們想到周莊去玩,想想周莊乃是「斬人」的所在,口碑不佳,還是帶她們去錦溪吧,那是個我無意發現的地方,去過幾次,感覺還不錯。         其實,我是認得錦溪的,去過很多次了嘛,誰知鬼使神差地,問丈人借了個GPS(自己有不用,問人借,活該),就去接Ducki了。         十點二十分,在外灘的老船長青年旅社接到Ducki她們,打開GPS,設了個「錦溪街」,出發嘍!         上延安高架,GPS讓我從A20接滬寧,心想那不是從後線走嗎?該遠多少路啊?下決心,走A9。         我說Yule Show啊Yule Show,你既然下定決心走A9,你就一頭走到黑啊,誰知我開到了A30,居然聽了GPS的話,沿著A30朝南京方向開,被我硬是把車開到了滬寧上。         也沒辦法了,我不認得了,就跟著GPS走吧,過花橋,過周莊下口,一直到了蘇州工業園下口,才下去。         一看,是現代大道,邊上有塊牌子——「蘇州市中心16KM」,到了這裡,我算是認識了。不是認識怎麼到錦溪了,而是認識到我開錯了。         仔細檢查GPS的設定,原來「錦溪路」是蘇州的一條小路,與現代大道相交,哎呀呀,哎呀呀,開錯嘍。         這時,已經開了九十多公里,從市區到錦溪應該是五十多公里,如此算來,還要折返將近50公里?         冤啊,重新設好GPS,開回滬寧高速,從周莊出口進繞城高速,轉蘇滬高速,總算找到一個標明「錦溪」的出口,下去。那個出口,往左1.5公里是甪直,往右10公里,就是錦溪         開吧,晃晃悠悠總算找到錦溪,將車停好,十二點半,五十公里的事,居然開了二個小時,丟臉啊丟臉。         肚子早已餓死了,直奔「老攤頭」。所謂的「老攤頭」是家店,就在長廊的第一家(從北面進去),其實我們第一次去錦溪,從南面進入,這算是最後一家了。         這家店,開在河邊,可以把桌子搬到長廊裡,臨河而坐,賞船飲酒,很是遐意的。老闆娘寒暄著「你又來啦?」之類的客套話,也不知她是真的認出了我,還是敷衍。         帶著姑娘們參觀「(魚巴)魚」和白絲魚,老闆娘忙著把桌子搬到長廊裡。         點菜,上菜,四位香港姑娘不會吃螺螄,就教她們吃。我是有拍食物照習慣的人,不承想一隻菜上桌,大家拿出相機來對著一陣猛拍,更巧的是,大家用的全是Lumix相機,所謂「英雄所見」吧。         菜點得不了,看看小姑娘們吃得不多,不知怎麼的,一吃就見底,於是最後加了一個蹄膀,打算塞塞飽。         後來我發現,小姑娘們實在老實,只要給她們吃,她們就吃,不好意思不吃,不敢不吃,於是就把所有的菜,都吃了。         一邊吃,一邊聽「唱娘」(好像比「賣唱的」好聽一點,有這個詞嗎?)唱滬劇、小調,Ducki站起來,去看漁船賣魚,有人買了條四斤重的鯉魚,我說「讀書人不能吃鯉魚,會考不中狀元的」(難道我還考得中?)         飯後結賬,180元,其中蹄膀35元,白絲魚35元,雞湯25元,其它零零碎碎110元。 (這就是長廊,我們就是臨河坐著,品菜賞船) (螺螄) ((魚旁)皮魚,油裡一炸,連骨著也可以吃) (韭菜蜆肉) (這道我極愛,豆腐蚌肉,雖說蚌肉只有一點點,但是豆腐絕嫩,萬萬不能錯過) (清蒸白絲魚) (油燜茭白) (周莊萬三蹄,錦溪處於青浦和崑山交界處,於是燠灶面也算特產,萬三蹄也算特產)…

[上海]半島品珍舫

03/07/07晚宴         在《美西紀行》裡,兩次寫到了「半島」,分別是Monterey Park和Diamond Plaza兩處的半島,在LA的時候,Helen請我們在半島吃,僅僅隔了一週,就全在上海了,於是我決定在上海的半島,請Helen嘗嘗。         上海有好幾個半島,估計都和香港的「半島」沒有什麼關係。這家「半島品珍舫」開在東諸安濱路鎮寧路口,門面相當漂亮,一直以為是家「斬人」的店。         定了包房,果然漂亮,不像有些店的包房,擺了桌子,人都沒法走路,這是個大包房,居中擺張桌子,邊上還有沙發,別說走路,就是跳舞也不成問題。         人還沒有到齊,市中心的地方,交通繁忙,下班高峰時候,出行不易。閒著沒事,取來菜單,價格倒是不貴,如此排場的店,這樣的價格,不但不貴,應該算是很便宜的了。         省得叫服務員點菜,拿支筆自己寫,八個冷菜、八個熱菜,最最正宗的點法。我一直說現在上海的吃法有問題,冷菜根本就是應該等人的時候吃的,等到人齊,就該上熱菜,不知怎麼回事,現在都是等人來齊,先上冷菜,再上熱菜,有點疊床架屋的感覺。         東西的味道都不錯,只是量稍微少了一點,最後再加了四個熱菜,冷菜、熱菜、湯、點心、鮮榨果汁外加兩瓶金色年華,總共990元,價格絕對合理,服務又周到,外加20元小費,皆大歡喜。 苔條香酥豆瓣,12元 蜜汁鰻香,32元,原本以為是「鰻鯗」之訛,結果端上來是烤鰻,也不知到底應該怎麼寫了 爽脆醬蘿蔔,12元 一品醉大蝦,32元,是用基圍蝦做的,如果烤究一點,應該用草蝦製作 烤杭菜,12元,其實就是「寧波烤菜」 白切肚尖,26元,中規中矩 特色手剝筍,22元,這道相對來說稍貴,辣的,估計是在泡椒汁中浸過,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辣的手剝筍 白切羊肉,28元 脆皮乳鴿,稍嫌小了一點 腐衣黃魚卷,20元,味道不錯,值得推薦 芙蓉蛤仁,現在一般的飯店,都不敢輕易用「芙蓉」,因為難炒,火候一旦不掌握,便容易炒得「塌脫」,老而沒有彈性,這道芙蓉蛤仁,較之於芙蓉蝦仁更加討巧,味道也好,看來這家店裡,的確有「大師傅」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白灼芥蘭 茄條燜肉餅,28元,因為在常州吃過「超級無敵」的好茄子,於是到處都點茄子,有心要比較茄子味道,於是點了這道,一般 一品石榴球,例盆48元,這是加大的份量,用蔥扎口,賣相好,味道也不錯,推薦 石庫門三鮮,48元,乾乾淨淨,味道也不錯 火焰鱸魚,48元,無非是好玩而已,其實錫包中的魚是早就燒好的,端上桌,淋上一碗白酒,點火燒,席中和Helen說笑,說到如果這樣一道菜在美國,那絕對價格不菲,要點這把火,沒準還要多支付一份失火保險呢 打開後的火焰鱸魚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炒菌菇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海鮮鍋巴 後來再加的四道菜之一,椒鹽豬手 魚頭粉皮砂鍋,58元,端上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吃飽了,結果原鍋打包,付押金50元…

[上海]韓羅苑

03/24/07 晚宴         上午十點,Sam打電話給韓羅苑定位,只聽Sam說「是不是龍柏韓羅苑?」、「我要定位」、「六七個人吧⋯⋯」、「要個包房」、「啊?沒有包房啦?」、「來了再看看?」,最後聽Sam說「沒有包房就算了吧。」         下午一點,在恆隆鷺鷺吃完,我不死心,再打電話,這回我打的,「我要個包房」、「八個人」,最後我說「噢,好的,釜山包房。」         記住,定韓羅苑的房間,一定要說「八個人」,因為他們有六個人位子,讓你擠擠可以坐七個人,不捨得把包房給你。         晚上六點,準時到達龍柏韓羅苑,開吃。         韓羅苑其實並不便宜,奇怪的是,我老爸居然說便宜,一般的店,我認為便宜的,他說不便宜。 餐前送的小碟,照片下方的那塊白白的,是土豆泥,土豆泥前的是牛肉,辣的,很香,很酥,但不柴,裝得多一點,當冷盤賣,加一下熱,當熱菜賣,一定都挺受歡迎的 炭火來了,是鋼炭,而非木炭,鋼炭灰少,熱量大 蓋上烤架,韓羅苑有個好處,就是烤架換得特別勤快,不像有的店,烤架已經很髒了,尚且「千期萬待仍不換」 烤培根,很香,一下子點了兩盆 烤牛舌,這是生牛舌,沒有醬過的,原汁原味一點,但是比醬過的硬,吃不慣的朋友,可以點醬過的牛舌,嫩而入味 烤精品五花肉,很好吃的東西,但是挺難烤的,這玩意油大,包生菜吃最好 韓國冷面,有兩種,玉米面和芥麥麵,芥麥麵的更韌一點,一般這道冷面,都是坐下就點,讓店裡先上先吃,然後再吃燒烤,如果要分吃的話,需要用到店裡的剪刀,把面剪開 我的最愛之一,串烤牛板筋,酥而有彈性,四元錢一串,事先烤好的,端上來就可以吃,再烤一下也可以 烤小墨魚,記得有個瀋陽的朋友,發音作「咪鬥魚」,挺好玩的,但是我後來學著說,居然沒有東北人聽得懂的 大醬湯,看著不錯吧,其實是很小很小的一鍋,不過味道很好哦 sushi,扁而薄,遠遠不及日式店裡瘦而長的那種 烤醬好的牛肉,鮮美啊,肥而多汁 炸小蝦,就是小的河蝦啦,要是我在家裡做的話,一定把須都剪了 玉米餅 炸蔬菜,可能是仿天婦羅吧,其實並不是很像,長的是山芋,很甜很糯 看到吧,480元,其實並不便宜,那天喝得多了(不止單上的兩瓶真露,因為碰到了小豆的同學圓圓,結果圓圓爸爸盛情,請我喝了幾杯二鍋頭),連贈券也忘了拿,其實贈券只能吃午飯,而且拿了贈券就會來,來了又會拿,拿了又要來,來了還有拿,來來拿拿無窮盡也,生意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