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每年都有戲看呵!
蘭心,門口弄得很漂亮。
上昆現在變了,以前我們總是抱怨上昆的戲單是”雞肋”,油印加複印,近半年來,只要有戲,總是把場子佈置得漂漂亮亮,彩印了介紹和說明書,如今每回還有小紀念品,有些”大戲”的”腔調”了,只是好久都沒有紹興路10元的學生場可看了。
這回的元宵節,共有四天晚上的戲,前兩天是張軍、沈昳麗的《風箏誤》,這齣戲看過多回了,當年崑曲也就”見光死”的廣告詞,大大地鬧了一回笑話,如果不是特邀王汝剛友情客串的話,我基本上沒興趣再多看了。
23日和24日晚上,有兩場摺子戲,原來只定了我和豆媽的票,結果小豆子的偶像有演出,於是乾脆又弄了三張票,帶上丈人丈母閤家看戲。兩天八折戲,看得挺爽,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新年新歲,大家都好起來了,黎安沒有以前那麼”嚇勢勢”了,沈昳麗和張靜嫻也沒有以前那麼凶了……
逐一說幾句吧:
- 吳雙 孫敬華 翁佳慧 《繡襦記•教歌》–翁佳慧小朋友好可愛哦!嗓子不錯,唱得一般,就是靦腆得像小女生(畫外音:人家本來就是小”姓”!”煋”人!)
- 黎安 沈昳麗 《玉簪記•偷詩》–沈美眉比以前嫵媚好多啊,黎安越來越好了,見了沈美眉一點都不”嚇勢勢”了,而且整折戲,沒有了上昆傳統的”姐姐調戲弟弟”的感覺。光從”演”的角度說,我更喜歡黎安演的潘必正,黎的潘必正有夠壞,不像岳的,特別是岳的《問病》,這哪是談戀愛啊?簡直就是黨委書記累病了,活脫脫一個焦裕祿啊(畫外音:等著被岳迷砸死吧)
- 張銘榮 繆斌 《兒孫福•勢僧》–張銘榮的演技都是沒得說,個人認為一點都不亞於其它的醜角,只是嗓子不行了,估計是煙抽得太多了。
- 梁谷音 黎安 謝璐 《西廂記•跳牆著棋》–梁老師演的當然不錯,只是感覺上沒有”醜行天下”那次好,可能是戲和配角的緣故吧,雖然紅娘是梁老師的拿手好戲,不過以後還是讓學生演的好,因為紅娘的服裝不如閻氏的寬大,是緊身的,這樣一來,把身形的缺陷都暴露了。
- 呂曉聖 《雁翎甲•盜甲》–呂曉聖是小豆子的偶像,不負所望,功底紮實,若再下點苦功在唱上,不得了啊!
- 倪泓 何燕萍 《釵釧記》,我一直稱之為”拆穿記”,其實無非陰差陽錯最後水落石出的故事。倪大仙人演的,還有啥好說的?一個字,好!兩個字,很好!三個字,非常好!只是配角何燕萍實在太”嫩”了,老旦和六旦一樣活蹦亂跳,那還了得?比如”走路”、”捶頭”,就是倪大仙人”學做”的那個細節,要老旦老態龍鍾,六旦學得像,那才出彩。
- 袁國良 孫敬華 侯哲 《尋親記•金山》–造型極漂亮,簡直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畫外音:這個什麼話?有這麼說人好的嗎?),沒想到侯哲的矮子功這麼紮實,以後再吃得稍胖些許,絕對有戲啊!
- 蔡正仁 張靜嫻 《綵樓記•評雪辨蹤》–一個極品鳳凰男的故事,自己快要窮死了,還要懷疑老婆與人有染,張靜嫻演得不錯,慍而不怒。若是張靜嫻在《喬醋》中也能如此”賢惠”,那該有多好啊?不知是否最近他們都心情大好,張靜嫻不露”凶相”了,扮相不錯。老蔡太激動,有兩句念白”打格楞”了。
演《尋親記•金山》時,梁老師就坐在我的後面,及待演完,準備去打個招呼的,誰知梁老師起身就走,一點都不給老蔡面子。梁老師是倪大仙人的老師,我當然要站在梁老師這邊的啊!
heihei,京劇進小學生課堂樂……
不曉得上海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