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絡上第三者事件鬧得厲害,有一個北京女子因為丈夫有了外遇,從24樓跳了下去,於是沸沸揚揚,更有好事者組織「人肉搜索引擎」,把第三者的資料公佈於眾。
上海話中女性「第三者」也可以稱作「賴三」,至少在「正室」的嘴裡,「第三者」絕對就是「賴三」。
「賴三」其實與「三」一點關係都沒有,絕對不是從「第三者」而來,「賴三」一詞解放前就有,在文革前後使用率達到頂峰,如今逐漸式微——除了「正室」用來咒罵第三者外。
小時候,我是經常聽到「賴三」這個詞的,街上吵架,菜場吵架,經常可以聽到,及至問及父母,他們總是語焉不詳,被我逼得急了,冒出來一句「賴三就是垃圾癟三」。
什麼是「癟三」?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盲流,就是外地三無人員,反正,沒有祖上積蔭,身無一技之長,又不肯賣力氣的那一群人就是了。
「垃圾癟三」就是「撿拾垃圾」的「癟三」,「癟三」也有分工,有乞討的,又叫「討飯叫(滬語音『告』)化子」,也有專門敲竹槓的,也有專門偷東西的,三毛就曾經做過好幾種「癟三」。
「垃圾癟三」是「癟三」中檔次最低的,所以上海話中也用「垃圾癟三」來形容那些「沒品」的人,有些人欺上瞞下,溜鬚拍馬,出賣朋友,喪失人格,這些s人就是「垃圾癟三」。
「癟三」兩字據說是從英語而來,當然嚴格地說是從洋涇濱英語而來,乃是「beg say」的音,「beg」是乞討的意思,「say」就是說,兩個都是動詞,不知道怎麼會成為名詞的。
亦有人說,「癟三」是從另一個英語詞「empty cent」而來,「empty」是「空」的意思,「cent」就是「一分鐘」,合在一起,顯而易見就是「不名一文」了。上海話中有個詞叫做「癟滴生斯」,就是「窮光蛋」的意思。
「癟滴生斯」這個詞,使用的人很少,但絕對有人用,我的祖母和父親都經常使用,這個詞才是真正的「empty cent」。估計這個詞正是「癟三」的前身,由於發音困難,才逐漸演化成了「癟三」一詞。
後來,長大以後,我總算搞清了「賴三」是怎麼回事,原來「賴三」也是來自於英語,來自「lassie」。字典上的解釋,「lassie」譯為「少女、小姑娘」和「情侶」,而「賴三」就是「行情侶之事的少女」。
「賴三」在上海話裡,指的是「生活不檢點」甚至以「行情侶之事賺錢」的女子,這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了,在我小時候,一般女人能夠犯的最大的錯誤也就是「生活問題」了,更何況還要靠此「賺錢」,絕對是壞得不可救藥的女人,所以父母才會不讓我知道「賴三」到底是怎麼回事,若我當年刨根問底起來,他們實在很難和小男孩解釋。
罵人「賴三」算是很厲害的攻擊,現在想來,其實有些女孩子只不過喜歡打扮,愛出風頭,就被人背後指指點點,罵作「賴三」,實在是很冤的。
後來,我長大了,「賴三」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跳彈」和「煤餅」,前者乃指胸前兩彈,後者喻其洞多也。「敲煤餅」指的不是「敲妓女竹槓」,而是「嫖妓」的切口也。
以上都是「賣淫」的隱晦說法,而「賣肉呃」則太多直白了,「賣肉呃」賣的不是豬肉、牛肉,乃是人肉,只批發,不另售,只賣使用權,不賣擁有權。
到了現在,語言更顯粗俗化,全國上下統稱為「雞」,居然有個洋紐,因為屬雞,在胯部刺了個「雞」字,得意洋洋,招搖過市,讓識漢字的著實笑了一回,出了一回真正的洋相。
(寫於2008年1月17日)